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32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3节

    他马上派李绍翼与杨一仁接触。
    杨一仁非常隐晦地告知李绍翼:只要开始谈判,税收立即从邦泰钱庄北京分号进行划拨。
    条件仅仅只是开始谈判?
    杨嗣昌大喜,立即进宫,向朱由检点明形势的险恶之处。
    果然,朱由检差点抓狂,甚至兴起了破罐子破摔,与荆州决一死战的念头。
    杨嗣昨嗣昌苦口婆心地劝解朱由检,声称成立大明银行后,短期内,朝廷可获得一大笔收入,另外,还可以削弱当前荆州对货币的绝对控制权。
    杨嗣昌还力主将江南方面纳入谈判序列之中。他认为,有了江南的加入,虽然无助于朝廷主导货币发行,但好歹可以削弱荆州在大明银行中的主导地位。
    朱由检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杨嗣昌的意见。
    杨嗣昌立即进行票拟,建议朝廷同意设立大明银行,由陈奇瑜负责筹备。
    票拟经过朱由检批红后,通报大明全境。
    第二日,户部就收到了邦泰钱庄北京分号划拨的两百六十八万圆金票。陈奇瑜立即令人至北京分号将金票兑换成大圆,封入户部银库中,同时,以这笔大圆为本金,开足马力印制银票。
    朝廷的财政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崇祯十一年腊八节,陈奇瑜召集钱秉镫、堵胤锡、范永斗,在北京一个隐秘的胡同内,开始讨论设立大明银行事宜。
    蹒跚半年之久,大明银行终于走向了正轨,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都迎来了非同一般的日子。由于陈奇瑜负责筹备成立大明银行,在后世甚至被誉为货币之父。后人哪里知晓,陈奇瑜也是被迫卷入其中的。
    历史,有时就喜欢和人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讨论初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无论是范永斗,还是堵胤锡,皆有备而来,带来了详细的方案,力主以自己的方案作为基础进行谈判。
    再加上钱秉镫先前拟定的方案,一共有三份方案。
    事实上,三份方案的内容基本一致,对大明银行的权限、机构设置、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是照抄钱秉镫的方案,唯有管委会的设置上,三方分歧非常大。
    堵胤锡的背后站着东林党、复社、江南豪强及郑芝龙,这点,在方案中有着显著的体现。无独有偶,他的方案与黄宗羲的提法差不多,管委会共有十一席,由朝廷任命管委会主席,另外十席,浙江、江西、南直隶、福建各一席,湖广、四川、广东、河南、陕西、广西各一席。
    这份方案,显然经过了江南诸大佬的深思熟虑,充分考虑了现状,又着眼长远,对荆州方面的主导权限制极大。毕竟,朝廷及江南联合占五席,湖广、四川、广东、河南及陕西五席,将被荆州纳入囊中,至于广西,则明显不确定,谁有本事控制广西,谁就能取得主导地位。
    从目前来看,荆州方面取得广西控制权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于范永斗,则力主管委会设置为十五席,两京十三省,各占一席。如此设置,显然有利于朝廷,不出意外,云南、贵州、山东、北直隶、山西等五席将被控制,若再加上浙江、南直隶、江西、福建,则有九席反对荆州,这显然是朝廷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且,每省占一席,从逻辑上也比江南的方案更容易让人接受,凭什么云南贵州就不该拥有席位,难道云贵不属于朝廷?
    鉴于江南、郑芝龙加入谈判序列,钱秉镫的方案做了修改,力主大明银行管委会的设置应该抛弃地域限制,简拔精通金融且有钱庄从业经验的人参与。凡有三年以上钱庄从业经验者,皆可报名参加选拔,最终由参加选拔者选出十一名委员。
    这一方案,初一出示,就遭到了堵胤锡和范永斗的强烈反对。毕竟,放眼大明,钱庄仅有邦泰及源丰两家,而源丰钱庄成立才只有两年,压根找不出一名符合条件者。若真实行这条方案,与林纯鸿直接任命十一名委员有何区别?
    三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互相争论不休。
    当谈判陷入僵局之中,三方谁也不让步之时,扬州时报全文刊发三份方案。
    无论是范永斗,还是堵胤锡,皆恼火万分,指责钱秉镫视国家大事为儿戏,居然将如此机密之事公之于众。
    钱秉镫压根没把两人的指责放在眼里,轻飘飘地说道:“事涉大明之未来,黎民之福祉,为何不能公之于众?”
    ……
    江南、荆州关心货币金融者,围绕着设立大明银行一事,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二日,不断地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堵胤锡方案出自江南,却在江南地区应者寥寥。多数人认为,堵胤锡方案狭隘,从逻辑上说不通,完全可以摒弃。
    一部分人支持范永斗的方案,认为大明两京十三省都是平等的,设置十五席正好。
    支持钱秉镫方案者,则认为管理货币、金融乃专业性极强的活,非得有相当的经验才能胜任,与其在地域、派别间搞平衡,还不如任命一帮专家。
    双方在报纸上正吵得一塌糊涂之时,黄宗羲的一篇文章突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黄宗羲坦诚,前期按地域设置席位的考虑不完善,认为管委会的委员还是专业化比较好。黄宗羲力主,按照钱秉镫设计的方案来选拔委员。同时,黄宗羲认为,由于大明银行乃朝廷下设机构,应由朝廷任命精通金融货币者担任主席,其余十席由选拔产生。
    最让江南、朝廷汗颜的是,黄宗羲呼吁,与其现在投入精力争夺席位,还不如繆力培养适用的人才!
