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买房!囤地!发家!致富! > 第12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6节

    “你是?”老奶奶上下打量白曙,她们村子就这么小,只要是生脸孔,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特别显眼。这俊小伙,她从未见过。
    白曙笑了笑:“您家的鸡养得不错。”
    老奶奶自豪,“那是!”全村就她家养的鸡最精神。
    白曙再说:“这喂鸡的盘子真是不错,这么冷的天,盘子里的鸡食都没有结冻。”
    “那是!这盘子,从我小时候家里就在用了,不洗、不换。十来多只鸡,每天盘里的食物都吃不完。但是即使在大热天,剩余的鸡食也不馊,冬天,鸡食也不结冻!”老奶奶骄傲极了。
    这个鸡盘的特殊地方,已经被对方熟知,那么白曙想要轻易拿到这个鸡盘,就有点难了。他干脆直接告知:“这盘子是一件宝贝,没福气的人,还真的镇不住。您老算是有福气的,能遇上了我,您若把这喂鸡的鸡盘给我,我管您好吃好喝,一辈子不愁。至于这盘子,我会找更有福气的人,镇住它。”
    这是出发前,范爷爷告诉他的套路。不过,他这一番话还真不是随口说说而已,刚才老奶奶打开房门的时候,他看到了屋内悬挂着的全家福照片,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但是在照片下,还有几张照片上的人的个人半身照,半身照前摆放着香炉。
    老奶奶听完白曙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她生的六个孩子,只活了两个,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可惜都不在身边。住在这的,只剩下她和老伴两人。当初孩子们要搬出去的时候,她还不大乐意,后来见大媳妇搬到县城的决心太坚决,他们两老也只能让步。而大孙子搬到县城里之后,原本三天两头生病的他,没到半年的时间,就比小牛犊还壮。
    这样看来,那喂鸡食的盘子,或许真的是晦气也说不定。
    “好,给你,给你。”老奶奶想通之后,动作麻利地走进鸡窝,把盘子里剩余的鸡食倒了出来,来不及清洗,就直接递给白曙,像是扔掉什么晦气的东西一样。
    虽然这个俊小伙说这东西是有福气的,但是她现在一点都不这样认为,福气的东西,能让她几个孩子夭折?能让她孙子体弱?
    惊讶的倒变成了白曙,老奶奶的态度太过于干脆。
    白曙心里过意不去,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收音机,一瓶奶精,还有一百五十块钱,都给了老奶奶。
    老奶奶惊喜,想要,可是又有犹豫,“太多,太多,我不能收。”
    她一辈子就是老实巴交的妇人,没有见过那么多钱,也没见过那么多好东西。一个晦气的喂鸡食盘,这俊小伙竟然拿那么多东西跟她换?她真是过意不去。
    “您收下吧,这喂鸡盘我就拿走了。”白曙装作把磁盘放进包里,事实上却是偷偷塞进空间里。
    第191章
    ·
    琉璃厂老掌柜嘴里常挂着一句话:人不得外财不富, 马不得夜草不肥。
    白曙从小就有外财运,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也足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可是像爷爷、奶奶说的, 人总要有些事情做, 这样活着才有些意思。
    下乡淘货,算得上一件有意思的事。
    白曙借住在村民家中。这个村子比都村还要大一些。白曙是跟着一个老乡进村的。他走的是山路,从山上走下来的时候,在半山腰听到了呼救声, 循着声音,救了一个掉入陷阱的男子, 这男人和白曙同龄,叫刚子。白曙就住在刚子家。
    刚子之所以会在冬天上山, 是因为他刚结婚,妻子有怀孕了,在钱财上有些紧张,所以想要进山看看能不能打到些好东西,给妻子补补身子。没想到, 竟然会掉进自己挖的猎坑里。
    说起来, 刚子的这一段姻缘在十里八乡算是一段传奇了。
    刚子是煤矿的矿工,在家中排行最小。他的母亲几个月前不幸晕倒在地里,弄了个瘫痪, 上县里医院治疗, 医生说没几个月了, 让接回家好好养着。刚子母亲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她提出的最后愿望就是希望能够看到小儿子娶媳妇。
    娶媳妇,并不是一件说娶就娶的事情。人品、相貌都有讲究。
    去年,刚子在单位大会上抽到了一张双人床的票。他没结婚,买双人床为时尚早,单位里跟他讨这张双人床票的可不少,可是他就是舍不得,干脆咬咬牙,先买了。他不仅买了双人床,还把枕套、被面都配齐了。这倒是让单位的同事一顿好笑。买了这么多床上用品,可是最重要的一件他却没法买。
    “是什么?”白曙听到刚子母亲的叙诉,配合地问道。
    刚子母亲呵呵一笑:“媳妇儿!”
