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15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9节

    王大俊变了脸色,冷冷地说道:“吃下不行,吐出也不行,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粮商们面面相觑,这还真是个大难题!
    一个小粮商迟疑道:“时日不多,越往后拖,风险越大,我看,王会长的话也不错,不如开始售粮,能够小赚一笔,也不错……”
    李仲联霍地转头,紧盯着小粮商,恨恨地道:“不错个屁!今年邦泰商号来搅局,谁能保证明年他们就不来搅局?这样搞个几年,还有没有我们的活路?”
    小粮商被李仲联的高分贝吓了一跳,赶紧隐身于其他粮商之后,他的生意多有仰仗李仲联,这个时候,哪敢得罪他?
    李仲联放过了小粮商,转头对王大俊说道:“输银子不要紧,要是输了气势,以后咱们就全完蛋了!我看,咱们不如趁这次机会,与林小三一斗到底,看到底谁能盖过谁!”
    说完,李仲联精光四射,看着一众粮商,似乎要记住谁会反对他似的。
    此言一出,一众粮商又开始激烈争吵,始终达不成一致,在会馆里吵闹不休……
    王大俊看着乱成一团的会场,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最终,他又拍了拍手,大声喊道:“老规矩,咱们还是投票来决定吧,看到底是吃下还是售粮。”
    听到王大俊冒出此言,粮商们最终才安静下来。此等投票,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根据存粮的多少来决定投票权,甚为公平。李仲联乃最大的粮商,其手头的粮食几乎占到所有人的四成多。于是,没有任何意外,粮商们决定继续吃掉邦泰手中的粮食。
    得到粮商们继续大规模购粮的消息后,郑天成大喜,对林纯鸿说道:“这帮粮商这么上道,开始咬钩了……”
    林纯鸿笑道:“好戏还在后头,马上命令薛一谦,再运五万石过来!”
    郑天成大叫道:“五万石?是不是太少了点?不如一次性来个二十万石,看他们能不能吃得下!”
    林纯鸿摇头道:“别急,钩咬得还不深,无法动其筋骨,要让他们始终相信,再吃一批,马上就可以峰回路转!”
    郑天成大笑道:“就是……就是……”
    于是,随着林纯鸿一声令下,五万石粮食运抵扬州,粮商们继续咬牙吃下了这一批。
    三日后,六万石又运抵扬州,粮商们继续吃!
    又隔三日,六万石运抵扬州,粮商们继续吃!
    ……
    接近三月底,江南的粮商们东挪西借,前前后后吃进了八十多万石粮食,个个粮商撑得饱饱的,如同小山一般的粮食几乎堆满了他们的粮库。
    同时,这些粮商颇为团结,这一个月内,市面上几乎看不见粮食交易,老百姓终于慌了神,四处求购粮食,跑遍了各大粮店,均得到答复:“无粮可售!”
    在粮商们的苦苦坚持下,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到了四月初时,粮价一下子涨到了一两三钱银子!
    售粮的时机终于到了!
    徽州会馆内,传来粮商们得意的笑声,其中李仲联的笑声尤为畅快:“哈哈……哈哈……跟我们斗!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小粮商也纷纷附和:“就是……就是……除了我们到扬州货栈买粮以外,还有谁到扬州?还不是我们定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
    王大俊到底老成,提醒道:“自古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最后,诸位务必控制好每日的售粮数。还有……”
    王大俊不无忧虑地说道:“邦泰商号不知又会出什么幺蛾子,诸位也得小心在意!”
    李仲联得意地笑道:“没有深入各地的粮店,邦泰商号卖给谁啊?就这样吧,明日开始售粮!”
    紧接着,李仲联露出狰狞的面目,精告道:“谁要是不按每日份额出售粮食,要是被我发现,哼……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一众粮商对李仲联的嚣张毫不介意,皆欢呼不已,比过年还要快乐……
    粮商们在谋算着利润,老百姓可就遭了殃。过年之后,粮价一直比往年低,老百姓们向来是买涨不买跌,一直期待着粮价进一步下跌。哪想到,进入三月之后,市面上的粮食似乎蒸发了一般,用来出售的粮食少得可怜,纵使拿着米袋子,在粮店门口排了半天队,结果只能买到一丁点粗粮。
    也只有市民经济发达的江南,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江南各地,除了不到四成的农民种植粮食外,大多种植桑树,这些农民手头哪里有粮食?全靠从市面上购买。再加上城镇里的居民也要从市面上购买粮食,致使江南的粮食市场异常繁荣,方才成就了李仲联、刘三水等超级大粮商。
    现在,粮价一下子上涨到一两三钱,老百姓们一下子慌了神,纷纷提着米袋子,前往粮店排队。于是,抢购风一下子蔓延至江南各地,在抢购之下,粮价进一步上涨,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一两六钱!
