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零年代系统金手指 > 第2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节

    临床系只有两个女生,一班二班各一个,两个班级的人,特别是一班的都以这个年纪小的学神马首是瞻。
    夏小夏因为课堂表现和成绩,以及乖巧谦逊的态度赢得所有教授的好感,她上课的时候,教授都会特地指名让她坐前排。
    一来她个子小,二来老师都忍不住关注优秀的学生,坐在前面的特殊,让她每堂课都要被提起来回答问题或示范。
    如此一来,夏小夏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基础再次让学霸们瑟瑟发抖,也让老师们刮目相看。
    有的时候老师提的问题有些超纲了或干脆是课外的,她也能能够举一反三,侃侃而谈,这让学霸们不能不服,也让教授们喜爱得不行。夏小夏成功荣登为教授们老师们的心头宝。
    要说被她学神光环笼罩的学霸们,心情不能不复杂。但是看着那张稚嫩萌萌哒,明显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甚至有的小了快十岁的,都忍不住给自己一巴掌,被比自己小的女孩子比下去,还差距甚大,对着那张小脸都没办法嫉妒了呢。
    没办法互怼的男生们,只好臣服在学神的一米八的气场之下,干脆占起了地理位置便宜,时不时求指教求学神书单。
    夏小夏不是小气的人,系里气氛很好,那些逗比又努力的大同学们,和蔼可亲的教授们,都让她觉得很舒服,她也不吝教授自己的学习经验。
    虽然有些参考不了不能说,但是夏小夏还是根据情况和后世的一些经验给了他们,这些学习方法流行在临床系,大一的他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对这些来说用处是很大的。
    最近临床系学弟学妹们都很拼,教授们越来越满意,时不时说起,拿大二大三的学生去对比,一脸嫌弃的表示这届大二/大三不行啊,然而苦逼的大二大三学霸们表示,我们很无辜啊!
    “明天就要迎来第一次考试了,夏夏,你紧张么?”
    “额,当我没说,学神怎么会紧张,快让姐姐抱抱,好蹭蹭学神的光环!”
    同宿舍的赵亚现在和她很熟,仗着同宿舍的便利,几乎成了夏小夏的贴身影子了,据她说因为想要时刻笼罩在学神的光环中,考试如有神,顺带让外面那些小妖精羡慕嫉妒。
    如果让临床系的男生们来说,最讨厌的敌人榜首是谁,毫无疑问就是临床系唯二的女生赵亚同学了,谁让她整日得意洋洋地,仗着是女生又是舍友的关系,霸占他们的小学神,男生们表示尊严不可挑衅,小学神不可独占!
    按理说一个系只有一两个女生的情况下,那两朵花应该会让男生们捧上天去,但是临床系就不,赵亚让他们恨得牙痒痒就是了,另一个谁敢肖想,不是变态就是禽兽,再说会被临床系所有男生和教授打死的。
    这也算是比较奇葩的一个现象了。
    ………………………………
    “给你划过的重点,好好背背,考试别紧张,加油!”
    经过一两个月的磨合,夏小夏已经习惯了这个人来疯的室友,刚开始还不熟,没暴露出本性,现在熟悉了天天黏在她身边,时不时来一个熊抱。
    夏小夏来到这里这么久难得一见这么奔放的人,赵亚说她爸妈熟知女儿的本性,让她不熟的时候,就装高冷,能少说话少说话,别惹事,这招还是挺管用的,但是这货一旦熟了,就原形毕露。
    最后一门考完了,班上系里不少人来找夏小夏对对答案,碰上答案一样的能高兴半天,对不上的恨不得以头炝地。
    “完了这下教授有借口收拾我们了,特别是贾大魔王,原先老早就看咱们不爽了,这回还不找着借口削一顿?”
    “要削也是削你,你没对上几题,大分全给扣了,咋能拖上我们下水?”
    “我也没对啊,我已经做好了等死的准备了,平时书没少看,咋就关键时刻啥都忘光了。”
    夏小夏微微一笑,没理会这群逗比狗,抽出一本数学建模起来看,边上的同学一看学神已然放开考试的事,浸入那本他们看不明白的天外书,默默地闭上嘴巴,各回各位,默默趴在桌上为自己哀悼。
    “小夏,你咋能这么镇定?”
