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药女晶晶 > 第5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1节

    李晶晶想不起昨天在别院门口叫嚷的小童里面有没有洪家二少爷,便笑道:“欢迎你常来找我二哥玩。”
    在外人面前,只要李云霄乖,她还是相当的给他面子,要叫他哥哥的。
    洪博士的爹是个头发灰白的老头子,道:“我活了一辈子,就只有他一个儿子,小时候他连着打几个喷嚏,我跟夫人都能哭得两眼通红。”
    可怜天下父母心。曲氏、贺氏、贺慧淑听了非常动容。
    洪博士的爹接着道:“昨个两个学生来家里报讯,我们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原本跑去要见他最后一面,就都随他去了,谁知有惊无险,李药师从阎王手里把他的命夺回人世,我们也不用跟着去死了。”第一个向李晶晶跪下磕头,他的夫人白发苍苍跟着跪下。
    两夫妻的岁数比曲氏还要大,李老实夫妻赶紧把他们扶起来。
    洪博士夫妻、两个儿子跪下磕头。
    洪博士今年四十一岁,他的妻子美丽温柔,跟他感情极好。他若是死了,她不会苟活于世。
    洪博士的长子今年十八岁,已经定亲,下个月便会成亲,如果洪博士昨个去世,长子不能成亲,须为他守三年孝。
    洪家二少爷年仅五岁,若是失去洪博士这个爹爹,将会十分可怜。
    贺慧淑、秦敏业去扶了洪博士夫妻,李云青去扶了洪博士长子,李云霄把洪家二少爷扶了起来。
    因着贺慧淑刚才话里有话,洪博士一家当面拜谢李晶晶后,便不再打扰走了。
    贺慧淑嘱咐道:“我的晶娘,日后你要救就救知恩图报的好人,万万不能救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小人。”
    李晶晶两世为人,深以为然,将此话铭记于心。
    转眼李家人在书院又呆了五天。
    牛浩星背后的藤鞭伤早就痊愈,他的随从也能说话行走,只是动作有点慢,还要恢复些日子。
    胜郡王发贴子请了潭州书院权贵人士及名士,在湘江畔的几百年老字号酒楼饮酒做诗。
    秦敏业代表国公府去了,若不是坚持拒绝,差点被有些醉酒的胜郡王赐下一个歌伎。
    后来胜郡王再发贴子请人,贺慧淑以秦敏业染了伤寒为由推辞了。
    牛院长因唯一的儿媳妇白氏出身风尘,也不再参加胜郡王的酒宴。潭州书院的几位博士及外请的名士也都未去。
    胜郡王前脚离开潭州府,狄玉杰后脚就将他以酒宴为名广收湖南道权贵重礼、拉拢名士的事如实的写成秘折上报给皇帝李冬。
    出公差的秦跃迟迟未回到潭州府,也未捎个口信报平安,贺慧淑心里担忧他的安危,派奴仆前去军营打听。
    奴仆回来禀报道:“二夫人,小人去军营问了一个留守的陪戎副尉,他说潭州三百里外的鹰啸岭有恶虎出现,咬死七个村民、三头耕牛,当地县令派了十个衙役去杀虎,反被虎咬死六个,县令将此事报给潭州长史,二老爷无意中得知此事,就向湖南道都督请令,率五百名将士去杀虎。”
    陪戎副尉是从九品上武散官。能任这个官职的大多是萌阴祖上的人,没什么本事,上不了战场,只能在后方留守。
    贺慧淑听了右手抚额,等奴仆下去,气得去了国公府别院,跟贺氏说了此事,美眼圆瞪,道:“你那个姐夫就是个莽夫,怎地别的将军听到此事没有去,偏偏他去了?”
    贺氏蹙眉道:“姐姐是觉得此事蹊跷?”
    贺慧淑道:“我是觉得不对劲,可是一生气就想不出所以然来。你快帮我想想。”
    贺氏站起身,在大厅里踱步。
    李家人、秦敏业听了都陷入深思。
    贺氏突然间停下来,道:“姐姐,能咬死三头耕牛、六个会武衙役的虎,不是一头,应是几头。我以前在书上曾看过,虎成年后是独居动物,不会群居,能让几头虎和平共处是有人将它们从小养大。”
    李晶晶目光崇拜望着自家老娘。
    她在回春药府的《药兽书》里看到虎的生活习性,本来想过一会儿说出来,谁知自家老娘年幼时广读杂书、聪慧无比先说出来。
    贺慧淑惊道:“鹰啸岭的恶虎不是一只,而是由人养得一群虎!”