    这对于李仲联、刘三水等大粮商来说,可谓形势大好!他们今年大量收购了邦泰的粮食,现在看来,不仅不会亏本,甚至还可以大捞一笔!
    大大小小的粮商无不齐声嘲笑邦泰:什么狗屁商号,完全是傻子窝嘛!
    第二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见
    粮商口中的“傻子窝”,无非就是扬州货栈的标志性建筑金锦楼。
    金锦楼高达六丈,共有五层,乃扬州第一高楼。整栋楼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让人一看,就知道此楼的主人乃绝无仅有的豪富。
    金锦楼二楼有一个大厅,大厅有六丈见方,足以容纳四五百人。放眼望去,如此庞大的大厅,中间只有四根柱子支撑,不免让人拍案叫绝。这四根柱子可不简单,粗达三四尺,用上等的楠木制成。柱子上,雕刻着各色各样的龙凤,还挂着四盏油灯。油灯燃烧着棉油,不仅没有丝毫异味,还散发着一阵阵的香味,灯油里明显加入了香料。
    大厅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块丈余宽的黑板,黑板上用白炭笔写满了地名与数字:苏州,一两六钱;常州,一两五钱……
    这些黑板记录着各地粮价。
    林纯鸿、郑天成站在黑板前,正在看粮价。
    只见郑天成颇显愤怒,正在指天画地地痛骂粮商:
    “军门,徽商、江南豪商控制着粮食的终端市场,这点对邦泰来说可谓致命!李仲联、刘三水明知邦泰粮食多达千万石、资金也雄厚无比,却能鼓起勇气孤注一掷,无非就是欺负邦泰没有终端市场而已!”
    林纯鸿点头示意郑天成继续说。
    郑天成受到了鼓舞,嘴里几乎冒出了吐沫星子:“这些商人不仅控制着粮食的终端市场,还几乎把持着所有其他大宗商品的终端市场,这也是邦泰迟迟在江南打不开局面的重要原因!”
    林纯鸿哼了一声,冷笑道:“终端市场倒也罢了。只要咱们费点心思,迟早也会建立。关键是,这帮商人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年来,邦泰在江南各地做了不少尝试,都遇到了市场以外的问题,不得不终止。唯有扬州货栈,以供应军需为名,方才保存至今!”
    “说不得了,这次一定要这帮商人付出血的代价!”
    林纯鸿的话犹如吹响了战斗号角一般,让郑天成血气上涌,犹如一个准备冲锋的勇士一般,双手紧握,叫嚷道:“军门,这就开始吧,这些年,我都快憋出病了!”
    林纯鸿郑重地点了点头,下令道:“二十万石,一石也不能少!全部运到扬州,公开出售!九钱银子一石!”
    “每个县,听清楚了,每个县至少扔下千份报纸,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但务必让百姓知道我们公开以九钱银子一石的价格出售粮食!”
    粮食大战,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紧接着,应该是刺刀见红!
    粮价陡然上涨,引起了疯狂的抢购潮,各地的百姓犹如疯了一般,没日没夜地在粮店门口排队,心惊胆颤地盯着不断向上跳动的粮价。
    丹阳县城内,刘记粮店门口,排队的百姓几乎长达里许。粮店的伙计兴高采烈的搬运粮食,为百姓称量粮食。更有一个伙计站在店门口,双手合成喇叭状,大吼道:“每人限购三斗,一斗粮食一钱七厘!”
    伙计的喊声刚落下,百姓们立时骚动起来,叱问道:“昨天不是一钱五厘么?怎么今天就一钱七厘了?”
    伙计轻蔑地看了看排队的百姓,大吼道:“嫌贵可以不买啊……没人求你买!”
    百姓们大怒,纷纷破口大骂。一人更是大呼道:“揍他娘的,狗日的……”
    群情激奋,百姓们纷纷撸袖子就要上前,队伍一下子混乱不堪。伙计一见,连忙跳到一边,用颤抖的声音大呼道:“敢打人?没王法了?刘老板可是县尊大人的座上客,你们活得不耐烦了?”
