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药女晶晶 > 第34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6节

    李晶晶吃了一小碗三鲜馄饨、两个蟹黄小笼蒸包,虽然还能吃得下,可是怀孕初期吃得太多,胎儿吸收的收,基本上都被母体吸收了,这样体重就会飞涨。
    她为了体型不走形,生产后能够迅速恢复苗条的身材,在头三个月管住自己的嘴。
    何敬焱瞧到李晶晶望着美食一脸的纠结,关心的道:“娘子,再吃些。”
    李晶晶放下了碗筷,摇头道:“我晚上还要吃,这会子已经吃够了,不能再吃。”
    何敬焱忍不住伸出左手摸了摸李晶晶的头发,道:“娘子就是变胖了,为夫也一样喜欢。”
    李晶晶白了何敬焱一眼,道:“我要是变成敏娘那样,你也喜欢?”
    何敬焱脑海浮现堪比两个何义扬一样的董敏,如果李晶晶也变成体型是两个他这样的女子,腰身粗得两手抱不过来,脸上的一双星辰般的大眼睛被肉挤成一条缝,那也是蛮可爱的很有福相的吧。
    他笑道:“娘子就是胖了也比敏侧妃好看许多倍,为夫自是喜欢。”
    “油嘴滑舌。”李晶晶伸手捏了何敬焱的大腿一下,心里却是美滋滋。
    外面传来奴婢恭敬的声音,“郡公爷好。”
    厚实的帘子被掀开来,已拥有正二品郡公爵位的李云霄戴着官帽、穿着紫色朝袍,脸上的青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睿智,威风凛凛,英俊不凡,进来后笑道:“我就知道妹夫得了我妹妹有喜的消息,肯定马上回王府。”
    何敬焱朗声道:“多谢二哥派人给我传消息。”
    李晶晶怕耽误了何敬焱的正事,要等着他回来,李云霄却是认为这样的大喜事,要让何敬焱赶紧回来陪着李晶晶,就派人连夜送去信。
    李云霄喜滋滋的笑道:“我终于要当舅舅了!”
    昨晚他知道这个消息高兴的一蹦三尺,今天再说起此事时都是忍不住的激动兴奋。
    何敬焱却是挥手道:“二哥,你身上有凉气,快离我娘子远点。”
    李云霄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目光带着歉意,坐到了圆桌对面。
    李晶晶问道:“二哥,今个你是不是逢人就说我有喜的事?”
    李云霄笑着答道:“是啊。”他的性格可捂不住这样大的喜事,又问道:“妹妹,你今个可好,我的小外甥可好?”
    “我与你外甥都好着呢。”李晶晶挥手叫来李欢,道:“你去给亲朋好友的府里带个口信,说我有喜了,只是年前各府的事情都多,不用亲自过来瞧我。”
    黄昏前,李去病一家四口、何敬淼一家四口、曲多一家七口都来了。
    狄玉蓉在今年六月给李去病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云风。李去病已是儿女双全,知足的很。
    何敬淼的儿子张轩扬比李云风小两个月,已过了百日。
    何敬淼的小叔子张江亮过了年就九岁,已经在金城书院读了半年书。
    曲多一家没有增加人口。曲多与马氏仍是五个儿女,其中三个儿子都在金城书院读书。
    这三家是何敬焱、李晶晶在金城的亲人,得知喜讯,立刻赶过来道喜。
    李晶晶先是抱抱小堂弟李云风,又抱抱侄儿张轩扬,跟狄玉蓉、何敬淼嘱咐道:“天气寒冷,风郎、扬郎这么小,下回你们可不能带他们出府了。”
    不一会儿,狄玉敏、王烟雨也抱着几个月大的儿子狄金过来了。
    “晶娘,恭喜你有喜了!”王烟雨将狄金送到李晶晶手上,笑道:“我家金郎一见你就笑。瞧,他又笑了。”
    狄玉蓉把过了年就三岁的女儿李曼曼牵过来,指着李晶晶的肚子,问道:“曼娘,你猜你姐姐怀得的是小外甥还是小外甥女?”