    杨可现在还是坐在她后面,他拍拍小同学的肩膀,挤眉弄眼。
    夏小夏给了他一个眼神,并不回应,脑子里把刚刚看的内容过滤一遍,拿起笔来刷刷写起公式来。
    这次的考试是大一新生第一次考试,老师们都很重视,不仅题目难度加大了些,还设置了不少陷阱,让你看的眼熟,实际上七弯八拐的没点干货的全栽了,平日里基础不好临阵抱佛脚划重点的除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其他的完全没办法。
    哪怕是再刻苦的临床系学霸们,也都对这次考试没抱希望,考前妄想大展身手,考完之后只顾哀嚎了。
    教授们成功达到了震慑这群天之骄子的目的,让他们看清自己有几斤几两,要知道在教授们眼里,考进了京大不算啥,能坚持到最后才是好苗子。理论知识都没读透搞明白,还咋看病咋动手术?
    这些道理,教授们批完试卷,就狠狠教育了一番,唯一例外的是夏小夏。
    她甭管考前考后都淡定如山,该干啥干啥,该看啥书看啥书,每个人捧着的都是本系专业的书死记硬背,她看的书啥都有,半点没受影响。
    “你们这些大几岁的哥哥姐姐,要多向小夏同学学习学习,平时多看多学,学得扎实了,哪用临时抱佛脚,这次回去,我列的几个题,错的都去给我写报告,交上来了我满意了,这事儿才算完!”
    教授们并不热衷于将试卷每道题都讲解,只列几个稍微有难度的讲讲,再把夏小夏的答案贴出去,几个不该错的,就麻溜地回去写报告,没做对的自己去想去反省,学习得靠自觉。
    第一次考试之后,夏小夏如往常那般吃完饭回了宿舍,过了会,想起来,到了京市也没报个信回家,虽然她老爸哥哥回了家会说的,到底不如自己说来得实在。
    她想了想,拿了钥匙,从铁皮柜子拿出个小布袋,类似于钱包的款式,用布缝住的,开口系了个扣子,里头放了她带来京市的钱。
    老早的时候,夏小夏的私房钱就不方便放家里了,林宝花在县里信用社给她办了张卡,存了小笔钱,这回来京市带的现金都是没来得及存进去的那些。
    有一高奖励的三百块钱,县一中听说她考了状元录取了京大,也跟着送了笔奖金来,还有县教育局的省市教育局的,这些统统给了奖励。
    而京大除了生活费和入学费也给了两百块奖金,再加上家里爷爷奶奶爸妈还有大堂哥给的钱,这些足足有上千块了,夏小夏也没来及去存起来,干脆一起带了过来。
    她准备明天就去市场和百货大楼挑挑几件稀罕的礼物,再写封信寄回去,让家里人放心,特别是她奶奶,越老越皮,若不是拿住了二叔来说事,保准这次也跟着小儿子一块带孙女来上学了。
    贸易市场那片夏小夏上次就跟老爸哥哥逛过了,也摸清了里头卖得啥,基本都是些吃的用的相关的,无外乎就是最新鲜的米粮肉菜,用的锅碗瓢盆家用电器,也有些廉价的纺织品,没舍得上百货买的,就在这买点新鲜颜色穿穿,价格便宜咋穿都舍得。
    百货这会有个花国特色的名称,叫东方红百货,里头就是个后世百货商场的简缩版,物品专柜摆放没那么讲究。
    但凡上个新鲜款式的,只要价格合适,摆上立马就没了,销售们也没那些意识去整这些,反正东西好卖,比供销社款式多时尚又新鲜,有些价格是贵了些,但不要票啊,多划算!
