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清穿四福晋日常 > 第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节

    虽说在场的没几个人,可老四要是就那么不管不顾的把什么都往外说,太子定然好不了,就是他这个皇上也少不了要被人说对太子管教不严才会纵成这样。
    四爷自然是考虑到了皇家的体面,加上皇上待人宽厚,真要是说了,反而会让皇上作难,于他也没好处。而且这样点到即止,皇上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其他的事哪里还需要他去操心。
    只是再想想如今国库空虚成那样,真真是再禁不起任何战事,就是一支二十万的军队,只要开拔,一天最少要耗费二十万的军资物资。这前后加起来四百万不过,的确不能支应将来随时有可能发生的长时长线作战。
    突然,他想起了临进宫的时候福晋讲的那个故事,这一联想,便提议道:“儿臣有个愚见。”
    康熙坐回到炕上,指了指凳子让老四几个坐下说。
    四爷说道:“唐史中记载,李世民在位时之所以能出现贞观盛世,离不开他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他也曾言,‘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而为了表彰这些功臣,命阎立本绘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儿臣觉得,这种崇重功臣、能臣的精神是值得借鉴的。”
    康熙听了饶有兴致的敲了敲桌子,说道:“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古往今来少有睥睨者。不过这崇重功臣,能臣原本就是明君之选,只是能做到他那样毕竟少数。”一时也是感慨良多,哪个君主不希望自己治下能是个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他少年登基,接手的本来就是个烂摊子,亲政前受制辅政大臣,接着又是三藩台湾多年征战,这也不过才太平没几年,要说盛世却是远远达不到的,如今的国库早就已经见底了,别说西北问题不断,就是随便遇上个灾荒都能让朝廷喘不过气。
    可底下的臣子也都不是傻子,朝廷的难处都是看在眼里的。可当年封功封赏尤在昨日,臣下们就是一点也不体谅,装傻充愣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这会听了老四的话,可行倒是可行,就是跟臣子的情分只怕是要更淡了。
    四爷见皇上脸色不好,立马离座跪下,“儿臣不孝,让皇阿玛作难了。”
    康熙收敛神色,摆了摆手,把老四叫起,“这不关你的事。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不为别的,这个恩典对那些有功之臣可比任何赏赐都要来的看重。要说在宫里开辟个场所来做这件事,倒不如在宫外,修建一个祠堂,年节祭祀不止受满朝文武的跪拜,就是百姓也不拦着。”
    这个动静可就大了。
    第13章
    康熙想了想又说,“就建在德胜门外,前海不是有几处地方不错。”
    那岂止是不错,王公大臣聚集的地儿,非皇上赐的那可真是有钱都买不来。
    内阁大臣蔡禾廷这才问道:“既然是祠堂,又该叫什么。”意思是让皇上赐名。
    “你们都畅所欲言。不拘是人品德望,为官清正廉洁,军功也好,别的什么功绩也行,总归是要能让满朝文武信服。”
    四爷和十三爷不约而同说道:“贤德祠。”“忠良祠。”
    康熙把这两个名字一琢磨,“就叫贤良祠。”竟是把两个名字中和一下,更具有深意。
    “若璞拟旨。”
    一旁的蔡禾廷这便坐到书桌前。
    “朕大概说个意思,你斟酌用句。”康熙边踱步,边说。
    大意就是皇帝为了感念先人在打江山的时候做出的牺牲和贡献,特地建祠以香火供奉其牌位,往后但凡有重大祭祀活动,皇子阿哥们必亲率八旗王公大臣前往祭拜洒酒。除此之外,再有建功立业者,其百年之后也可将牌位奉入贤良祠,受万世香火。
    如此殊荣,一点不亚于升官赐爵。
    四爷心里鼓动不止,他是再没想到皇上真的会这么做。
    这之后在场的几人又一起提名了几位早年在入关时的功臣名将,待大朝时再向百官公布,不在话下。
    而剩下的就是这督建祠堂之人。
    “胤禛你说说看,这个任务交给谁合适。”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是要在皇阿哥中挑个主事的。而既然是问四爷,显然就不是要交给他了。
    不是四爷自大,这些兄弟他在脑子里从上到下过了一遍,觉得除了自己都不太适合。可皇上既然这样问了,他自然没有再自荐的道理,这便说道:“十三阿哥可堪担此任。”
    康熙看了眼一旁边的十三,指着桌上那沓银票,道:“这些拿去经办着使吧。”又对老四话锋突转道:“赶明儿你亲自去趟法渊寺,请章嘉大师进宫来讲经说法。”
    四爷领命,同十□□出了养心殿。