    黄宗羲此言甚为诛心,一语道破了三方的真正企图。黄宗羲的文章一经面世,舆论界一时失声,争吵消失踪迹。
    三天后,北京的钱秉镫收到了林纯鸿的密信:推行黄宗羲方案。
    第六百零八章 左右开弓
    黄宗羲秉承天下至公的理念,建议选用合用之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又合情合理,看起来,大明银行管委会权力的争端应该告一段落,三方即将进入下一个议题的讨论。
    然而,大明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要是大明拥有选出合用之才的体制,何至于闹到即将灭亡的境地?
    若真实行黄宗羲的方案,那么大明银行的主导权就落在了荆州的手中,暂时没有江南、郑芝龙什么事,即便朝廷抢到了管委会主席的位置,也根本动摇不了荆州的地位。
    唯一的好处就是,黄宗羲为将来的权力划分留了一条尾巴,若江南、郑芝龙、山西能培养出足够多的金融人才,也能从荆州手中夺过主导权。
    但是,这谈何容易?邦泰钱庄成立将近十年,精通金融的人才车载斗量,还拥有一整套的培训机制,并且还拥有在大明经济界说一不二的经济学院,江南等地方,若真要夺过主导权,非得几十年功夫不可。
    无论朝廷,还是江南方面,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荆州一直把持大明银行。
    所以,当钱秉镫提出朝廷任命一名管委会主席,其余十名委员由选拔产生后,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堵胤锡与范永斗的拒绝。
    钱秉镫毫不介意,提出与其僵持在管委会设置的问题上,还不如先讨论其他议题,如:大明银行设置在何处,本金由谁来保护。
    钱秉镫的提议,得到了堵胤锡和范永斗的支持。
    范永斗率先提出,大明银行为中枢机构,应设置在北京,由京营保护。钱秉镫对此呲之以鼻,讽道:“崇祯十年底,鞑子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数亿本金放在北京,何谈安全?”
    范永斗心里尴尬万分,扪心自问,就连他自己本人也觉得北京不安全,不过,范永斗依然表现得非常强硬,反问道:“依幻光先生看,本金放在何处才算安全?”
    “自然是荆州!荆州地处大明腹地,天武军团坐镇荆州,长江水师往来巡察,能有比荆州更安全的地方吗?”钱秉镫无比肯定地答道。
    范永斗嗤笑道:“待大明定都荆州,?州,再考虑荆州不迟!”
    范永斗暗讽荆州方面的野心,一下子惹怒了钱秉镫,钱秉镫语气非常生硬地说道:“行政是行政,经济是经济,岂能混淆?京师固然是大明的首都,钱某请问范大夫,京师除了盛产贪官污吏祸害百姓外,可曾有一物对全国有利?”
    这些话,近似于泼妇骂街,已经脱离了谈判的轨道,堵胤锡马上劝和道:“两位请息怒,就在下看来,大明银行设置在扬州正好。扬州乃江河海联运中心,经济繁荣自不必说,从安全上考虑,扬州远离海匪、鞑子及贼寇,丝毫不亚于荆州。”
    范永斗、钱秉镫止住了争吵,开始认真考虑设置在扬州的可行性。想来想去,两人都认为,扬州乃双方所能接受的最佳地点。
    一则,神机军团驻扎在瓜洲,本金库的安全足以保障;二则,荆州方面虽然在扬州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毕竟还未彻底掌控扬州;三则,扬州位于江南的核心区域,江南地方势力也能接受。
    不过,范永斗和钱秉镫都没有决策权,回到住处后,两人迅速将大明银行地点向上面汇报。
    令两人欣喜的是,朝廷、荆州皆同意将大明银行设置在扬州。不过,杨嗣昌提出,由神机军团、隆平侯张拱薇共同派兵看守本金库。
    这点,荆州方面也无异议。
    谈判终于往前迈了一小步,在不太重要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不过,当三方又回过头来讨论管委会成员组成时,又开始剑拔弩张,互不让步,谈判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这一次,钱秉镫就没有前段时间那么好的耐心了,直接告知两人:“年关将至,长江、运河处水贼活动越来越猖獗,为了确保长江、运河航运之安全,长江水师将于腊月二十在扬州附近水面进行演练。为了避免误伤,演练期间,任何船只不要靠近。”
    说完,钱秉镫拂袖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范永斗和堵胤锡。
    范永斗将此情迅速上报给杨嗣昌,杨嗣昌听闻后,大怒,脱口骂道:“强盗!赤裸裸的强盗!”
