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12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6节

    本来其他蒙古人多少会偏帮蒙古人的,但是如今大周皇帝也是受害者,当日他们也在场,此事真不怪大周朝廷。于是“帖木儿蒙古第一美男”之说还甚是流行。
    ……
    话说两头,徒元义拔除了背后的毒针,再进入洞天府境疗伤时就顺畅了许多。
    他一边吸收灵力,一边神功行运周天奇经八脉大穴,当他运行“阳进”时,他身处灵泉水中,灵力和精华源源不断地从皮肤或大穴-进-入-体内,而施法“阴消”之法时,体内灵力通过奇经八脉送到身体各处,滋养净化腑脏、骨髓、血肉、皮肤而消耗掉,锻造肉体时会排出身体浊物,余毒也就排出体外。
    初时,他尚虚弱,进度甚慢,而到后来是越来越快。初时一日才“阳进”“阴消”一个轮回,变成两天三个轮回,再后是一天两个,一天四个,一天八个……直至第十三日他一天之内居然功行九九八十一个轮回。也就是说,一个时辰内,他几乎要完成七个轮回,实是非常之迅了。而这时体内再无余毒,甚至借此身体比之从前更加提升。
    他最后再恢复功力充盈至丹田,竟也觉得此时灵力比之从前提升了两层,自他重生四年后,他的功力一直进效甚微,别说短时间内提升两成了,便是多年来总提升不到半成。
    徒元义不禁心想:难道中毒受伤反而会让他功力突破不成?难不成以后要用毒来练功?
    但是也只这样一想,终究觉得他所练的功法是明光正道,若是用毒自残练功,就是旁门左道,只法最后又走火入魔之危。
    徒元义复又看开:朕能重生为帝,改变天下之势,造福百姓,已是通天之福了。一个人若是强求福气超过功德,多半就是气数将近,一切讲个缘字才可返璞归真,不可贪多入魔障。
    徒元义能参透时空之法,对于易术也有些心德。
    但是因为功力精进,他仍在洞天府境练了两天功,竟发现从前为人时不能修的一些修真功夫也能勉强使来。
    因为实在不能再耽搁,且也思念媳妇,就出了洞天府境。
    第175章 贵妃理政
    邢岫烟正在金帐听政,今早京都有几道重要的奏折送来, 她不可随意处置。粤闽交界一带发生匪患, 南安郡王镇压不利兵败, 一个烂摊子就呈到了京都,京都百官无法决断送来给徒元义,而徒元义受伤就被邢岫烟看到了。
    邢岫烟召见随驾重臣于金帐议事,听着孙原望、金世超、周显川、王子腾、通政使张远、还有兵部侍郎刘云、卢坤等人群出主意。
    卢坤年少便受徒元义破格提拔, 倒是主战,建议朝廷组织王师立马挥军南下支援南安郡王,他主动请战。卢坤确实是一员良将,在徒元义前世在位后期,后金南侵, 卢坤已是老将, 立下赫赫功勋。徒元义重生后就找一些记忆中的得用之人, 卢坤正是其一, 他得到徒元义的赏识和培养, 对徒元义也忠心耿耿。
    但是这遭到了兵部尚书孙原望、王子腾等老臣的反对。
    邢岫烟也叹道:“卢将军之忠勇,本宫亦曾听圣人提起。然而, 如今正当北狩,圣人未出关, 本宫虽得圣人错爱信重暂理政务, 却也不能擅越兴兵。本宫瞧这奏报只提及周氏大败霍家水军, 骚扰我沿岸百姓, 周氏虽是凶顽, 不过携弹丸之地,若说会马上动摇我大周江山社稷,本宫却是不信。况且若要讨伐台湾周氏,必练水军,我朝原本‘霍家军’水师甲天下,霍家既败,此时卢将军及京营中军将士不通水性,将士们虽然忠勇,却也未胁生双翼能跨过海峡去收复台湾。”
    这个时空变数很大,南明小朝廷没有苟延残喘多久就败了,后来也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但是出现了一个与她那世界不同的人物。就是长平公主的驸马周世显倒是个人物,组建了复明义军,底下有些猛将,但是偏偏遇上徒氏太宗这样的大英雄。之后周氏也远渡台湾,在台湾过了几年,恰逢郑经二子争位,周世显突然发难,诛杀了郑氏,之后取而代之称了王。大宗时期周氏却与大周朝廷谈判达成华夏统一,但是周氏世镇台湾,听封不听调,比之伊梨将军之类的蕃镇还要难搞得多。现任将军是周世显之孙,他占地利收容了许多日本浪人武士,火器也相当厉害,经常骚扰东南沿海。
    王子腾道:“娘娘所言甚是!周氏仗海峡之险,若无水师精兵绝不可轻易兴兵。”
    钱源叹道:“周氏原也是汉家英雄,奈何不通王化,岂非‘入夷狄则夷狄之’哉?”