    贺氏道:“八九不离十。”
    秦敏业非常沉稳的道:“娘,爹武功高强,又有五百将士,不会有事。”
    贺慧淑目光闪烁,道:“你爹不会有事的,对吧?”
    秦敏业笃定道:“不会的。”
    用晚饭之前,贺氏特意走到最后,低声问道:“姐姐,姐夫身上可带着晶娘制的保命丸?”
    贺慧淑道:“晶娘一共给了我四粒。老老夫人、业郎、我跟你姐夫各一粒。”突然间气道:“你姐夫是个蠢材,关键时刻,该不会把保命丸给了别人,自己的命却没有保障。”
    贺氏握着贺慧淑微凉的手,“你当姐夫是十几岁的血性少年,不知道珍惜自个性命。你放心,他会平安回来。”
    晚上贺慧淑回到国公府,总觉得心神不宁,上床前吃了宁神粉,这才睡着了。
    次日她依旧早上先处理了国公府的大小事务,中午陪着明氏用饭,下午给明氏讲了两个小故事,就坐着马车去了别院。
    她进了大厅,喝茶跟李家人、秦敏业说着话,呆了不到两刻钟,国公府的一个胖管家带着一个穿着盔甲的军官骑马奔至求见。
    三伏天气,日头又毒又辣,潭州府无比炎热,便是岳麓山脚下的国公府别院也是酷热。
    军官大概二十几岁,身材高大,生着一双墨剑一样的浓眉,厚厚的嘴唇,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不停流下,整个人湿漉漉像是从水里涝出来的,浑身散发着汗臭,一丈外都能闻见。
    李晶晶从书房里听到动静,便去了大厅,见李云霄还没出去玩球,正站在贺氏身旁,用好奇的目光望着年青的军官。
    胖管家急道:“二夫人,这位是二老爷麾下的致果副尉张义,他有重要急事向您禀报。”
    致果副尉是正七品下的武散官。
    张义是个孤儿,婴孩时就被爹娘抛到道观门口,从小就当武道士,十二岁时被特召到军队,凭着自身能力入了秦跃的眼,后来屡次立功,由秦跃一步步把他提到这个官职。
    贺慧淑认得张义,站起来道:“这厅里都不是外人,你直说就是。”
    张义扑通跪下,突然间哭道:“二夫人,我们将军出公差遇凶险身受重伤,现在返回潭州的途中,将军怕惊了老老夫人,派我提先一步请示您,将他送到何处?”
    “夫君。”贺慧淑无力的叫了一声,面色苍白,身子摇晃,两个贴身奴婢扶住了她。
    “娘。”秦敏业眼睛含泪,忙去安慰贺慧淑。
    贺氏眼睛圆瞪,急急问道:“我姐夫伤在何处?”
    张义抬头见是容貌跟贺慧淑有三分相似的美貌少女,却梳着妇人发型,不敢再看,低头哭道:“随行的军医师诊断,我们将军背部三块脊骨粉碎,内脏受伤,本该早就断气,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活着,时醒时昏迷。”
    “他现在在哪里,何时才能到潭州?”贺慧淑话未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外面传闻贺慧淑嫌弃秦跃貌丑言谈举止粗俗,恨不得秦跃夜夜不归府。秦跃心苦之极常找朋友喝酒,张义就曾陪秦跃喝过十几次。
    今个张义见贺慧淑这般伤心,与外头传言完全不符,很是动容道:“二夫人,下官骑得是马,将军坐得是船。下官估计将军的船再有一个半时辰就能抵达潭州码头。”
    ------题外话------
    本月下旬第三天。
    月票、评价票都投下来。
    感谢亲们以各种方式支持本文!
