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水食香 > 第3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节

    二人定着先做一些肉干,反正这东西放的时间长。然后又商议着开始做猪肉脯。这就需要烤箱了。
    玉芝突发奇想,量了油渣饼炉子里的尺寸,托铁匠打了一个三层的架子,又打了几个烤盘放在架子上,放进炉子里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袁厨子发挥自己的刀功把嫩肉剁的碎碎的,调好味道以后在涂了油的烤盘上均匀的抹了薄薄的一层,约摸着快熟了的时候袁厨子与陈三郎俩人用木架子把烤炉里的铁架子架起来,玉芝在上面刷上一层蜂蜜水的替代品…浓糖水,又洒满了芝麻,放回去继续烤小半刻钟。
    待猪肉脯出炉放凉以后,玉芝尝了一口,咸香微甜,正是记忆中的味道!
    众人尝了纷纷说好,就是这价不好定,太费肉了…
    袁厨子笑道:“能去泰兴楼吃的起饭的人还能在乎这几十文?只是咱们自家铺子这些肉做的小零嘴儿怕是不怎么好卖。”
    玉芝想了想道:“那咱们做点鸡蛋干,酱豆皮儿之类的便宜着卖,这炉子既好用,咱们得多建两个,不然怕日后供不上。”
    大家都道是,一堆人就此分开,找匠人的找匠人,买材料的买材料,玉芝把这鸡蛋干的做法细细说与袁厨子听后,就让陈三郎带着她去了泰兴楼。
    一进门小路就迎上来问道:“陈东家和东家小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把玉芝叫了个脸红,忙道:“小路哥你别叫我东家小姐了,我这算什么小姐呀…”
    小路笑笑没有接话,反而又问了一句:“您二位今日前来是有何事吗?”
    大家都是老熟人,玉芝也不用藏拙,便与小路小声说道:“小路哥,咱们酒楼谁管着寄卖小食的事儿啊,我家做了些小食想在泰兴楼寄卖呢。”
    小路一听是正经事也正了正脸色道:“若说这事平日都是罗二掌柜的管,可他这几日家有喜事请了假了,不如我去问问掌柜的?”
    玉芝忙摇头道:“不过是些许小事如何能麻烦掌柜的呢?罗二掌柜何时回来,我们登几日便是。”
    这时朱掌柜刚巧从包厢出来,看到陈三郎与玉芝站在楼下,忙几步下了楼走到他们面前,笑眯眯道:“陈老弟和大侄女过来了如何不与我说?是又有新食谱了?”
    玉芝见避无可避,嘟起脸道:“本不想麻烦朱伯伯的,既然碰上了那我可就直说了啊~”
    朱掌柜听着这口气不像是要卖食谱,不禁有些好奇,到底什么事还不想让他知道?
    玉芝举起手中的两个布袋:“朱伯伯先尝尝这两样东西味道如何!”
    朱掌柜想也没想,接过来打开袋子抽出一片猪肉脯塞进嘴里嚼了两口。
    第100章 寄卖
    慢慢咀嚼一阵之后才吞下,开口赞到:“妙啊,这我竟然吃不出里面加了什么!下酒是个好东西,哄孩子应该也不错。”说罢又拿了一片,一口一口吃的停不下来。
    玉芝暗笑,上前打开另一个袋子道:“朱伯伯再尝尝这个,也很香的!”朱掌柜三口两口吞下口中的猪肉脯,拿了一块肉干端详了一下道:“这不就是鞑子那边的肉干吗?”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还是塞进了嘴里,一股浓郁的酱香在口中弥漫开来,过了好半天他才咽下去开口道:“陈老弟家现在做的这些东西越来越稀奇了,这看着就是普通肉干,吃着竟然如此美味!”
    朱掌柜说着又拿了一片猪肉脯啃了起来,边吃边道:“陈老弟和大侄女今日前来是要卖这食谱的吗,走走走咱们进去谈!”伸手就去拉陈三郎往楼上走。
    玉芝挡在颇有些不知所措的陈三郎身前,笑着对朱掌柜道:“朱伯伯别急,今日我们来是听闻咱们泰兴楼也能急卖小食的,所以想看打探打探情形,寄卖几样呢。”
    朱掌柜大为吃惊:“你家竟然想在泰兴楼寄卖?何必那么麻烦呢,直接卖方子得的钱又多又方便嘛。”
    玉芝道:“朱伯伯此言差矣,我家铺子现在正缺个窗口呢,正是想利用上这个窗口才做了这些小食,若是卖与泰兴楼那岂不是我们家也不能卖了,那就是本末倒置啦。”
    朱掌柜摸摸她头道:“到底家里出了个廪生老爷,大侄女连‘本末倒置’都会用了。行啊,就算商量寄卖咱不也得找个无人的地方,走吧跟我上楼去,咱们商量商量。”
    陈三郎这才牵着玉芝跟着朱掌柜去到了那个熟悉的包间。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朱掌柜也不磨叽,直接问道:“往日别人寄售都是三七分成,我们泰兴楼收三成,若是陈老弟家那就二八分如何?”说罢又拿了一片猪肉脯:“这个肉片着实新鲜,不知陈老弟是打算怎么卖的?”
