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32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9节

    瞿式耜问道:“若湖州地方官及乡绅跳出来反对,我们管还是不管?”
    钱谦益大笑道:“自有林纯鸿去头痛,关我等何事?”
    堵胤锡刚好也在常熟,看了方案后,叹道:“与其费心费力阻扰,不如琢磨着融入新的体系,在新的体系中,提高江南的影响力。正如一群小孩玩游戏,一个小孩特别强壮,制定了规矩,要求所有的小孩都遵守规矩。别的小孩打也打不过,又还想玩,只能琢磨着苦练技能,按照规矩赢那个特别强壮的小孩!”
    堵胤锡的话虽说得浅显,但里面的道理一点也不浅显,让史可法、张溥辈陷入深思之中。
    ……
    这些日子,林纯鸿的心情特别好,张溥等人决定在湖州革新一事上密切配合,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其余的喜事不少。
    “启禀都督,外联司副总管姜淑让所率领之舰队,业已抵达果阿,不日就要返回广州……”
    听到这个汇报,林纯鸿激动地站起身来,道:“历时一年半,可算回来了!可曾到过哪些国家?”
    “回都督,详细情况,属下不知。姜总管的汇报已经在路上,不日就要送来。”
    “好……好……”
    一连两个好,正好反映了林纯鸿内心的极度喜悦之情。
    这当然是喜事。世界上的文明,从来就是在交流与碰撞中加快发展的速度,从来没有听说过哪种文明能够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快速发展的。美洲、非洲南部远远落后于欧洲、亚洲及非洲北部,就是明证。
    大明要加快发展,就应该与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欧洲保持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即便是战争,也在所不惜。
    所以,不管姜老大带来的是战争还是和平,对大明的前景都是好处多多。
    正当林纯鸿兴奋难以自已时,王两全、黄渤的汇报几乎同时抵达了上海。
    黄渤汇报,宣府的货栈筹建完毕,从宣府至天津的商道业已打通,天津的毛纺工坊正式开始运作。据初步统计,毛纺织品运至江南后,成本足足降低四成三,毛纺织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黄渤还提到,朝廷对他在宣府至天津的运作冷眼旁观,后来见开设毛纺工坊利润丰厚,已经有人在北京开设毛纺工坊。
    这点,林纯鸿一点也不觉得意外,甚至,他知道得比黄渤更多:朱由检偷偷下令,由内织染局秘密开设毛纺工坊,赚取利润,以充实皇帝内帑。
    北京开设毛纺工坊,条件不会比天津差,还可以直面北京巨大的消费市场,朝廷悄悄地发生了此等变化,林纯鸿当然求之不得。
    不怕朝廷求富、求变,就怕朝廷固步自封,一味地阻碍时局的变化。
    北方,终于紧步江南、荆州之后,缓慢地踏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王两全汇报,从方城至叶县的钢轨路全线贯通,经历了第一次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结果显示,六匹重挽马可拉动载重三百石的三节车厢,以每个时辰六十里的速度前进,每十分钟发动一列马车,一日一夜的运载量高达四万五千石。
    四万五千石?将近三千吨?运输量几乎不亚于一条唐白河嘛!
    林纯鸿的脑子里马上映出这个概念。
    这当然是理想状态。若钢轨路正式运营,必然南北往返,马车需要错开让路,速度不可能这么快。再说,没有哪个马车站的装卸速度能达到每十分钟发动一列马车。
    不过,这种交通输运方式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从方城至叶县,三百多里,五个时辰就可以抵达,若用来运兵,算得上神兵天降!若再算上一天三千吨的运载量,可以允许荆州军承受巨大的消耗,
    更何况,货运量和货运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必将带来工坊的颠覆性变化,很多工坊可能因此消亡,更多的工坊将因此而兴起。
    一切将是革命性的,林纯鸿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期待万分。
    不过,一想到急剧上涨的铁价,林纯鸿又觉得头痛万分。
    随着方叶钢轨路的修筑,叶洛线、洛晋线及洛陕线相继进入铺轨阶段,全大明的钢铁产量极度不足,业已比一年前上涨了一倍有余。铁价的上涨,对荆州的影响极为深远,造船、造马车及军工工坊普遍开工不足,成本上扬,有愈演愈烈之势。
    大明境内,铁矿倒是不少,可绝大多数都是贫铁矿,就连大冶,也属贫铁矿之列,只是由于水运方便,伴生铜矿,方才大规模开采。其余的贫铁矿,由于消耗的人力、原材料太多,运输成本过高,开采起来就是亏本的结局。
    林纯鸿所知道的富铁矿,就只有琼州府。他还隐约记得,安南的铁矿多在地表,而且多是含铁量高达六成的富铁矿,只是具体在哪里,他也不知道。
    不过,现在安南处于郑梉的控制之下,要想进入安南境内大规模采矿,恐怕要经历一番周折。事涉大明钢铁业之发展,林纯鸿也顾不了这么多,他正待下令秘密勘察安南的铁矿分布,工程院的一份报告呈至他的案台上。
    工程院汇报,在辽阳南芬发现大规模露天铁矿,其品位高达五成,蕴含的硫、磷有害杂质极少。而且,铁矿周边就有煤矿,成本将大为降低。
    工程院还考察了南芬附近的水运条件,结果表明,经盖州的辽河口上溯,至太子河进入南芬,一年中大约有八个月可通航,运输的成本也极低。
    南芬?
