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舌尖上的道术 > 第7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9节

    天上的神仙没凡间这么多规规条条,就好像女娲和伏羲似的,一般看对眼了就在一起。还没成仙的时候,在部落里,他也一直独身。作为首领,平常部落里的公事就够多了,他哪有时间去关心下属和属民的感情生活。
    从来没了解过这方面,以至于姜时年并不知道该怎么追求人,怎么告白。还是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以后,这才临时借鉴参考了信众们告白的方法,整合出了一份适用的攻略。除了信众,姜时年也没忘了顾长生的那个老同学,还有那些屡屡误会他和顾长生是情侣,每次都无意间助攻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些人家里全都有供奉灶王像,即使他们自己没有,他们家的老一辈也有,大大方便了姜时年。
    等姜时年做完这一切以后,顾长生也刚好洗漱完出来。两人躺在同一张床上,距离近得一翻身就能碰到对方,甚至还能感受到彼此的体温。
    不是没同床共枕过。之前在家的时候,两人天天都睡在一起,但从来不会有其他感觉,更不会像今天这样脸红心跳。
    祖师爷才下来的时候,自己本来要带他买床,但买着买着就搁置了。想到这,顾长生有些心虚地翻了个身,他该不会当时就想‘欺师灭祖’了吧?!
    顾长生不但没为自己的大逆不道忏悔,反而还有些美滋滋又翻了一个身,正对祖师爷,睁大了眼在黑暗中描绘祖师爷的轮廓——他男朋友长得真好看!
    “想什么呢,快睡。”这都几点了。姜时年把手盖到顾长生的眼睛上。
    彻底看不见以后,顾长生老老实实地闭上眼睛睡觉。他原本还以为才摆脱了单身汪身份,自己会激动到睡不着觉。谁知道眼睛被祖师爷一遮住,不到三分钟,他就彻底陷入了梦乡。速度之快,堪比吃了安眠药。
    一觉到天亮,顾长生眼睛都还没睁开,就听到了祖师爷在卫生间洗漱的动静。知道祖师爷已经起床了,顾长生一个翻滚,顺利地滚到了祖师爷才躺过的那半边床上。
    就在顾长生准备再睡个回笼觉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下有吵闹的声音。
    农家乐的隔音还算不错,不过前提是没有开窗。即使再冷,顾长生睡觉的时候也习惯半开着窗户,觉得这样比较通风透气。
    现在可好,空气是流通了,但安宁却没了。
    “老赵,她是你们店里的客人,这事你可得给我评评理,你说我这小本生意的容易吗?开个杂货店,居然还能碰上这种人。”
    这声音听起来像是老人家,本来关上窗就能再睡觉,不过顾长生被引起了好奇心,这会也没了睡意,索性爬起来看个究竟。
    动静是从院子里传来的,顾长生房间里的窗户,正好就正对着院子。走到窗户旁边,就能把下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娘正死死地抓着昨天才见过的那个年轻女人不放,农家乐老板也在那,大娘情绪激动,对着农家乐老板说道:“老赵,能住得起你这的,都不是什么穷人。”
    当初赵老板的农家乐才建起来的时候,他们这些邻居也好奇地问过,一晚上房费大概是多少,吃一顿饭是多少。原本是想有机会去尝尝鲜的,比如家里亲戚来了,懒得做饭,就全家来这里吃,又近又方便,还有面子。
    不过最后有这想法的人全都打消了主意,农家乐里饭菜的价格,根本就不是他们这样普通的工薪族或者农民能消费得起的。
    “你说她五六千一晚的房子住着,一两千一顿的饭吃着。这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好衣服,看起来人模人样的,也是好人家的闺女,怎么连几十块钱都不肯老老实实地掏?”大娘气愤不已:“占这点小便宜干嘛?”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一大早才起来就遇上这事,赵老板十分头大。一边是自己的顾客,一边是同一个村子里的邻居,帮谁说话都是错。尤其是他直到现在还没弄清楚情况,更不敢胡乱站位了。
    见状,看出了赵老板的心思,大娘冷笑一声:“老赵,别怪我没提醒你。你这店是只交押金,入住完离开的时候才付剩下的钱对不对?她连我那几十块小钱都贪,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赖账。就这你还和稀泥?”难道不该和她站同一个立场,一致对敌?
