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16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6节

    “护卫队?”
    郭铭彦肯定地点了点头,解释道:“信用等级制度里,规定要保护甲乙等级的豪商,如今看来,仅靠零散的货栈护卫队和军情司,显然无法应付,需要设立专门的护卫队。”
    林纯鸿大喜,忍不住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赞道:“你倒提醒我了,嗯,不错,是该设立专门的护卫队。不过,此类侦缉办案职能应该隶属安防司……放心吧,这事我会安排的……”
    ……
    两人一来一去,越聊越高兴,最终,林纯鸿语气严肃地交待道:
    “要想当江南总督,第一要收敛的就是你对士子的轻视之心!江南不比湖广,士子多如牛毛,比大街上的狗还多,你要抓住民心,就必须从他们身上着手!明白了吗?”
    郭铭彦连忙赌咒发誓:“军门放心,属下一定把这帮士子当爹妈一样尊敬,把他们当佛爷一样供着!”
    林纯鸿忍不住,一下子笑出声来,斥道:“又来胡言乱语了!士子如同豪商一般,都要为我所用,哪能当佛爷一样供着?要恩威并施!这点你与杨一仁商量着办,我会把杨一仁留下来协助你的。还有,朱幕使本为江南人,最了解江南士子的,无人出其右,你要多向他请教!”
    郭铭彦连声道:“今晚就向朱幕使问计!”
    林纯鸿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就到这里吧,具体怎么做,明日与张府令、朱幕使商量了再说。你记住了,凡事不可过三,要是你误了大事,别说到时候我不念旧情!”
    第二百八十六章 江南方略
    郭铭彦出了偏厅,林纯鸿却陷入沉思之中。
    江南乃朝廷的财赋重地,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湖州、嘉兴七府几乎占到了朝廷税赋的一半。尤其是苏州,几乎占到十分之一!这与当年太祖爷这个小农的倒行逆施不无关系。
    所以,无论如何,邦泰也要把江南控制在手中,增强对抗女真人的实力。
    但是,要控制江南谈何容易,就如一只老虎要吞下一头大象一般困难。江南地区复杂无比,各路势力交织在一起,理不清,剪还乱。
    姑且不谈江南豪商倔傲不逊,也不谈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单单看看南京的另一套中央、以及根深蒂固的复社,就让林纯鸿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非有十年之功,无法彻底掌控,除非直接攻占……”林纯鸿自失地笑了笑,将这个荒唐的想法赶出了脑海。
    要说,郭铭彦也不太适合总理江南事务。说起商业渗透、打压徽商和江南豪商,郭铭彦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一涉及到收江南士子之心,与地方官府打擂台,估计郭铭彦也得抓瞎。
    但是,现在邦泰内部也没有比郭铭彦更为适合之人。朱之瑜可能在收心方面做得比郭铭彦好,但他不精于货殖之术,又掌管着职官司和科教司,抽不开手。
    “哎,用人之时,就觉得人才匮乏,先这样吧,往后再说……”林纯鸿叹道。
    扬州货栈金锦楼二楼偏厅内,摆着一张巨大的椭圆形桌子,林纯鸿、张道涵、朱之瑜、郭铭彦、郑天成、顾秀林、李蒙申、杨一仁济济一堂,正在议事。
    “太乱了,中书府都不知如何统一号令了……”
    在听完林纯鸿介绍江南的情况后,张道涵皱着眉头抱怨道。
    除了林纯鸿,其他人都深有同感,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张道涵仿佛受到鼓舞一般,继续抱怨道:“军门,目前除了荆州、夷陵和襄阳模式相同外,其他地方都是另外一套,而且还不尽相同。如夔州,仅仅只控制了府城和河流沿岸,其余地区现在才开始编户齐民;郧阳不用说了,虽然驻军了,也和以前差不多,基本没有怎么管;南阳也好不到哪里去,留下了包哲东一班人马,搞起来完全是四不像,中书府下命令还得踌躇怎么称呼……”
    “尤其在广东,还搞出了个海事总督,与湖广更是驴唇不对马嘴的,现在江南也是,哪些部门该设,哪些部门不该设,换做谁,都是稀里糊涂的,以后中书府如何有针对性地下令?”
    张道涵的话,算是说到了众人心里,众人犹如鸡啄米一般,点头不止。
    郑天成更是举出了实例:“比如,要提高税收,荆州、广东、南阳和江南根本就不一样,财政司很为难。”
    林纯鸿沉吟片刻,道:“是有点麻烦。我也巴不得各地的模式都一样,这样管理起来多轻松。但是这样可能吗?为政之要,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当然有所差别。”
    朱之瑜皱了皱眉头,不无忧虑地说道:“军门,模式不一样,中枢倒也不怕麻烦,无非就是事情多点罢了。不过,事情多了,需要的官吏必然增多,咱们的财政可能吃不消。属下曾经统计过,大明各地,官民比例差不多在一比两千左右,而我们却在一比二百八左右,咱们养的官吏已经够多了!而且现在还不够,还需要继续增加,长此以往,咱们如何养得起啊?”