    “此事绝不能同意!难道林纯鸿想谋朝篡位,我们也答应?”
    怒归怒,不过杨嗣昌作为成熟的政治家,开始认真思索应对之策。
    想来想去,杨嗣昌将堵胤锡唤来,询问能否通过海路将江南的物质转运至天津,再由天津登陆运至京师。
    堵胤锡苦笑道:“荆州的东洋舰队纵横东大洋,若林纯鸿真想断绝京师的物质供应,又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船只出海?”
    杨嗣昌无法,默然半晌,咬着牙说道:“通过陆路运至高邮,再由高邮登船运往京师!”
    堵胤锡道:“万一蜈蚣船进入运河,怎么办?”
    杨嗣昌不答,摇了摇头,端茶送客。
    堵胤锡对杨嗣昌的态度捉摸不定,一路盘算,直到快要抵达住处时,方才猛然醒悟:杨嗣昌在赌,赌林纯鸿暂时还不敢与朝廷撕破脸皮!
    万一因此事,林纯鸿真与朝廷撕破了脸皮呢?
    想到此处,堵胤锡忧虑不已,多灾多难的大明,恐怕又会面临激烈的动荡!如此境地下,大明朝廷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难道杨嗣昌准备坐看大明灭亡?
    堵胤锡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洗漱已毕,躺在床上,堵胤锡突然想到:林纯鸿一堵塞运河,朝廷就被迫答应林纯鸿的条件,这样的朝廷,与灭亡何异?
    原来,杨嗣昌是打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意!
    堵胤锡立即从床上爬起来,给史可法写了一封信,建议江南方面全力配合朝廷经陆路将物质转运至高邮,借此来反击林纯鸿的要挟!
    一夜无眠,第二日清晨,堵胤锡看着快马冲出住处,方才上床安歇。看着快马冲出的,并不只堵胤锡一人,杨嗣昌得知堵胤锡心急火燎地与江南联系后,也长舒了一口气。
    在他的设想中,要破林纯鸿的封锁,江南的配合至关重要。
    当杨嗣昌和堵胤锡满心希望,朝廷与江南方面密切协作时,江南的大佬们却面临着比大明银行主导权严重十倍的问题,早已没有精力关注北京的谈判。
    湖州塘甸雄威军团统帅部。
    军团统帅田楚信在这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发号施令,无人不从。然而,今日的统帅部有点奇怪,白虎堂内,田楚信只能居于末座,听从一帮大佬发号施令。
    这帮大佬不是别人,乃郭铭彦、田楚云、覃虞三人。
    郭铭彦和田楚云自不必说,一个身为荆州方面阁幕使,身居江南总督要职,权势显赫;一个乃东南军统帅,战功赫赫,下辖六七万虎狼之师,乃田楚信的直接上司。就是覃虞,掌管都督府弓兵司,权势、级别虽不及田楚云,也非田楚信所能及。
    三位大佬齐聚湖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弓兵入驻湖州乡村,已经势在必行。
    郭铭彦老气横秋,随口问道:“覃总管,控制江南,自湖州始,容不得半点闪失,入驻乡村的弓兵队长可曾准备妥当?”
    覃虞慨然道:“郭幕使请放心。雄威军团田指挥自入驻湖州始,便开始在湖州招募士兵,最终合格的士兵共有一千两百四十三名,皆对荆州军忠心耿耿。属下三个月前来到湖州后,从中优中选优,共择出适宜的弓兵队长四百六十二名。”
    “湖州六县一州,共计八县,四百六十二名,还是有点少啊!”郭铭彦有点不满地说道。
    “郭幕使……”覃虞似乎早有准备,信心十足地说道:“属下也担心弓兵队长过少,从湖广抽调了五百名经验丰富的弓兵队长。”
    “这……”郭铭彦沉吟片刻,接着说道:“按照弓兵司历年来的经验,弓兵队长使用本地人,不仅熟悉民情,还可大幅度降低阻力,用湖广人,有点不妥。”
    “属下是这样安排的,按照村庄人口多少,一般在三到四个村庄内设置一名弓兵队长,这名弓兵队长,自然是湖州本地人,同时,属下还为弓兵队长安排了一名副手,这名副手来自湖广。”
    “哦?”郭铭彦大喜,“如此安排甚好,辛苦了!”
    覃虞正准备谦虚几句,哪想到郭铭彦并未给他这个机会,紧接着说道:“覃总管,当初陕西乱成一锅粥,弓兵入驻乡村时,都督舍不得派遣你到陕西去。现在,仅仅一个湖州,就点名让你过来,其中缘由,你可曾知道?”
    覃虞道:“江南远比陕西重要!”
    “不是江南比陕西重要,而是江南远比陕西复杂!”郭铭彦笑着驳道,接着,他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接下来的几个月,你可得盯紧了,要是出了乱子,影响你个人前途事小,影响了荆州控制江南的既定计划,你就万死莫赎了!”
    覃虞行了个军礼,吼道:“属下明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