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14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1节

    第二百四十三章 激烈对碰
    然而,朱由检沉默不过两天,又被林纯鸿狠狠地震撼了:林纯鸿从海上弄了二十个蛮夷俘虏,押送到了北京!
    此举轰动了整个京师。爱看热闹的北京人无不扶老携幼,聚集在大街上观看俘虏。北京人对海盗的恨,远没有广州人强烈,而且北京人素来见多识广,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又黑又瘦的东南亚猴子、又矮又壮的日本人也见过不少。与其说他们来观看俘虏,还不如说他们正在围观搅动大明朝局的林纯鸿。
    大街上议论纷纷:
    “马尼拉……马尼拉是什么地方?离广州远么?林总兵跑到别人的地盘上抓几个俘虏,什么意思?还嫌大明不够乱么?”
    “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南洋乃大明至南洋,绝不容大明以外的任何人染指!抓得好!区区蛮夷,居然不服王化……”
    “哎,林小三嚣张跋扈,不得朝廷军令,擅自跨海攻击西洋人……哎,势大难制啊……”
    “狗屁!林总并扬我大明国威,何错之有!”
    ……
    二十名俘虏从广州运至京师,耗时一月有余,林纯鸿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此等吸引眼球之事,可谓用心良苦。
    一方面,林纯鸿借助二十个活生生的人,向大明天下宣布,自己的实力已经强大到可以远赴海外挑衅西洋人的程度,精告一些潜在的对手,不要错误地估计实力。
    另一方面,林纯鸿试图在沉闷的政治环境中投入一块巨石,迫使朝廷诸臣真切地体会到,大明绝不是天下的中心,大明之外的文明比起大明来,毫不逊色。
    至于朝廷将二十名俘虏是煎是炸,林纯鸿一点也不关心。
    出乎林纯鸿意料的是,二十名俘虏到来的时机太过敏感,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之臣几乎立即哑口,瞠目结舌地看着俘虏,不知该如何应对。
    朱由检、温体仁以及东林余脉立即认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即使将荆州邦泰一网打尽,林纯鸿完全有实力在广东自立,成为另外一个郑芝龙,甚至比郑芝龙更为强悍。
    林纯鸿不知不觉间,已经经营了另外一个老巢,端掉林纯鸿的荆州老巢又有何用,只会彻底将林纯鸿逼反!一旦林纯鸿与周望南北对进,湖广、广东将不复为大明所有。
    气急败坏的朱由检彻底抛弃了沉默的打算,立即严旨训斥左良玉,令其立即停止向南进兵。同时,朱由检令卢象升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左良玉与荆州军接战,以免将事情闹得无法收拾。
    温体仁得知后,禁不住大喜,立即着手收集证据,试图将左良玉与东林党勾结的事实搞成铁证,彻底将钱谦益和瞿式耜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过,此事到底如何了结,还是一个未知数,林纯鸿的反应至关重要。于是,包括朱由检在内,所有人将目光聚焦在荆州和广州,心惊胆战地等着下一步消息。
    朝廷纷纷扰扰时,荆州集团与左良玉的对碰一触即发。
    左良玉瞬间纠集了三万大军,又得到了大量的粮草和军辎,只觉得畅快无比,他吸取了东黄庄一战的教训,令温一州自蚁附人群中择其精壮者四千余人,发放武器,四处劫掠,收集粮草和军辎,为前方精锐提供支援。
    四五千乱民的破坏力非常惊人,几乎将新野、唐县劫掠一空。温一州乘机对乱民队伍以军法约之,经过多日的磨合和杀戮,乱民队伍好歹有了点军队的模样,比起李自成、张献忠的乱民队伍来,毫不逊色。