    朱掌柜嘴上虽然问着陈三郎,眼睛却看着玉芝,显然是觉得二人之中能拿主意的是小小的玉芝。玉芝沉思片刻道:“这猪肉脯三斤上等好肉只能做出一斤来,再加上各种调味料和这胡麻,一斤肉脯光成本就要六十文往上了,朱伯伯觉得若是在泰兴楼卖的话多少钱一斤合适呢?”
    朱掌柜差点把刚刚送进嘴里的猪肉脯拿出来,这小东西竟然成本这么高!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一整块塞进嘴里,慢慢吃完了仿佛也考虑完了,开口道:“既然成本就超过六十文了,那咱们就卖一百八十文一斤吧!”
    “噗!!!”陈三郎刚喝了一口茶全部喷到桌子上,还被呛到了连连咳嗽。玉芝心疼的手忙脚乱的又是帮他擦衣裳又是帮他拍背,忙活了好一阵。
    好不容易陈三郎慢慢缓过来了,嘶哑着开口问朱掌柜:“朱掌柜这...一百八十文?是不是太高了点...”
    朱掌柜有些莫名其妙,还有人嫌弃自己卖的东西价格高的:“陈老弟不知道咱们酒楼的利润,若是一道菜利润没有双倍,那就等于赔本了。我看这猪肉脯味道咸甜,回味无穷,虽说是猪肉做的但是没有丝毫腥气,何况一斤能装不少片呢,若是只想尝尝鲜那买几片也没多少钱。再说区区一百八十文,对于来泰兴楼的客人来说甚至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只要味道好,他们定会买的!”
    陈三郎被朱掌柜的豪气折服了,想了想的确不能用自己小食铺子的消费水平来衡量大酒楼,遂同意了朱掌柜的定价,散人商议一番,定下猪肉脯与肉干都是一百八十文一斤,泰兴楼一斤拿四十文,陈家一斤拿一百四十文。双方立了契,约好明日各送十斤来试试卖的如何,陈三郎就带着玉芝告辞了。
    目送陈家父女离去后,朱掌柜把他们留下的两个布袋子扎上口,犹豫半天还是又拿了几块猪肉脯出来自己偷偷藏起来,把这两个布袋子并写了一封说明了今日之事的信一起装好,然后命小路找人快马加鞭交到东家手上。
    玉芝回到铺子里便拉着袁厨子与小黑开始准备肉脯与肉干,见小黑上手挺快的便与袁厨子商量道:“袁叔,若是日后供泰兴楼供的多了,怕死要找个人专门做这个了,你觉得小黑哥怎么样?”
    袁厨子倒是没有马上反对,想了想回答她:“小黑人老实又能吃苦,天分不是特别高,但是烤这个是绰绰有余。现在后厨也慢慢能忙开了,刘婶和你娘也都很快上了手,没有小黑也能挺下来。”
    玉芝放下心来,琢磨着还是得早点把小马小瑞的身契办了,让他们能进后厨。最近真的太忙了也没空去寻王中人,这两日看着两个小哥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真的有点自责。
    第二日一早陈三郎带着二十斤肉干肉脯就去了泰兴楼,回来路上顺便去寻着王中人去把小马小瑞的身契办了。回来放在两个孩子面前,两个人是又惊又喜,抱着身契看了半天才相拥而泣。看的铺子里的所有人心里都酸酸的。
    因着第一旬假期要熟悉熟悉县学的环境,兆志就没有回来。这马上要到第二旬假期了,全家人都紧张又期待的盼着他,生怕他累了饿了吃不好睡不香。
    从大清早起李氏就不停的向外张望,整个铺子里的气氛都紧张兮兮的,来吃饭的客人们都感觉出来了。不停的有人小声询问小马小瑞到底出何事了,得知今日廪生老爷要回来大家都颇有兴致,点了比平日多不少的吃食边吃边等想看个热闹,玉芝见了真是哭笑不得。
    巳时中左右,铺子门口终于停了辆马车,兆志从马车上跳下来,在窗口摊煎饼馃子的刘老实最先发现了他,忙回头朝着铺子里叫道:“兆志回来了!兆志回...还...还有卓...卓少爷也来了!”
