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12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3节

    现在,陈奎终于离开了压抑的宫中,离荆州军越来越近,然而,他却变得越来越彷徨,不知道自己是该尽职尽责,还是与荆州军上下将士并肩作战、做一名沙场征战的将士。
    “圣上仅仅只是让俺用眼睛看而已,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熊文灿都束手无策,俺有什么办法?”陈奎最终叹道。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舰巨炮
    形势对林纯鸿而言,并不显得乐观。
    对内,熊文灿与众将态度不明,串联频繁,很有可能出一些小动作。同时,太监陈奎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需要凝神应对。
    对外,郑芝龙顿兵,仅靠赵和海麾下的十余艘炮舰,根本无法压制刘香。只要刘香愿意,可以任意选择登陆点,对岸上的明军实施打击或者对沿海府县进行劫掠。几千里海岸线,处处要防守。也就是说,明军失去了对广东沿海的制海权,处于绝对的战略劣势。
    一旦明军吃了败仗,或者府县被攻破,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一系列压制林纯鸿的措施必将接踵而来。
    “鼠目寸光!”林纯鸿恼火不已,直接给郑芝龙下了判语。
    林纯鸿心里明白,郑芝龙打着坐山观虎斗的念头。这个策略本身极为高明,但郑芝龙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并不是林纯鸿的海上势力与刘香争斗,而是大明朝廷或者是整个林氏集团与刘香争斗。刘香没有陆上根基,乃无根之浮萍,即便一时得意,手头的船只和兵力打一次少一分,最终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而且,海上战斗与陆上战斗完全不同,陆上战斗完全是消耗战,得利少得可怜。海上战斗则不然,操作得当,完全是越打越强,越打越富。这点对处于海上快速扩张阶段的林纯鸿而言,显得尤为明显。
    就拿上次上川之战来说,战争结束之后,林纯鸿的海上实力几乎成倍增长,有了与郑芝龙联合的资本。
    林纯鸿决定派遣李思明再次前往安平,晓以利害,试图将郑芝龙拉回到剿灭刘香的老路上来,迅速解决刘香,肃清海疆,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
    李思明抵达安平后,得到了郑芝龙的亲自召见。奉林纯鸿之命,李思明提出,联合打败刘香后,所有战俘、战利品全归郑芝龙,并与郑芝龙分享南洋。
    郑芝龙毫不心动,他依然抱着林纯鸿十年之内根本无法解决刘香的念头,并不想为林纯鸿火中取栗。
    李思明仍然不死心,劝道:“林军门言道,刘香麾下大大小小战舰超过六百艘,海寇达四五万人,俘获之后,实力立即大涨。林军门还言道,如果郑将军铁心对刘香置之不理,林军门将独力吞下刘香,以后南洋之利也不容他人分润!”
    这话威胁意味甚为浓厚,但显然乃事实,郑芝龙不免微微心动,旋即又变了脸色。堂堂大明海上第一枭雄,岂能受他人威胁?
    郑芝龙冷笑道:“等你家军门打败了刘香,再说大话不迟!”
    郑芝龙拂袖而出……
    李思明回到广州后,林纯鸿冷着脸说了一句话:“区区刘香,岂能困住老子!”
    林纯鸿立即召集在广东的大大小小管理层齐聚广州,商议剿灭刘香之策。
    ※※※※※
    自林纯鸿抵达广东后,长洲岛几乎在一夜之间打破了平静。
    扩建造船工坊和码头、增筑住所、建设军营等等工程无不需要大量的物质和人力。只见长洲岛码头上,大小船只齐聚码头,卸下各种物质,再由牛车运送至长洲岛各地。工人们挥汗如雨,如同蚂蚁一般分布在岛上各地辛苦劳作。护卫队穿行岛上各地,维持秩序。
    号子声、打桩声、工程负责人的吼叫声,混杂在一起,响彻云霄。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与此情此景反差甚为明显的是龙虎营军营,军营内部,显得凝重、安静。毕竟,林纯鸿等等大佬齐聚此处,谁也不敢大声说话喧闹。
    林纯鸿在郑芝龙拒绝联合后,将广东之行的第一目标定为确保广东沿岸的制海权。没有制海权,所谓的剿灭刘香、绥靖沿海、威慑朝廷武装,无异于空中楼阁。
    “要夺制海权,无非就是令行禁止、水战精熟的水兵和大舰巨炮!”林纯鸿的话相当简短有力,不容别人反驳。
    众人神情严肃,无人置辩。这点是邦泰集团内部的共识,这么多年来,林纯鸿孜孜不倦地宣传自己的制海权思想,终于影响了一批人,目前就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令行禁止、水战精熟的水兵,我们已经有了基础,以后只需要严肃军纪、勤于训练即可。巨炮也不难,长洲岛上就有四十门的存货,后续还会陆续从荆州运来。事情的难点就在于大舰!”林纯鸿接着说道。
    自赵和海以下,海盗头子们无不凝神倾听。几年来,海盗们无不梦想着拥有大舰巨炮,现在林纯鸿即将说出解决办法,他们惟恐漏掉一个字。
    林纯鸿看着海盗头子们心痒难耐的样子,心里满意不已,转头对秦邦定说道:“秦总管,从现在开始,立即筹备建造三层甲板战舰!”
