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35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3节

    当都督府试图组建丛林军时,周望第一个就想到了背嵬营,遂将背嵬营调至广西思明府,归入骁卫军指挥序列。
    申艺率领背嵬营抵达思明府时,麾下兵力总计六十二人。都督府从全军抽调优秀军官二十多名,补充至背嵬营充任哨官及副哨官,蔡明山又从骁卫军中优中选优,将背嵬营兵力扩编至五百余人,下辖十个哨。
    “背嵬营编制暂时定为营,以都督府对背嵬营和神刃军的重视程度,相信背嵬营离扩编为军也不远。现在兵力就这么多,如果你嫌不够,你自己到安南的山中去招,不过,有一点必须记牢,作战时,骁卫军不会刻意运送补给和弹药!”
    蔡明山对申艺说道。蔡明山虽只统辖一个军,军衔却很高,乃宣威将军,比申艺高了好几级,下令时,自有一份威严,一般人连气都难以喘匀。
    申艺似乎对兵力一点都不在乎,嘴角咧了咧,道:“五百兵力足够了,密林之中,兵多了反而不好调度。”
    蔡明山点头道:“确实,兵贵精。至于武器辎重,随你选,大兵团作战使用的制式武器,可能并不适合背嵬营。”
    “接令!”
    一句“随你选”,让申艺兴奋莫名,立即来了个右手抚胸,行了个军礼。
    ……
    骁卫军时常在山地作战,武器库中的白杆枪倒是不少,申艺毫不犹豫地将白杆枪当做了制式装备,人手一杆,用于翻山越岭,对敌近战。另外,申艺对防护力出色的板甲视而不见,选择了轻便的皮甲。
    至于远程武器,申艺弓箭、火枪、火炮等物一个也不选,而是选择了钢弩。
    蔡明山看在眼里,点头不止。
    弓箭射速虽快,但在丛林中,不便于隐蔽身形射击,而且丛林中多雨,复合弓淋雨后效果大打折扣;至于火枪,需要列阵集群射击,方能发挥出威力,显然不适合丛林战;火炮?这东西能背着翻山越岭再说!
    辎重中,申艺尤其注重各种药品,甚至还特意从蔡明山手里要了五名郎中,划入背嵬营中。
    蔡明山在山地密林里混了一辈子,当然一眼就看出了申艺选择的妙处,对背嵬营信心大增。
    此后两月,申艺协同副手贺锦,对背嵬营展开了严酷的训练。随着对麾下越来越熟悉,申艺赫然发现,手下的二十多个哨官和副哨官中,不是出身贼寇,就是出身勋贵。
    如杨武、贺九仪、贺一龙等等,包括他的副手贺锦,都出身贼寇。对此,申艺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能在贼寇中活下来、并担任一方匪首的,自不是无能之辈。
    至于勋贵,就让申艺有点哭笑不得。如蔡先茹,就是蔡明山的侄子,本在龙虎军团中任职,这次主动报名而来。再如周传义,周世亮之子;楚明礼,楚文山之子;刘克勤,盛坤山之外甥……
    申艺本来还担心这帮勋贵之后会拖了背嵬营的后腿,观察数日之后,发现这帮人能吃苦、脑子活、知识面广、大局意识强,非一般平民出身的人可比。
    荆州军处于上升期,大部分勋贵之后,还在琢磨如何站在先辈的肩膀上,更进一步。
    申艺彻底放下心来,每日将背嵬营将士练得苦不堪言。
    两月之后,背嵬营出镇南关,花了一日一夜功夫,翻过崇山峻岭,突然出现在同登关背后。
    同登关南北被夹击,迅速陷落,蔡明山挥师南下,兵抵谅山关。
    第六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二)
    同登关狭小,驻扎兵力不过千余人,应声陷落,也属平常,并未让郑梉感到有何威胁。毕竟,在谅山关还有五千精锐兵力驻防,各种物质、军辎、炮台一大堆,骁卫军满打满算,才四千余人,绝无可能攻破谅山关。
    不过,郑梉还是告诫谅山关的守将郑恺,小心提防骁卫军小股兵力渗透。
    郑梉真正担心的地方,还是在巴喇河口。当郑梉听闻炮台大展神威,以微弱的伤亡击伤绥靖舰队三艘战舰后,大喜过望,立即将交州城内的荷兰人叫来,封官许愿,并赐予重赏。
    旋即,龙虎军团被岸上重兵阻拦,登陆失败的消息传来,郑梉更是喜不自胜,搂住身边的云娘就要求欢。
    云娘嗯啊不止,让郑梉浑身燥热,猛吞口水。
    郑梉一把扯去云娘身上的丝缕,将云娘横抱起来,大踏步走向床榻,口中唠叨道:“这仗打完,黎维祺还能坐得住?到时候,就封你皇妃!”