    第101章 小尾巴
    听见刘老实叫声的玉芝正兴奋的往外跑迎接自己哥哥呢,突然听到“卓少爷也来了!”这句话,急刹车停住脚步,她没听错吧,卓承淮来这做什么?
    犹豫间二人已经进来了,铺子里本来留着看廪生老爷的人万没想到还有卓承淮这么个惊喜,一见二人进来倒吸一口凉气,卓承淮这个脸真的是见多少次都让人觉得惊艳。
    除了玉芝“见多识广”还能稳住,铺子里的人目光又全都集中在卓承淮身上了,玉芝看到他依然面无表情,但是眉头几不可见的微微皱了起来,也不知为何,快步上前迎着两人直接把他们带到后院,撇下身后追随的目光。
    到了后院兆志夸张的叹了口气道:“唉,还好芝芝你把我们带过来了!方才那场景我都不会走道了!”陈三郎和李氏听到消息从后厨直接跑到后院,看见兆志李氏忍不住眼泪就出来了,十多年了,这还是兆志除了考试以为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
    李氏上前把着兆志的胳膊就不撒手了,真的从头发丝开始看一直看到脚上的鞋,看见兆志没瘦没黑,精神也不错才放下心来。
    一扭头看到面上露出些许不适的卓承淮,想到他自小没了娘,忍不住母爱泛滥,松开兆志慈祥的问卓承淮:“卓少爷也来了,如何与兆志走在一起了?”
    卓承淮翘起唇角微微一笑:“现在小子与兆志兄已经是同窗了!这不听闻今日兆志兄要回来,这几日在县学没少吃兆志兄的肉干挂面,特地来谢谢婶婶的。婶婶叫我承淮就好,咱们之前不是说过的么,婶婶又忘啦。”
    陈家人可真吓了一跳,同窗?这县学只有秀才才能进!那就是说卓承淮小小年纪竟然已经中了秀才了?李氏不禁惊叹道:“秀才?卓...呃...承淮你才多大竟然中了秀才了!”
    兆志这时候插嘴了:“承淮比兆亮还小一岁,今年才十三岁!而且我是第十九名廪生,他是二十名。这不分在一个监舍,我们俩可谓是难兄难弟了。”
    李氏嗔了他一眼骂道:“什么难兄难弟!那可是秀才里的前二十呢!你们都是好样的,特别承淮这么小学问就这么好,你们又有缘分住在一起,日后你们俩可得多多在一起研究学问。”
    到底家长对读书好的孩子都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何况这个读书好的孩子长得又这么好。
    知道卓承淮小小年纪就得中了廪生,李氏待他又是多了一层亲热,扭过头邀请卓承淮:“这次来了就好好住一宿,婶婶给你做好吃的!下次旬假与兆志一起来,村里的房子要上梁了,正巧咱们去村里看盖新房如何?”
    玉芝琢磨着卓承淮这么高冷的人怎么能答应去她家呢,刚想开口阻拦李氏,没想到卓承淮笑道:“这自然是要上门恭喜叔叔婶婶的,到时候我定与兆志兄一起回来!”
