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17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2节

    “将军威震海内,义父佩服不已,时常在我等面前夸赞将军,说将军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豪杰。义父本无与将军对抗之意,只是乱世之中谋一份活路而已,还望将军能体谅我等的苦衷。”
    林纯鸿眼睛一亮,觉得刘文秀的话说得漂亮无比。既夸赞了他,又巧妙地避开了张献忠躲避的事实,还满口倒苦水,希望博得他的同情。
    果然是个人物,难怪在张献忠死后,与李定国一起撑起了一片天。
    林纯鸿起了爱才之意,混不管刚才说了些什么,对刘文秀说道:“你这次来了,就不要走了,就留在我麾下效力吧。你意下如何?”
    刘文秀脸色剧变,终于长跪于地,行了第一个拜礼,道:“将军厚爱,草民受宠若惊。只是义父大恩,没齿难忘,还望将军海涵。”
    第二百九十六章 密林小道
    刘文秀想也不想,当即拒绝了林纯鸿的招揽。林纯鸿本就没指望刘文秀答应留下,况且,如果刘文秀马上答应留下,他还真不想用。
    所以,他也不生气,只是觉得刘文秀越看越顺眼。
    贼寇么,总有一部分人,就如海上的汉子一般,胆色过人,又天不怕地不怕的,这些都甚对林纯鸿的胃口。
    林纯鸿调整心态,将刚才的一丝戏谑收敛,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刘文秀刚才展示了他的能力,值得他重视,他开始认真听刘文秀的说辞。
    “将军,义父曾言道,他老人家与将军是唇和齿的关系,正所谓,唇亡齿寒,一旦我等覆灭,对将军而言,并非完全是好事。”
    “哦?”
    林纯鸿哦了一声,也没有下言,刘文秀等了片刻,继续说道:
    “义父还说,这些年,陕西持续干旱,大明其他地方,也不是干旱就是洪涝,民不聊生,估计天要变了。天下至强,非将军莫属,一旦将军挺身而出,义父愿意第一个跟随将军左右。”
    林纯鸿的眉头跳了跳,暗思道,这张献忠还真是胆大包天,居然公然鼓动老子造反,这厮就不怕老子斩了刘文秀的头?
    看来,这厮在老子头上下的功夫不少,居然对老子的性格揣摩得八九不离十。
    “张献忠还说了些什么?”
    刘文秀滔滔不绝地说了这么多,哪想到林纯鸿脸不改色心不跳的,这使他心里产生了一丝挫败感,就犹如唱独角戏一般,而且听众还没有任何反应。
    刘文秀咬了咬牙,继续道:“如果将军不愿意挺身而出,我等说什么也要谋一条活路,即使把大明搅得天翻地覆,也在所不惜!”
    林纯鸿终于有了反应,笑了笑道:“你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本将军是否挺身而出,你们终将一条道走到黑?”
    刘文秀点了点头。
    林纯鸿皱了皱眉,问道:“你对女真人了解多少?”
    刘文秀愕然不已,不知道林纯鸿为何突然提到了女真人,他实话实说:“了解不多,只知道女真人战斗力颇强,乃大明之劲敌,还经常至京师附近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那你知道朝廷每年为了抵抗女真人,花了多少银子?”
    刘文秀茫然地摇了摇头。
    “那本将军来告诉你吧,仅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七年十年间,战费用银就超过六千多万两!这些年,只会更多,绝不会少。”
    刘文秀隐隐约约猜到了林纯鸿的意思,微微低下了头不说话。
    林纯鸿继续道:“祖宽,你都比较熟悉吧?他率领的关辽铁骑不超过三千人,却纵横中原,几无敌手。像这样的铁骑,在宁锦一带,还有万余。你们想过没有,如果这万余铁骑入关,你们还闹得下去么?”
    “这……”
    林纯鸿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紧盯着刘文秀,厉声道:“所以,朝廷要是铁了心,你们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不过,这样一来,得到便宜的,最终是女真人。”
    “回去好好想想吧,莫要为胡虏做了嫁衣。你这次不避凌迟,来到荆州,胆色和本事都不错,本将军非常欣赏,还希望你多劝劝张献忠,少杀戮、少破坏,四处流窜,终究是没有出路的。”
    说完,不待刘文秀置言,拂袖离开了会客厅,将刘文秀扔在了厅内。
    刘文秀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将手中的金票收入怀中,怅然离开了荆州。
    林纯鸿对张献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算得上了若指掌。他知道,张献忠目前的境况非常不妙,躲进大别山后,安全暂时不成问题,但架不住十万部众巨大的消耗,有分崩离析的风险。
    张献忠无非就是想探明他的打算,决定下一步动作。如果刘文秀能说服他停止进攻,那当然是意外之喜。
    林纯鸿对进山围剿张献忠,并无十足的把握。大别山区的范围非常广阔,连绵七百八里,仅靠荆州军,很难困住张献忠等贼寇。如果进山进剿,则等于放弃了荆州军阵地战的绝对优势,与张献忠打游击战,损失必然比较惨重,这是林纯鸿所不能接受的。
    不如放张献忠一马,待其走出大别山后,再找机会彻底围剿。林纯鸿下定了决心。
    刚做出决定,忽然张杰夫送来张兆的报告。
    林纯鸿展开报告,仔细地看着,突然哼了一声,冷笑道:“想跟我们玩合纵连横?没门!”
