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药女晶晶 > 第2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节

    半个时辰后,曲快手兴冲冲的回来了,笑道:“晶妹子,族长开口了,你家前院、后院、村尾的荒地都归你了,一个铜板不收,下午就让你奶奶到他家拿地契。”
    李晶晶一听乐坏了,家里前后院的空地足有半亩,村尾的荒地挨着山,目测有二亩多。
    曲氏先是一喜,而后问道:“村尾的地能种田,怎能不要银钱给了我家?”
    曲快手激动的道:“妹妹,你忘记了,村尾原先住着张家,十几年前内乱他们全家逃到县里被前朝官兵当成乱民杀了,脑袋挂在县城城门。”
    曲氏目光迷茫,似在回忆。
    曲快手接着道:“他家屋子、地一直荒着,族里人都嫌那里晦气,谁也不愿意买。前年县里计量田地,堂叔将他家的地情况说了,就被县里官员划成了废地。废地当然不要银钱来买,堂叔就把它送给晶妹子了。”
    李晶晶笑着抱住曲快手的大腿,叫道:“太好了。舅爷爷真厉害,一出马就帮我白得块地!”
    曲快手道:“舅爷爷没什么功劳,你要谢就谢族长。”又问道:“晶妹子,族里人都觉得那块地晦气,你怕不怕?”
    李晶晶摇头晃脑道:“我在那地里种药草、养药兽,又不在那里住,才不怕呢。不过不知道我的药草与药兽会不会怕哦。”
    贺氏笑道:“连地契都没拿到,还你的药草、药兽呢。”
    李晶晶叉腰自信满满的道:“你们等着瞧吧,用不了两年,我就会有很多的药草、药兽。”
    小邓氏一直坐着听,手里的针线活没停着,忍不住好心的问道:“晶妹子,三亩的地,还是用来种药草,你一个人怎么开垦?”
    贺氏神秘的笑道:“晶妹子主意多着呢。到时你就知道了。”
    小邓氏十分好奇的问道:“是想请族里人吗?”
    曲快手心里隐约有了答案,只是不敢确定。
    两家人用过中饭,曲快手陪着曲氏去老族长家拿了地契。
    贺氏在家里清点曲快手夫妻拿来的礼物。
    两个竹篮里装着一条四斤多重的腊狗腿、一只腊鸡、一只腊鸭,四样干果、四包点心。
    两个大包裹里装着三块丝绸布、八块上好的棉布、一只镶珍珠蝶翅金钗、一只镶绿松石花钿、一对缀有细小珍珠串的银短钗。
    贺氏拿起了镶珍珠蝶翅金钗端详,品相款式不亚于去年仲秋节林氏头上戴的金钗,轻声道:“舅舅、舅娘真是太破费了。”
    李晶晶把一对银短钗插在自己的包子头上,跑到卧室找铜镜瞧看。
    镜子里的小女童额前有留海,白瓷般的肌肤,鹅蛋型脸上一双大杏眼,眼睛亮如星辰,睫毛长卷,微翘的小鼻子,玫瑰红色的樱桃小嘴。
    她乌发梳着双丫髻,每髻插着一根银光闪闪的银短钗,钗头缀着六颗宛如桔籽的细小珍珠,富贵里透着俏皮。
    一晃眼她已从吃奶的婴孩变成了初现丽容的漂亮细妹子。
    曲氏笑呵呵的声音从后面响起,“晶妹子戴着钗子在这里臭美呢?”
    李晶晶回头见曲氏手里拿着两张纸,喜道:“奶奶,地契拿回来了?”
    曲氏把地契递给李晶晶,笑道:“你瞧瞧名字对不对?”
    李晶晶一瞧盖有老族长手印、曲家村印章的地契,最上面的地契拥有者竟写着她的名字。
    曲氏伸手抚摸李晶晶的头发,笑道:“悄悄的收好,这是奶奶给你的嫁妆。以后田里的药草、药兽收益都归你。你好好攒着。”
    “奶奶对我真好。”李晶晶感动的抱住了曲氏。
    曲氏笑道:“你对我也很好。奶奶脸、手上的斑用了你制的药都没了。我喝你熬的秋梨膏,整个冬天没有上火咳嗽。你每天坚持给我用药草泡脚活血助睡眠保养肌肤。”
    婆孙俩把地契收好,去了堂屋。曲氏将金钗给了贺氏,自己则留下了一只镶绿松石花钿。
    贺氏诚恳的道:“娘,这根金钗留着给去病娶堂客当聘礼。”
    曲氏把金钗原自放在贺氏手里,微笑道:“我瞧着你戴上好,你就拿着。”
    刚才在去老族长家的路上,曲快手跟她说,你的儿媳妇比我的媳妇强百倍,就是去潭州府的大富大贵人家当夫人都行。
    李云霄从院子里跑过来从贺氏手里抢过金钗,跺脚叫道:“舅爷爷、舅奶奶怎么没给我买礼物?”