    第111章 第二包薯片
    这都什么跟什么?
    莫名其妙就被揪到这边, 还被泼了一身的污水, 要不是为了形象, 年轻姑娘早就骂人了。但再怎么忍,这会也快到极限。
    农家乐里有趣的项目是挺多, 好吃的也多,但是它毕竟只是个旅游放松,体验农趣的休闲型娱乐场所, 而不是商品齐备的超市。农家乐给客人准备的食物,一般都是各种能体现农村风味的东西。
    比如各种山珍,土鸡土鸭,吃粮食长大的猪等等。就连零食,也是农家自晒的地瓜干炸芋头,以及干果和脱水果蔬。总之讲究的就是纯天然绿色健康, 原汁原味。
    这也就导致了, 店里并没有准备零食。像是薯片、果冻之类的东西,翻遍了整家农家乐都看不到。年轻姑娘偏偏又是个喜欢吃零食的人,她来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到会这样。
    虽然正餐很好吃, 但是零食也不能少啊!
    昨天好不容易捱过了没零食的一晚上, 今天一大早起来, 年轻姑娘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想吃零食的欲|望。尤其是, 在问过服务员,知道离农家乐不远的地方,有个小卖部以后, 她想买零食的心,就更加地蠢蠢欲动。
    反正可以手机支付,年轻姑娘连钱包都懒得回房间拿,急不可耐地就过去了。
    小卖部说是小卖部,其实并不小。占地面积大不说,店里的商品也还算齐全,说是家小型的超市也不为过。店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在看店。年轻姑娘随意地挑了几包薯片,又拿了一袋辣条、两瓶汽水,一条巧克力,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扫完码结账以后,她就提着满满一袋子的吃食走了出来。
    谁知道年轻姑娘才出店门,没走多远,小卖部里那老太太就以完全不符合她年纪的身手,敏捷地窜了出来,边追边高声喊道:“你还没付钱!”
    明明付完了,扫完码她还特意拿给对方看了一眼。以为有什么误会,年轻姑娘还特意解释了一遍。
    谁知道不解释还好,一解释,越说,老太太越觉得她是在赖账。老太太枯瘦的手就跟钢爪似的,死死地抓住年轻姑娘的手腕不放,哪怕年轻姑娘提出可以给她看支付记录也不行。两人纠缠着,知道年轻姑娘是赵老板这边的住户,老太太当即就把人带过来讨公道。
    她就不信,这事闹大了,小姑娘家家的还能不要脸,真不把钱还给她。虽然对方刚刚已经不要脸过一次了,但是现场有没有其他人在,丢人程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别以为我人老就不懂你们这些高科技,是,我是不懂,可我儿子女儿懂啊。他们都教过我好几遍了,怎么看钱我还是知道的。我看不懂你那什么支付记录不记录的,想用这个糊弄我,我告诉你,没门!钱如果转过来了,手机上都会有提醒,余额也会增加。这都是明明白白的事,我压根就没收到钱,你说你付了,这谁信?”老太太看向赵老板:“老赵,你说这能信?”
    年轻姑娘十分无力,感觉和她完全说不清道理:“大娘,我真付了,支付记录我也没办法作假。”她哪有这本事。年轻姑娘继续说道:“再说了,我又不缺钱,就跟您刚刚说的那样,几千块我都花了,我还能差您这几十块?”别的不说,光是她一个包都要好几万了好么。
    “是,你是有钱,可有钱人抠门的还少?就前儿新闻报道的那个富豪,多有钱啊,t市首富,就这样他还习惯每个月出去捡一次破烂卖。卖破烂才几个钱,我这可是五十多。有些工资低的人,一天也就这个收入了。”老太太完全不相信年轻姑娘:“谁知道你们这些有钱人怎么想的?”
