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11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2节

    那掌柜抱了抱拳说:“失敬失敬。但是……你们这关系,还是远了些。赵家是皇后娘娘的表弟家,也是国舅爷了。”
    邢岫烟某一刻被打击到了,却不想放弃,就换了个思维。
    她摸了摸这不是顶级货的皮子问道:“那你这个皮子怎么卖?”
    掌柜的说:“这也算是好皮了,你们也是皇商,给你们个实价五两银子一张。”
    邢岫烟暗道北方果然便宜,但是现代女人的爱讨价的性子上来,说:“掌柜的,你少忽悠我,我在西边那家看到差不多的,明明开价四两,最后他说如果是大客户就三两四钱。你欺负我们南方来的不懂行呀?”
    徒元义是知道这篾片又要忽悠人了,且这时又涉及他关心的内务府之事,且看着。
    掌柜地吃了一惊,又赔笑道:“不敢,不敢,既然他们李家卖这个价,你又是有些来头的,你们真要,我也卖给你,当交个朋友。”
    邢岫烟心想:果然无商不奸,古代现代都一样。
    “那这几张我就都要了。”邢岫烟又状似随意地说:“你们卖给赵家的就都要那种顶级的皮子,哪取得了这么多哟!宫里连太监宫女有数千人,宫外宗室也不少呢。”
    掌柜笑道:“当然这普通的也要采卖,那整张完好的自然是给贵人们用的,不是贵人主子当然也不配用……”
    邢岫烟微微一笑,内务府当然也要储备太监、宫女和低等主子的用度,还有宗室王爷、公主们家里的用度,当然不会所有都是顶级的。
    刚才她钻进误区里去了,要探内务府和皇商们的水,哪里需要非搞清楚那种顶好的呢?
    邢岫烟又道:“如果你也可以直接卖货给内务府,这种生意,你会不会做?”
    掌柜的摇了摇头:“这一路跑商,各关各卡也不是这么容易过的,路上要是出个什么事,损失大了,况且那也得罪了赵家,我们哪里争得过他们?”
    邢岫烟看伙伴打包好买的东西,又让随从提了就走。
    出了这家店铺,徒元义脸色就不太好,他之前北狩两回,注重的是军权,倒不是内务府这样的琐碎小事。但他到底掌过内务府,知道广储司皮子采买的价格,就如比这更次一等的皮子都能贵到十两银子一张,还是治理过后的价。
    虽说办差少不了油水的,但是这样的差价完全是将他当作世上最大的冤大头了。
    谭谦是外臣,又是寒门出身,倒是不懂,但是萧景云隐隐知道,况且昨天的事他也听说了。而素来聪敏的他不禁看邢岫烟的背影,暗暗思忖她是否是有运道更进一步了。
    黛、馥二姝可没有邢岫烟的脚力,邢岫烟心细发现了,找了路边的茶摊休息。
    几人挤做了一张八仙桌,邢岫烟抛开了烦心事,笑道:“你们身体真不行,这么几步就不成了。萧世子以后沐休多带黛玉出来走走,对身体有好处。”
    萧景云道:“平日我娘会带她出来的。”
    一年前,谭谦真的没有想到,他将会有这样尊极的连襟,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带着女人一起出门,像是乡间夫妻似的不避不忌。
    黛玉正红了脸,忽然几个外族打扮的男子来了茶摊喝茶,因见着三女貌美如天仙,眼睛看得发直。
    暗中跟随的锦衣卫过来站在中间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一个心头淫心大起的汉子顿时恼了,说:“你们干什么非要拄在这里?让开些!”
    那锦衣卫护卫说:“请你们离开!”
    那汉子看锦衣卫年轻,并且身材也没有他高大,自是不服气,说:“凭什么?这茶摊人人来得,大爷我就坐这儿了?”
    锦衣卫上前赶人,那四个汉子也是孔武之人,哪里肯的,当下推让起来。
    邢岫烟不禁蹙了蹙眉,这就是古代,美貌女子不出深闺出了礼教之外,其实安全也是一个因素。
    那边就要动手,却是茶摊老板过来作揖哀求不止,谭谦道:“七爷,不如还是换个地方歇吧。”
    众人也深以为然,均离开了这里。
    邢岫烟再采买了些小孩子玩的小东西,打算也让贾琏明天托人送回邢府去给未谋面的小弟弟。黛玉也买了一些北地特产带回家给林如海夫妻。苏馥儿当然也是给邢忠夫妻和义弟挑些东西了。
    到了天黑,二女已经快要累趴下了,乘马车回去,且先不提。
    回到行宫时徒元义免不了出神,早上原已暂时放下,没想到一出门又遇上这样的事,素来“抠门”肃宗皇帝怎么能不想?