    邢岫烟是后世之人,对台湾不会视为“化外之地”,且有特殊情节,道:“钱尚书此言差矣!凡我华夏贵胄踏足的地方,就是中国!始祖轩辕发于姬水,其时,其地几何?其人几何?后经夏、商、西周,分封天下,华夏子孙才开枝散叶遍布东方,开拓另一番天地。周天子封秦公始有秦人,封赵公且有赵人,封楚公自有楚人,但无论秦、赵、楚皆为华夏人。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春秋战国诸侯征战,但却是同为华夏子孙。是以,儿子不肖,老子自会打他,却不能说他不是老子的儿子!我中国人的地虽广,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可缓之,不可弃之。”
    此时连孙原望、金世超、王子腾都有豁然开朗之感,英雄所见略同,拱手齐声道:“娘娘圣明!”
    邢岫烟笑道:“本宫是没有什么圣明的,不过平日跟着圣人多读了几本书,尚有几分嘴上功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周社稷却还是有赖诸君竭力辅佐皇上,以图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天子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忽然哗哗跪下,众臣居然又对徒元义有一番歌功颂德,好在邢岫烟现在是习惯了。她也心想《红楼梦》中但凡描述皇家的地方,都是极尽繁文缛节,应该是没有夸张成份。今生,徒元义的风格已经简化了许多,还是免不了如此。可见古人的君臣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便是有些小心思,也不能抬到是面上来。
    歌功颂德之后,再议南方沿海之患,孙原望道:“闽浙总督徐永年提议内迁百姓,断了海匪劫掠养战的根源,娘娘以为如何?”
    邢岫烟问道:“徐永年可有上报,共将荒弃沿海田地几何?共迁几户百姓?其中丁几何、老弱妇孺几何?农户几何?渔户几何?匠户几何?军户几何?百姓迁往何处?此处迁入之户每丁得分田地几何?迁居异地,迁入地的百姓民风如何?”
    孙原望微笑道:“娘娘高见!”
    邢岫烟呵一声笑,说:“孙大人倒也有趣!此时议政何等正经事,却来开本宫的玩笑。”
    孙原望跪了下来,说:“老臣惶恐!请娘娘恕罪!”原来孙原望也是见最近邢岫烟处理朝政实有章法,见地绝非后院女子,谈吐之间便如男儿,此时不过是有意试她一试。
    “起来吧。”邢岫烟道:“迁居百姓之事,本宫便做主驳了。迁居内陆政令一下,百姓受得苦只怕不下于海匪之祸。贪官污吏借此发财,良民变私奴,又或造成流民乱窜,才是大祸将起。本宫一位义妹祖籍原是福建,本宫曾听她说,闽地因多山,自古匪盗众多,是以闽人多强悍团结,对于抗击山匪自保也有些心得。”
    邢岫烟此时也知只怕这台湾周氏就是探春和亲的“贵婿”,周氏先祖虽是前明驸马,但是现在的子孙却不是长平公主之子。周氏名义上虽是大周的藩王,但是实则另有一个小王国。
    原著都是从后院之眼来看待时局变幻的,且是非常隐讳,自是没有明确提及探春远嫁给谁,但是她抽中杏花签,必得“贵婿”,夫君显然是有身份之人。这藩王也恰恰合到,而且刚好涉及南安郡王。
    徒元义此时原本是可以回京都了,却因为受伤耽搁。而南边的动乱,最终是南安郡王被俘,大周送出女子和亲平息此事。想必周氏也清楚,大周水师虽暂时打不过他们,但是他们要打到内陆上来却是不自量力了,拿到好处就休兵。
    这在徒元义看来也不是危机之事,没有北方紧要。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南方的王朝北侵吞了汉室王朝的。
    王子腾自也知她说的是石家,也是贾琏的舅家。
    王子腾道:“娘娘,那依您之见,一静不如一动吗?如此任由周氏猖狂,岂不是有损大周朝廷威名?”