    69 秦跃屠虎重伤 半粒丸续命两天
    “我这就去接他……见了他再决定是回国公府还是回到别院。”贺慧淑说平时再大的事,也不见惊慌,今个却是浑身颤抖,只说了几句话,愣是咬了两次舌头。
    “娘,我跟您一起去。”秦敏业怕贺慧淑再有个好歹来,扶着她坐下。
    曲氏想着贺慧淑这么年青,要是当了寡妇,今后的日子可多难熬。心里怜悯,跟着一起抹泪。
    贺氏用前所未用的凝重口气,跟李老实道:“你与我带着晶妹子去码头迎姐夫。”
    “那是。”李老实连忙点头,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姐夫很是担心。
    李云青道:“娘,我想去接姨父。”
    李云霄道:“娘,我也要去。”
    贺氏摇头道:“码头人多,你们去了太乱。”
    “让他们去见见姨父。”贺慧淑开口说话,嘴角竟是流出鲜血,把众人吓坏了,以为她气得吐血了。
    秦敏业慌了,哭道:“快去找书院的医师来给我娘瞧病。”
    “我是咬了舌头。我没事。”贺慧淑拿着帕子擦干血迹,手指着匆匆走出大厅的奴婢,含糊不清的道:“你回来。我让少爷去书院请王大医师,一起去码头。”
    李晶晶蹙着小眉头,呈上一个黑色小瓷瓶,道:“姨,你吃下这个内用止血粉,舌头就不会流血。”
    秦敏业定住神抹了泪,待贺慧淑吃了药粉,便带着两个奴仆出了府。
    贺慧淑给总管下了几道命令,其中一条是严禁国公府的人将此事禀报给明氏。
    总管领令离开返回国公府。别院的奴婢将被褥抱进马车,直等着王大医师来了就前往码头。
    一会儿,秦敏业请着一个背着红木医箱白发苍苍精瘦的老头、一个肥胖背着红木药箱的中年男子进了大厅。
    老头子微点头,不卑不亢道:“二夫人。”
    肥胖的中年男子一路快走,累得气喘吁吁,鞠躬行礼,没有说话。
    两人都是朝廷封的医药官员,派驻潭州书院。
    老头子官居六品上,中年男子官居七品上,品级比贺慧淑低。
    贺慧淑哭道:“王老,我夫君此时正在船上,一个时辰后就到潭州码头,请您与邓药师随我们去码头。”
    老头子痛快的道:“这就走吧。”
    除了曲氏、李去病,李老实一家人都跟着同去。
    男子跟王大医师、邓药师同乘一辆马车。贺慧淑姐妹、龙凤胎、望月、望莲乘一辆马车。
    府里的四个奴婢、奴仆则是乘着隔壁董府的马车。
    张义骑马先行一步到了人流如织、嘈杂无比的潭州码头,直接包下一条客船。
    众人到后下了马车,都进了客船等待。
    贺慧淑望着辽阔的江面,秀眉紧蹙,问起张义事情经过。
    张义怕身上汗臭熏着贺慧淑,特意站在离她一丈远的地方,道:“二夫人,事情要从十几年前说起,此去二百多里,有个鹰嘴岭,岭高二百丈,前后有两个村子,前村往北行五里就是座无名庙。”
    李云霄一听讲故事了,赶紧跑过来坐下听。
    张义道:“无名庙的主持是十几年前从长安来的高僧,武艺高强,还懂些医药术。几年前,后村紧挨着的山里常出现一个骑着虎的野人,村民害怕虎伤了人畜,就请了高僧去除虎。”
    贺慧淑与贺氏对视相望,心里都想到了前朝开朝长安寺院几百个武功极高的僧人,都能以一敌百,这位高僧应是其中一员。
    张义接着道:“高僧与村民合力抓住了野人,老虎逃了。高僧念在野人没有伤及村民,饶他一命,将他收在庙里看管教导。野人在庙里呆了没多久,老虎就寻来了。高僧心肠慈悲,没有杀老虎,让野人把老虎管好了,不要下山伤人。这只老虎在无名寺定居,居然还引来了两只雌虎,四年之内生下六只小虎。”
    众人一听,都惊呆了。
    秦敏业失声道:“三只成年老虎、六只小虎,共是九只虎。”
    张义长叹一声,道:“不久前高僧被雷劈死了,无名庙的两个僧人将他焚化,竟是出了一颗十分稀罕的头骨舍利,就按照佛教规矩带着舍利去长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