    云娘搂住郑梉的脖子,不无忧虑地说道:“云娘担心,龙虎军团规模庞大,又有大型战舰相助,恐怕最终会上岸!”
    郑梉一把把云娘扔在床榻上,扯开身上的锦袍,哈哈大笑道:“上岸?本王巴不得他们上岸呢!半渡而击,就趁他们上岸之机,杀掉一半,再层层阻截,恐怕还未至南定,龙虎军团就消耗一空!有战舰又有屁用?”
    玉娘身着粉红色小衣,圆润雪白的香肩露出来,将郑梉刺激得血脉喷张,正待猛扑上去时,却听云娘继续说道:“想那龙虎军团,在吕宋岛和西班牙人拼过命,又漂洋过海,三两下攻下了铜墙铁壁似的巴达维亚城,听说还在辽东半岛和鞑子拼过命,绝不容轻视。云娘还是担心,一旦龙虎军团上了岸,咱们的军队抵挡不住!”
    云娘一再提起忧虑之事,让郑梉泄气不已,气呼呼地坐在床头,怒道:“本王早就做好了准备,军国大事,岂是汝等小女子所能看懂?”
    哪想到,云娘一反平日之温顺,不依不饶地说道:“不如将红河周边的道路全部毁去,将粮食全部征集,破坏所有的水井,除了坚城之外,将所有百姓往西边迁移。坚壁清野,让龙虎军团什么也得不到,进退失据,这才是万全之策。”
    云娘的话,显然戳中了郑梉日思夜想的问题,郑梉皱眉思索,开始认真考虑坚壁清野策略。
    几百年来,一旦北方军队突破谅山关,安南无法抵挡,只能清野,诱敌深入,待北方军队力竭。可是现在林纯鸿改变了延续几百年的态势,要从海上进行进攻,到底等林纯鸿上了岸再清野,还是现在就进行?
    安南朝廷中,这几日也是纷纷扰扰,争论何时清野。一部分人坚决主张,尽?,尽早清野,一旦等龙虎军团上了岸,一切都晚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红河三角洲水网密布,龙虎军团固然精锐,前进速度必然受限,到时候一定来得及。
    这部分人还提出了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万一林纯鸿无法登陆,清野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由谁来负责?
    这个问题非常有杀伤力,致使主张立即执行的人闭上了嘴,所以,清野一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不过,郑梉还是针对性地做了一些部署,加固城墙,招募乡兵,在红河里隔个百里,沉入巨石,又组织大量的内河船只,每日操练,准备抵挡逆流而上的绥靖舰队。
    现在,云娘倒是指出了实情:只要狄威发了狠,不再管巴喇炮台,令绥靖舰队全力支持军团登陆,凭着岸上的军队,绝无可能阻止龙虎军团登陆。
    既然预见到无法阻止,何不早点进行清野呢?
    可是,一想到清野所带来的巨大损失,郑梉又心疼不已。恐怕这次清野后,即便抗住了林纯鸿,安南的国力也会伤筋动骨。到了那时候,阮福澜来攻,怎么办?
    郑梉越想越烦躁,对云娘也失去了兴致,恼火地回到自己的寝宫,一人歇息。
    当夜,狄威坐镇于福戌号战舰上,满心期待着岸上的好消息。一直等到丑时,军情司才带来消息,红河三角洲无一丝清野的迹象。
    狄威摇了摇头,冷声道:“孺子不上道,看来,明天得来点狠的!”
