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7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节

    陈思进摇了摇头,道:“不成的。往日,咱们军中因为失血过多,丢失性命的弓兵也不少,属下也曾想过这个法子。属下找了很多狗来试,输入血后,存活的狗十中不到一二……这么做太危险了!”
    林纯鸿沉默片刻,继续道:“找狗的父母或者子女试试,没准成功率更高。难道人的血液也是分类型的?到底有什么不同?陈哨将,你以后不妨在这个方面多琢磨。如果知道如何为失血的人输血,就可以救活许多本不会死的将士。”
    这话犹如给陈思进开了一扇窗,他不知不觉的陷入冥思中,根本就忘记了林纯鸿的存在。
    待陈思进醒过神来,发现林纯鸿依然盯着他,尴尬的笑了笑,道:“属下一琢磨问题,就忘记了别的事情,还望将军见谅。”
    “不碍事的。听闻你最近找了很多尸体,用利刃剖开之后,琢磨人体的构造?”
    陈思进大为紧张,马上行了个军礼,惶急道:“属下知错,做了此等有违天和之事,请将军责罚!”
    林纯鸿笑道:“这有什么?你继续做吧,不过要悄悄的做,这事情传出去后,恐怕对你、对荆州风评都不利。”
    陈思进目瞪口呆地瞅着林纯鸿,心里犹如翻江倒海,此等事,将军也支持?
    林纯鸿微闭着双眼,思索了片刻,道:“陈哨将,我看你带的几个徒弟还不错,应付救护之事也算得心应手。不如你回枝江吧,在行知书堂组建一个医学科,专门琢磨这些事情,这恐怕对我们更为有利。”
    今日给陈思进的冲击太大,一时之间居然不知如何接口,像个木桩一样傻站着。
    林纯鸿拍了拍陈思进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做吧,以后,你的成就必然盖过李时珍……”
    荆州军目前就驻扎在徐堡,离泌阳县城不过二十多里。
    徐堡乃当地豪强徐允带领族人所建,面积超过二百亩,堡墙高达二丈,极为坚固。崇祯三年,紫金梁路过泌阳县,给徐家的族人带来了滔天巨祸,徐允的小儿子更是在兵荒马乱中失去了踪迹。徐允痛定思痛,投入巨大的财力,穷三年之力,方才建成寨堡,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之所,当地人亲切称呼该寨堡为徐堡。当张献忠攻破泌阳后,孙可望派兵包围了徐堡,徐允率领族人与孙可望殊死搏斗,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时,孙可望突然撤兵。
    徐允如丈二和尚般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孙可望为何突然退兵。当林纯鸿的荆州军抵达徐堡后,徐允方才恍然大悟。
    徐允早就听闻过荆州军的赫赫战功,还知悉荆州军从不扰民,大胆地将荆州军迎进堡内,视林纯鸿为再生父母,拨出最好的房子给荆州军作为军营,还送来了大量的犒军物质,让荆州军欣喜不已。
    同时,徐允见林纯鸿身边无婢女扶持,还送来了两个丫鬟,林纯鸿毫不客气的收下了两名婢女,指派到陈思进麾下,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常识,专事照顾张凤仪。
    林纯鸿从护理所出来后,慢慢的往张凤仪的房间踱去,还未至门口,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药味。林纯鸿皱了皱眉头,在房门上轻叩了三声。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房门吱呀着打开,婢女见是林纯鸿,慌忙行礼,“婢子小云见过老爷。”
    林纯鸿点了点头,进入房门,径直往张凤仪床前走去。只见张凤仪静静的躺在红丝被中,秀发将苍白的脸色遮蔽了一半,散落在枕头上,显得异常恬静。
    林纯鸿看了片刻,一屁股坐在婢女搬来的凳子上,盯着张凤仪发呆。也许,张凤仪只是太累了,需要多睡几天而已,林纯鸿痴痴的想着。
    婢女正准备出去,却被林纯鸿叫住,问道:“我吩咐你们每天和张参将至少说两个时辰的话,你们说了吗?”