    李曼曼梳着包子头,鬟上盘着金丝飘带,穿着粉红的长裙,外面罩着镶有白狐毛的深红色马夹,肌肤粉白,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漂亮可爱的像个小仙女,用软糯的声音道:“小外甥。”
    众人纷纷恭喜何敬焱、李晶晶。
    谁知,李曼曼又大声道:“小外甥女!”
    狄玉蓉惊喜道:“哟,晶娘,曼娘说你这怀得是龙凤胎。”
    “我的曼娘猜得最准了。”李去病一把抱起女儿,自豪的笑道:“她娘、淼郡主、雨娘刚刚有喜让她猜,她都猜准了,这回猜她姐姐,肯定也是准的。”
    何敬焱朗笑声更加高了,伸手去抱李曼曼。
    别的小孩子都怕何敬焱,唯独小姨子李曼曼不怕,就张开小手臂让他抱。
    李晶晶来到陇北,头一回见到何敬焱这么高兴,他也就在大婚那天这样过。
    她不由得期盼起明年生下小宝宝之后何敬焱的表情。
    众人怕太闹吵到李晶晶,晚饭都不用了,就各自回府,还特意说年三十就不在焱王府过了,让她好好安心养胎。
    到了晚上,何敬焱将三位管家叫过来,当着李云霄的面,道:“公主有喜,不能劳累,日后有小事就按平素的来办,大事问本王,本王不在,就问郡公。”
    三位管家连忙恭敬的点头。
    何敬焱询问了这几日府里的事务,得知有许多人排着队等着让李晶晶瞧病,板着脸道:“药院里有五位大医师,一位大药师,患者让他们瞧了就是,不许打扰公主静养。”
    前来找李晶晶瞧病的患者都不是普通人,拿了皇室人的引荐信的本朝达官贵人,从国外万里迢迢来的各国贵族。
    三位管家提出此事就为了得到何敬焱这句话。
    何敬焱低头品着宫里赐下的母大红袍新茶,心说:这样好的茶,可惜我的娘子有喜不能吃了。
    他一想到李晶晶,表情都跟着柔和了,道:“明个就将年钱都发了,数额比去年翻三倍。”
    焱王府的年钱数额比其他王府的都多。
    今年何敬焱抢了吐蕃国,光是黄金珍宝,就足够李晶晶投资十个陇北的银钱。
    何敬焱上供朝廷,赏赐众位将士官员,还富得流油。今个高兴,赏赐府里人的银钱也就多了。
    三位管家鞠躬行礼替府里所有下人、亲兵谢恩。
    李云霄等着三位管家走后,低声道:“妹夫,何平、何安曾是佛教的人,你把他们弄出府去。”
    半个月前,何冬以平乱为由下旨封了长安寺,将寺里的和尚全部派到倭国去传佛。
    佛教上下震动,几万香客自发的联名要保住长安寺。
    何冬接着下旨以长安治安为由令白云观的道士全部在年前迁走。
    佛教见连国教道教也受到了皇权狠厉的打压,在龙腾军、狮啸军的压制下,只能服从圣旨。
    如今长安寺的几千名僧人已经在前往倭国的路上。
    道教的白云观只是迁出长安,不是飘洋过海远走异国,比长安寺强太多了。
    元云子虽是大骂何冬过河拆桥,然而不敢抵抗皇命,只有带着观里的人冒着严寒迁到洛阳的天河观。
    “我也正有此意。”何敬焱对于子风、妙水、刘大医师及广明子还是信任的。
    焱王府跟个铁桶似的,连只有坏心思的苍蝇都飞不进去。
    何敬焱、李云霄仍是万分小心谨慎,不允许李晶晶从现在到生产后出现任何的差池。
    何平、何安在药院呆了这么多年,就这样被何敬焱一道命令清出药院,安排到虎奔军当军医。
    年三十,金城上下欢腾过大年,焱王府相比起去年就安静的多了,除了祭祖、年夜饭之前放了鞭炮,就不再放了。
    何敬焱怕太闹腾惊着李晶晶腹里的胎儿,用了年夜饭之后,与李云霄不让李晶晶守夜,让她早点去歇息。
    “我的身子好得很,没那么娇气。”李晶晶没有练武,但是自小采药、跑步,少女时期常骑马,身体比前世要好的多,胎也稳得多。
    “妹夫,你去陪妹妹。我府里转转。”李云霄兴冲冲出了屋,带着随从去府里各个地方巡视。
    他每处都去过了,见执勤的下人及亲兵都没喝一滴酒坚守岗位,便放心的回了院子,给家人写了信之后,披着斗蓬站到院子里,瞧看金城夜空的灿烂烟火。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他在这一年,去了趟北地与匈奴交界的草原,领兵斩杀三万匈奴铁骑,跟随何敬焱去横扫吐蕃国,收获了名声威望,拥有了郡公爵位,还得到了大笔的财富。
    “明年我妹妹就会给我生下外甥、外甥女!”