    白曙也跟着笑了。这家人还真是有些意思。
    刚子的这个媳妇玉玲,得来还真是凑巧,她的来路颇具传奇色彩。她来自南边,是个音乐专业的大专生,比刚子大上三岁。她因为找对象的问题,和家长发生了冲突,愤而离家。玉玲到大都城转了一圈之后,身上的钱财已经所剩无几。在偶然一个机会,她在《华国妇女》杂志上见到了一则征婚启事。这是华国报纸上刊登的第一则征婚启事,所以影响力也非常大。
    这则征婚启事,正好就是刚子他们村的一名男知青帮他写的。这知青是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在得知刚子母亲所剩日子不多,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刚子结婚后,他给《中国妇女》杂志寄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刚子的工作、家庭情况,询问杂志社能否帮忙刊登征婚启事。而后,杂志社真的刊登了这则征婚启事。
    玉玲按照征婚启事上的地址,找到了刚子家。刚子当时不在家,在县城的矿上工作。等他接到家人的通知,回到村里的时候,玉玲已经到刚子家待了三天了。玉玲和刚子可谓是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就定了下来,在矿务局领导的住持下,两人结了婚,领了证。
    刚子和玉玲的婚礼还上了报纸的,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是刚子和玉玲命好,两人刚结婚第五天,矿里就分房,新婚的刚子也分了一套,他的双人床终于有了安放的地方。
    “玉玲是好姑娘,她前些日子害喜,我想着让她吃好些,所以就上山看看以前挖的坑里有没有收获。没想到太久不上山,我都忘了以前挖的坑在哪儿了。要不是你,我肯定丢了半条命。”刚子说到这,还心有余悸。这个朴实的汉子,脸上黝黑,可是眼里的诚恳和感恩却真真切切。
    刚子卧床的母亲也连连点头,“对呀,白曙,你就是我们家刚子的救命恩人呀!”
    白曙谦虚地摇摇头,“伯母,您客气了。就算没有我,刚子也能从坑里出来。”只不过是受的伤更重,等待的时间更长,风险更高罢了。
    刚子的媳妇是个秀气的姑娘,她留着齐肩短发,看起来温温柔柔的,有着学艺术的人所特有的气质。看起来着实不像是为了处对象的事情,跟家里人闹翻而离家出走的人。她肚子因为怀孕有些微凸,就坐在皮肤黝黑,性格大大咧咧的刚子旁边,两人看起来有些不搭调。
    白曙想起奶奶曾经跟他说过的“门当户对”的理论,处对象的时候,要找家境相当,出身相当的,这样聊起来才有话题。可是奶奶的这说法,似乎有误,在他看来,至少这几年看到的,门不当户不对的倒是挺多。刚子和玉玲也一样,他们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不过,玉玲的表情,看起来格外幸福。她不时摸摸自己的肚子,再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刚子。
    “白曙,你在我家里呆着。我最近轮休,可以带你去找你想要的有趣旧的玩意儿。”刚子黝黑的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白曙对他来说,就是救命恩人。救命恩人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
    白曙这回可谓是捡到宝了,他以大都大学历史系学生采风的名义,在刚子他们村子里转。这个村子名为苦村,白曙在走访的时候,偶然发现,这村子似乎是贾老在给他单独授课的时候提到过的,疑似战国时期某位哲学大家的故里。
    也亏得白曙救的是刚子,刚子的大哥是苦村的村长,在村里说话很有分量。白曙的出现,乃至于他想要在村子里淘些旧东西的想法,都得以顺利进行。