    伙计的威胁让百姓们稍微愣了愣,其中一人似乎是个愣头青,狂吼道:“乡亲们,都快饿死了,哪能管这么多?”
    吼完,愣头青从地上捡起半块青砖,扬起胳膊就奋力往粮店的价格牌上扔去。
    只听见啪的一声响,价格牌被打翻在地。
    “好……好……”周围响起一片喝彩声,声势颇为壮大。
    百姓们终于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再加上有人冲锋在前,一个个变得势若猛虎,不管不顾地向伙计逼去。
    “管他娘的,揍他,还让人活不活……”
    “揍!什么狗屁刘老板,就一奸商,揍了白揍!”
    ……
    混乱的局势一触即发,刘老板早已经被惊动,躲在门板背后,透过缝隙,心惊胆战地瞅着外面,随时做好了从后门逃跑的准备。
    报官的伙计早已被派出。虽然刘老板前天得到了行会的暗示,有什么事情尽管报官,捕快和衙役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但刘老板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帮官老爷会反应这么迅速。
    形势在继续恶化,百姓们纷纷弯腰,捡起地上的硬物,对准嚣张的伙计和店门猛砸。伙计见势不妙,犹如兔子一般跃进了店内。
    百姓们正准备一拥而上时,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暴喝声:
    “住手!”
    正是衙役、捕快赶到了!
    只见这帮衙役和捕快高举着水火棍,一边呐喊一边气势汹汹地往粮店猛冲,腰间悬挂的朴刀也一晃一晃的,显得特别吓人。
    “县尊大人有令,谁敢闹事,先打一百杖再说……”
    衙役、捕快肆意挥舞着水火棍,冲进了人群,见人打人,见狗打狗,气焰非常嚣张。
    惨呼声、叫骂声立时响起,人群乱成了一团。
    “都给我规规矩矩地排队,谁要是敢闹事,小心吃棍子……”
    百姓们被水火棍的气势所摄,纷纷闪避。
    混乱的局势得到了遏制,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满腔的怒火无法发泄,用仇恨地眼光盯着衙役和捕快。
    见到衙役和捕快赶到,刘老板终于松了口气,慌忙从门板后现出身来,正准备向捕头道谢,忽然从人群中冒出一个闲汉,手中抱着大堆的报纸,大喊道:“看报喽,看报喽……今日的报纸免费……免费喽……”
    百姓们心里正憋得厉害,听到此闲汉大喊后,纷纷怒骂道:“哪里来的混账东西,滚开,老子都揭不开锅了,哪有心情看报纸?”
    “滚!娘的,拿老子们做消遣么?”
    ……
    衙役们本来紧张万分,看见这个不合时宜的闲汉后,似乎找到了乐子,纷纷调笑道:“兄台,跑错地方啦,去茶馆比较好……在这里小心被揍!”
    正耍嘴皮子耍得高兴,结果闲汉冒出一句话,让他们目瞪口呆:“免费报纸喽……头版头条,扬州货栈公开售粮,九钱一石……”
    “九钱一石啊,货栈就在河对岸,雇一只船,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百姓们一听,顾不得水火棍就在头顶,立即将闲汉围在中央,狂喊道:“快!拿来看看,有没有识字的啊,读读,快读读……”
    衙役们顿时傻了眼,纷纷看向捕头。
    捕头神色严峻,略微思索后,大喝道:“抓住这个狂徒!妖言惑众!”
    一声令下,衙役们一扑而上,将闲汉按倒在地。闲汉将手头的报纸往天上一抛,引起大批的百姓疯抢。
    捕头看着陷入癫狂的百姓,面若冰霜,这下,县尊大人的一顿痛骂少不了了。
    捕头怒火中烧,冷眼盯着闲汉,大喝道:“大胆狂徒,居然妖言惑众!带走!”
    闲汉被执后,兀自大喊道:“送报也犯法啊……天理何在啊……”
    ……
    衙役和捕快到得快,撤得也快。百姓们互相呼朋唤友,似乎完全将眼前的粮店当做了无物。
    “三癞子,你有船,明日捎上我啊……”一群百姓立即围拢在三癞子身边,不无讨好地说道。
    “三癞子,我看,不如你帮大伙一并捎回来得了!不就过条江么,一天时间足够了……”
    “快来啊,想到瓜洲购粮的,来三癞子这里报名啊,交上银子,保证明天有低价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