    陈三郎和李氏心满意足的要去准备晌午给两个孩子接风的吃食,临走前还嘱咐玉芝收拾出一间新的房间与卓承淮住。玉芝刚要反对,李氏看也不看她就欢快的往后厨去了。
    玉芝满头黑线的看着卓承淮跟着兆志进了他的屋子,临进门槛前还扭头朝她一笑,也不懂他在笑什么!气哼哼认命,扭头去给卓大少爷收拾屋子了。
    一顿午饭吃的是宾主尽欢,特别是兆勇兆亮知道卓承淮这么小小年纪就中了廪生,都缠着他问如何读书。卓承淮认真对二人道:“我听兆志兄谈起你们都是两年前才入学,现如今的学问已经很是不错了。我自被舅舅带回来就开始读书,四岁启蒙,冬学三九夏学三伏,一年不过只有过年歇两日。直到我十岁中了童生,舅舅才允我每年出游二十日增长见闻。学不是一日之功,不过贵在坚持罢了。”
    这些话林先生与兆志都说过无数遍了,兆勇兆亮虽然也听进去了,但是总没有与自己差不多同龄就考上秀才的卓承淮说出来这么令人折服。
    二人站起身肃了肃衣袍,拱手对卓承淮道:“多谢承淮(兄)今日指教。”陈三郎和李氏欣慰的看着几个孩子,看见卓承淮有些羞涩,忙招呼道:“日日在学堂谈学问,吃饭也不停歇!今日晌饭都不谈这个了,吃饭吃饭。”
    热热闹闹的吃完晌饭,几个读书人也把食不言仍在脑后,刚吃了饭兆厉像卡着点一般进了铺子,见到卓承淮也惊艳了一下,但是很快缓过来对兆志道:“听闻二弟今日回来,快来与我补习补习功课,县学的先生都是举人,定有些不凡的见解。”
    兆志把卓承淮介绍给兆厉,兆厉一听十三岁的秀才不由有些自惭形秽,低下了头。但是他马上抬起头朝着卓承淮拱手道:“承淮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好学问,那我可要多请教请教了。”心底暗下决心,下一科自己必定要中!
    五个孩子聚在兆志的小书房里讨论学问。陈三郎和李氏走路都蹑手蹑脚的,还不敢自己去送茶水点心,让手脚最轻的玉芝去送。玉芝忙着与袁厨子商讨新的小食呢,却不能反抗李氏,只能噘着嘴一趟一趟的端茶送水。
    兆厉今日干脆就留宿在这了,反正之前他的屋子也都没有别人住过,几个孩子直讨论到深夜才各自散去。卓承淮躺在对他而言略显粗糙的棉布被褥里,闻着被子上散发着的太阳的味道,心底不知为何觉得如此踏实,很快就陷入梦乡。
    第二日一早吃了早饭二人就准备直奔县城了,下晌还有先生要授课呢。李氏和玉芝大清早起来就拾掇出两大包一模一样的吃食,这一次可是把新做的猪肉脯,肉干,鸡蛋干,酱豆腐皮什么的全都带上了。
    再加上之前的那些,兆志看的第一眼差点没吓一跳:“娘!不过十日我就回来了,你与我带这么些吃食做什么!”
    第102章 干面
    李氏看着两个大包裹也有些不好意思,还是把它们放在车上:“反正你们有马车,就带着吧,这是两份呢,你与承淮一人一份,也能分与其他同窗吃,快走吧别晚了!”
    兆志无奈,与卓承淮对视一眼,苦笑一声,与家人告别,上了马车直奔县城。
    不知谁传出来兆志在考场上吃的是陈家自家做的吃食,听传言说是一个落榜童生自觉不比兆志学问差,从放榜就开始琢磨了为何自己没考上,两个月过去了终于被他琢磨出来了原因了!到了院试后几日别人都啃馊馒头呢,兆志还日日吃的又饱又好,这自然考得好啊!
    许多家有读书孩子的家长涌进陈家小食铺,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吃食能保存那么久,陈三郎与李氏都惊呆了,面对许多老客人的埋怨有好东西不早早拿出来他们也解释不清,还是玉芝机灵,见状跑回后厨叫了袁厨子出来。
    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凶神恶煞般的出现,铺子里的声音渐渐小了起来,玉芝趁机解释道:“各位叔伯婶子们,那干面与薄煎饼是咱家袁师傅自创的,只是给我哥哥考试用的,压根没想到往外卖呢。不过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到底什么味道,我们总得提前做些呀,不如大家三日后再来如何?”
    老客人们自然知道这个铺子玉芝是能当一半家的,再加上一直丧着脸站在玉芝身后的袁厨子的威慑,不由低声讨论一番各自散去,约好三日后再来,看看到底是什么神物,吃了就能考上秀才!
    玉芝听到他们的小声议论真是哭笑不得,真是见识到了流言的可怕,怎么就变成了吃了就能考上秀才呢!罢了罢了,到时候做出来再解释吧...
