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10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3节

    正值过了中秋, 秦/川之地,夜晚已经很凉了,给她披上了大氅, 携了她的小手步出帝王皇帐。
    他携她到了一个篝火堆前,两人在一个木墩子上挨着坐下, 徒无义问道:“你能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吗?”
    邢岫烟指了指天空,说:“那边两颗。”
    徒元义叹道:“今年七夕原还想带你看灯,奈何宫中大宴,忙了一整天。”
    邢岫烟脸微微发红, 徒元义掏出一个同心结, 道:“去年你送的, 朕一直留着。原想今年你会自己打一个予朕, 你却不记得这事。”
    邢岫烟说:“圣人又不缺穿戴, 我也不擅打这个。”
    徒元义说:“你学得好针线, 如何不会这个了?”
    邢岫烟嗔道:“除了龙袍,你的袍子都是我做的,还得怎么贪心呢?”
    她也有工作的,好不?但是他是越来越贪心不足了,除了龙袍,他只穿她做的衣袍。一边又是心疼她辛劳,一边又是对别的衣服各种嫌弃。
    徒元义笑了笑说:“娘子本来就该给夫君张罗穿戴。”
    邢岫烟道:“你又哪里学来这些话。”
    徒元义笑道:“你姐夫打猎时不小心弄脏袍子,心痛极了,就喃喃对不起娘子的心意。”
    邢岫烟哧一声笑,说:“真是个可爱的书呆子。”
    原来那书呆子称呼苏馥儿娘子,而不是夫人太太奶奶,这让徒元义听了很新奇。
    徒元义说:“你不是不喜欢酸书生吗?怎么又觉得他好了?”徒元义给的三个选项,其他两个男子自然也是清贵,将来均到三品以上,但是她一挑就挑个首辅给姐姐当夫君,还是让徒元义很惊讶的。
    邢岫烟切了一声:“酸秀才能和姐夫比吗?姐夫出身寒门,可年纪轻轻就中举了。说他书呆子,其实他比大家都聪明吧。”
    徒元义说:“朕若去科考,也能考上。”
    “你倒考给我看看。”
    徒元义总算是看透她的品味了,这女子的品味极是无理取闹,她就是喜欢那种自己出身贫寒,但是能够不靠爹自己闯出一片天的男人,还要有君子之风,文质彬彬。当年喜欢上赵嘉桓是这样,给苏馥儿挑夫君也是这样,只不过赵嘉桓是伪装的。
    徒元义认识到自己不是她的品味,不禁微恼,将人捞进怀里挠她的痒,邢岫烟笑抽了只得讨饶。徒元义揽着她在怀里,才有笑拥江山美人的痛快。
    忽听李德全来报说是大皇子求见,徒元义心下微奇,松开了佳人,让人过来。
    不一会儿徒晖过来拜见,跪倒在地:“儿臣参见父皇、贵妃娘娘!”
    徒元义令他平身,问道:“赶了一天路,怎么不歇着?”
    徒晖身为皇子虽也有车驾,但是徒元义看他甚是坚毅,骑了一天的马,不像二皇子只骑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他心中还是有三分喜欢的。
    徒晖道:“儿臣得沐父皇隆恩,得以伴驾北狩,但是不敢懈怠功课。先生不在身边,儿臣斗胆请父皇为儿臣看看。”
    徒元义听说他还做功课了,甚是意外,让李德全取来他手中的纸张,就站篝火一看,头一张一篇工整的大字,上头是《左传》中的文章。
    徒元义看过后点了点头,温言道:“既是累了一天了,便早些歇下吧,明日还待赶路。”
    徒晖偷偷瞧了瞧邢岫烟,她坐在一旁,只当自己是事外人,一眼也不多瞧他,不禁心中悲苦。
    徒晖道:“儿臣多谢父皇关心。父皇……和贵妃娘娘也早些休息。儿臣告退。”
    待徒晖离开,邢岫烟自也没有放在心上,徒元义却因为那是他的长子,还是杨皇后所出,只怕她放心里去。
    徒元义道:“朕带大皇子和二皇子一同北狩,只是想他们多加历练,对这天下之大有所感悟,只望他们别成为内闱酒色之徒。朕没有更深的打深。”
    邢岫烟淡淡道:“为人父母,便是为子女计深远,原也应当。”
    徒元义便是患上了“惧内”,面上却也难显示,只道:“明日赶路,我们也回帐吧。”
    徒晖回到帐篷,却见二皇子徒显还未歇下,看见他回来,勾了勾嘴角,说:“哟,皇兄,拍完父皇马屁回来了?”
    徒晖道:“谁拍马屁了?”
    徒显笑道:“不是去拍马屁,你去那边干嘛?对了,只有父皇那里有女人,皇兄是去看女人了?”