    林纯鸿将辽东的舆图翻来一看,不免哑然失笑,南芬可就不是后世本溪的位置?太子河可不就在鞍山汇入辽河?
    那里居然有大规模富铁矿,还真有点出乎林纯鸿的意料。都说辽东是块宝地,说什么棒打狍子之类的,那算什么,辽东拥有工业化的一切优越条件,这才是辽东真正宝贵的地方!
    这块宝地,岂容女真人一直站着茅坑不拉屎?要不,现在就发动针对满清的战争,先把女真人逐出沈阳再说?
    林纯鸿想来想去,觉得将女真人逐出沈阳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利用开采铁矿、驱逐女真人一事进一步整合大明、构建新的治理体系。
    林纯鸿思索良久,慢慢地,他心中有了定案,又反复推演好几遍之后,将张杰夫唤来,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令都督府立即拟定骠骑军团、武卫军团、金吾军团扩军方案,标准编制为一骑兵军、两车步军。将金吾军水师营剥离,归属北上舰队周林佬率领。”
    “传令郑福林、盛坤山及张凤仪,加紧招募、训练预备人员,为即将到来的扩军做好充分准备。”
    下达了扩军命令后,林纯鸿顿了顿,接着对张杰夫下令道:“传令宋应星,将南芬铁矿勘测的详细方案公之于众。”
    “传令唐文介,为收复辽东宣传造势;传令军情司,密切关注大明朝廷动态,看朝廷对收复辽东是何态度……”
    初期的准备工作就绪,林纯鸿松了口气。
    不过,林纯鸿并未放松多久,又接到了数份报告,一刻也不得闲。
    “启禀都督,葡萄牙果阿总督一月前下令,严禁使用金票进行交易……”
    “启禀都督,前往孙兰洲的探险队遭到土著袭击,损失惨重……”
    “启禀都督,安南郑梉与荷兰人联系紧密,兵力有向锦普集结的迹象……”
    “启禀都督,郑芝龙率领舰队由长崎直航朝鲜釜山……”
    “启禀都督,黄道周在武昌府积极串联,近期似有大动作……”
    事情多而繁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真是一个大时代,一个华夏文明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大时代。
    林纯鸿振作精神,准备迎接这个辉煌时代的挑战……
    第六百一十八章 嚣张探矿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话用在江南非常贴切,若放在辽东,则与实景不符。二月的辽东,气温已经上升至冰点以上,冰冻了数月的冻土层开始化冻,只是,树木依然光秃秃的,看不见一丝绿色。
    对于旅人来说,冻土层化冻,简直就是灾难。
    所以,一般而言,这段时间,辽人甚少出门,苦苦等待化冻期过去。
    凡事都有例外,盖州周边,出现了一股商旅,踏着泥泞的道路,毅然向北行进。
    说是商旅,看起来又不像,因为他们并未拉着沉重的马车,只是骑着高头大马,在一帮骑士的护卫之下,心急火燎地往前赶。
    更让人奇怪的是,队伍之中,居然还有几个学究模样的先生,直着腰骑在马上,直喊胯部疼痛。
    周围的人马,皆簇拥在这几个先生周边,似乎惟恐先生们受到一丝伤害。
    “陈先生,骑马时,您老人家的腰得弯着点,别撑得像竹竿一样,另外,马背上下起伏,您得随着马背起伏,保持一致,否则,累着马事小,把您老人家累坏了,东家非把小的剥皮不可!”
    陈先生旁边,一名彪悍的大胡子嘴角含笑,小心地说道。
    大胡子的话音刚落口,周边皆大笑起来。陈先生也得意地笑道:“小伙子,算你识相!要不是与洪齐云有点交情,纵然洪齐云给我千圆,我也不会来吃这份苦!”