    更为致命的是,左良玉打着官军的旗号,对乱民的吸引力更强,在不断地滚雪球之下,左良玉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兵力远超林纯义和窦石温。
    不过,形势对左良玉来说,并不显得乐观。左良玉非常清楚,要达到最终占据三地的目标,必须在周望回师之前攻破襄阳,否则前有坚城,后有万余精锐之师,怎么看都是败亡的结局。
    而且,更让左良玉恼火的是,自进入襄阳府辖地后,老百姓仿佛一夜之间由绵羊变成了狮子,在弓兵的组织下,四处伺机攻击抢掠的乱民,温一州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粮草和军辎,而且人员逃跑无数。
    左良玉心急无比,令罗岱、张应元率兵急进,试图乘虚攻占襄阳,打开进军江汉膏腴之地的门户。
    与此同时,无论是邦泰集团,还是张兆本人,应对非常坚决,只有一个字:“打!”不剿灭左良玉誓不罢休。
    张兆于两日前抵达襄阳,立即令襄阳、南漳、宜城等汉水以南之弓兵聚集于襄阳城,并令谷城、光化、均州、枣阳等地弓兵严密遮护百姓,对劫掠之乱民进行坚决打击。不出两日,襄阳城以虎啸军为主力,以汉水之南弓兵、窦石温弓兵为羽翼,兵力达到两万余人,有了出城与左良玉硬撼的本钱。
    张兆更不迟疑,立即令林纯义出城迎击罗岱和张应元,试图掌握主动权,御敌于城门之外。
    崇祯八年十一月初八,龚家咀村,北风呼啸,哈气成霜,滴水成冰。无论是左良玉、还是林纯义,均对龚家咀非常满意,将其作为了战场。
    龚家咀乃唐河、白河汇合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虽然时处冬月,唐河、白河的河面上已经有了薄薄的冰层,但并不妨碍船只行走,左良玉要大规模进攻襄阳,必须抢占龚家咀。而林纯义要阻止左良玉靠近襄阳城墙,必须掌握龚家咀这个要害点,堵住左良玉前进的道路。
    林纯义绝无与左良玉客气的意思,中军居前,左右两翼略微居后,摆出了一个极具攻击性的阵型,缓缓向左家军逼近。虎啸军养精蓄锐年余,上下的求战欲望本就非常强烈,更那堪军政处军官以“后退一步是家园”来鼓舞士气,将士们无不睚眦尽裂,发誓要将左家军彻底剿灭,将左良玉的人头挂在襄阳的城头上示众!
    左家军毫不示弱,多日来的劫掠,让将士们彻底摆脱军辎不足的窘境,装备、士气均上了一个档次。左良玉更是拿着襄阳荆州富裕无比的噱头蛊惑兵丁,并放言:攻破襄阳后,三日不封刀!
    两军的激烈碰撞,已经无法避免!
    天上,黑云如铅,北风呼啸;地上,刀光剑影,鼓角争鸣!
    一万五千多名勇士齐聚龚家咀这个狭窄的地方,即将展开最为血腥的厮杀,谁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厮杀,他们只知道,将弩箭、刀枪狠狠地插入对方的躯体,让对方在自己的武力下呻吟、求饶!
    双方均为百战老兵,战前紧张、压抑的气氛似乎对他们毫无影响,他们犹如精准的机器一般,在鼓点、在旗帜的指挥下,一步步逼向敌人。
    突然,虎啸军中鼓点节奏发生了变化,将士们驻足不前,刀盾手们左手持盾,右手斜举大刀,刀刃向敌。长枪手们平端长枪,枪头直指向前;弓弩手们眯缝着左眼,将弩箭对准当面之敌。
    只听见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传来:“轰……轰轰……”
    虎啸军炮营率先开炮了!
    一刹那间,炮营立即被笼罩在烟雾之中,无数的铁球被狠狠地抛向了天空,划了无数个大大的弧度,发出尖锐的破空声。旋即,铁球将要落在地上时,突然发生爆炸,将死亡的弹片往左家军头上倾泻。
    开花弹!
    左家军不是没有挨过炮弹,炮弹飞过来时,百战的老兵没有丝毫惊慌。对他们来说,流矢的威胁远远超过炮弹。然而,大出他们所料的是,虎啸军发出的炮弹一杀一片,远非四处跳跃的铁球可比!