    曲氏赶紧去夺,叫道:“小祖宗乖孙,快把你娘的金钗给我。”
    李晶晶指着八仙桌上的十一块五颜六色的布料,叫道:“霄伢子,舅爷爷、舅奶奶给你买礼物了,你瞧这布,有两块是给你做衣裤的,我跟奶奶和娘都只有一块,只能做一身。”
    李云霄这才把金钗还给曲氏,乐呵呵的跑出去了。
    贺氏伸手轻戳了李晶晶额头一下,轻笑道:“你个小机灵,随便几句就把你二哥给哄得开心了。”
    李晶晶从一堆布里翻出一块嫩黄色的丝绸,拿到自已身上比划,笑道:“谁叫他比我傻,不知道丝绸、银钗比布贵多了。”
    ------题外话------
    亲们送的钻、花都收到了,十分感谢。亲们不用花钱送了,把钱钱留着,等本文入v后订阅吧。
    35 广明子投桃送李
    几天后的一个晴天下午,李老实推着装满吃食的独轮木车从太清观回来探家,惊喜的发现家里多出两大间屋子。
    东头的杂房隔壁盖了镶着油纸窗户的两间白墙砖瓦屋。
    挨着杂房的一间门上贴着一张红纸门神,大门半敞着,里面传来捣东西的声音。
    李老实兴冲冲走进新房,瞧到窗户下坐在小板凳上聚精会神捣药的小女儿,笑道:“晶妹子在捣什么药草,爹爹回来都没听到?”
    “爹!”李晶晶正想着药田的事。
    李老实一把抱起小女儿,亲了她小脸蛋一口,问道:“你奶奶跟你娘呢?”
    李晶晶答道:“奶奶去舅爷爷家串门做衣服,娘带着霄伢子在后院玩,小叔叔去了学堂。”
    李老实抱着小女儿去看了隔壁的新房,发现里面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一问之前才知道这间是她放药的仓库,刚才那间是药房。
    “村里的于木匠感激咱们家上次送药膏,要免费给我做四个药架,等做好了就送来。”李晶晶指着墙壁道:“我准备把药架安置在这里。”
    李老实已经不止一次见识小女儿的聪明能干,从未怀疑过她,一直都觉得特别欣慰自豪。
    晚饭李家人吃得是李老实从观里带回来的一条八斤重的大草鱼,还有半只鹅。
    曲氏喝着米酒吃着炖鹅,缓缓道:“长生,家里盖房子、置地的大事,原本想给你说一声再弄。你舅舅着急,说要趁着老族长对咱们家上心时赶紧办了。”
    李老实憨笑着道:“娘,我长年不在家,这个家里的大小事都是您操持。你只要觉得对,做就是了,不用等着问我的意见。”
    曲氏满意的点头道:“嗯。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横竖大事上头我不是一个人做主,要问过你堂客。你堂客识字明理,懂得比我多。我拿不准的事,就听她的。她说的准没错!”
    贺氏忙谦虚的道:“娘,您莫夸我。您吃得盐比我吃的米还多。您为这个家操持多年,事事忧心。我跟长久敬您酒。”
    一家人吃得丰盛的晚饭,和和美美,若是曲氏的夫君能够回来团圆,小日子过得比村里哪家都幸福。
    次日李老实用过早饭便推着空空的独轮车回了太清观,直奔药局见到了刚拿了药方准备去二楼制药的广明子。
    李老实是头一回帮李晶晶给药道人带口信,斟酌着语句,缓缓道:“药道长,我女儿说让您找些人到曲家村帮她把荒地开成药田。”
    广明子先是一怔,而后摇头道:“这不是李药师的原话!”
    李老实摸摸脑袋,只有学着李晶晶的口气,提高声音道:“广明子,你再没来过我家,是不是觉得拿了我的药膏,一直没还我人情,不好意思来了?”