    婢女慌忙应道:“回老爷,我和小晴轮流着和参将说话,不敢耽误的。”
    林纯鸿挥手示意婢女出去,婢女慢慢的退出房间,转身轻轻的拉上了房门。
    也许,凤仪姐对婢女不熟,听到说话声也醒不来,没准听到自己的声音后会有所反应?林纯鸿抱着侥幸,轻轻的说道:
    “凤仪姐,小弟来看你了……”
    说完这句,林纯鸿大感为难,不知接下来该如何说。自己虽然与张凤仪见过几次面,但远远说不上了解,也不知道张凤仪最在乎什么。
    无法,林纯鸿只好想到什么说什么。
    “凤仪姐,上次在观口,你不惜得罪邓玘,拼命援救小弟,小弟一直记在心里呢。哎,上次与高迎祥的战斗打得真亏,那高迎祥怎么就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荆州军身上呢?现在想想真后怕,要不是凤仪姐率兵赶到,没准我就成了孤魂野鬼了……”
    “凤仪姐,你知不知道,我现在压力很大啊。家里没钱了,兵力无法扩充,现在对阵张献忠,我一点把握也没有。不过,这一仗必须打,你知不知道,张献忠残忍好杀,如果任由他逍遥快活,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失去父母,多少父母会失去孩子……”
    “凤仪姐,现在做点事情真不容易啊,稍稍越雷池一步,各种阻力就扑面而来。在整个大明,想做事的人举步维艰,尸位素餐的人反而越活越滋润,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明的整个制度出了问题。我就想改变这个制度,改变这个习惯……不过很难很难啊,我在荆州时,连裹脚都禁之不绝,屡屡有人不惜交出高额罚金,违反禁令……”
    “凤仪姐,你见过大海么?那大海辽阔无比,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呢。常言道,宁上山,不下海,那海里的风险真够大的呢,时常会迷失方向,还会遇到风暴,海上的汉子都是真汉子呢。我在海上就有一支小小的舰队,等仗打完了,我带着小凤儿和你一起去看海。凤仪姐,我准备在海上大干一场呢,咱们华夏的未来就在海上呢……”
    “凤仪姐,你在石柱呆着快活吗?那里的山民是不是很淳朴啊?我带着清江的山民走出了大山,不知道是帮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你说说看,如果我在石柱帮着山民走出大山,秦柱国会答应吗?山民们愿意不?不过,山民们迟早要走出大山,不如早点走出来。我还计划到石柱去一趟,去见见秦柱国,华夏历史几千年,让我打心底佩服的巾帼很少,秦柱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一辈子,不亲耳听听秦柱国的教诲,岂不要后悔死了?……”
    “凤仪姐,你在外面征战这么多年,想不想自己的两个孩子啊?我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可惜我不能陪在小凤儿身边,心里觉得愧疚不已呢。哎,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荆州呢,我想小凤儿都快想疯了。等孩子出生后,我就让他既学文又学武,成为一代英杰,唉,让他学那么多干什么啊,只要能他能健健康康长大,手里有谋生的本事,就够啦。……”
    ……
    说着说着,林纯鸿几乎忘记了静躺着的张凤仪,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及苦楚说了出来,丝毫没有留意到张凤仪的手指头微微动了一下。
    直到张凤仪恩呀了一声,方才意识到床上的病人已经醒来。林纯鸿狂喜,一把从凳子上跳起来,将头凑过去,紧盯着张凤仪的眼睛,呼道:“凤仪姐,你醒了?凤仪姐、凤仪姐……”
    张凤仪用力的睁开了双眼,明显的对光亮不适应,又闭上了双眼。良久,嘴唇挪动了几下。
    “凤仪姐,你可是要水?等等哦,我马上给你倒水……”
    林纯鸿手忙脚乱的倒来一碗清水,一滴滴的往张凤仪的口中滴去。张凤仪终于又睁开了双眼,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
    林纯鸿将耳朵凑近张凤仪的嘴边,急问道:“凤仪姐,你说,小弟听着呢。”
    张凤仪轻轻的说道:“我……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说对不起老婆孩子,还要改变整个大明……”
    说完,张凤仪的眼睛眨了眨,露出调皮的笑容。
    林纯鸿嘿嘿的笑了笑,转身狂呼道:“陈哨将,陈哨将,张参将醒过来啦……”
    第一百三十章 义子斗气
    时值十月,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泌阳县城北边的泌水上,已经可以看到薄薄的冰块。泌阳县城内,刘文秀带着几个侍卫,正疾步往县衙赶。刚走到县衙门口,刘文秀停下了脚步,抬头看了看一溜的人头,眉头紧皱成一个川字。
    这些人头就是泌阳的地方官,城破之后,不是被杀就是自杀,张献忠为了炫耀自己的战绩,命孙可望将人头挂在了县衙门口。虽然天气逐渐寒冷,但时日一多,未经过任何处理的人头慢慢的往下滴着腐水,让刘文秀觉得恶心不已。
    刘文秀跺了跺脚,从袖中伸出双手,不停的在嘴边哈气。侍卫们随着刘文秀止住了脚步,默默的侍立在刘文秀身后,不知道他们的主人为何着急慌慌的赶路,结果到了县衙门口又不进去。
    刘文秀对张献忠的残忍好杀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比如挂人头一事,刘文秀就从心底反对。这有何必要?除了让老百姓厌恶外,没有任何作用。
    刘文秀感觉自己的脚有了点热气,转头对侍卫令道:“派几个人,把人头取下来,都在滴水了,人怎么过去?”