    瞬间,越来越急的炮击将左家军掀翻一片,无数的将士们倒在地上,辗转呼号,哀鸿一片……
    左家军的阵型被搅得一塌糊涂,出现了无数的空缺。空缺之处,土地几乎被熏成黑色,到处是残肢断腿、内脏,几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兵丁们虽然如机器一般精准,但他们毕竟不是机器,他们也有恐惧,也有自己的感情。不可避免的,左家军的士气受到了影响,兵丁们纷纷裹足不前,不停地张望着低级军官,期待着撤退命令。
    左良玉红脸几乎涨成紫色,举起手中长枪,大吼道:“冲上去!快!冲……”
    兵丁们得令后,就如从炮火中解脱了一般,呐喊着“冲啊……”,如同闪电一般,向前冲去,似乎这样才能躲避炮火。
    兵丁的本能反应是对的,快速冲锋立即令炮火停歇下来,呼啸的北风立即将硝烟吹得一干二净,虎啸军背后,露出二十多个黑乎乎的洞口。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战多年的林纯义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林纯义大手一挥,用低沉的声音吐出两个字:“冲锋!”
    瞬间,虎啸军的战鼓骤然变了节奏,军中也发出一阵炸雷似的狂吼:“冲啊……”
    两股洪流快速接近……接近,再接近……钢铁的撞击声猝然响起,两股洪流终于撞在了一起。
    没有任何试探,两军立即短兵交接,陷入混战之中……
    第二百四十四章 正面硬撼
    左良玉没有退路,一旦此战失败,左家军必然士气低落,攻破坚城将成为永远不能完成的任务。林纯义同样没有退路,六千余虎啸军将士每日吞噬的钱粮犹如天文数字,如果连左家军都打不过,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于是,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派出精锐,试图击溃当面之敌。
    经过多次实战,林纯义发现,野战中,三人战团配合容易,在短兵相接中威力奇大,但一长枪二刀盾手的配置完全甩开了弓弩兵,造成兵力的极大浪费。同时,当敌兵骑兵骤然来袭时,三人战团应对乏力,很可能造成全军崩溃。
    于是,林纯义结合戚继光的鸳鸯阵,对三人战团进行了改造,组成了十人战团。十人中,当先为三名刀盾手,主要担负防御职责,紧随其后的乃四名长枪手,乃主要攻击力量。然后是三名弓弩手,他们可以自由挪动,自由射击周边的敌军。
    同时,队长可以根据需要,指挥麾下的五个什,组成五十人的战阵,将弓弩手遮护其中,充分发挥远程打击力量的威力。一旦敌军骑兵来袭,长枪兵可以快速组成枪阵,抵挡骑兵的冲击。
    创造这种战法后,林纯义在试演中发现效果不错,便向都督府申请推广应用。林纯鸿及都督府赞赏不已,立即吩咐在全军中试演此阵法。
    此时,左家军与虎啸军短兵相接,整个战场看起来一片混乱,毫无章法可言。然而,细细观之,当地形狭小时,虎啸军以十人为单位,进退同步,三个刀盾手专事遮护长枪手,抵挡来自四面的刀枪和流矢,四个长枪手既可以分开迎敌,又可以共同却敌,四杆枪犹如毒蛇一般,端得锐利无比,而三个弓弩手则游走于战团之间,自行选择目标射击。三个兵种长短、远近配合默契,攻势锐利无比,当面之敌不是被长枪刺中,就是被后面的弓弩手用钢弩射中。而当地形开阔时,几十人又抱成一团,刀盾手和长枪手居其外,将弓弩手遮护在圈内,肆意冲击当面之敌,攻击力相当强悍。
    更让人崩溃的是,当十人战团阵亡率过高时,两个十人战团便合兵一处,继续发挥战团的猛烈攻击力。
    左家军虽然奋不顾死、锐意向前,但哪里是抱成一团的虎啸军的对手?不到两刻钟,罗岱和张应元遮拦不住,阵脚大乱,往后边战边退。
    细心的左良玉马上发现了左家军的颓势,更是对虎啸军的战法洞若观火。左良玉面沉如水,冷声下令道:“传令罗岱、张应元,挡不住虎啸军一个时辰,拿人头来见我!”