    第二日卯时三刻,全军饱餐,战鼓擂得震天响,运兵船在战舰的护送下,径直前往昨日登陆处。
    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传来,战舰横着身躯,对准滩头进行轰击,阻止安南军队靠近滩头。
    与此同时,龙虎军团的舟桥部队卯足了劲,开始架设简易栈桥。
    安南的军队见栈桥一路向着陆地延伸,慌了神,将火炮推前,准备复制昨日的胜利。然而,十二艘战舰的抵近射击威力巨大,在掀翻了十数名炮兵后,安南炮兵仓皇后逃,不敢靠近陆地两里范围内。
    没有火炮和陆上军队的干扰,舟桥部队的动作非常快,不到一个半时辰,一条栈桥业已成型,龙虎军团的将士整装待发,开始登陆。
    安南人急红了眼,不顾可能遭到战舰炮击的危险,拼命抵近滩头阻止龙虎军团上岸。不出意外,他们遭到了猛烈炮火的袭击,一枚枚开花弹次第爆炸,将安南人炸得人仰马翻,残肢乱飞。
    安南人散开队形,拼死向栈桥上的龙虎军团将士倾泻弓弩。他们的举动显然激怒了龙虎将士。只见这帮将士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端着长枪,举着钢刀,冲入弓箭手群中,见人就刺,逢人便砍,将安南弓箭手杀得鬼哭狼嚎。
    安南将领眼见龙虎将士业已上岸,情况紧急,再也顾不上战舰精准的炮击,迅速调集兵力,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
    双拳难敌四手,龙虎将士登陆的不超过一个营,迅速陷入了包围之中,在安南人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之下,损失惨重。最终,他们只能结成一个大的战阵,刀盾手在外,长枪手在侧,火枪手居于内。
    一旦战阵出现缺口,火枪手则迅速上前,排枪伺候,将试图突破缺口的安南人放倒在地,然后再组成更小的战阵。
    战阵犹如刺猬,让安南人无处下手,为后续的龙虎将士争取了时间,待到另外一个营上岸,排山倒海地冲击而来,安南人再也无法抵挡,在将领的后撤令之下,退入事先构建的工事中,防止龙虎将士扩大滩涂阵地。
    未时末,王大贵的第一军已经全部登岸,更安南人色变的是,足足六十多门霹雳炮已经被推上了岸。
    王大贵稍稍准备片刻,旋即以第二营为箭头,以第一营和第三营为左右两翼,开始进攻安南人的防守重地。
    如往常一样,霹雳炮以铁球猛砸工事为开端,将安南人的阵地全部笼罩在黑烟之中,什么也看不清。
    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是,第二营将士似乎有点迫不及待,待工事被撞出一个小缺口,便立即鼓噪着冲击安南人的阵地。
    安南人大惧,纠集密集的弓箭手阻止第二营将士靠近。如此密集的弓箭手,射出的弓弩铺天盖地,足以挡住太阳。
    不过,三十步外,弓箭直射,只能让身着板甲的将士感到难受,并不致命。所以,将士们的伤亡微乎其微。
    在刀盾手的掩护下,长枪手、掷弹兵紧随其后。堪堪距离安南人五十多步,掷弹兵拉掉手雷的拉索,高举着嗤嗤作响的手雷,稍稍助跑后,狠狠地将手雷砸向安南人的阵地。
    “轰……轰……”
    数百掷弹兵掷出的手雷,纷纷在安南人头顶、脚下爆炸,安南人正恨弓箭手不够密集,在如此密集的手雷轰击下,伤亡可想而知。
    不待安南人反应过来,第二波手雷又飞袭而至,阵地上接连不断地响起爆炸声,黑烟滚滚,惨叫不断。
    最快的炮手,运用发射速度最快的霹雳炮,也无法射出如此快的炮弹!