    一个侍卫小心的提醒道:“将军,这是大王吩咐孙将军挂上去的……”
    刘文秀瞪了侍卫一眼,喝道:“要你取下来就取下来,哪有这么多废话!”
    这个侍卫暗暗的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话。
    不多时,人头就被次第取下来,刘文秀方才进入县衙,求见义父张献忠。
    张献忠正与几个美婢嬉闹,听闻刘文秀求见,立即将美女赶开,吩咐刘文秀进来。刘文秀行礼毕,说道:“儿子见县衙门口的人头在滴水,路过的兄弟们闪避着进出,十分不便,便令人取下来埋葬了。”
    张献忠挥手道:“些许小事,何必禀我?取了就取呗,你今日来有何事?”
    刘文秀拱了拱腰,恭敬道:“儿子见泌水已经结冰,特来告知义父。儿子估计黄河结冰已经不远了,最多还需一个月。不如咱们离开泌阳,慢慢向黄河靠拢,一旦结冰,咱们就渡河。”
    “哦?等黄河结了冰再说,官兵虽多又能奈我何?都是一帮不愿出力的家伙。”
    刘文秀的心里陡然一沉,左良玉、王朴之辈虽然如此,但林纯鸿是不是这样的人就很说了。要是林纯鸿如曹文诏一般,岂不是要恶战?
    刘文秀没有反驳,继续道:“儿子探听到,林纯鸿最近增兵两千多人,其中更是有精骑六百多,儿子担心,继续在泌阳呆下去,注定要与林纯鸿恶战,咱们的实力岂不是要受损严重?”
    张献忠换了个姿势,拿起盘中的一个红扑扑的苹果,一口咬下去半个,不停的咀嚼着。刘文秀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等着张献忠的下言。
    张献忠嘴里含着苹果,含含混混的说道:“林纯鸿刚增兵,我们就走,那帮兔崽子肯定会造谣说我怕了林纯鸿,那样多没面子?”
    面子?面子比实力更重要?刘文秀腹诽不已,但脸上不敢有丝毫不敬之色,“义父考虑得对,咱们兵力比林纯鸿多,好歹也要打上一仗。”
    “嗯,林纯鸿的情况探听得怎么样了?”
    “儿子无能。自从六百精骑到达徐堡后,我们的探马根本到不了附近,还被杀了不少,损失惨重。想派细作,又无人可派,林纯鸿的兵几乎全是荆州人,外人稍微靠近点,就被发现。”
    张献忠停止咀嚼,嗯了一声,道:“没事,兵马只要一动,林纯鸿的狐狸尾巴迟早要露出来,咱们两万兵马还怕了他林纯鸿不成?”
    ……
    刘文秀汇报完毕,离开了县衙。张献忠望着刘文秀的背影,暗暗叹道:做事情没话说,无处不让人放心,就是太迂腐了,有些事情总是转不过弯来,有些话不能对他直说。
    孙可望听说刘文秀命人直接取下了县衙上的人头,大怒,掀翻了桌子,发出一阵稀里哗啦的乱响。婢女们战战兢兢,连碎渣也不敢收拾,躲在一边发抖。孙可望杀人如同杀鸡一般,奴婢稍有不合意之处,便挥剑斩去,奴婢们当然没有主动上前劝解的道理。
    就连侍卫们也躲在门外不敢露头,深恐触了孙可望的霉头,白白的丢了性命。
    孙可望与刘文秀互相看不顺眼,一直明争暗斗。刘文秀命人取下人头,等于当众扇了孙可望的耳光,孙可望如何能忍?