    我去,这能一样?
    人家首富当年是收破烂起家的,现在事业有成了也不忘本,捡垃圾那是在忆苦思甜好么!
    见势不对,就在年轻姑娘抓狂,快要爆发的时候,已经从两人的对话里大概分析出了事情经过的赵老板连忙插话:“我能不能看看那个支付凭证?”
    这有什么不能的?
    自觉行得正坐得端,年轻姑娘当即就把手机交给了赵老板。
    现在是早上七点二十分,年轻姑娘的支付记录时间是七点零一分,从小卖部那边过来,再加上刚刚争执的时间,也能合得上。而且支付的金额也确实是五十多,最重要的是,虽然付款软件自动打码,隐去了收款人的姓,但收款人名字确实是老太太的名字。
    “金花。”赵老板把手机屏幕上的名字指给老太太看:“您看,这是您吧?”小辈一般都不会直呼老人家的名字,老一辈人也很少主动和小辈说自己叫什么。小时候遇见了,父母也是让他们叫对方叔或者婶。叫着叫着,就习惯了,长大后也没人去深究长辈的本名。
    像是赵老板能知道老太太叫什么,还是因为老太太的儿子用老太太的名字弄了二维码收钱。他去小卖部里买过几回东西,付款的时候看见了,这才记住的。
    老太太闻言,凑近看了一眼,纳闷道:“还真是。”她确实叫金花,这个名字太常见了,俗气,总是和人撞名。不过用久了,她也看习惯了。她没读过书,虽然不怎么认字,但自己名字怎么写,她还是知道的。她老头以前教过她。
    可算是沉冤得雪了!
    年轻姑娘看了眼老太太还抓着她不放的手,说道:“现在可以放开我了吧?我就说我付了钱的,您还不信。”
    是她名字没错,不过老太太还是没按年轻姑娘要求的那样松开手。她反而从自己的裤兜里,掏出手机递给赵老板:“可我这里,也确实没收到钱啊。不然我这么大岁数了,好端端的,还能吃饱了撑的去污蔑人家小姑娘?”
    赵老板点开屏幕一看,还真的是没收款记录。最后一条收款记录是昨天晚上,显然,年轻姑娘是老太太今天开门的第一单生意。
    一个确实付过钱了,一个又真的是没收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长生就住在二楼,居高临下的,凭借着非人的视力,把赵老板手里的手机内容看得一清二楚。就在底下三个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顾长生心里有了个怀疑:“是不是大娘店里贴着的二维码,被人偷偷换过了?”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新闻上经常能看见。听到顾长生这么说,赵老板也是一拍脑袋:“对,前儿新闻推送的时候,还有说过这事。说有个年轻人偷偷把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换成自己的,用以牟利,让广大市民警惕来着。”就是一时没想到这。
    “这不可能。”老太太一口否定,她一天到晚都在店里,就是不在的时候,也有家里其他人在,谁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换掉二维码?就好像刚刚,她之所以敢连门都不关就跑出来追人,就是因为,虽然在外面看店的就只有她一个人,但隔间里,她小女儿早已经起床,在洗漱了。店里有感应门铃,只要进人,她小女儿就能注意到。更何况:“虽然叫金花的人是很多,但是哪里有那么巧,那骗子刚好也叫这名?”
