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20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1节

    不过,杨嗣昌显然对荆州集团的底蕴和荆州军的战斗力并不熟悉,以为洪承畴和孙传庭联手,就可以逼得林纯鸿让步。
    算上海军将士和长江水师,荆州军业已超过二十多万,又怎么会担心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威胁?
    况且,自金票一事后,朝廷权威大大受挫,地方督抚及武将,或多或少对朝廷的命令有点淫奉阳违。
    这种情况下,孙传庭会不会坚决听从朝廷的命令,林纯鸿不敢打包票,但洪承畴这个大滑头可就说不清了。
    林纯鸿反问了一句,冷笑道:“说出的话,如泼出的水,迟早要让他脱一层皮!无论李绍翼怎么折腾洪承畴、孙传庭,我也管不着,也不会去管。不过,李绍翼算计到我头上,以侮辱荆州来折腾洪承畴和孙传庭,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传令所有人马,继续向禹州逼近!我倒想看看,李绍翼还会玩出什么花样!”
    ……
    荆州军继续前进的消息马上传回禹州,熊文灿对李绍翼怒目而视,眼睛里几乎喷出火来,似乎在说:闯出了弥天祸事,看你如何安抚林纯鸿这头暴怒的狮子!
    刘宗岱和傅恭除了深深的忧虑之外,心里也带着一丝疑惑:林纯鸿难道想和朝廷摊牌?
    无论是熊文灿,还刘宗岱和傅恭,均觉得李绍翼会黔驴技穷,然后把这个烂摊子甩给熊文灿,自己逃回京师,把所有责任推在林纯鸿嚣张跋扈之上。
    哪想到,李绍翼一点也不担心,甚至还在眼中露出一丝狠戾之色。
    李绍翼向熊文灿拱了拱手,道:“下官请熊大人派出一哨之师,继续传军令至荆州军中。”
    熊文灿头大了一圈,心里也有点恼火,淫声道:“李大人,如果林纯鸿继续不奉军令,这一哨之师,该如何自处?”
    李绍翼冷笑道:“自然是堵在要道之上,阻止荆州军继续北上!”
    熊文灿吓了一跳,差点就要指着李绍翼的鼻子骂道:“胡闹!”
    不过,熊文灿为官半辈子,城府非同一般,他拼命压制住怒火,待稍稍冷静之后,仔细琢磨李绍翼的用意。
    李绍翼的用意不难琢磨,无非就是想试探林纯鸿的底线。只是,底线是那么好试探的?万一林纯鸿的先锋二话不说,将一哨之师就地歼灭,林纯鸿和朝廷之间岂不是彻底撕开了脸皮,那将给多灾多难的朝廷带来何等的祸事?
    熊文灿好不容易平复剧烈跳动的心脏,皱眉道:“李大人,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切,还请从长计议。”
    李绍翼丝毫不为所动,厉声道:“国事日艰,正是吾辈奋起之时,我等当不惜命,为皇上、为黎民百姓出一份力!万一熊大人念旧,不肯派出一哨之师,我从京师带来了几个歪瓜裂枣的家人,好歹也要阻止荆州军继续前进。”
    李绍翼一句简单的“念旧”,直把熊文灿吓出了一声冷汗。看来,朝廷对熊文灿和林纯鸿之间的协作,早已心知肚明。话已说到这个份上,熊文灿自然再无拒绝的理由,再加上他也想知道林纯鸿的底线在哪里,他的脸部肌肉跳了跳,下令道:“传黄得功!”
    黄得功乃京营总兵,在地方上毫无根基,无法如地方将领般生出自立的心思,也无法违抗熊文灿的命令,万般无奈下,点齐了一哨,重新送军令至荆州军中。
    一哨之师,与一个传令兵的命运差不多,林纯鸿连密件拆都没拆,就吩咐荆州军继续行军。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林纯鸿忽然接到骠骑军的军报:前方十里处,大约有一哨人马堵在了官道上,打着京营的旗号,不知何意。
    林纯鸿大笑一声,对张杰夫说道:“禹州方面想试探我们的底线呢。”
    张杰夫正发愁着呢,京营一哨人马堵在前进的道路上,荆州军进又进不得,停又停不得,该如何是好?进,很可能与京营发生流血冲突,相当于彻底与朝廷撕破了脸皮;停止不前,则无法向禹州方面施加压力,继续钢丝绳上的游戏。
    “都督,这下该怎么办?”