    十三爷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府,兆佳氏唤了他好几遍才恍惚回过神来,“你刚刚说什么。”
    十三福晋嗔了眼,“爷这心不在焉的,是还惦记着那卖花姑娘呢吧。”
    这都什么跟什么。“爷这会儿没功夫理你,有什么事等爷回来再说。”
    本来只是一句戏谑的话,十三爷这个态度倒是让十三福晋心里生了疑,“这马上就天黑了,你真打算找那卖花的过夜去不成。”
    十三爷都走出门了,又给折了回来,揩着十三福晋的脸假意捏了捏,“什么好的不学,尽学些拈酸吃醋的。爷是要上四哥那儿一趟,你自己吃饭吧,不用等我了。”
    十三福晋捂着脸扶在门边,“你倒是多穿件衣服再出门啊,怪冷的。”嘴角却抿着笑。
    院子外隐约还可以听到十三爷说冻不着,你且在屋里待着等爷回来就是。
    管家把马鞭递给十三爷的时候还不放心道:“爷要不乘车要不坐轿也成,骑马也忒冷了些,要不您等等奴才去取件披风来再走。”
    十三爷接过马鞭,利索的翻身上了马背,“你见过爷几时娘们唧唧的了。”往后一蹬脚,就冲了出去。
    不怪十三爷心急,起初刚被太子看重的时候他的确是有点飘飘然。想想这么多个阿哥里,能有差事的可没几个。这一上来就对他委以重任,多少是有些得意的。
    只是没想到太子给他的任务并不是表面上那样协助四哥,而是监视他。
    谁不知道四哥跟了太子都要有十年了。少时不算,那用人家也有好几年之久了。
    在外人眼里,说四哥是太子分.身都不为过。可就这样一个人人都觉得是最信重的人,却要被这样防着。
    十三爷是不知道他的四哥知不知道这其中原委。但就他那被贿赂的一百万来看,显然自己是低估了四哥。也许就连太子也轻看了四哥。四哥的城府明显不是他们这几个兄弟可以摸透的。
    所以十三爷也想明白了,玩心眼他显然还太嫩了,就是不知道这会儿再去向四哥投诚来不来得及。
    四爷一回府就直直回了正院,连一口热茶也顾不上吃,在屋子里走了好几圈,突然有点不可置信地说了句,“皇上准备在德胜门外建个祠堂。”
    萧歆有点摸不着头脑,平时这么会藏事的人,怎么这会儿像个愣头青似的。她也不去深究,想告诉你,不问也会说。这便反握了握四爷的手,“爷这一路是怎么回来的,瞧这手给冻的。”说着就给抱起来哈了哈热气。
    四爷这才把宫里发生的事跟萧歆说了,而后才唏嘘道:“不知道为什么,爷这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说不出来是什么。”
    “那这个祠堂叫什么呢。”萧歆想,该不会那么巧吧。
    “贤良祠。”
    得咧爷,您也甭奇怪了,这是在您在位年间才新建的祠堂,如今倒是被阴差阳错的给提前了。可这些,萧歆自然是不能说的,这便宽慰了几句,准备开饭把这事岔过去的时候,下人来报,十三爷上门了。
    这都饭点了,再等人兄弟聊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况且饭菜趁热吃才香,过二遍可就失了滋味。
    加上四爷的朋友圈就十三爷,萧歆自然也对这个小叔子平添了几分好感。
    这便让人把十三爷请进花厅用饭。
    十三爷也是没想到,平时请客都以青菜豆腐著称的四贝勒,私下里也没好到哪去。
    也不过六个菜,还是素菜居多,要不是他没打招呼就来,都要怀疑这是为了对付自己才刻意准备的。
    而且这个时节,竟然还有玉米地瓜这样的粗粮摆在桌上,真是……让人有点一言难尽。
    四爷却说,“别看这些吃食不起眼,对身体却是有益处的。”
    这话十三爷是信的,“想想在宫里的时候,皇阿玛就每常让我们这样吃,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四哥还这样坚持。”
    四爷心说早年是因为朝局动荡不安,又连年战事致使国库空虚,皇上带头削减开支,别说他们这些阿哥,就是宫里的娘娘们也都没有例外的。只是十三那时候还小,并不清楚这并不是皇上为了让他们尝鲜才那样做的。
    难免感慨,“如今虽说日子好了,也没道理整天铺张浪费,吃着好,舒心就行,惠而不费才切实际。”
    十三爷听了颇有感触,这握在手里的地瓜闻着是挺香的,应该是烤过的。他吃了一口,软软的糯糯的,甜而不腻。
    再看四哥,也是一口地瓜就着一口菜吃的很是有滋有味,很难让人想象他竟然还是个贝勒爷,这地气接的也是没谁了。
    然而十三爷却突然就心情沉重了起来。
    “怎么不吃了,不合口。”四爷问了句。
    十三爷这才放下手里的,一脸忧心的说,“四哥你说,我能办好这差事吗?”这要是在给太子办事前,他肯定是有信心的。
    四爷这才认真看了十三爷,那眼巴巴的等回答的样子还真有点像是你不肯定我,我这心里没底气啊,这个意思。
    但是四爷也不全是抱着在矮个子里挑了个高的将就心理,才举荐的十三。他也是经过了一番衡量对比,觉得十三这人虽然侠义心肠重了点,胜在没私心。
    这便肯定道:“你虽然还没经办过什么正经差事,但是你的为人爷还是信的过的。只要你心持中正,不受旁的左右,一百万两要督建好这个祠堂不难。”
    这个旁的是指太子吧?