    秦邦定、泽迪亚、芬多斯三人面面相觑,用不敢相信的目光凑着林纯鸿。这还是以前事事谨慎的林纯鸿么?
    海盗头子们的表情也十分丰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大老板居然打着自己造的主意。
    除了芬多斯,长洲造船工坊无一人造过三层甲板战舰。从商船制造一下子过渡到造大战舰,这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林纯鸿见三人沉默,问道:“怎么?有什么困难吗?”
    芬多斯嗫嚅半天,方才吐出几个清晰的字眼:“将军,战舰讲究一个船坚炮利,与商船大大不同,不是说造就能造的。”
    林纯鸿追问道:“如果现在就让你造,你能做到新造战舰比广甲号坚固么?”
    芬多斯咬了咬牙,道:“能!不过广甲号乃近海战舰,三层甲板战舰用于远洋作战最为犀利,广甲号的坚固标准是不是太低了?”
    林纯鸿也不回答芬多斯,转头问海盗头子们:“你们海上作战多年,经验丰富,来,说一说,作战时,战舰一般因为什么原因失去战斗力?”
    自赵和海以下,一众海盗头子常年海上讨生活,对此哪能不熟悉?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场面一下子变得纷扰无比。
    林纯鸿笑道:“一个个说,你们吵得我都听不清!”
    梁枫念过私塾,又在海军学堂担任教官,说话最富条理,海盗头子们纷纷将目光对准梁枫。梁枫当仁不让,站起来答道:“回军门,五成原因在于炮手损失殆尽、三成原因在于火炮损毁,由于船体、船帆损伤无法继续作战的,不超过一成,还有一成在于火药库起火。”
    林纯鸿点头赞道:“不错,非常好!”
    然后问秦邦定、芬多斯和泽迪亚三人:“你们听明白了吗,船体坚固并不是最重要的,海战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火力输出,失去战斗力的根源也在于失去火力!”
    海盗头子们一下子被震得一愣一愣的,船坚炮利在他们心目中从来就是无敌的代表,但从未有一人认真考虑过船坚和炮利到底哪个重要。林纯鸿的几个问题,让他们无不心痒难耐,怔怔地凑着林纯鸿。尤其是梁枫,他隐隐约约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领域,皱着眉头不停地沉思着。
    秦邦定还是觉得跨越有点大,小心地问道:“将军,要不先试着造造单层甲板战舰?积累经验后再造两层或三层甲板战舰?”
    林纯鸿摇了摇头,对身边的书吏喝道:“拿炭笔来!”
    书吏的动作很快,很快拿来一只白色的炭笔,林纯鸿接过炭笔,起身走到黑板前,一边画一边说道:“这是敌方舰队,这是我方舰队,赵和海,你来说,海上舰队大规模作战时,是不是采取密集纵队?”
    赵和海答道:“是的,否则根本无法集中火力,也无法指挥!”
    “一般我方战舰之间保持多大的距离?与敌方舰队保持多大的距离?”
    “四五个船身长度,与敌方舰队距离四五百米!”
    林纯鸿非常高兴,赞道:“很好!”林纯鸿的夸赞来自于赵和海说出“米”,至于其他数据,如果赵和海不知道,估计林纯鸿会将他就地正法。
    林纯鸿继续画,“假如我方战舰之间要保持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不能再近了,再近就要撞船了。火炮能转动的角度不超过二十五度……”
    林纯鸿画出了几个扇形,指着几个扇形极其狭小的重叠面积说道:“战斗中,两艘战舰同时炮击一艘敌方战舰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
    林纯鸿陡然提高音量,厉声言道:“所以,我们必须把尽可能多的火炮集中在一艘战舰上!”
    海盗头子们几乎被震晕,喃喃道:“大舰巨炮!大舰巨炮!原来原因在此……”
    张兆尤其震撼,将军从未到过海洋,也从未经历过海上战事,居然将道理说得如此通透,简直就是生而知之!
    林纯鸿的口气越来越严厉:“为何料罗湾一战中,荷兰人仅仅只有十多艘三层甲板战舰,就让我们出动几百艘战船几万兵力?原因就在于此!咱们再不奋起直追,今日是荷兰人、明日就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
    “所以,三层甲板战舰一定要立即开始建造,明白了吗?”
    众人一起站起来,几乎狂吼道:“明白!”