    林纯鸿心里自然有本帐,一比二百八就吓坏了?后世可是达到了恐怖的一比二十!他大笑道:“才一比二百八?还是不多嘛,再翻个一倍,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咱们又不像朝廷,奉行无为而治,每个县安排的官吏少得可怜。每年支出的俸禄确实少了,但大明各地的县管理如何,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们就不一样了,一个县,设立的机构就超过了十五个,有管税收的,有管交通的,有专事监察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一个县的官吏就超过三百多人,倒也没出现什么养不起的现象,这个大家尽管放心好了。”
    张道涵也点头道:“这个确实不用担心,咱们增设了这么多官吏,无非就是抢走了乡绅们干的活。这些官吏经过了培训,背后又有监管,效率自然比乡绅们高。与其让乡绅们找机会上下其手,不如把这笔钱拿来养官吏,这对邦泰来说,不无好处。只是各地模式不一,行政成本大幅度上扬,这个该怎么解决?”
    林纯鸿心里微微一动,突然想到,能否提高各地的自主权,让各地在统一的宪法框架下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
    旋即,林纯鸿将这个疯狂的想法从脑袋中赶开。这个方略明显不适合大明,姑且不谈什么宪法,仅仅提高各地自主权一事,都可能会刺激地方独立势力,导致无法承受的后果。
    不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地方自主权,这个是必须的。毕竟,中国这么大,南北东西的情况千差万别的,中央绝无可能事事巨细地进行管理。
    林纯鸿现在也没有深入讨论地意思,清了清嗓子后,道:“目前先这样吧,成本高点就高点,以后再说。我们跑题也跑得太远了,现在先讨论一下如何在江南展开拳脚吧!”
    终于谈到了正事,大家无不提起精神,开始讨论控制江南的方略。
    今年,从年初的舆论大战开始,老百姓算是过足了瘾,口头的谈资骤然增加,让百姓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不少。现在,票据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一度喧闹不已的江南似乎又回到了过去,恢复了恬静、淡雅的本色。但是,老百姓依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扬州货栈,希望林纯鸿又弄出一些谈资。
    然而,令老百姓失望的是,扬州货栈一言不发,没有搞出任何乐子,倒是在扬州城内出现了一件新鲜事:仁和钱庄在扬州闪亮登场,公开发行票据,并在江南各府城同时开设分庄。
    这个消息迅速通过报纸传遍了大江南北,激起了老百姓极大的兴趣,纷纷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扬州货栈,看林纯鸿如何反击。
    哪想到,扬州货栈似乎对新出现的票据视而不见,既没有在报纸上发表声明,也未采取任何措施,让老百姓们失望不已。
    “荆州蛮子都死绝了么?怎么到今天没有只言片语的?”清韵茶馆内,一武勇男明显对林纯鸿的沉默表示不满,瞅着远处的金锦楼,骂道。
    旁边一文士摸样的中年人扑哧一下笑出声来,道:“在扬州货栈还这么嚣张,口出狂言,身上痒了?”
    武勇男愣了愣,讪讪道:“骂几句又没事,从未听说因为骂人获罪的。”
    中年人微笑着点头道:“这倒是。”旋即,中年人将嘴凑近武勇男耳边,悄悄道:“林纯鸿根本就不在扬州,我听说,王家祯继任为五省总督,正召集林纯鸿前去河南议事呢。”
    武勇男似乎大为不满,愤愤道:“林纯鸿走了,扬州货栈内哪个是省油的灯?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仁和钱庄抢生意?”
    中年人神秘地笑了笑,摇头晃脑地说道:“你以为林纯鸿没有动作啊?告诉你,林纯鸿早就在扩张了,只是报纸上没说而已。”
    “哦?”
    “林纯鸿在上海县、杭州府城又开始建设两家货栈,还准备建设两座可供万料海船停靠的码头。”
    武勇男显然被这个消息惊呆了,愣了片刻,问道:“上海县?在上海县建大型码头?林纯鸿疯了吗?无论是镇江,还是常州,不都比上海县好一万倍?”
    中年人摇头道:“林纯鸿有什么算计,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咱们也就是靠着扬州货栈混口饭吃,管得了这么多?”
    武勇男问道:“那常州、镇江、苏州、嘉兴和湖州,林纯鸿就不管了?”
    中年人哼了一声,道:“你的消息还真够闭塞的。这些地方哪能不管?我听说,这些府城也要建大型货栈,不过没听说要建码头。”
    武勇男的眼珠转了转,似乎下定决心般,道:“鲁三哥,我有个想法,你帮着斟酌一番,咱们跑海船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帮人打下手。不如咱们自己买条船,自己给自己干活!”
    中年人明显被武勇男的想法吓了一跳,惊道:“买海船?你疯了?一条三桅海船都要二十多万两银子!”
    武勇男断然道:“三哥,扬州钱庄不是可以贷款么?你我手头倒有几亩薄田,不如抵押了贷款!”
    “这个……”中年人沉吟不决。
    武勇男继续劝道:“三哥,俗话说得好,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现在海船都有保险,又有票据汇兑,风险已经降了不少,再说,林纯鸿在上海、杭州建码头,我感觉,跑海船的前景非常广阔!”