    邢岫烟是聪明人,在主动再宽慰前不禁想到自己身份不便,去说杨家好话像矫情白莲花,说杨家坏话像是心怀叵测。
    但是也正在此时,她心底也不由得后知后觉生出一个念头,如果之后确凿证据表明一直得用的杨家并不像圣人原先想的那样忠心耿耿,如果圣人要办杨家,之后杨皇后受到牵累是否会……
    如果圣人要废后,按他此时对她的感情,他不会做第二个选择。
    他要么永不废后,若要废后,只能立她为后。
    如果他立第三人,他心中也清楚,她可以容下他重生前的嫡妻,这是他也无可奈何,但她决不可能容下之后的人,不然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就完了。若是那样,她对他则会变为无奈的现实凑合和利益谋夺。
    可是,她想当皇后吗?她之前从未考虑过这件事。
    第164章 夜宴使臣
    之后两三天, 邢岫烟也总有心事萦怀,她在思考要不要谋夺皇后之位。给人做妾始终是她这个现代人心中的伤,但是炮灰掉原配自己取而代之却也是与她一个现代人的三观最为相悖的。
    其实, 她一直在克制自己,以自己善良的一面和现代人的道德观来克制自己,克制到她忘掉这件事。即便没有这件事, 如果她非要和徒元义闹着要当皇后,她会成功, 此时这个男人确实是真心爱她的。
    另一点是,她确实没有兴趣去管后宫, 徒元义独宠她一人,又执着于虚名干什么?
    尽管她对太后之位确实兴趣不大,因为她不喜欢当寡妇,但是,皇后是正妻,只有妻才和夫是平等的。没有现代女人喜欢一辈子背着小妾的标记。
    其实作为最了解徒元义的人能够感受到他对杨氏极度厌恶,是的, 极度厌恶。杨氏在此时早去逝了,他到底是对“死人”没有兴趣的,救她和徒晖完全是徒元义的人性还在。后来却因为杨氏曾打过她而厌恶,可是她和她的家族都对他有用、前生对杨怀古的亲情而减轻或者说压抑了许多厌恶。现在是把以前的压抑都散发出来了,这两天连徒晖来请安, 他都没有好的态度, 徒晖面容有五分像杨皇后、五分像他, 这让他感到很碍眼。
    机会已然摆在面前。
    她当一个狠人,还是当一个好人。
    是选择被现代的“反小妾上位”女团人士唾骂,还是被历史嘲笑“天予弗取”的软弱无能?
    且当皇后有利也有弊,这件事的本身又该如何取舍?
    在她心中有事的时候,北方各部落的使团们都来朝见徒元义。
    其中有察哈尔蒙古的熬汉、奈曼、苏尼特等部落;西套蒙古(即河套之西)的和硕特部、准葛尔部、杜尔特部等部落;别有图瓦部、科尔沁部都派出了使团。
    这个时空演化得相当奇怪,中原王朝与北方关系错综复杂,蒙古部落繁多,关系有疏有近。但是大周与史上的清朝的满蒙联姻不同,立国以来很少有公主嫁去北方,要么就是真宗在位的短短两年间,为了北疆稳定,有两位公主、一位郡主嫁给了察哈尔部的几个部落。那时因为大周威望最盛的太宗皇帝殡天,消息传到关外,自然人心有些浮动。
    正史上的明末,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曾联明抗后金,这个混乱的时空徒氏大周横空出世,历史走向岔道,原来已经被后金痛打的察哈尔部又联大周抗击后金。
    当时大周初立,四王八公个个不是善类,可以说猛将如云,从太/祖到太宗两朝一直在抵御北疆。而联合察哈尔部抗击强大起来的后金也是国策,因为中原骑兵和战马确实不必关外的,察哈尔部可以补充中原王朝的不足。
    也因此,在红楼世界相当奇怪,一边礼教承明,一边又胡风颇盛。比如:贾宝玉这样的贵族公子会穿北方民族风格的箭袖袍,又有《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玻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桂割腥啖膻”。箭袖袍是北方民族的服装特色,烤鹿肉也是北方胡风的习俗,这些胡风在勋贵世家颇盛,自然是当年四王八公等武将出身的人在北边打过仗,文化习俗也受到了影响。