    广明子脸上浮现了笑容道:“这才是李药师说的话。”
    李晶晶的话简直说到他心坎去了。
    他自年前离开曲家村就再未去过,不是不想去,而是一直在等师父药神的回音,想要给李晶晶带去一个好消息,回报她不求回报的解答药方赠药膏。
    李老实接着模仿女儿的语气,摇头晃脑道:“那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还人情。我有三亩地,你立刻找人来给我开荒变成药田、药兽圈,再给我弄些易打理的药草苗、易活的药兽崽。”
    几个药徒从药室的两层楼房间窗户探出脑袋,都是面带疑惑,猜测着谁这么大口气,敢让广明子做这么多事,还要广明子当成宝贝的药草苗、药兽崽。
    广明子哈哈大笑兴奋的拍着李老实的肩膀,美滋滋道:“李药师总算有用着我的时候了。”
    李老实心里轻吁一口气。
    广明子将手里的药方交给一个药徒,亲自叫来药室的管事,让他立刻放下手头所有的事,全力以赴按照李晶晶抓紧办好此事。
    药室管事是观里正式的武道士,道号望镜,是望风、望阳的师兄,权利没有伙房管事大,却是仰仗着广明子制药的能力及威望,在所有管事里面最有话语权,便是在观主面前也有几分面子。
    李老实向广明子及望镜鞠躬感激道:“我先替小女多谢道长。”
    广明子挥手道:“这是大事,你快去。对了,你带上云青,让他回家看看家人。”
    “是,师叔。”望镜是个踏实能干话不多的人,不然如何入得了广明子的眼,让他当药局管事负责采买药草、药兽崽,管理售药的银钱。
    他从药室的帐上支了二百两银钱,带着药室的一个药徒、一个俗家火工,也就是李云青及协助的药徒李师傅。
    李云青过年时回家只住了三天就走了,时隔三个月,终于借此机会回家,得知小妹妹已经有了药室、药库,马上就要建药草田、药兽圈,心情无比激动。
    望镜又去找农务管事要了三十个干活麻利的佃农,让佃农农具,当日就浩浩荡荡去了曲家村。
    众人路过太和镇时,望镜将银两破开,发给每名佃农五十个铜钱,让他们去买一天的干粮,余下的就是今日开荒地的酬劳。如果干得好,明天再来,干得不好,就换别的佃农来。
    这些佃农平时给观里其他管事干过活,一天顶多包顿饭给几个铜钱,从未得过这么多铜钱,都决定今个一定要好好干活,争取明个还能来。
    李家的荒地一下子出现一群陌生男子开荒,惊动了曲家村所有人,有事无事的都过来瞧看搭几句话。
    老族长听说药室管事望镜道长来了,特意过来说话,得知药道人帮助李晶晶建药田、盖药兽圈,怀疑是药道人是打着李家的旗号在曲家村置一处药产,特意嘱咐族人等药田、药兽圈建好后,绝对不得破坏。
    望镜跟老族长的大儿子关系不错,道:“药田需要上重重的肥。老族长可否将村里的粪水送些来?”
    农村各家的粪水都积放在专门的大坑里存着。此时已过了春耕,菜地里需要的肥也不多。这件事对于一个族长来说,极容易办到。
    老族长爽快的道:“你何时要,我何时让族人把存得粪水都挑过来。”
    望镜指着已被拔净野草的野地,缓缓道:“老族长,我还需在药田旁边开一条水渠,好叫李药师给药田浇水不用跑远路。”
    药田比稻田难打理,肥好还需要适量的水。
    望镜心思慎密,为了能让李晶晶日后打理药田方便,为她想得很周全。
    老族长笑道:“这个好说。我让族人将族里的水沟延深到药田旁边就行了。”
    李师傅兴冲冲走来,问道:“管事,我已全部看过了,也问过李药师,就把药兽圈建在她家的后院,方便她随时照看药兽。”
    望镜点头道:“一切都依李药师。我去问问李药师,需要什么药兽?”
    老族长跟着望镜来到了李家,亲眼目睹望镜恭敬的跟李晶晶说话,震惊的好半天没说话。心里感慨:李老实的堂客、女儿简直都太不简单了,李老实可真是好命。
    ------题外话------
    推荐我的1对1完结文《嫡女玲珑》《军医重生,贵女宝瞳》及np完结文芳菲系列。
    36 京都白云观贵客至
    晚上,望镜住在曲快手家,他让李师傅带着把活干得又好又细致的三十名佃农去太和镇投宿客栈住大通铺,管一顿饭,次日一大早吃了早饭再赶过来。
    到的第六日,曲家村村尾的荒地变成了施上肥的药田,尿粪的臭味飘散开去,一里外都闻得见,这只是暂时,等落过两场雨,肥入了地里,臭味就淡了,可以往里面种一些喜吃肥的药草。
    李家后院约三分地的野地现在屹立着一座用砖瓦盖起来的药兽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