    苦村就那么大,大都大学学生到村里采风的事情,很快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首先上门拜访白曙的就是那位帮刚子在《华国妇女》杂志上征婚的知青,万群。
    万群是青川人,家里原本是大资本家,在上山下乡的时候,插队到了苦村。可是近两年,陆续有知青靠各种办法回到了城市,但是他一没考上大学,二家里没关系,三背景不好。即使他是了村长家的忙,可是却也无法得到一纸回城的文书。
    “白同志!听说您是大都大学的学生?”万群激动,眼里闪动这对白曙这位大学生的钦佩和羡慕,隐隐还有些嫉妒。目前考上大学,是他能够顺利回城的唯一途径。但是他在村里知青中,人缘不算太好,也没钱,即使托人买了参考资料,但是有很多都看不懂,重点也不清楚。对于下一次高考,他心里依旧没有底。
    白曙点点头。这人心思直白,没有什么隐藏,一眼就能看穿。
    “那,我能请教你一些不懂的问题吗?”万群期待地看着白曙,那样子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白曙想了想,说道:“我在苦村待不了几天,白天应该没什么时间,你晚上过来吧。”
    万群感激极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其实,白曙答应给万群补习,为的是刚子。刚子白日里带他去村里收旧物,因为有刚子陪着,村民们较好说话,他能以较低价钱收购些好物。
    白曙在苦村待了五天,收了不少东西,都用麻布袋给装了起来。这五天晚上,白曙抓紧一切时间帮刚子梳理了一遍高考复习内容。至于万群,还有后面陆续到白曙这听课的其他人,他并没有放心上。他教给刚子的内容,这些陪听的人能学多少,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苦村别看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些旧物,这些东西或者是种花的盆,装菜的碗,灶头上的破碟,墙角的烂铜烂铁……
    白曙的收获颇丰,苦村这一趟,比他在前三个村子收获的总和多三倍。他很满足,所以他才愿意花五天的时间,帮刚子详细地把高考的备考内容从头到尾捋顺一遍。也幸亏当初在都村,他替胖球儿和朱红复习时,已经把高考要点铭记于心,所以现在再做起来,游刃有余。
    “谢谢你,这五天帮我良多。”刚子握着白曙的手,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才算是合适。别看才五个晚上,但正是这五个晚上,却让他有了这次能够考上大学的信心。村里,不,即使在县里,也没有谁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像白曙这样帮他把高考内容理顺清楚。
    白曙指了指被他放在车子上的旧物,“我也该谢谢你,若不是你,我还弄不到这些东西。”苦村村口就有车子直达容县,只不过是三天一趟。
    刚子帮白曙把东西搬到村口等车。
    突然,刚子拍了拍脑袋,“你等等,我有东西要给你!”他话刚说完,就往村子里跑。
    “嘟嘟嘟——开往容县的车来了
    刚子刚离开不久,车就来了。白曙看着还没有出现的刚子,再看看车子,有些犹豫。如果错过这趟车,他得再等三天。
    “你到底上不上车?”司机有些不耐烦地按了按喇叭。
    白曙再看了眼村口,刚子还是没出现。
    “师傅,能再等等吗?”白曙说道。
    司机不耐烦地说道,“等不了那么久,三分钟后不来,就走了。”
    三分钟,刚子还没来。车子果真走了。可是车子刚走不久,刚子就到了。他喘着粗气,手里拿着一个盒子。
    “白曙!幸好你没走。”
    他刚才听到汽车的声音,吓得用最快的速度拿上东西拼命往村口跑。不过现在看来,白曙还是误车了。
    “对不起!我,我只是想把这东西给你。这几天忙于消化你讲的内容,好几次想给你,但是都忘记了。”刚子摸摸下巴。对于让白曙误车的事情,他真的是深感抱歉。
    白曙笑了笑,接过刚子递过来的盒子。