    有些专柜里还摆着港城来的时髦货,这些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缺少人买。
    夏小夏逛了一圈,这栋楼总共三层,亮堂堂的,好多门窗柜台全是玻璃,灯也好看,在夏小夏心目中的粗糙版,俨然是京市这些百姓们的天堂和骄傲,能在这里买几件漂亮的东西回去,大妈大婶们能吹个一个月不样儿的。
    夏小夏先是去了文具区,买了两个小书包,印着时下最流行的葫芦娃兄弟,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葫芦娃兄弟绷着胖脸,单脚曲起摆出飞行的姿势,看着又酷又可爱。
    夏欢夏喜自从家里有了小电视机,得空了就跟爷爷强遥控器,爷爷爱看西游记,他们专看葫芦娃麦兜哪吒的,其中七个葫芦娃是他俩的本命,连作业本上都偷偷拿着铅笔画,还不让人瞧见,一翻就急眼了。
    夏小夏很了解几个弟弟哥哥的喜好,她果断买了一蓝色一黄色的书包,想想又买了一套英语磁带,这是给夏至的。
    家里人多,夏小夏也不嫌累,把整个百货全逛了遍,手上大包小包的提了好几个,东西太多也不方便拿回宿舍。
    她干脆提着去了邮局,将这些东西打包好,拿出早就写好的信,又现场添了一张,写着这个给谁那个谁的,省得弄混了。
    收件人夏小夏写的是奶奶夏菊花,毕竟她老爸整天到处跑找不到人,夏妈也忙着,很少回村里去,索性就写了老宅的地址,让他们自己分。
    忙完这茬,夏小夏出了一身汗,抬起腕上银色秀气的手表一看,已经是中午一点了。
    她也没回学校,直接在边上找了一家牛肉馆吃饭,点了二两牛肉配了生面,桌子上有老板自制的辣椒酱,往面里抹上一勺,夏小夏顿时胃口大开,大热天的,她吃得满头大汗,拿着随身携带的帕子擦擦脸,吃完走到附近的公交亭等车。
    闲着没事的时候,打开系统吃了颗清凉丸,这个专治热天还防汗,夏小夏一吃完立马不热了汗也不流了。
    这是她某次做完题闲着无聊翻看商城的时候看到的,价格便宜到令人发指,就像是后世那种薄荷糖似的,放在商城最低下,似乎是无人问津。
    夏小夏问系统,系统语气蔑视,它道他们大星际时代,伟大的哥摩联邦早有控温系统,这种低级糖豆的存在简直是不可思议。
    于是夏小夏0.5个星石,花了一百个星石买了一堆,留着背包里以备不时之需,学校宿舍里教室里全没空调风扇也不管用,吹的全是热风。
    夏小夏被药剂改造后的身体更加敏感,也怕热气,而这种她爱若珍宝的糖豆就是她到现在还没中暑的秘密武器。
    “嗨,小夏,出来逛吗,难得见你手上没捧着本书。”
    夏小夏专注逛着商城,企图再走运遇见个什么便宜大甩卖的糖豆药丸的,她低着头没看见人,对面的已经走到她面前,拿着手在她面前晃来晃去。
    第44章
    考试过后的夏小夏又一次成为了学校的名人。
    所有科目全a,教授们提起来赞不绝口,证明的自己的实力的夏小夏,现在更忙了,她现在已经在接触大二的课业了,有时间就去蹭课,她的课表满满一页,成为京大拼命小三娘,就算没上课的时候,也是在图书馆或者宿舍里看书,有时候也会去她老师齐教授那里坐坐。
    齐教授对这个学生越来越满意了,时刻挂嘴里炫耀,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徒弟就是京大的少年天才,托他的福,京大所有教授都知道了临床系那个天才光环有灵性的学生是跨专业齐志的学生。
    出名的后果导致夏小夏经常被围观,但是京大的学生还是很有素养的,而且都是成年人,对个小妹妹也不会做出什么举动来,加上各个都忙着看书学习,也没多少时间来八卦,所以除了被多看两眼,别的都没让夏小夏操心了。就连食堂阿姨看她可爱娇嫩都会给她多打几个菜,特别是肉,夏小夏有点无奈,在不好意思的提醒了几次之后,阿姨才算是相信了她不爱吃肉这个奇葩的设定。
    此时的湖里村一片忙碌。湖里村西边一片地,连着那座山都是夏家的,那片地立着一栋厂房和宿舍楼,其余的地方村民们,该干活的干活,闲的没事的就抓着花生瓜子嗑,坐着吹牛聊天。