    正月初一,长安皇宫国宴开宴之前,何冬亲自宣读圣旨,旨意的内容震惊天下。
    ------题外话------
    本月下旬的第三天了,亲们,本文现在还在第12名,离上榜还差了几十票呢,快把票都投下来,帮本文上前10名。谢!
    35 明君旨意得民心 庆王如愿以偿
    定朝自今年起连续三年免征各地所有的农税,免去四成商税,彰显皇室对百姓的仁爱。
    历朝历代朝廷的国库最大的税收来自农税与商税,特别是商税,一直是税收的重头,皇室开销、文武百官及将士的俸禄军饷都是来自税收。
    何冬一下子免了这么多的税,藏富于民,让百姓富裕起来,有吃有穿过得好。
    只此一件事,就能够让他留芳千古,成为天下各国最爱民的皇帝。
    定朝自今年起取消贱籍,所有的贱籍百姓纳为良籍。
    千百年来,朝廷将户籍分为五种。
    第一等是皇籍,就是拥有皇室血统的人;第二等是贵籍,以世家大族、拥有功名官身的家族为籍;第三等是良籍,便是普通的老百姓;第四等是贱籍;第五等是奴籍,就是奴隶身份。
    五等户籍如同金字塔,阶级高低分明。
    皇籍就在塔尖高高在上。奴籍就在塔底,卑贱低微。
    第三等的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是社会等级的低层,仅仅比奴籍高一等而已。
    贱籍世代相传,除非不再操持贱业,才能脱掉贱籍。
    历朝历代入了贱籍的百姓,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犯了罪也比良籍的百姓罚得重,世世代代被人瞧不起,苟且存活。
    何冬一道圣旨取消贱籍,造福定朝贱籍几千万百姓。
    以前有皇帝想要取消贱籍,然尔被贵籍的人坚决反对,差点被逼得退位。因为科考的名额有限,这些贵人不想让贱籍的百姓参加科考参与竞争。
    何冬在初建定朝时,就与李炳商议,有废除贱籍的想法,然而那时提出来,下场就是被各大家族联手推翻统治,是以一直等到了现在。
    如今长安四大家族败落的败落,迁走的迁走,长安中、小家族没有四大家族撑腰,掀不起风浪。
    那些几百年的家族,云族、白族都没了分支,邓族正在恢复期,牛族、洪族、狄族都远离长安,鞭长莫及。
    废除贱籍,让有才华的百姓参加科考,脱颖而出,成为定朝的官员,造福百姓,使得帝国更加强大昌盛,还能得到民心,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定朝自今年正月起,提高长安及各大城府的官员俸禄一成,提高边防、县城的官员及将士俸禄三成。
    定朝的官员、将军的俸禄是延续了开朝的定额,这笔银钱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额,哪怕涨一成,都是几百万两银钱。
    何冬这么大的手笔,也是开了历朝历代皇帝的先河,官员及将士必会对他更加的忠诚。
    何冬高声道:“朕自今日起休身养性隐退,由太子监国。”
    他今年实岁五十七岁,何义扬整二十岁。
    当年他在何义扬的这个年龄,已经遇到了李炳,并拉起支军队伍谋反。
    现在他要把定朝交给何义扬,而后去各地巡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