    大周的贵族闺阁女子也是一边有规矩礼教压着,一边如红楼中男女并不很避忌的生活方式也很常见。也可以说礼教的道理还是摆在那,但实际生活又不会这么刻板,大家也习已不常。
    不然,如薛宝钗这么精明的人,尚都能劝林黛玉不要读《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书,她会一点不知男女大防的重要?显然就是薛姨妈出身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家,在闺阁时,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教导宝钗的也就没有那些十分严厉的避忌了。反而是那些完全是江南文人出身的家庭闺阁女子礼教深严一些。
    当晚,在挨着西宁郡王府的圣驾行宫的大殿——定朔殿大宴群臣和所来蒙古各部使臣。定朔殿也是这行宫中唯一一座可以和京都皇宫的宫殿相媲美的大殿。
    白天使臣朝见时,徒元义自然是身穿仅次于天子冕服的皮弁服,腰佩剑鞘上镶着黄金宝子的天子剑。而佩剑则代表着尚武,北方民族可没有那么温良恭俭让,他们尚武,只臣服于武力比他们强的人。
    而夜宴时,就随意一些了,他只穿了便服箭袖黄袍,金冠束发,脚踏胡靴,携了贵妃前往,也因使臣中间也有两个部族公主。徒元义也令赴宴的高官带上诰命赴宴,这不是朝会,且在朔方自也就无妨。苏馥儿和黛玉身有县君封号,是为正四品,所以可以前来,但是她们的位置也是排在大周主方的第二排了,他们前方是萧侯夫妻。
    邢岫烟也没有穿品级大妆,而是穿了一身杏黄的胡袍,外套着一件十分精致的红色滚金边及膝马夹,头上身上的饰品也皆带胡风,有些是自己设计改良,有些是官员孝敬的挑选出来混搭。
    在礼乐之声中,徒元义携了邢岫烟进入大殿时,胡汉双方的百官、使臣、诰命皆起座按品级排列在两边,大殿中足有四百多人,乌压压跪倒,如一片稻田被风吹倒。
    “臣等/臣妇/臣女/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震荡整个大殿,小黛玉和苏馥儿此时心情难以言喻,黛玉亡母刚逝,孤女进京时绝对想不到有一日她会参加满殿朱紫袍的官员的御宴,苏馥儿在庙中清修时更不知道自己有一日会重新成为皇亲国戚。
    此时黛玉对着邢岫烟充满着感激和崇敬,还有虽然北狩发生许多意外,但她见识到了一个斩新的广阔世界,一切都让她害怕中带着兴奋。她话并不多,因为怕不懂而说错,但她是一直在看着记着学着。
    然而,后半辈子她被大姐忽悠得入朝当上“财相”时,她才觉得这个传奇一生的姐姐是个“天字一号骗子”,当年这有毒的饵她为什么就咬下了呢。
    徒元义走到了正中央立定,道:“诸卿平身!”
    “谢皇上!”
    诸臣又齐如风吹完了高起身子来,徒元义这才携了邢岫烟在宴会中央御座上入座。
    鸿胪寺卿歌功颂德了一会儿,那骈五骈六的锦绣文章连此时文古文才也颇为了得的邢岫烟都只听懂了八分,还有两分要看字才能懂。邢岫烟估计那些蒙古部落使臣十个有九点九个不懂,但是繁文缛节也不得不如此。
    鸿胪寺卿表演结束,这才正式开宴,此时歌舞鼓乐之声大震,徒元义朝诸臣和使臣共同举杯,说了一串场面话。
    诸臣和使臣也举杯饮干,宾主尽欢。
    一场水袖踏歌汉家舞蹈跳完,忽有科尔沁部使臣巴图王子上前朝徒元义捂胸敬礼,说:“尊敬的大周皇帝,我部虽小,此次出使,也为皇上准备了舞乐表演。”
    科尔沁舞是个中立部落,或者说有奶就是娘的部落,虽然北方都是有奶就是娘,但也没有科尔沁这么严重的。