    十三爷小心翼翼觑了眼四爷,这点到不说破,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对太子言听计从!
    回想在养心殿的一幕,皇上就曾提过为什么不把那一百万两上交给太子。说是贿赂给四哥,其实还不是要孝敬太子的。
    皇上又岂会不知?
    外面对太子的一些不好的传言十三爷也是有听过。可那人毕竟是在自己小的时候对他好过的,因为从小没有额娘,对他好的人,他都是心存感念,不管过了多少年都是。
    可如今再看四哥的态度,他觉得自己不能再一味盲目的对太子言听计从了。不说扯后腿,至少不能再事事听之任之,起码的好赖还是要分的。当然,该规劝的更是不能少。
    打定了主意后,十三爷的心也安定了下来。又在得知饭菜是四嫂亲自下厨做的,难免又给面子多吃两个地瓜三个玉米并一盆子的蔬菜汤。
    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让人把剩下的地瓜包起来,说是要带回去给他福晋吃。
    萧歆对此也是哭笑不得,隔着帘子说:“何苦带那吃剩的,没得让弟妹说我这个做嫂子的小气,真喜欢吃赶明儿让人再送一篮子新的过去不是更好。”
    十三爷豪爽惯了的,哪里就会介意这些,还生怕不让带一样,自己动手抓了两个起来,“四嫂亲手烤的地瓜不定她怎么受用呢。”也不用装起来,揣怀里就往外走了。
    门口碰见个丫头,这大冷天的,缩在风口下也不知道候了多久,鼻子被冻的通红,躬着身还能听见吸鼻子的声音,怪可怜见的,这便顺嘴说道:“紧着进去吧,你们主子爷都在里头。”
    “杵那风口里做什么,赶紧回家去。”四爷打着帘子往外看,敦促了声。
    那丫头因为得了十三爷的话,这会已经来了四爷跟前,才说了一句,“格格身子不好了几日。”就听里头传来了萧歆的声音,“知道让十三弟紧着回去,自己怎么就不知道了,真当自己也是十三弟那练武的身子了不成。”
    四爷也没马上回屋里,先打发了那个丫头,才往外头再望去一眼,隐约可见十三的衣角从墙边飘过。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出现的内大臣蔡禾廷-若璞乃虚构人物,无考,谢谢!:-d
    红包一直都有,因为作者不懂卖萌,留言比较惨淡,凑多了再批量发,望知悉!^3^
    第14章
    直到回了府里,十三爷还纳罕不住,“你说四哥这是被四嫂给辖制住了吧!”
    十三福晋啃着被十三爷捂热的地瓜,含糊不清道:“要我是四爷我也愿意被四嫂这么管着。”多新鲜呐,堂堂一个福晋亲自下厨,四爷该知足了。
    十三爷站在男人的角度可不这么认为,这没有侧室格格那些也就罢了,四哥那里可是出了名的美人窝,不是胜在数量,而是美貌。
    这男人看女人还不是除了脸子就是身子。
    之前四哥怎么样十三爷不知道,他只知道四哥的侧室和格格没少给他生孩子。
    再看今晚这架势,这可真是让他长见识了。
    四嫂平时看着挺贤惠和顺的,没想到辖制起人来还是很有一套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