    徒显在徒元义上辈子是酒色之徒,他面上纯洁,但是骨子里的风流轻薄却不变,虽只十一岁,心思早想着女人了。但是徒元义对皇子教养甚严,皇子成年前身边决不用宫女,并且如果哪个宫女爬床,都是要杖毙的。
    徒晖道:“晕昏定省,为人子者份所应当。”
    徒显却道:“装吧,我便不信你看着不心动,贵妃娘娘身边名唤青璇的那个长得真是俏。不过,那么多女人都是父皇的……”
    徒晖厌恶,说:“你说什么胡话,父皇怎么会……二弟,咱们都大了,小时不懂事也就罢了。”
    徒显道:“你少一本正经教育我,也不知是谁勾了好几个宫女。”
    徒晖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觉多一句都是浪费,却听徒显喃喃:“父皇天天对着贵妃那样的绝色,我等却连个宫女都不能用。若是叫我能睡一晚贵妃那般的绝色美人……”
    徒晖忽然扑了上去往徒显脸上打去,徒显吃痛,说:“徒晖,你发什么疯?”
    徒晖十分恼怒,骂道:“你嘴里不干不净地说什么?你还要不要命?”
    徒显说:“这里又没有旁人,你装什么?”
    徒晖和徒显虽然一个是皇后之子,一个养在吴惠妃膝下,却是自小一处长大,一起上学一起玩,徒显虽风流轻薄,却不是心机深沉之人,在外还能装装,对着徒晖却是不装。况且,父皇自来就更重视徒晖,徒显也自知自己生母不过一个曾经的王府侍妾,不能不徒晖这嫡长子比,如今徒元义正常壮年,他们自己年纪还小,自然还未起过夺嫡的念头,最多只是会少年的嫉妒,觉得徒晖会拍马屁。
    徒晖抓住徒显的衣襟,警告道:“你以后再说这种胡话,起这心思,我见一次打一次!”
    徒显见他目露寒芒,也恶声道:“你敢!别以为父皇偏心,我就会怕你!”
    徒晖道:“若叫父皇知道你说这话,你有几颗脑袋?”
    徒显怔怔说不出话来,徒晖却是出帐去由小太监服侍简单洗漱。
    徒晖自己睡下时却也感慨万千,他骂徒显有几颗脑袋,他自己却有几颗脑袋。
    可是想她时,想得心肝肺都痛,明明她是母后最恨的女人、父皇最爱的女人,无论是为了孝顺父皇还是母后,他都不能想她,可他却难以控制脑海中全是她的影子。
    从对她恨惧到一分轻薄之情,可想久了却刻进骨子里。曾经少年轻薄不过是青春期男孩通常会犯的错,少艾慕色乃人之天性。
    而他自小也是受礼义廉耻教养,天地君亲师乃是纲常,可他就是偏偏怀着这种情思。他当初如何知道她这样危险,放在心里恨久了怕久了都会变味。
    现在他对她又爱又恨、又惧又敬,可她却从来不会看他一眼,连丝鄙视都难有了。她心里眼里只有父皇,他只觉悲从中来,自己为何要处在这样痛苦的位置。
    徒晖对徒元义也是敬爱的,从小就想得到他的关注和宠爱,他也怀着深深的负罪感,可是少年人的热烈情感不是负罪感可以抹杀的。少年初识情滋味,可以为了一个人做一切傻事也甘愿,最悲剧的是他连傻事都不能做。
    ……
    御驾一路前行,十日后抵达朔方地界。
    朔方边城外三十里,官道上挤满了人,除了朔方节度使兼西宁郡王金世超带着帐下诸将立在官道中央。而文官方面有馁宁总督、巡抚、朔方知府以下各级官员,亦是穿戴齐整,翘首以盼。
    西宁郡王金世超也是在徒元义登基后才接了老郡王的位置的,他是第一代西宁郡王之孙。早在一个时辰前,太阳才刚刚升起,就有西厂太监过来报过圣驾将临,那时候官员们就在此候着了。事实上,他们全是半夜起来的。
    马蹄声响,明黄色的绣龙旌旗招展,圣驾终于来临。
    跑在最前方的是五百年轻锦衣卫,个个虎背熊腰,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
    锦衣卫中的一个指挥高唱道:“御驾亲临!”