    林纯鸿想了想,道:“如果他们不肯让路,则让盛坤山吓吓他们,能吓走最好,咱们就继续前进。如果盛坤山吓不走他们,就严密监视这一哨之师,咱们绕点路,把底线透给杨嗣昌,免得他又起什么歪心思。”
    林纯鸿心中,自然有个底线,荆州军无意与朝廷官兵发生冲突,也不答应朝廷对荆州军指手画脚。如果朝廷真能与荆州集团达成这个默契,对双方都有好处。
    盛坤山接令后,立即亲率两哨骑兵,望堵路的京营一哨狂奔而去。此次执行任务,并不是简单的歼灭、追击、侦察等任务,涉及到政治层面。盛坤山担心别人无法领悟林纯鸿的意思,想来想去,自己亲自出马。
    将要入春,北方的风沙着实厉害,两哨骑兵纵横驰骋之下,卷起了片片黄云,弥漫在地表,迟迟不肯消散。
    两哨骑兵,全力奔跑之下,气势也是颇为吓人,眼见得离京营人马越来越近,盛坤山眯眼看去,且见京营人马没有一丝慌乱,长枪护阵,颇有章法。
    盛坤山暗暗称奇,不知京营为何突然脱胎换了骨。
    不过,盛坤山也没有客气的意思,高举着斩马刀,率先向京营人马冲去。堪堪冲至一百五十步之距离,盛坤山正待率领麾下从京营阵前斜插过去,却听到京营中爆发出震天响的喊声:
    “对面可是骠骑军指挥使盛坤山?我是京营周遇吉!”
    第三百五十六章 默契
    崇祯四年,周遇吉与周望、吴天柱有过一面之缘,并在修武并肩作战,轻松剿灭一伙贼寇骑兵。
    从那时开始,周遇吉对荆州军就产生好感。崇祯六年底,荆州军又与京营在黄河北岸围堵高迎祥等贼寇,周遇吉与盛坤山、吴天柱多有接触,同为武将,自有惺惺相惜之意,相互之间非常熟悉。
    当黄得功接到熊文灿的军令后,心里也非常为难。要执行堵路的任务,非得有过人的胆识和武勇不可,否则,在气势逼人的荆州军面前,吓得掉头逃跑,丢了面子事小,要是被熊文灿抓住了由头,借机生事,那就全完了。
    黄得功想来想去,麾下将领中,除了周遇吉外,并无一人有这份胆识。
    而且,什么样的将领带什么样的兵,周遇吉麾下,尽是一些拼命三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战斗力颇强。这也算京营中的一个异数。
    本来,周遇吉早已升为京营参将,带一哨人马有点大材小用。考虑到任务的艰巨性,黄得功也顾不上了,令周遇吉点齐一哨人马,亲自走一趟。
    周遇吉绝不愿意与荆州军起冲突,也无意在如狼似虎的骠骑军面前考验儿郎们的胆量。接令后,虽有一万分不满意,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率领一哨人马堵在了官道上。
    当他看到四五百骑兵全副武装,不管不顾,犹如风卷残云一般狂冲而来,周遇吉也吓得够呛,立即吩咐麾下狂吼,表明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万一盛坤山下令闯阵,即便一哨人马缩成了刺猬,也不顶用,最多一刻钟,就会烟消云散,自己也会成为河南荒野中的孤魂野鬼。
    盛坤山率领两哨骑兵从周遇吉阵前斜插过去,绕了一个圈,在两百步外停下了脚步。
    除了旗帜猎猎作响以及战马偶尔发出的响鼻声外,两拨人马都安静下来,盛坤山皱了皱眉头,心里暗思道:难怪感觉京营突然换了样子,原来是周遇吉这个家伙。
    盛坤山拨了拨缰绳,从阵中缓缓走了出来,大吼道:“在下骠骑军指挥使盛坤山,汝等为何堵路,还请速速离开!”
