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零年代系统金手指 > 第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节

    大家伙都接受了这么个事实,学神她厉害,临床系和数学系这么两个不搭边的专业也能同时修,你哪怕是学生物,学制药都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些。
    只能说学神的大脑构造和他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他们自愧不如!
    夏小夏忙着疯狂刷题,阅读现有的数学教材,但是她发现,这个年代的许多数学教材并不广泛,书籍量少,题型也不如后世的灵活和多变。
    比如有许多数学相关的教材和书籍,其实都是在1985年之后1990年之后2000年之后出版的。
    此时的就她老师,齐教授给她的书来看,也并不多。
    夏小夏萌生了一个想法。
    她因着药剂改造脑域的关系,前世所经历的和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忆得一清二楚。
    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她为了应付一些考试和项目就有看过几本这样的书。
    无论当时是囫囵吞枣地一遍过,还是认认真真的研究,此时她都能想起来当时的内容。
    夏小夏准备将这些东西,从脑域中过滤出来,并提取了其中一些精要,加以编写,在a8大小的笔记本上面,整整记录了二十来页。
    她自己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过滤重新学习一遍,加上齐教授给她开的小灶,其实已经补习到一定程度了。
    夏小夏转着手里的笔头,凝眉沉思,她记得后世这场比赛,最好成绩不过是一个个人的第四名,另外两个名落孙山,总分似乎排到了三十几名?
    她想着既然参加了,那么就要拿能够拿到的最好成绩!
    虽说这次比赛总分并不看重,因为是交流赛,所以主要是个人比赛。
    但是夏小夏也想着给同去的小伙伴们开个小灶,都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也能够给国家首次参与这样的比赛开一个好头。
    让国外那些骄傲的大鼻子们知道,作为东方最大的国家,教育资源即使尤有不如,但他们一样人才济济!
    夏小夏无奈地想着,到底是年轻了,这样的自己就像是个小愤青。
    她收拾了东西,将手里的笔记本交给负责他们这次培训的常教授。
    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些帮助。
    常教授自然对夏小夏印象深刻,说实话,他对这次比赛并不看好,其一便是准备时间仓促,而且国内并没有这样的竞赛的相关经验。
    怎么做题,会出什么题,都在摸索中,所以培训的时候什么都要培训到,又什么都不能培训到极致,导致让他这样经验颇深的教授都有些无可奈何了。
    他接过来随手翻了两页,本来漫不经心的他,顿时坐直了身子,眼睛都瞪大了。
    “诶,小夏同学,先别走!”
    夏小夏刚从常教授的办公室走出几步,后面教授的声音就喊住了她。
    她回身,有些疑惑地挑眉:“教授?”
    常教授手里拿着那本笔记,如获至宝,他快步走了过来。
    “小夏,你跟老师说,这个是你自己整理写出来的吗?”
    夏小夏说道:“常教授,我是多看了几本书,想着有用就给整理在一块了。”
    思及现在并没有那些所谓的书,她只好道:“算是编写了下,老师,国外学校的教育进程兴许比咱们快上一步,因此我才略作修改整理一份,给大家都看看。”
    常教授还没整本看完,但是也大致看了两页,以他浸淫数学多年的眼光来看,一眼就看出了这些笔记的不同之处。
    其中一些数学观点和解题思路不仅新颖,而且简单精简,能够省略掉许多的繁杂演算,化繁为简,直指问题中心。
    别说学生,就是他都没想到过,这本笔记算是无价之宝了,常教授准备自己研究一遍,他有些迫不及待去探索了。
    “小夏同学,你真是好样的,可惜你早就拜在齐老头的门下,我是遗憾咯!”
    他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学习是其次,你能够有这样的分享和奉献精神,这个很可贵!我很欣赏你!”
    夏小夏不知为何,有些心酸,这些对她来说只是顺手一为,但是对缺乏教育资源的学子们确实是雪中送炭了。
    她抬起头,扬起漂亮的笑脸,“教授,对我来说,进步并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大家一起,才算是真正的进步!”
    “好好好,说得好!”
    “老杨啊,你们学校的学生觉悟可真不错,这句话我看比啥都实在!”
    后面来的是一个正式西装的中年男子和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约莫五六十岁,但是走路虎虎生风的老人。
    常教授转身去看,惊讶道:“杨校长?梁,梁首长?”
    这个年代讲究人人平等,拒绝官僚主义,因此梁首长也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人,按他的话,都是泥腿子出身上战场杀敌的,有啥子穷讲究?
    因此常教授只是惊讶,倒是没有多余动作。
    杨校长道:“老常啊,你去忙着吧,我们找小夏同志有事。”
    他转身看着从刚刚起就默默站在一边,没吭声的小姑娘,眼神温和慈爱。
    “小夏同志,这次是梁老同志亲自过来,说是得认识认识你,方便我们喝杯茶聊聊吗?”
    夏小夏看向一遍正笑着看她的中山装老人,以及这个平时见不到几面的校长。
    她干脆地点点头,笑着说好。
    杨校长放下了心,所幸这个学生胆子比较大,没被吓着,也够礼貌没失礼。
    他也被这个说来就来,完全不带通知,也不按常理出牌的老首长也惊吓到了。
    你就算现在闲着没事,那也是个顶顶重要的大人物啊,说跑来京大就跑来,完全不带考虑别人的。
    老同志们,是越老童心越重了,他无奈地摇摇头,带着两人往他的办公室走去。
    第57章
    “小夏,你知道你发明的那个药剂救了多少人吗?”