    大胡子道:“谁叫您老人家是书堂里经验最丰富的探矿专家呢!”
    大胡子的马屁,总是恰到好处地拍在陈先生的心头上,让陈先生非常受用。陈先生的骨头轻了好几斤,喋喋不休地说道:“要说探矿啊,首先得看无头树!世人愚昧,视这块地为不详之地,他们哪里知道,那里有铁矿,是块宝地啊!凡是有铁矿的山头,容易招雷击,把树给劈断……”
    陈先生说得有趣,一帮护卫骑士皆听得着了迷,喝彩声不断。
    唯有大胡子牢记自己的职责,双眼警惕地盯着四周,惟恐敌骑骤然来袭。
    果然,警惕的大胡子还真发现了蹊跷之处,前方的道路上??路上,居然出现了大量的马蹄印。大胡子马上紧张万分,跳下战马,仔细端详之下,初步断定大概有五百余骑刚经过不到一个时辰!
    大胡子的异状,迅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队伍中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所有人不安地看看马蹄印,又看看大胡子,内心期盼大胡子能说出让大家安心的话来。
    哪想到,大胡子脸色凝重,喘了一口粗气,道:“对方是谁,尚不可知,身处敌境,万事小心,现在保持警戒!石头……”
    一个小鬼从队伍中窜出,应了一声“诺”。
    “一旦出现敌踪,你和陈先生共乘一马,务必保护好陈先生……”大胡子突然加重了语气,喝道:“即便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双目光紧紧地盯住了陈先生。
    陈先生被石头盯得发毛,讪笑道:“骑术不精,倒拖累小鬼你了!真有了敌踪,你管好自己即可。我一把老骨头了,有何要紧?”
    大胡子正待呵斥,突然隐隐约约地听见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他赶紧挥了挥手,示意大伙安静,然后他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凝神细听。
    马蹄声一下子变得真切,大胡子从地上一跃而起,跳上马背,喝道:“保持警戒,往南撤退!”
    话音刚落,石头突然出手,将陈先生从马背上拎到自己怀中,搁到了马背上,然后用脚狠狠地踢了踢马肚子,大声呵斥:“驾!”
    一行百余骑,如同屁股着了火一般,迅速往南撤退。
    冻土层化冻,骑士们不敢过分驱策马匹,马匹的速度并不快。让大胡子越来越着急上火的是,后面的马蹄声越来越响,双方之间的距离正在迅速拉近。
    后面的追兵似乎一点也不受路滑的影响,与平日奔驰的速度差不多。
    事已至此,大胡子反倒冷静下来,既然战斗无法避免,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战一场。大胡子啪地一声,拔出了马刀,高高地举在头顶,嘶吼道:“准备战斗!”
    “石头!带着陈先生先走,上岸的地方汇合!”
    石头拼命地点了点头,带着陈先生一骑窜前,脱离了队伍。
    大胡子正待指挥骑兵转向,与后面的骑兵来一次面对面的对决,后面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呼啸声。
    “响箭?”大胡子对这种响声非常熟悉,心里起疑道:“难道是金吾军?”
    大胡子非常谨慎,并未告知众人,骑士们依然呈战斗队形,从侧面迎向后面的追兵。
    近了,近了,追兵们的旗帜已经清晰可见,上面印着一个大大的窦字。
    紧接着,追兵们的板甲也印入了大胡子的眼帘,大胡子终于松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一名护卫下令道:“前方是金吾军,你上前接洽,就说我们是荆州齐云商社的!”
    ……
    来者正是窦石温率领的金吾军一部,见到大胡子一行后,为表示无恶意,窦石温令麾下放慢了马速,慢慢向大胡子靠近。
    待窦石温与大胡子会面,窦石温激动万分,一拳抡在了大胡子的胸前,大叫道:“孙胡子,没想到是你!几年功夫,勇冠三军的孙胡子居然变成胆小鬼,见着我跑得比兔子还快!”
    孙胡子也激动不已,毕竟,孙胡子在桐柏时,曾与窦石温并肩作战,立下不少战功,博得两亩勋田之后,便即退伍,为洪齐云招揽,担任商队护卫。
    “身处敌境,又肩负重任,不得不谨慎点。”
    窦石温讥笑道:“什么肩负重任?还不是为了洪齐云那个老家伙的几块大圆?孙胡子,不是兄弟瞧不起你,担任什么狗屁商队护卫,可真浪费你的本事!”
    孙胡子笑笑,也不说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