    邢岫烟道:“敌人大本营隔着海峡,便是要征讨,训练水师五年也未必可攻得下。今次霍氏为何大败?其一、京都朝廷尚无明确的征台目标方略,下头又如何敢整军备战,令己陷于疑境?其二、闽浙海商云集之地,霍氏久镇闽南,与台湾周氏便真无利益往来?只怕是被利益迷了眼睛和心志,商人为帅,重私利而轻社稷,岂堪一战?其三、海匪擅于伪装,披甲为兵,卸甲为民,化整为零,便是十万大军南征,也能让你一拳打在棉花上。其四、周氏看透大周朝廷上下的思维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前明末年,后金用的不也是这一招?一边打,一边谈,一边抢了明的,一边还受明朝的赏赐安抚。打仗便是发财,发财就是发展!跳梁小丑,岂敢欺我无人!”
    “臣等万死!”金帐中诸臣不禁都跪了下来,邢岫烟一句“欺我无人”让人听着惶恐,便是在场诸臣均不可荡平周氏,为君分忧。
    周显川奏道:“娘娘,臣愿为大周训练水师,以图荡平贼寇!”
    王子腾道:“老臣尚有余力,愿为圣人分忧!”
    站在比较末尾听政的萧景云出列,半跪道:“贵妃娘娘,微臣世受皇恩,愿为君分忧!”
    孙原望道:“娘娘,征台之事尚远,如今眼前两件大事才更紧要。”
    邢岫烟道:“霍氏战败还是月余前的事了,现在不知如何了。既然打了,互相灭不了对方,只怕还是要有人去谈。”
    钱源出列,说:“微臣认为文华阁王大学士堪当和谈重任。”
    邢岫烟道:“王大学士也是三朝老臣了,如今都七十一岁,怎堪此时舟车劳顿去闽南?”
    忽然,一直站在旁边当摆设的萧侯出列,说:“娘娘,臣愿前去闽地和谈,周家休想多占朝廷便宜就是。”
    邢岫烟微笑,说:“你回京都都马上要准备迎娶宗妇了,哪有这闲暇?”
    孙原望暗想,难不成娘娘是想要让我去,于是出列请命,邢岫烟说:“孙大人乃是‘兵相’,圣人也离不得你。”
    王子腾原因为和南安郡王霍家其实也有些关系,贾府素来和南安郡王府交好,而王家祖上是海商,与霍家交情自然是好。王子腾一听邢岫烟辛辣的点评,正想着只怕圣人对于王家的任何事也是了如指掌。是以,一直没有请命的意思。
    这时,在场大员都否定了,他不禁也得表示表示,邢岫烟却道:“王大人乃是将帅之才,这与人和谈却不是最佳人选。”
    孙原望道:“不知娘娘心中可有更好的人选?”
    邢岫烟看看金世超,金世超暗道:难不成是要我去,但我身居要职如何能去闽地?这女娃娃不会一时之间得意忘形,将社稷当儿戏吧?
    “听闻郡王的胞弟金世越为人豪爽不失精明,粗中有细,不知愿不愿为朝廷效力?”
    “什么?”金世超跌破眼镜。
    贵妃哪只眼睛看到他弟弟是能当和谈使者的了?难道他与贵妃合作过,所以贵妃现在以权谋私想要让他去朝廷当官作为回报?