    第二百一十三章 海战战术
    决定造三层甲板大战舰后,林纯鸿又对近期作战进行了部署,总体方略就是海上压迫、陆上寻歼。
    海上压迫?有没有搞错?刘香的实力可比林纯鸿强多了!
    没错,就是海上压迫一策,而且此策得到了海盗头子们的极力拥护。
    林纯鸿详细分析了刘香与郑芝龙的历次战斗,得出结论,刘香每次作战的目的都在于上岸劫掠,以获取大量的粮食和货物,而且每次作战均透露出保存实力的意图。
    同时,刘香六百余艘战舰多则多矣,但单艘火力远不及赵和海舰队,而且刘香也不可能每次集中大量舰队与赵和海一决雌雄。
    为了牵制刘香舰队,使其不敢放心大胆地投入兵力劫掠,林纯鸿令赵和海不间断地寻机打击刘香,待三层甲板战舰下水海试后,再伺机决战。
    “诸位!从今而后,严禁分兵!捕获战机后,务必抢占上风位,让每个水兵都明白,除了缪力向前,别无选择!有敢于不听命者,斩之!”
    林纯鸿的军令下得杀气腾腾,海盗头子们热血沸腾,誓与刘香一决高下。
    至于陆上寻歼,则立足于军情司及时的情报。一旦刘香上岸,将毫不犹豫地将其打疼,力争断其一指,逐步消耗刘香的实力。
    “你们放心,丢了几个城池,甚至丢了府城,也不要紧,天塌了,有我顶着,你们只管杀贼即可!”
    林纯鸿大包大揽地对狄威、乌天海说道。
    部署结束后,各头领陆续返回岗位,唯有赵和海率着一众海盗头子心痒难耐,兀自围着林纯鸿转个不停。
    “怎么?有什么难处?”林纯鸿问道。
    赵和海挠着后脑勺,支支吾吾道:“这个……那个……”
    林纯鸿笑骂道:“有话快说!别像个娘们似的!”
    赵和海咬了咬牙,狠下心来,问道:“军门以前在海上讨过生活?”
    林纯鸿大笑道:“上山下江我都干过,就是没到过大海,以后海上还得靠你们!”
    “那为什么军门对海战这么熟悉?”海盗们纷纷问道。
    林纯鸿从案头上抓过一叠公文,道:“这是你们以前递到我这里的公文,我就是通过这个了解的!”
    “啊?”海盗们发出一阵惊呼。
    “现在明白了吧?我为什么要你们详细叙述每次战斗的过程,用意就在此!”林纯鸿顿了顿,接着说道:“当然,还需要大量的计算知识……”
    赵和海讪笑道:“是、是,军门深谋远虑。这个……能不能再教我们一些海上的东西?”
    林纯鸿哈哈大笑:“应该是你们教我才对,平日里逼着你们识字学算术,你们反对多多,现在明白识字、算术的好处了吧?”
    林纯鸿又从案头上抓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放在赵和海的手头,“这本《海上风帆战舰战术之演变》乃我琢磨战例后,总结而成,属于纸上谈兵,你们先看看,提些意见,修改后,放在海军学堂当教材。”
    海盗们激动莫名,纷纷将脑袋凑到小册子前,“我看看……我看看……”
    “你们记好了,要是提不出意见,休怪我手下无情!”
    赵和海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大吼道:“军门放心,耍笔杆子军门在行,耍火炮,还是我们厉害,要是提不出意见,这几年在海上白混了!”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林纯鸿发现,自己骨子里与这帮海盗就有亲近之感,话题总能谈到一处,对事情的认知也多有相近之处。难道自己上辈子本来就是海盗?
    林纯鸿细思之下,方才明白:这些海盗除了悍不畏死外,浑身透露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豪气。说穿了,这帮汉子崇尚自由,这正是整个大明所欠缺的,而林纯鸿来自后世,当然隐隐有知己之感。
    他当然舍不得麾下这帮海盗死伤惨重,之所以要求海盗抢占上风位实施主动攻击,主要目的还在于断绝每次作战后路,最大限度提高海盗士气。
    要避免刘香的主力围攻,及时掌握刘香舰队的踪迹非常重要。于是,在会后,林纯鸿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军情司上。
    目前军情司在广东有两个机构,分别为海军处和闽粤处。两者工作范围有所重叠,平日多有纷争和不便。林纯鸿令海军处专事收集海上情报,主要针对郑芝龙和刘香,近期还要将南洋纳入工作范围。而闽粤处主要收集陆上情报,以各地官僚为主要对象。
    同时,林纯鸿还命令高龙派遣得力人手充实两处,并打着总兵大营的旗号,公然将触手伸到了广东各兵营。
    加强军情司实力后,刘香舰队的踪迹源源不断汇集到海军军情处。赵和海在情报的支撑下,率领十余艘炮舰四处出击,专门打击刘香分舰队。每次作战均为速战速决,往往刘香刚集结了大规模战舰,赵和海又消失不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