    “不行,这口气绝不能忍,我得去找义父!”孙可望拿定了主意,就往门外冲去,刚好碰到了急急忙忙赶来的张百川。张百川也听说了县衙人头之事,听到瓷器的破碎声后,深恐孙可望一时冲动,做出傻事,慌忙赶来查看,没想到正好堵住了准备出门的孙可望。
    张百川当然不希望孙可望失去张献忠的信任,孙可望完蛋,他们这帮下属注定会变成爹不亲娘不爱的孤魂野鬼。
    “将军这么晚了准备去哪?”张百川堵住孙可望的去路,问道。
    孙可望将张百川推到一边,怒道:“刘文秀这个兔崽子欺人太甚,老子得去出这口气!”
    张百川急道:“听闻刘将军取下人头后,在大王处呆了个把时辰!”
    孙可望猛然醒悟,刘文秀在张献忠那里呆了个把时辰,都未听闻张献忠发脾气,说明张献忠已经默认了刘文秀的行为。
    孙可望也算一个爽利的汉子,拍着张百川的肩膀道:“幸亏你来的及时,否则真还犯了大错!”
    张百川经历丰富,当然知道孙可望发了脾气后需要一个台阶下,马上道:“孙将军,我弄到了一块米脂的佳米驴肉,要不到我那里尝尝?”
    孙可望乃米脂人,佳米驴肉乃米脂特产,正是孙可望最爱之物。孙可望转怒为喜,忙道:“去,一起去,不能喝酒,吃驴肉,喝杯茶也好!”
    两人边吃边聊,孙可望对自己的心腹爱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言道:“小时候苦啊,五岁就失去了爹娘,那时义父还在边军中吃兵饭,见我可怜,就收养了我,可以说,没有义父,就没有我,义父对我是恩重如山。”
    说到动情之处,孙可望眼圈都红了。张百川连忙转移话题:“属下观之,各路义军,唯有大王一路最为团结,大王对属下真是没话说。”
    “可不是,可恨那刘文秀,不知从哪里来的野种,每日哄得义父开心,屁本事也没有,每次冲锋陷阵,还不是我和艾能奇?”
    张百川对孙可望的话可不敢苟同,也没有反驳的打算,顺着孙可望的话说道:“大王麾下,唯有将军的人马最为精锐,尤其是弓箭手多如牛毛,前些日子,弓箭手不就建功了?打得白杆兵毫无还手之力,什么天下雄师嘛,牛皮吹破啦!”
    孙可望听了,哈哈大笑,心情明显畅快起来,将嘴凑近张百川的耳朵,悄声道:“我估摸着啊,义父这次可能要与林纯鸿大战,而且,你我可能都没有出战的机会!”
    张百川正咬了一口驴肉,还未吞下去,听到此话后,大惊,噎住了。孙可望连忙起身猛拍张百川的背,方才咽下去。
    孙可望笑道:“看把你吓的,一场大战有什么好奇怪的?”
    张百川满脸疑问之色,显然不知道孙可望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孙可望神秘的笑了笑,道:“在攻占泌阳后,又有无数的百姓来投,兵马都快超过三万了,但是粮草军械却不够,你说如何是好?”
    “属下估计,不超过一个月,黄河就结冰了,渡过黄河,粮草军械不就有了?”
    “粮草根本就支撑不了一个月!义父乃精明之人,就是想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人马推到战场上去,胜了当然好,败了,能活下来就是善战敢战之士,充实到精锐之中,这样既减少了吃穿嚼用的人马,又择出了精锐,何乐而不为呢?妙计啊,妙计!”
    孙可望说完之后,得意的看着张百川,“这点,刘文秀那个兔崽子肯定看不出,艾能奇只会一门心思的打仗,也看不出,唯有我,最懂义父的心思!”
    孙可望与张献忠一样,精明、残忍好杀,深合张献忠的脾胃,被张献忠视为第一得意义子。既然性格一致,敏锐的看出张献忠的打算,不足为奇。
    张百川倒吸一口凉气,这孙可望和张献忠到底算什么东西?恶魔?嗜血者?疯子?
    见张百川面露不忍之色,孙可望嗤笑道:“世道乱了,咱们这些造反的人要活下去,只能这样。这些年来,死了多少义军头领了?咱们能活到现在,还不是义父英明果断的结果?什么狗屁民心,都是扯淡的,待咱们安定下来后,有了立足之地,给老百姓一点好处,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还不对咱们感恩戴德的?刘文秀就看不透这点,整日在义父耳边呱噪民心什么的,简直笨到姥姥家了……”
    张百川细细思来,觉得孙可望的话虽难接受,但的确符合事实。当年太祖爷朱元璋不也是残忍好杀之辈?结果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基业,一直传承到现在!
    这个规则是不是该改变了?
    林纯鸿在思考这个问题,张百川也模模糊糊的想到了这个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