    旋即,左良玉忽然冷笑道:“让温一州加快速度……”
    张应元在五十余亲卫的遮护下,奋勇向前,手头的大刀几乎被砍出了缺口,十多个虎啸军兵丁丧身于该刀之下,成为淫间一鬼。当左家军的败象越来越明显时,张应元不由得大急,狂吼道:“弟兄们,抢他娘的,睡他娘的……”
    说完,猛地一拍马,高举着大刀冲出己阵,眼见一名长枪手冲上前来,他大刀斜劈向下,狠狠地劈断一长枪手的枪头,顺手一带,划破了长枪手的喉咙。长枪手扑倒在地,鲜血四溢,渗入大地之中。
    张应元哈哈大笑,立即又瞄准一弓弩手猛追。
    亲卫们见主将冲出,立即遮护左右,用盾牌、用身躯抵挡住来自四面八方的枪头和弓弩。虎啸军岂能善罢甘休,一个大战团瞬间包围亲卫,刀枪齐招呼,弩箭呼啸射击,转瞬之间,十余个亲卫扑倒在地,永远地失去了性命。
    “抢他娘的,睡他娘的……”
    张应元抹了把脸上的鲜血,睚眦尽裂,狂呼道。
    主将的勇猛激励了将士们,张应元麾下无不舍身忘死,紧随亲卫们的脚步,缪力向前,拼命冲击虎啸军战团。
    兵丁们无不跟随张应元大吼:“抢他娘的,睡他娘的……”
    张应元麾下士气大振,居然顶住了虎啸军的进攻。尤其是张应元,手持大刀,势若猛虎,左冲右挡,在几十个亲卫的遮护下,当面几无一合之敌。
    “兀那蛮子,还真有点蛮劲!”张应元的勇猛自然被林纯义注意到,感叹道。
    不多时,林纯义见张应元离本阵越来越远,禁不住大喜,马上下令道:“围攻敌军左翼主将!”
    林纯义的命令立即被震天响的战鼓传达出去,随着三声悠长的牛角号声响起,令鼓三短一长,响彻云霄。面对张应元的车步第二营将士们无不转头盯向张应元,目露贪婪之色。
    瞬间,三个队放弃当面之敌,彻底隔绝张应元与麾下将士的联系,围殴张应元,张应元立即被第二营隔断,陷入孤军奋战中。旋即,无数的弩箭瞄准张应元,犹如飞蝗一般,纷纷向张应元身上招呼。张应元浑身是血,依然狂呼邀斗,奋战不休。
    什长们纷纷率领手下兵丁向张应元围拢,长枪如雨点一般,大有将张应元戳成通明窟窿之势。
    不到几分钟,张应元亲卫仅剩下三人,马也受伤倒地。张应元甚是勇悍,跳下地来,闪身避过一杆长枪,手中大刀挥舞不休,奋力拨开来袭的冷箭。然而,密集的箭雨哪能如数拨开?
    张应元突然一声闷哼,右臂中箭,手中的大刀差点脱手而出。
    张应元大怒,大喝一声“啊……”,将大刀交予左手,顺手砍出一刀,将一名猝不及防的队长砍翻在地。
    张应元哈哈大笑,大吼道:“谁敢与吾一战,懦夫……”
    张应元挺刀侍立,犹如战神一般,浑身透露出勇悍的气势。
    刚叫完,忽然听到尖锐的破空声,一支弩箭正中其额头,张应元抛开大刀,手抚弩箭尾,摇摇晃晃好几下,终于扑地一声,不甘心地扑倒在地。
    此时,且见林纯义收起巨型钢弩,轻蔑地嘲笑道:“匹夫之勇,何足道哉!”
    ……
    “张应元死了……张应元死了……”虎啸军将士趁机大呼,并将张应元的头颅挑在长枪上挥舞……
    左家军一见,无不心惊,张应元好不容易鼓起的士气瞬间崩溃,将士们立刻丧失了必胜的信念,变得瞻前顾后,惊恐万分!
    信念一旦动摇,勇猛的士兵立即变成了温顺的绵羊。他们再也无法鼓足勇气直面荆州军的刀枪和弩箭,纷纷往后奔逃。
    兵败如山倒!用这个词来形容左家军,最为恰当不过。
    虎啸军追袭左家军十余里,方才收兵回城,而此时,温一州还在与襄阳弓兵纠缠不休。
    此役,左家军损失参将张应元,兵丁损失两千余人,乱民军几乎一哄而散,军辎丢弃无数。
    左良玉欲哭无泪,彻底冷静下来,放弃了对襄阳的觊觎之心,沿着均州一路向郧阳进军,开始祸害湖广其他地方。
    而虎啸军乃至弓兵无不士气大涨,四处出击,追袭左良玉,致使左良玉不敢停留,一直跑到深山方才获得喘息之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