    邢岫烟却也不是胡闹。她是想,如果是书生去,读书人要么胆子太小,要么又太讲究骨气,这两种人去当外交官不是太合适。
    而金世越靠山硬,自然给人感觉底气十足,周氏的人知道他背后有金世超和伊梨将军两大藩镇,自然另眼相看。而金世超又有韦小宝的油滑精明性子,她这两天听萧侯说起一二从前的事,像看着纨绔实则精明油滑人,别人是难白占他便宜的。
    不但金世超傻眼,连萧侯都惊呆了。
    忽听帐外一个清朗声音响起:“朕倒不知爱卿之弟是如此人才。”
    众人不禁一惊转过身去,就见一个玄袍男子悠悠步进金帐来了。
    但见他一根玉簪束发,容颜俊美无双,凤目湛然生光,鼻梁挺直,薄唇微勾,不是徒元义是谁?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如被风吹倒的稻子,乌鸦鸦跪倒一大片。
    邢岫烟虽未座龙椅,只是在龙椅旁放了一张椅子垂政,此时自也起来,原想跑过去,听到大臣参拜才想起行礼。
    “臣妾参见皇上。”
    “众卿平身。”徒元义扶了邢岫烟起来,“爱妃也不必多礼。”
    邢岫烟却趁势一把抓住他的手上下看起来,说:“圣人的伤都好了吗?”
    徒元义笑道:“都好了。”
    邢岫烟这才眼泪落下来,说:“这就好,我再不叫你伤着了。”
    徒元义暗想:这是朕的台词吧?
    徒元义微微一笑道:“朕瞧你处理政事也有模有样的。”
    邢岫烟这时倒有一分扭捏,说:“臣妾就依葫芦画瓢,从前圣人怎么处理,臣妾就怎么处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徒元义笑道:“但朕可没有教过你南部海疆之事,你倒也有主意。”
    邢岫烟暗想:他不会是在意吧?
    邢岫烟忙道:“我不过是读了几本书,总结前人,思考未必及得上圣人。如今圣人出关,正可亲自处理此事。”
    徒元义道:“爱妃驳了迁居百姓之事也正合朕意。既要先安抚周氏派人和谈,朕一时倒也无更好人选,只是不知金爱卿胞弟是否能担当此任。”原来徒元义早就回来了,听说贵妃正召见诸臣在金帐议事,他来了兴趣,不让通报,就在帐外听着。
    金世超出列奏道:“皇上,娘娘怕是听了什么不实传言,臣的弟弟从前是定中侯的玩伴……”
    萧侯虽然有些怕金世越,但是金世超用他的玩伴来证明金世越不行,萧侯又不乐意了。
    萧侯道:“金兄,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本侯无才,本侯从前的玩伴也无才吗?”
    萧景云头皮一麻,暗想:爹,你现在可千万别闹起来呀!贵妃也真是的,还让爹来听政,他明明在这里打几个哈欠了。
    金世超说:“我对萧兄并无恶意,只是世越从来没有担当过这样的朝廷大事……”
    徒元义斟酌一下,说:“今日先议到这里,明日寅时众卿再来,金爱卿,明日你且让令弟一道来吧。”
    金世超只得称是。
    徒元义说完,就携了邢岫烟离开议政金帐,回去起居的副帐了。
    宫女太监自然没有跟进来,徒元义一把抱起媳妇就往床上走去。
    徒元义看着她,笑道:“爱妃想朕了没有?”
    邢岫烟脸色通红,说:“你不先处理完朝政?”
    徒元义是重生的,这些大事倒是有数,笑道:“不差疼爱一下娘子的时间。”
    南安郡王被俘也就俘了,周氏也是等待和谈的想法,前生时送了赏赐,回上南安王府和朝廷的赎金及探春的和亲,南安郡王就被送回来了,周氏重新接受大周册封称臣,此事也就过了。
    徒元义有纵横天下的打算,那也是要按步骤来的。
    第一步:当上皇帝;第二步:掌握朝堂,要有钱,铲除江南顽疾;第三步:打下老圣人的势力和三王势力;第四步:逐渐加强对北朔的管理。至于南疆,自古倚南北伐夺得江山的例子只有前明,而周氏依岛苟安,没有能力夺取江山,自然排在后面。
    徒元义看着她的眼睛,微微一笑,将她放在床上,覆身而上,吻住她的唇。
    宽衣解带,两人赤诚相见相拥,邢岫烟空窗了二十来天,是自入宫后从未有之事,此时被他高超的手段撩拨,也不禁情动如潮。
    她攀着他脖子低/吟出来,他更加激烈动作。
    至黄昏时,云雨芳歇,两人相拥说话。
    徒元义睨着她说:“朕见爱妃倒是一心放在政务上,不曾想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