    “是不是回去看看就对了。”只要换过,就一定能看出差别来。急着证明自己清白的年轻姑娘直接建议道。
    这也确实是个办法。几人转移阵地,顾长生心里好奇,也跟着过去。
    等到了地方,顾长生这才发现,店里隐隐有一点黑气,这黑气十分微弱,但确实存在。
    难不成是其他从公路上路过后,沾染到黑气的人干的?想想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那段公路离这家店不算特别远。说不准附近的人沾到了,受到影响,走上了歧路。
    看来特殊部门是真的很缺人手,一晚上过去了,还没把其他受害者身上的黑气解决掉。就在顾长生想着,要不要主动送上门做义工,再给特殊部门帮个忙,离开前把那些人身上的黑气都祛除的时候。跟在赵老板他们身后走进店里的顾长生突然发现,情况好像有些不对。
    这黑气,看起来和昨天的不一样。
    不像是邪气,更像是鬼气。
    黑气的源头来自贴在收银台桌面上的两张二维码。这两张二维码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支付软件,赵老板找老太太要了把小刀,小心地把二维码揭开。
    底下并没有其他二维码,显然偷换二维码的人很小心,没直接简单粗暴地在原二维码上覆盖黏贴自己的二维码。而是先把之前的二维码撕掉,然后才在原来位置上贴上自己的。
    不过这种桌子,只要贴过胶带再揭开,就很容易残留下黏胶。之前残留的粘胶被二维码覆盖着还好,看不出来,但现在二维码已经揭开了,只要对比一下手里二维码缺胶的部位,和桌面残留的粘胶位置是不是一致,情况就一目了然。
    即使这样,赵老板还是有些不放心地确认道:“这里以前没贴过其他东西吧?”多出来的胶,可别是以前黏其他东西留下的,那乐子可就大了。
    “没,”老太太的小女儿从隔间里走出来,听到赵老板的问话,当即就说道:“这张桌子是新桌子,买回来后一摆出来,我妈就不让乱贴东西,嫌太影响美观。要不是为了方便收钱,就这,我妈都还不让贴呢。”说这,老太太的小女儿伸手点了点二维码。
    胶的位置对不上。显然,确实有人偷偷地换过了二维码。顾长生看着几人下结论,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地补充了一句:别那么肯定,偷换二维码的是人是鬼都还两说!
    先不说二维码上明晃晃的鬼气了,顾长生观察了一遍小卖部,店里除了一直有人之外,还有监控和感应门铃在。外人想要换掉二维码,还换得还这么彻底,要花的时间肯定不短。
    揭开二维码,在原位置上黏上自己的,这个过程里,店主和监控又不是摆设,想不发现都难。顾长生看着赵老板手里的那两张二维码,怎么看怎么觉得,鬼作案的可能性比人大。
    第112章 第三包薯片
    “挨千刀的!”知道有人偷偷换了自家的二维码, 老太太忍不住骂了一句:“幸好发现得早, 要不然还不知道损失多少。”地理位置好, 再加上店里商品都是正规进货,品质有保障。薄利多销, 她这店每日的营业额正经挺高,每个月的纯利润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不说,还能存下不少。
    现在很多人都习惯用手机支付, 要是再晚点发现,那损失,老太太想想就忍不住心痛,对间接帮助她发现这点的年轻姑娘,也感激了起来。再加上之前误会了人家,在年轻姑娘要重新付钱的时候, 老太太连忙阻止了她:“这不是寒碜我吗?赶紧收回去, 收回去。”
    是她自己失查,没发现二维码被换的事,又不是人小姑娘没付钱。之前以为对方赖账也就算了,现在明知道是误会, 哪有让人家付第二遍的道理。
    老太太的女儿重新打印了二维码出来贴上, 看到闺女, 老太太一边赶她去上班, 一边从旁边货架上拿东西:“放着我等会来贴,你快去上班,再不走就迟到了。”这会都七点半了, 她闺女是八点上班。