    梁首长态度始终很温和,看向夏小夏的眼神充满赞赏和对小辈的喜欢。
    夏小夏知道这个药剂的效果,但是目前的投入使用情况并不清楚。
    她摇了摇头,看向梁首长。
    梁首长坐下来,喝了口水,眼睛看向窗外渐渐泛黄飘落的叶子。
    “全国的军区医院都用上了这款药剂,短短时间内,不仅那些小病小痛的喝一瓶就好了,连那些饱受慢性疾病的病人,也有了很大的缓解,据说按这样的情况下去,治愈的希望很大。
    他重新将视线移向夏小夏,“小夏同志,这些传来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继续道:“这意味着,如果大量投入使用,所有的百姓都有了这么个保障在身,国家发展的脚步就会更轻快。”
    “我们每年投入医用治病的费用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如果这管药剂能够预防和解决大部分疾病的话,那么国家将会再无后顾之忧,能够全力将资源投入其他发展之中。”
    “你这一次立了大功了,我准备向上面给你请示奖励,即使是现在不能公开你的存在,但是我跟你保证,在未来,一定会有属于你的荣誉。”
    “我刚才听到你说,大家一起进步才算是进步,这个想法很好,个人主义不可取,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你这样思想觉悟高的少年人。”
    夏小夏回去的时候,脑子里不停回想着梁老首长说的话的,那个粗矿苍老的声音,是那般的殷切,郑重,字字如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她的心头。
    她原来做药剂是源于对药剂和生物构造的好奇,以及想要尝试的心态。
    并没有很明确地想要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去做点什么。
    医生医生,救死扶伤,夏小夏在这个一颗彻底清晰了内心的想法和野望。
    以前不知道从哪里听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有了能力,你想去做些什么?
    夏小夏现在知道了,为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添砖加瓦,身为芸芸众生的一份子,出一份力。
    一转眼,时间似乎过去得很快,天气渐渐地越来越冷,路上的行人从单件的秋衫到穿上毛衣外套,似乎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1984年12月1日,京市已经正式进入了初冬,此时报纸上电视上传来一个消息。
    “据国wu院最新文件消息:全国范围内将上市一款,针对所有细菌病毒所引发的疾病的特效药剂,该药剂名为“一号”,根据文件内容,“一号”涵盖了所有被感染的疾病的控制预防以及治愈功能。”
    “这么个功效强大的药剂定价仅1元/瓶,且开放给所有公民。”
    这个消息一出,全社会哗然!
    无数的记者和相关领域的人,都纷纷跑去研究院院长那边求解释,并强烈要求公布药剂研发人。
    这样的人不该被埋没,应该站在太阳光底下接受赞美和荣誉!
    但是很遗憾的是,负责人对药剂相关方面有问必答,知无不言,但是对研发人却一概保持缄默。
    这让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大家自发的在已知的医药界名人里面扒拉出某某教授,某某医学界大拿对号入座,连早已隐姓埋名的何老也被拉出来溜了圈。
    夏小夏周围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毕竟是他们医学领域近年来的最大的一件新闻了。
    “夏夏,你怎么不说话?”
    “这么个厉害的人,到底是谁,我一定要好好膜拜一下!”
    “对啊,以前的药有副作用不说,还见效慢,并且只针对一种病情,还不能保证治愈,这个一号太可怕了,堪称医药界的王者了,这么强大的东西,你说咱们学医还有用吗?”
    那个说话的男同学,说道最后有些哭笑地摇头。
    夏小夏听到这里才抬起头来,看向他们。
    “有用的,药不是万能的,我们临床系最要紧的是在动手术上面,比如生理性的病变和直接伤害,药剂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还是要看咱们手里的手术刀。”
    她认真地看向周围的同学,“你们说呢?”
    那男同学恍然大悟,“哈哈,夏夏,你说得对,这只会让我们以后动手术的时候,治愈病人的把握更大,是我想差了。”
    夏小夏下了课,收拾了东西,骑着自行车往她的小院去,她爸的电器店正式开张了。
    里面不仅卖现在时兴的电视机、冰箱、风扇、电饭锅之类家用电器,还有自行车。
    夏小夏因着认识了杨校长,通过他申请了走读,正式从宿舍搬出来,住到京大旁边的四合院去了。
    京大这里的小四合院,虽然面积不大,但破损程度小,稍微修一修,再改装下卫生间和厨房就能用了。
    因此夏小夏买了院子不久后,就从学校搬出来,住进去。
    这个地方虽说离着京大不远,但到底还是有些距离的,夏伟国特意从店铺里,匀了一辆自行车给女儿来回使。
    夏小夏骑着对她来说还有些高大的自行车,来回于学校和小院。
    要不是她体力和技术不错,还真难以驾驭这么大个块头的自行车。
    就这样,她的舍友几个也是羡慕地不行。
    早先就听说了,夏小夏家虽然是农村来的,但是看着家庭条件就不错,听说家里叔叔还是有品级的军人呢,具体是咋样没人知道,只传说是品级不低,能够开军车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