    战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革新,评价战斗力是否强大,慢慢转向以单位时间内投放的钢铁和火药为标准。这个转变,虽然还不明显,但是,如果意识不到这点,显然要吃大亏!
    安南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就连军中的荷兰顾问也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他们吃了大亏。
    待到刀盾手、长枪手冲至工事内,安南人根本无法抵挡,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最后,等到火枪手排着阵列进入工事内,安南人终于兵败如山倒,纷纷向西奔逃。
    足足万余精锐大军,依托工事,居然在五千兵力的进攻下仓皇奔逃,安南人士气跌到了谷底。
    在这里,手雷立了大功,新的作战方式立了大功。
    王大贵率军追袭二十余里,直到天黑,方才返回岸边,安营扎寨。
    郑梉接报后,大惊,顾不得已至深夜,立即召集群臣,歇斯底里地下达了军令:马上执行清野计策,坚决毁坏道路、桥梁、破坏水井,征集所有粮草,不给敌人留一粒粮食!马上转移人口,不留给敌人一名民夫!
    命令连夜被送至南定、太平周边各府各州,要求立即执行,若有拖延者,定斩不饶!
    狄威得到消息后,笑得非常开心,令王大贵明日继续进兵:“进攻要凶猛,让安南人毁得更彻底点!”
    第六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三)
    自古以来,坚壁清野的作战方式,对敌对己,都是最残酷的。
    对敌而言,在运输方式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能从战场上获得给养,自然是上上之策,否则,数万大军作战,需要数万民夫在后忙碌,其消耗几乎难以忍受;对己而言,所有的基础设施毁坏,百姓离开家园,房屋毁坏,最终即便获胜,也要好几年才能喘过气来,国力的消耗以此为甚。
    不过,相比较身死国灭,坚壁清野也可以忍受。
    郑梉还算清醒,只是下令临海的太平、南定等地方清野,至于靠近交州的宁江、美德等地,还未接到清野的命令。
    按照以往的经验,北方军队从谅山进入红河平原时,其进兵速度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因此,安南人有足够的时间宣传,直接将汉人描绘成凶残的野兽,甚至连吃人的段子也编得出来,这可以提高安南人对痛苦的忍耐度,增强他们对汉人的仇恨。
    然而,这次龙虎将士登陆太快,安南军队败得太突然,宣传已经来不及了。
    坚壁清野不仅需要同仇敌忾之心,更需要非同一般的组织力。安南的官府腐败不亚于大明,其组织力本就堪忧,更何况事态紧急,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在所难免。
    安南的老百姓还不知汉人已经近在咫尺,倒先看见郑梉的御林军到处毁坏道路、桥梁。
    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时代,修一条路、架一座桥,非常不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士兵们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百姓们的阻止。
    郑梉的御林军向来骄横,从未将百姓们看在眼里,不屑于向他们解释,于是,冲突时时爆发,南定、太平周边,乱成了一团。
    待到百姓们接到命令,说汉人打过来了,需要交出所有粮食,立即向西边撤退,百姓们压根不信,更有些老人找官员理论:汉人打过来,都是从北方过来,现在红河沿岸根本看不到汉人,连交州城都稳如泰山,汉人怎么可能打过来?
    基层官员视野并不见得比老人开阔,只是隐隐约约得知,汉人从海上打来了,稍稍向老人解释几句,就被百姓驳斥得灰头土脸,无地自容。
    但是,上头的官员催得急,基层官员哪里有时间与百姓蘑菇?况且执行的任务本就是百姓万难接受的交出粮食和离开家园一事。于是,强制措施应运而生,官府不可避免地与百姓产生了冲突,南定和太平周边居然出现了好几起民变,迫使郑梉不得不派兵扑灭民变。
    军情司的暗桩也没有闲着,随随便便造几句遥,鼓动百姓反抗官府和军队,那也是应有之事。
    南定、太平周边乱成了一团,一派末日景象。
    狄威接到汇报后,大?,大喜,令王大贵暂停进兵,在巴喇河口驻扎下来,开始构建永久防御阵地。
    至于巴喇河口之外,随安南人折腾,折腾得越乱越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