    村口夏家边上,新开了村里唯二两家小卖部,这是吴家开的,当初还找了夏伟业借了点本钱,才进了些货,收拾了间旧房就开起来了,星光机械厂里有一家小卖部,那是夏伟业为了方便干活的员工开的,村里人进厂到底是不方便,买东西只能晚上他们下班了才能进去,吴家就是看中了这个机会,开了小卖部之后村口就热闹了起来。
    大家生活用品柴米油盐孩子们的小零食都有地方买去,不用大晚上去厂里买,也不用特意去镇上县里,倒是方便许多。
    更何况,吴家靠着夏伟业的投资还牵了部电话,怎么都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这些大小媳妇没事干的时候,就爱往小卖部跑,人多的时候还能坐下来聊聊天,这是最有滋味的事了,所以小卖部的瓜子卖得最好,也是有这个缘由。
    那茶杯大小的瓜子只要3分钱一杯,买个两杯揣兜里就能坐下来嗑好久。
    这天家里没活干的媳妇们还都坐在吴家小卖部门口,那边有邮局送包裹的过来,夏家住在村头的村口,就离着吴家不远。
    那送件的踏着个小自行车,吭哧吭哧地上坡,村子背靠上,因此地势略高,他干脆下了车推着自行车走。
    喘了口气,嘴里边喊着:“夏家吗,夏菊花女士在不在,你的包裹到了,快出来领吧!”
    边上的媳妇一听,伸手一指,“她家在那,你去拍拍门,这么喊没准听不见。”
    她嗑着瓜子,吐掉瓜子壳,顺嘴一问:“同志,这是谁寄过来啊?”
    “这位女同志谢谢你啊,这是京市大学寄来的哩!”
    几个人一听,拍拍手上的碎屑,跟着一道去。
    “这京大,是小夏寄的吧,咱们这也就小夏考上了京市。”
    “就是啊,这闺女可真给夏家争光,给咱们村里争面子,多么好的女娃啊。”
    “可不是,这才上大学多久,就寄了这么个大包裹来,瞧瞧足有好几公斤吧!”
    “这孩子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又乖巧又懂事,要不怎么说人家考得上大学,这思想觉悟就是不一般。”
    他们几个瞎聊,边上送包裹的也跟着点点头,夏小夏这个名儿她也认识,他们这片地,这县里市里甚至是省里那是少有不知道的,之前夏小夏考上了京大还是以全国状元的身份,这下子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了过来。
    甭管是政府领导还是记者报社,都找了过来。
    夏小夏从小到大的经历被反复挖掘了一遍,年纪小成绩好,家庭成分也不错,虽然这会不讲究这个,但到底是被影响了几年。
    这个年代人们对大学生都报以仰望的目光,都觉得那能考上大学的都不一样,脑袋瓜子就是比别人聪明,思想觉悟也比人先进,要不怎么能人家是知识分子,自己是泥腿路子呢?
    更别说是高考全国的状元了,放以前那都是要当官的!
    所有的人都抱了万分期待和好奇的眼光看过来,记者们不负所望,夏小夏被采访了好几次,电视新闻也上过,全国发行的报纸都上过,每次报道上写的啥省份啥县市啥村的,只要带上这名儿,本地的人就万分骄傲,所以夏小夏算是这片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送包裹的这个,今儿个一看到夏小夏的包裹,连忙取了过来怕被同事给抢走,优先给送了过来,他也是送过状元包裹的邮递员了,这牛他能吹一个月了!
    “是谁啊?”
    夏菊花瞧着和几年前没什么差,甚至因为家庭顺遂,生活水平又好转的原因,人越发显得年轻起来,开起门来,一张老脸笑盈盈的。
    “这位大婶,您是夏菊花女士吧?您有个京市来的快件,签收下吧!”
    邮局小哥露出热情的笑意,企图在状元的奶奶心里留个好印象。
    夏菊花一听这话,眼睛刷的亮起来。
    “是我孙女给我寄的吧,唉,我就知道这乖宝最喜欢奶奶了,有啥好的都想着奶,真是乖孙孙!”
    她激动地抹了抹泪,“在哪呢,我瞧瞧!”
    邮递员刚递上包裹,夏菊花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抢了包裹,那速度一点都不像年过半百的老人,那个快准狠,小哥都愣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