    说完,将报告放在了案台上,吩咐道:“张杰夫,安排一下,五日后南下广州。”
    ……
    吕宋岛原始森林中。
    一场暴雨刚过,到处都是升腾而起的雾气,闷热潮湿无比。茂盛的密林中,藤蔓密布,蛇虫横行,绝不是一个容易生存的地方。
    不过,即便在这样恶劣的地方,也可以看到一条羊肠小道。小道弯弯曲曲,一直往前方延伸着,小道周边,被利刃劈砍的痕迹清晰可见,一些藤蔓的断口处,甚至还在流着汁水。显然,这条小道开辟不久。
    一行四十多人,正行进在这条小道上。
    这些人全身捂得严严实实,就连裤脚也用绳子牢牢地捆绑着,惟恐蛇虫钻入了裤管中。他们头上戴着宽大的斗笠,斗笠的下面,还垂着一圈棉布,将脸部遮的严严实实。
    为首的两人,手持着钢刀,走在最前列,看见有缠绕的藤蔓后,就顺手一刀,为后面的人开辟着道路。两人之后,赫然见到了十多辆独轮车。独轮车上,装满了货物,鼓鼓的,一人在前拖拽,一人在后推动,行进艰难。
    这些货物非常沉重,用棕片遮得严严实实,一看就知道绝非寻常之物。
    “休息一刻钟……”
    队伍之中,一马脸汉子挥了挥手,用低沉的声音吼了一句。
    随着马脸汉子一声令下,汉子们纷纷将独轮车靠在了小道边的树上,坐在了小道中央,拿出干粮,就着葫芦里的水往嘴里不停地送。
    一半大小子年约十六七岁,明显精力过剩,挪动着屁股,挨近马脸汉子,笑了笑,露出两个虎牙,“陈三哥,总算快到了,不知接应的人在哪里?”
    马脸汉子抱起葫芦,灌了一口水,喉咙咕隆咕隆作响,淡然道:“别担心,老爷会安排好一切的。”
    半大小子凑得更近,“陈三哥,真难想象,李家居然还有人留下来……”
    马脸汉子裂开嘴,挤出一丝笑容:“是啊,谁想得到呢。少爷,这次算是被你害死了,说不得,回去要被老爷责罚了……”
    半大小子握紧了拳头,皱了皱眉,神色颇为凝重地说道:“老爷真要生气,责罚的人也是我,朱三哥不用担心。有了这些东西……”
    半大小子指了指独轮车,“咱们也不怕那帮鬼佬……爹的意思我明白,让我留在达古潘,无非想为陈家留下血脉,但这个时候,我怎么舍得离开爹娘和姐姐?”
    马脸汉子苦笑道:“年轻人……哎……也不知道邦泰会不会在今年底进攻马尼拉,否则,咱们陈家就难了……”
    半大小子一点也不担心,笑嘻嘻地说道:“李思明不是说了么,今年一定会进攻马尼拉的……”
    马脸汉子叹了口气:“谈何容易!鬼佬联合在一起,据我看,舰队实力远远强过邦泰海军,张总督敢不敢动手,还是个问题。”
    半大小子的眼珠转了转,将嘴凑近马脸汉子的耳边,悄声道:“陈三哥,我怀疑,最近冒出的土匪,压根就是邦泰的人马!”
    “哦?”马脸汉子大吃一惊,轻声问道:“怎么可能?竟然敢袭击鬼佬的庄园?”
    半大小子肯定地点了点头:“否则怎么这么巧?邦泰刚占据了达古潘,土匪就冒了出来?”
    略微顿了顿,半大小子显得更为神秘,“上次死了十多个鬼佬,我偷偷跑去看了,伤口和这东西……”
    半大小子又指了指独轮车,“造成的伤害差不多!而且,这条小道显然开辟不久,除了邦泰的人马,谁会从这里过?”
    半大小子的分析丝丝入扣,让马脸汉子张大了嘴巴,几乎可以放下去一个鹅蛋。
    “陈三哥,鬼佬的日子不长了。达古潘你也看见了,不到三个月,居然聚集了这么多汉人。鬼佬算上老弱病残和妇孺,也不过五六万人马,能济得何事?”