    包括西宁郡王在内的文武官员,连忙整着衣袍,跪下参拜,口中喊道:“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头开道的锦衣卫们分两列退居两旁,过了良久,才见前头帝王仪仗。
    礼乐之声传来,前方龙旌凤帷、雉羽宫扇队列行来,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
    然后跟着一柄曲柄九龙明黄伞,再是一柄曲柄七凤金黄伞,前者代表着圣人,后者是代表着贵妃。
    再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
    之后才跟着八马牵引的金顶御乘车驾,绣龙金帘遮掩。这远道而来,自是不乘人抬的銮舆。
    御驾行至诸接驾臣子之前,邢岫烟好奇,原还以为徒元义会出去见见大臣们,没想到他稳如泰山地坐着,只是让李德全传话,让他们平身,然后继续入城。
    邢岫烟只是觉得可怜了大臣们昨晚没睡个好觉吧。徒元义却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的,有资格来接驾,是他们的荣幸。
    邢岫烟还就能读出他的沙文主义思维,这男人骨子里就这样。
    第156章 巡幸边城
    男人就该出去闯一闯, 才能认识天下有识之士,有才之人,窝在后宫里是政令不出京都的。
    徒元义刚重生后, 当年手中没有什么资本, 也勇敢地走出了后宫,因他的正统身份和理想, 自有人投效。如果他显示一点王八之气, 不,王霸之气,也以能吸引不少人的。他要比穿越吊丝称霸种马男要强多了, 他前生当了数十年皇帝,威严气质是吊丝种马男学不来的。
    徒元义有意将朔方收归在自己真正的势力范围之内。别看这是边城,实际上也是商贾云集之地, 掌握朔方其实就拿捏住了蒙古的经济命脉。但是这部分利益多是掌握在西宁郡王一族手中。
    且西宁郡王与伊利将军世代联姻,互为犄角, 伊梨将军与关内人不同,实则属于蕃军。伊梨将军梁氏先祖实为羌人,只不过久慕中华,又世代娶了汉人女子为主母, 也以中华人自居。明末大乱时群雄并起, 又有徒氏兼收并蓄联四王共抗后金, 梁氏却在此时西出河西走廊, 打下一片天地称王。
    后徒氏太宗时讨伐梁氏, 梁氏眼见不敌, 在西宁郡王的牵线搭桥下,俯首称臣,封为伊梨将军,而大周就设伊梨都护府,名义统治西域地盘。
    可梁氏一族与关内的勋贵王侯不同,虽称“将军”,实则是间于“蕃属国”和“封地”之间的一种特殊存在,其实等于是“王爵”,还是世袭罔替的。
    但是因为这样容下“伊梨将军”却带来了一丝“榜样”效应,当年乌思藏的土司见太宗时期的大周强大,手底下“四王八公”,猛将如云,况且关内富庶繁华不是高原苦寒之地可比,也就臣服于大周。大周便设了乌思藏都护府,派了驻藏大臣。由此,大周名义上的疆域除了东北吉林以北和外蒙,其它的比现代的还要大一些。如果加上蕃属国,确实有些“天/朝上国”的味道。
    徒元义并不想杀鸡取卵损人不利己,若是除去西宁郡王和伊梨将军,这“中华屏障”也就去了,那北蛮后金可直取河朔,渡过黄河就可长驱直入下长安,如此可是自毁长城。
    但是任由边疆军政大权旁落蕃王手中,徒元义自也是不乐意的。
    是以登基后,就步步加强对中央对边疆的影响力,便是不能一步收回权力,也要来刷刷存在感。
    说实在的,王子腾确实有才干,他奉旨巡边的工作,其实做得都不错,看到的问题和把握的脉络都很清晰,虽也谋个人名望,但徒元义希望他做的事他都做了。
    是以,这回徒元义还是带了他来伴驾的,名字排在兵部尚书兼武德殿大学士孙原望之后,这暂且不提。
    却说这一次的北狩与前两次不同,有意显示天威,摆足了帝王威仪,车驾浩荡,人员诸多。文臣大臣随行人员数十位;锦衣卫、拱圣军、西厂人员数千人;还有三万京都禁军,其中一半为黄衫中军,一半为红衫西军。
    徒元义还恩典一百八十六位新科武进士随行历练,现编于拱圣军或者黄衫军之中当着六品到九品间的武官。而且,今科已经当了编修或庶吉士的进士也带了十几位,被安排在后勤管理人员中历练,现在便有好几个学富五车的进士给文不成武不就的贾琏当帮手,比如谭谦、贾环。
    只不过谭谦关系硬,时常会被留到御前去伴驾,当着中书舍人的副手。大家都觉得皇帝多少是偏心他这个襟兄弟。好在谭谦很会做人,同科进士们早在他娶苏馥儿之前就多与他交好,到底还未排挤他。
    却说御驾抵达朔方城,明黄绣帘覆盖的御驾大马车在锦衣卫开道护卫下中南城门入城。
    边城百姓分列两旁,看着天子巡幸,威仪赫赫,锦衣卫、拱圣军衣着鲜亮,个个虎背熊腰。又有京都禁军黄衫军、白衫军浩浩荡荡、甲胄蹭亮,杀气腾腾,心中不由得敬畏。
    美貌的太监、宫娥跟着仪仗九龙伞、七凤伞,金顶雕龙大马车在阳光下闪亮绚丽的光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姓下跪的习惯几千年如此,封建沙文主义的徒元义目前还没有推行人人平等——也不知道他有生之年有没有为此努力的打算,邢岫烟是怀疑的。
    贾环此时和一些同僚也站在南城门迎接。贾环等人因为跟着贾琏做御驾的后勤准备工作,他们反而提前来到了朔方城,进了御驾行辕做些接驾准备工作,安排调动各种物资。
    贾环跟着贾琏做事,也才真正认识到,在这古代工作不是他们要向他学习,而是他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贾琏这人认真工作起来,真是八面玲珑,处处周到,而且他顶着一个贵妃表哥、御前红人的身份,手上还有实权,真是到处吃得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