    武勇男又将嘴凑近中年人的耳朵,低声道:“咱们找林纯鸿买海船,又贷款,稍稍再做一些交易,就够上了乙级信用,三哥,有了林纯鸿的保护,天下谁敢欺负咱们?”
    中年人终于动心了,皱着眉思索良久,对武勇男说道:“咱们好好合计一番,看如何筹款……”
    武勇男的眼睛里闪耀着异样的光芒,忍不住在心里狂呼:大海,我许智仁来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居琐事
    “来,小瑜儿,把西瓜给爹啃一口……”
    林纯鸿怀里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张大了嘴巴,作势要向西瓜啃去。
    小瑜儿已经两岁多了,梳着两个羊角辫,一张小脸如凝脂般,显得可爱无比。她的手里抱着一块鲜红欲滴的大西瓜,往后躲了躲,让林纯鸿的狮子口落了空。
    “好你个小丫头,居然不给爹吃?”林纯鸿追上一步,准备继续咬西瓜。
    怀里的小子似乎觉得林纯鸿在和他玩游戏,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然而,小瑜儿却觉得林纯鸿陌生,一下子被吓得哭了起来,连手里的大西瓜也掉在了地上。
    林纯鸿一下子慌了神,赶紧蹲下来,伸出大手抚摸着小瑜儿的头,安慰道:“小瑜儿别哭,是爹错啦,小瑜儿别哭……”
    结果,小瑜儿毫不领情,哭得越来越厉害,就连林纯鸿怀抱里的小子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林纯鸿手忙脚乱,安抚了这个又安抚这个,两个小孩却越哭越凶。
    周凤和李嫂听到孩子的哭声后,赶紧跑了过来,好不容易安抚住两个小孩,由李嫂将小孩带出了院落。
    周凤横了林纯鸿一眼,埋怨道:“你看你,连孩子都不会带。”
    林纯鸿耸了耸肩,无奈道:“常年不在家,两个孩子都对我陌生得很,只好抽空多陪陪他们了……”
    周凤叹了口气,吊梢眉簇成一团,嘴角翘起一个微微的弧度,说道:“河南又乱成了一团,估计过不了几天,你又要走了……”
    周凤的一颦一叹,让林纯鸿觉得性感不已,一把搂住周凤,捧着周凤的脸,笑道:“不管这么多了,能陪一天是一天……”
    周凤恩啦了一声,浑身一下子失去了力气,如春藤一般缠绕在林纯鸿身上,呢喃道:“三哥哥,多陪陪我……”
    林纯鸿再也忍不住,将周凤拦腰抱起,掀开门帘,往卧榻而去……
    正如许智仁与中年人所言,林纯鸿在决定了江南方略后,就接到了王家祯的命令,令其立即前往开封。
    林纯鸿正想了解一下这王家祯到底有什么本事,便沿着运河北上。哪想到,还未走到高邮,就接到报告,王家祯的家丁发生了暴乱,命令取消。
    林纯鸿彻底凌乱了,身为五省总督,居然连家丁都要暴乱,这他娘的要无能到什么程度才能混蛋成这个样子?
    顺带着,林纯鸿还骂上了朱由检,这五省总督也是能随便任命一人就完事的?真是太儿戏了。
    于是,林纯鸿又顺着运河南下,抵达扬州后,逆着长江,回到了荆州。
    一时事毕,周凤满脸绯红,秀发散乱,偎依在林纯鸿的胸前,轻声道:“三哥哥,你还是让崔姐姐回来吧,将她一个人扔在广州也不是事儿。而且,到现在,她还没有一子半女的……”
    林纯鸿正在轻轻地抚摸着周凤的秀发,一听到周凤提起崔玉,笑道:“也是,回来后,三人可以一起……”
    林纯鸿的话还未说完,就遭到了周凤的粉拳攻击,哎呦哎呦地从床上跳起来,见到周凤白嫩曼妙的身躯,心头大痒,一把捉住了周凤,再次攻伐起来。
    房间里顿时响起如泣如诉的呻吟声,风光旖旎无限,无法尽述。
    这日,林纯鸿正与一双儿女玩得快活,忽接到老夫人之令,说有事相商。
    林纯鸿一路盘算,不知老夫人有何事。行至半路,忽遇一少年,年约十三四岁,见了林纯鸿后,赶紧行礼道:“三哥哥好!”
    原来是陈狗子的儿子陈继兴。
    林纯鸿见陈继兴浑身肌肉突出,显得非常精神,走上前去,拍了拍陈继兴的肩膀,用力往下按了按。哪想到,陈继兴跟没事似的,浑身上下不带一丝晃动。
    林纯鸿喜道:“嗯,兴儿,不错,有了好身体,不管行军打仗,还是读书经商,都有了本钱。”
    陈继兴得到了林纯鸿的夸奖,喜得跟猴子似的,不停地抓耳挠腮。
    林纯鸿也不跟他啰嗦,只吩咐了一句“好好读书”,便径直而去。
    陈继兴却没有放过林纯鸿的意思,一路小跑追了上来,叫了一声:“三哥哥……”
    林纯鸿停下身来,转身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