    半大小子的眼睛里透露着闪亮的光芒,死盯着独轮车,脸色庄重无比,念道:“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说着华夏的话、穿着华夏的衣服、心里向着华夏,都是华夏子民!”
    “林将军承认我们是华夏子民,被鬼佬欺负了这么多年,总算到了算总账的时候。”
    马脸汉子禁不住热血沸腾,斩钉截铁地说道:“是的,该算算帐了……”
    说完,从地上一跃而起,吼道:“出发了!”
    一行人又踏上了小道,往密林深处进发……
    马脸汉子叫陈三喜,半大小子叫陈焕,皆是马尼拉附近土生土长的汉人。
    第二百九十七章 沸腾的陈家
    陈焕和陈三喜怎么想,陈力子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最关注的是,从今年六月邦泰海军在达古潘建立据点开始,整个陈家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陈力子对陈家的过去,以及汉人与西班牙的恩恩怨怨可谓了如指掌。
    陈家乃潮州人,隆庆开海之初,陈力子的祖父便流落至马尼拉。那时西班牙刚在马尼拉建立据点,根基并不牢靠,并在万历二年遭到了海盗林凤的攻击,形势岌岌可危。
    令西班牙人意想不到的是,福建巡抚刘尧诲居然派兵助阵,共同围剿林凤。
    林凤势不可支,率余兵遁走。
    大明与西班牙在合作中建立了一定信任关系,并于万历四年准许漳州请引的船只前往马尼拉贸易。大明与西班牙的贸易总额迅速攀上了一个高度,凭借着丝绸、生丝及瓷器等硬通货,大明从马尼拉运回了大量的白银,造成了大明国内的第一次通货膨胀。
    吕宋岛资源丰富,且多金矿,开发比较容易,但当地土人既懒且笨,西班牙人无法,只好大肆从大明招揽汉人至吕宋岛垦殖。
    陈力子的祖父牢牢地把握了这次机会,迅速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与李家、王家一起成为了马尼拉首屈一指的大豪富。
    汉人数量急剧增加,又掌控了马尼拉的经济命脉,引起了西班牙当局的极度恐慌。西班牙逐渐改变了招徕汉人的既定战略,开始加大对汉人的盘剥和限制,并在刀枪的保护下,任意役使汉人。
    骄傲的汉人哪能忍受西班牙的歧视性待遇?于万历二十一年,在潘和五的率领下,发动海上起义,杀死西班牙总督达斯麻雷那斯。西班牙人终于下定了决心,于万历二十五年开始驱逐汉人,并且在万历三十一年发动了大屠杀,两万多名汉人死于非命。
    当时,陈力子不过十多岁,其父亲提前感到了危险,将其送至巴达维亚躲藏,方才逃过一劫,而陈力子家人,除了几个忠仆外,全部遇难。
    “此仇不报,枉为人子!”十五岁的陈力子,在巴达维亚咬破了手指,在绢帛上写下了血书!
    此次屠杀后,西班牙人发现,离开了汉人,税收大幅度下跌,整个吕宋岛的统治一片混乱。不得已,西班牙人又开始招徕汉人,他们的企图非常明显,就如种植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再等着下一茬。
    早就看透西班牙人歹毒本质的陈力子不避威信,毫不犹豫地返回了马尼拉,他的信条就是血债血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又重新建立了陈氏家族,重新成为汉人中的翘楚。
    这数十年,常人难以体会到,陈力子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吃了多少苦。这些痛苦和压力几乎把他逼疯,他甚至还想,与其活着这么痛苦,还不如在万历三十一年痛痛快快地反抗一把。
    陈力子非常清楚,随着汉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庞大,距离西班牙人割韭菜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为此,陈力子焦虑无比,他不仅暗中联络李家、王家,还瞄上了实力日趋壮大的郑芝龙。
    后来料罗湾大海战,荷兰人惨败。陈家、李家和王家无不欣喜若狂,秘密派遣使者前往郑芝龙处,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献金,还积极游说郑芝龙攻打马尼拉。
    然而,李家和王家谋事不密,被西班牙人侦知,几乎全部遭到屠灭。而且,西班牙人明显加强了对陈力子的监控,让陈力子寸步难移。
    反抗西班牙人的行动遭到了重大挫折,一度让陈力子丧失了信心,整个人一下子老了数十岁,四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就像六七十岁的老头。
    正当陈力子灰心丧气,试图举族迁移之时,忽然从广东传来了最强音。
    “南洋乃大明之南洋,绝不允许大明以外的任何人染指!”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说着华夏的话、穿着华夏的衣服、心里向着华夏,都是华夏子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