    在大周这个异世异数出现之前,他们与后金联姻,关系紧密,后来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与大周结盟大败后金,且挖了大明晋商集团的根以对北方进行经济封锁。科尔沁部也是需要南边的盐、茶、粮之物的,又秘密来向大周太宗示好。别以为盐、茶、粮等物不重要,让你去大草原不说住一年,且住一个星期,天天吃没有盐的羊肉,看你是不是会此后看到肉就想吐。而茶能消除那种油腻腥膻之感,在北方可是十分珍贵的饮品。
    太周为分化后金满蒙联姻,同意通商,但是当时还是有限额的。在高宗一朝基本失去了控制,这世上没有什么事可以长期阻碍资本。而且太宗时期的能臣也基本都去光了,高宗爱享乐,精通内部朝堂权谋,不是很擅长大格局的谋略,哪里控制得住。越封锁越走私,就像越禁/欲越诱惑一样。
    此时科尔沁会派使臣过来,自然是怕大伙儿来都有好处拿,就他没有,而他还是要做“转口贸易”发财的,面上都要过得去。
    徒元义安盏,笑道:“王子盛情,那朕可得瞧瞧。”
    巴图捂胸敬礼后退下,传令到殿下,早一步在殿外候着的鼓乐舞蹈队伍井然进殿来。
    不一时,在众目睽睽下准备完毕,一曲充满民族味道的曲子演奏了起来,八名身穿蒙古族盛装的舞女翩翩起舞。
    她身材健美高大,身姿柔软和力量完美结合,随着马头琴和鼓乐声的节律摆动,或有模仿雄鹰,或有模仿麋鹿。
    忽然又有一个盛装的高挑红衣美女加入了舞蹈队,她红靴踩着节拍婆娑起舞,一伸一展之间给人行云流水的柔美力量的酣畅,她像是将灵魂融入草原的大自然中,与万物合一。
    南方文人的品味是女子以柔弱为美,但此时在场文官也有南方人,也是人类的本能被这种健康之美所吸引。
    大家看她笑颜如花,美目流盼,竟是一个十分貌美之人。邢岫烟也看得入神,她自来觉得“赵敏”之类的美女只是虚幻,是金庸想多了。她都看过“满蒙第一美人”大玉儿孝庄太后的画像,就算不是年轻时候,那种典型的蒙古女人的眉眼五官,在现代汉人眼中绝对不是美女。她对女子的品味还是像黛玉这样的,不是指她的病弱,而是指黛玉五官绝美、气质风流。
    但这美女五官立体,双眼如星,颊如春花,让人眼前一亮。
    一曲终于跳完,诸舞女乐师起舞敬拜,徒元义带头鼓掌称赞,而大周百官包括西宁郡王也跟着叫好。
    那红衣舞女捂胸躬身说:“明珠谢皇上称赞,能有幸为皇上起舞是明珠的荣幸。”
    巴图王子接着介绍说:“皇上,明珠妹妹可是我们科尔沁草原的明珠,她可不是什么人都愿意为之献舞的。皇上是英雄,我们科尔沁的儿女素来敬仰英雄。”
    徒元义哈哈大笑,说:“王子盛赞了,朕见王子也是弓马闲熟,也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朕也敬王子与明珠公主一杯。”
    李德全来为徒元义斟满了酒,而自有侍女给巴图王子和明珠公主奉上酒杯。
    “王子、公主,请满饮此杯!”
    “谢皇上!”
    帝与王子、公主饮罢,按礼王子公主也该退下了,明珠公主一双妙目却是看向邢岫烟,说:“贵妃娘娘可会跳舞?”她竟也是汉语流利。
    邢岫烟笑道:“本宫不善舞蹈。”
    明珠公主笑道:“汉女刻板礼教,不像我们蒙古女子都是能歌善舞的,怪是无趣。”
    邢岫烟爱惜女儿,虽然作为后世汉人也是有崖山亡国之遗恨,但后世五族共融,历史是历史。她在后世没有民族歧视,但此一时,彼一时,她代表着大周汉人王朝。汉家王朝不管哪一代,都好面子,她也要维护脸面。
    邢岫烟朗朗笑道:“非也,非也。我们汉女精于琴棋书画诗酒茶,并非刻板。我们华夏三千多年前商君武丁的妻子妇好乃是一名所向披靡的女将;北宋杨门女将抗辽之忠烈事迹,千古传唱;北宋刘太后一代女杰,垂帘听政,其间政治清明、名臣辈出,令北宋到达全盛;秦良玉将军继承夫志保家卫国,大周立国后也是敬仰如此巾帼,也追为‘忠贞侯’。敢问明珠公主,蒙古哪位女儿建功立业及得上我中原如此女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