    见盛坤山露了面,周遇吉拍了拍马,也突出在阵前,骑在马上拱手道:“盛大哥,一别数载,别来无恙乎?小弟这厢有礼了!”
    周遇吉一声大哥,又一声小弟的,显得亲热万分,无非就是想借着双方熟识,大打关系牌。
    哪想到盛坤山丝毫不领情,大喝道:“周参将!本将今日有军令在身,请速速让开道路,否则休怪本将不念兄弟之情!”
    一声周参将叫出来,周遇吉心里凉了半截。荆州军的兵丁都是什么德性,周遇吉了如指掌,只要说到军令,一个个都跟疯子似的。若京营真的不让开道路,他相信,盛坤山会毫不犹豫地下令攻击。
    周遇吉回头看了看兀自挺枪持矛的兵丁,这帮兵丁不愧为他亲自带出的好儿郎,即便两百步外有四五百骑兵随时会冲上来,他们依然神色冷峻,似乎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周遇吉暗叹了口气,将长枪、弓箭丢在了地上,拨马向前,一直到了距离骠骑军一百步的距离,方才拉住缰绳,大喊道:“还请盛将军上前一叙。”
    盛坤山也丢下了斩马刀和钢弩,单骑向前,离周遇吉还有十来步,且听周遇吉抱拳道:“盛大哥,军令在身,小弟得罪了。”
    两骑马头相交,按辔说话,盛坤山笑道:“我当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胆敢堵住荆州军的去路,原来是周老弟!怎么啦,如何就被黄总兵当了弃子?”
    周遇吉苦笑道:“盛大哥这么说,真是羞杀小弟了。黄总兵也是迫于无奈,方才派小弟前来走一趟。”
    说着,周遇吉又摇了摇头,道:“京营之中,都是什么货色,盛大哥比我还清楚。要是随便派一人,还未见到大哥就跑了,黄总兵就得吃板子了!”
    盛坤山道:“不如你到荆州军得了,这不比在京营强多了?周老弟胆色过人,行军布阵颇有一套,在荆州军中自然大放异彩。”
    周遇吉面露为难之色,道:“黄总兵待我不薄,不忍弃之。”
    盛坤山笑了笑,也没放在心里,接着说道:“今日之事,周老弟要是铁了心不让开道路,恐怕真有点难以善了。你我兄弟相称,真要闹到了这一步……哎……”
    周遇吉道:“实话告诉大哥,黄总兵在小弟出发之前,也给小弟交了底。小弟这次就是带着必死的决心出来的。不让开道路,小弟会死在大哥的弩箭之下,让开道路,小弟会死在禹州一帮酸儒的刀笔之下。小弟想了想,还是死在大哥的弩箭之下比较好。”
    盛坤山与周遇吉各不相让,陷入了僵局之中。两人都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良久,盛坤山叹了口气,道:“周老弟,好汉子,大哥佩服!只是大哥认为,周老弟没有死在贼寇的刀枪下,也没有死在胡虏的弩箭下,却要莫名其妙地在这里丢掉性命,实在太可惜了!”
    两人看似风淡云轻,谈论着生死,实际上,心里犹如刀割一般,疼痛万分。在盛坤山眼里,周遇吉绝对算得上真汉子、真英雄,明知前来送死,却义无反顾,宁愿丢掉性命,也要执行军令,这在大明官军中,的确是个异数。
    周遇吉却像啥事也没有一般,淡淡地笑道:“从锦州和女真人拼命开始,我就当这条命不属于自己了。这就是我的命,没什么好可惜的。”
    盛坤山心里泛着苦,皱眉思索片刻,道:“周老弟,半个时辰后,荆州军大军将从这里通过。荆州军绕点道路倒没多大事,只是你手下的儿郎会不会搞点什么事出来?”