    三日之约很快就到了,大清早的小马刚卸下门板子打开铺子大门,就有一堆人在门口等着了。小瑞把堆成小山状的一大盘挂面费力的端到空余的窗口,直接支起一个翻滚着开水的锅,又抱来一大坛子肉酱放在旁边。
    陈三郎端着一大摞小碗过来,对着众人道:“今日这面咱们铺子就不要钱了,不过每人只有两口的量,就是给大家尝尝这个新鲜东西的味儿。”这时玉芝也端着一盘子煎饼过来放在小碗边上:“大家到时候吃了面再来拿块煎饼,这些真的就是普通吃食,哪有什么吃了就中秀才的神奇嘛。”
    众人才不管一口量还是两口量呢,先尝尝这传的神乎其神的东西再说!在几个热心大嫂的出面安排下,大家自觉排起了队。小瑞开始熟练的煮挂面,四分之一刻就能煮出来一锅分到面前的十个小碗里,陈三郎拿着小勺往上浇肉酱,挨个递给排队的人。
    拿到面的人也不用筷子,直接一口连面带酱倒进嘴里,嚼了嚼都点点头,后面的人忙问:“味道如何!”一个约摸三四十的汉子道:“这面还真是不错,跟咱们平时吃的不一样,嗯...更滑溜一些!也没那么硬,我看老人孩子吃最好不过了。”
    这句话一出来那队伍里的老人孩子们都激动起来,纷纷催促小瑞快着点煮,前面的人快着点吃!一时间铺子门口喧闹起来,惹的路过的人也都停下看看到底是什么热闹,听闻有免费的面尝可高兴坏了,都停下来排队。
    一碗接一碗的面散出去,人群却慢慢的聚集起来,玉芝看着只剩下最后差不多十来碗的面,在看看门外还在排队的人们,不由犯起了愁,还是出来看情况的袁厨子看着不好,丧着脸往门口一站大声道:“还有最后十余碗了!就让孩子们尝尝吧!”
    人群中的孩子们发出欢呼声,拼命挤到最前面,二三十个孩子端起碗来你一口我一口的飞快吃掉了面,朝着陈三郎作了个揖就跑回到各自爹娘身边,仰头道:“爹!娘!真好吃!真滑!咱们也买了回家做着吃吧!”
    一个大哥明显是疼爱孩子的人,听了孩子的话直接问陈三郎:“陈东家这面可能买?如何卖的?”陈三郎正犹豫怎么回答呢,玉芝踮起脚大声回答:“自然能的!只这面都是精白面做的,里面还要加鸡蛋和咱家秘方,价格自然要稍高一些的。”
    许多人都小声议论起来,这精白面就要十文一斤了,十文钱在陈家铺子都能打三勺肉菜一勺素菜了!这干面里面还加了鸡蛋和秘方,不知道要多少钱一斤啊!
    玉芝神秘一笑,对着问话的大哥回道:“这面条自然要比白面粉贵一些,咱家定的是十五文一斤呢。只不过这干面放在水里一煮会胀不少,方才大家也看到了,一小把煮出来就能装十小碗。一斤干面怕是能够一家子一顿饭了,里面都是精白面又有蛋,做起来又方便,省了您买面买蛋揉面擀面的功夫,不用一刻钟就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可比自己做划算多了,叔伯婶子们说对不对?”
    那大哥怎么听怎么觉得玉芝说的有道理,感觉陈家这面像不挣钱一样,捧场道:“对!有理有理!”精明的主妇们算出来确实贵了些,但是这东西的确方便,附近都是家里做小买卖的人,忙的时候哪有功夫做饭,不过一个饽饽垫垫罢了,现在有了这个直接煮了就能吃,比热饽饽还快呢!也都附和的点点头。
    另一个壮汉喊道:“那煎饼不错,那样薄,塞在衣裳里都看不出来,带着去做活比带饽饽方便!”玉芝忙道:“煎饼便宜呢,一斤不过七文,一斤煎饼可有不少张,自己家去抹点酱卷点菜都是一顿好饭!”
    人群渐渐散去以后,玉芝拉着陈三郎和李氏商议这干面和煎饼要怎么做。李氏愁眉苦脸道:“咱家现下哪里抽得出人手啊,就小黑每日烤肉脯肉干都是只能供得上泰兴楼要的,咱家这窗口还空着呢。难道还有买人吗?”玉芝闻言也跟着发愁,突然她福灵心至,看着李氏微微一笑。
    第103章 上梁
    “咱们可以让姥姥姥爷做啊!”
    陈三郎先是吃了一惊,复而转念想了想,也在旁边附和:“对,让爹娘做这好,这活计不算太累,家里人又多,还能挣些钱!”
    李氏自然十分愿意,谁不想让自己娘家多挣些钱,略思考了一下就点头应下:“你姥姥姥爷若是有了这个活计也能多攒些养老钱...”三人既已商议定了,就决定下晌关了铺子去李家村一趟和李一土详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