    催过闺女后,老太太把从货架上拿下来的饼干、酸奶分别塞到闺女和年轻姑娘手里,然后对年轻姑娘说道:“我看年轻人都挺喜欢吃这些的,我女儿每天上班的时候来不及吃早饭,就会带这个去公司。早上这么折腾了一通,你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吧?拿着先垫垫肚子。刚刚是大娘误会你了,大娘给你道歉。”
    老太太女儿看了眼时间,她公司离这挺远的,确实快迟到了,连忙接过母亲手里的食物,急匆匆地往外赶。同样被食物塞了满怀的年轻姑娘,捧着饼干和酸奶有些不知所措。
    有心想拒绝吧,偏偏人老太太已经说了,这是赔礼。往外推就是不原谅她,年轻姑娘只好有些尴尬地拿着东西。好在她没尴尬多久,赵老板和顾长生也都被塞了同样的食物。
    看个热闹还能看来一份早餐,自觉无功不受禄的顾长生才想拒绝,就看到老太太瞪眼:“让你拿着就拿着,男子汉大丈夫的扭扭捏捏做什么。比人家小姑娘还不大气。”
    直到三人出了店门,年轻姑娘看着食物,再想想老太太之前的态度,这反差,年轻姑娘忍不住说道:“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普通乡下老太太就是这样,又彪悍又淳朴。她之前以为你赖账,怕你不给钱当然就要表现得彪悍些,吓住你,好让你自觉付钱。后面知道是误会,道起歉来也不会含糊。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不想吃亏而已。
    赵老板和年轻姑娘回到农家乐后,就没再出来。顾长生也跟着回房间,在小卖部那边一耽搁,祖师爷早已经洗漱完出来,在等他了。见状,顾长生连忙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一边,不等祖师爷问他刚刚去干什么了,顾长生就主动地交代了自己的行踪。
    农家乐是有准备早餐的,不过这会看到有饼干,姜时年就顺手拆开。反正这点饼干两个大男人吃,也就只能当个零食,根本不会影响正餐。
    “我觉得那鬼气有问题,看起来不像是人死后变成的鬼。” 顾长生下结论道:“说不准是什么有灵性的精怪死后变的。”
    听出了顾长生的意思,姜时年往顾长生嘴里放了一块饼干:“那等下我们过去看看。”吃了人家的饼干,报酬都收了,总得帮老太太把偷换二维码的小偷抓住。
    这是不是就是心灵相通?
    他还没把这话说出来,祖师爷就主动提了。顾长生美滋滋地点点头,和祖师爷一起分吃完一盒饼干。
    二维码的事,几十块钱也没办法立案。老太太只能自认倒霉,就当花钱买个教训。提醒自己以后要更小心一些,时不时地就得检查一遍二维码,免得再被人偷换了。想到这,老太太拿笔小心地在二维码上不起眼的地方做了个记号。
    吃完饼干,再吃完早餐。顾长生和姜时年手牵手地走出农家乐。明明才告白,告白之前顾长生甚至还会时不时地脸红。姜时年原本以为,等真正在一起了,小徒孙可能会害羞到不敢看他。谁知道今天一起来,两人相处起来,反而自然得不行,颇有些老夫老妻之感。
    大概是每天同进同出,除了偶尔的亲密举止之外,和之前没两样的缘故。姜时年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走到小卖部附近,两人并没有直接进去。顾长生左右看了看,发现小卖部对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供路人小憩的凉亭。凉亭里坐着几个村人,亭子外面两边还摆着一些小摊,应该是本地人在卖土特产。
    摊子大都很简陋,商品直接摆在地上铺的麻袋上供人选购。稍微好点的,也只是简单地用竹筐装着。
    顾长生拉着祖师爷走过去,摊上卖的是枇杷膏,枇杷罐头、龙眼罐头之类的东西,甚至还有晒干的枇杷花茶。联想到农家乐里的枇杷树,再加上附近到处都是的各种果树,大约本地就盛产这些水果。
    原本顾长生只是想来凉亭这边坐坐,毕竟凉亭的地理位置很好,既能看见小卖部,又有一定距离,不会引起怀疑。不过等真走近了,看清楚商品是什么以后,顾长生就打算买一些寄回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