    周遇吉一听,心里大喜。盛坤山的意思明确不过,只要周遇吉在荆州军过路时,约束住麾下,荆州军将绕过官道,继续前进。
    周遇吉对盛坤山的良苦用心心知肚明,如此一来,即便不能阻止荆州军继续前进,禹州腐儒的鞭子也抽不到他的身上来,更无可能借由头给黄得功好看。
    周遇吉抱拳道:“大哥放心,荆州军过此处时,就把我当个死人好了。”
    ……
    周遇吉没能阻止荆州军前进的消息,马上传回了禹州。
    熊文灿、刘宗岱和傅恭本以为李绍翼会恼羞成怒,继续玩出一些花样,迫使林纯鸿让步。哪想到,李绍翼面色平静,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后日就是军议之期,希望林纯鸿不要误了约期……”
    ……
    这话马上被熊文灿通过秘密联系渠道,送到了荆州军中。
    “如此甚好,杨嗣昌还算务实,比大多数朝臣强多了。”林纯鸿的心情不错,对张杰夫说道。
    杨嗣昌此番作为,让他在林纯鸿心目中的地位又高了几分。
    要说,这番试探,还真是危险万分。万一哪一方稍稍应对失措,双方大打出手当是必然,这是杨嗣昌和林纯鸿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李绍翼自抵达禹州始,就翻云覆雨,把禹州搞得风风雨雨,其目的不过就是想与林纯鸿达成某种程度上的默契。
    至于前期李绍翼搞得一些小动作,以及林纯鸿下令荆州军继续北上,不过就是双方在谈判而已,或者说双方在寻找一个平衡点。
    现在,默契已经达成,林纯鸿不会主动攻击朝廷官兵,朝廷也不再谋求向荆州军插手,双方经过商议,可以一起协同展开军事行动。
    陈天瑶对林纯鸿和禹州方面的交锋,看得云里雾里,在听了林纯鸿的解释后,撇嘴道:“你们还真是麻烦,直接派个人说清自己的态度不就得了?搞得剑拔弩张的,难道就不担心真打起来了?”
    林纯鸿笑道:“我跑过去和皇上说,从今以后,荆州军名誉上属于朝廷,也不会攻击朝廷官兵,对皇上的旨意,荆州军不会听从,你说,皇上会是什么态度?”
    陈天瑶歪着脑袋想了想,道:“还真是这个理。你们男人真奇怪,宁愿拿着刀子互相比划,也不愿意让对方说出丢面子的话。”
    “呵呵,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有些事情能说不能做……比如,昨晚那新奇样儿,就只能做不能说……”
    陈天瑶狠狠地掐住林纯鸿的手臂,恶狠狠地道:“那你还说!”
    林纯鸿惨叫一声,连忙将陈天瑶的小手拿开,双臂紧紧箍住陈天瑶的蛮腰,道:“今晚再玩一个新鲜的。”
    陈天瑶只觉得一根硬硬的东西紧紧贴在她的小腹部,心里一阵酸麻,却嘴硬道:“不玩!从今天开始,不准碰我!”
    林纯鸿的手从肩部往下,一直到了陈天瑶圆润的臀部,方才停下,口中说道:“明日骠骑军就该停下来了,我带近卫营进入禹州,也不知道去几日……”
    一听到此话,陈天瑶犹如春藤一般,缠绕在林纯鸿身上,一张樱桃般的小嘴,也印在了林纯鸿的唇上……
    第三百五十七章 架在炉火上烤
    形势颇为诡异。
    禹州城外二十里处,荆州军总兵力三万多人,厉兵秣马,吹角连营。
    禹州城内,熊文灿的三千多火枪兵如临大敌,严密地控制着每一条街巷,试图将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动扼杀在摇篮之中。
    离禹州城三里处,黄得功率领的五千余京营将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官道遮护得严严实实。
    一众文武大臣,以熊文灿为首,皆冒着寒风,遥遥向南张望着。
    已经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武将们虽然大多被酒色掏光了身子,但好歹还有强壮的底子,尚能忍受寒冷,而孱弱的文臣们,一个个冻得脸色乌青,不停地跺脚取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