    “打开看看,你一定会喜欢的。这是我两年前在地里挖到的。”刚子摸了摸下巴。白曙虽然只教了他五个晚上,但是却给他留了他一份厚厚的资料。靠这些,他这次一定能考上大学。
    事实上,跟玉玲结婚,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可是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也令他产生了自卑感。玉玲真的是太美好了,美好得他常常觉得自己配不上她,所以他才要考大学,而且一定得考上才行。
    第192章
    ·
    白曙比预定的十五天迟了三天, 才回到容县。
    “收获怎么样?”范老精神好极了,他在医院躺了一周,就被刘清接到了一座小院子里。这时候, 他才明白,刘清也是个有钱的主儿, 他直接把这座小院子给买了下来。
    “这小院子不错,前任主人因为要搬去市里,所以空了出来, 紧急出手。刘清也够果断的, 直接就买了下来。”范老半是抱怨,半是欢喜。刘清这孩子, 只是嘴上不会说,但是心里却非常体贴。知道他不喜欢住院, 也不喜欢住招待所, 这才费心买下了这么一座小院子,让他好好养伤。
    白曙瞟了一眼院子厨房的方向,刘清正在做饭。
    “买房, 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不会错的。”白曙说道。这些年,在奶奶的影响下,他对于买房囤地, 有着天热的好感。家里兄弟姐妹, 但凡有余钱, 有必要的, 都被奶奶说服去买房了。就他所知,刘清和石正当初给奶奶寄回来的补贴,也被奶奶以他们的名义买了房。
    范老哈哈一笑,“也是,房和地,这东西以前就很值钱。”范老和白金氏年龄相仿,都是从战乱中走过来的,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他的印象中,土地的价值虽比不上古董,但是却稳定、保值。
    白曙从大麻袋中掏出了一个盒子,这盒子正是刚子给他的那个。就是因为这个盒子,他误了车,耽误了回容县的时间,不得已又走访了好几个村子,收集了更多的旧物。为了减负,他把大部分的物品都放进了空间里,只留下一麻袋背了回来。
    “这是什么?”范老好奇地打开白曙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盒子里是一颗白玉大白菜。
    范老兴奋得站了起来,拐杖在地上敲了好几下,“你这是捡到宝了?”他拿出大白菜上下打量,“这东西跟你开出来的那块玉料,特别相似。那块石料,你不是要雕成大白菜,还要有蛐蛐吗?”不过,不同于那块刚开出来的石料,这个大白菜上的绿色非常集中,就拇指大小,正好够雕一只站在菜叶上的蛐蛐。
    白曙点点头,“这物件,是一个朋友送的,我也是昨天才发现,这物件不同寻常。”
    范老有些惊讶地把玉白菜举到与眼睛齐平的位置,左看右看,“不同寻常?”这大白菜的确是上品,可是这么大的,这么通透润泽的上品玉,他也不是没见过。到底有何不同寻常的?
    “那蛐蛐,能预报天气。天晴的话,蛐蛐会站在菜叶上,展翅吐须,下雨天,蛐蛐在菜叶底下,合拢翅须。”这样的奇景,也是白曙在无意间才发现的。他没想到,刚子竟然会把这样一件东西给他。刚子在动荡的这几年,能够把这东西保存下来,定是花了不少心思,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东西给了他。要知道,这东西若能找到好的买家,定能改变他全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可是,他却心甘情愿把这东西给他……
    范老听完了白曙得到这玉白菜的经过,笑了,“这也是你的缘分。这东西既然是那叫刚子的孩子给你的,你就受着。如果实在觉得心里有愧,那就寄些复习资料给他吧。一尊玉白菜,换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也是值当的。”
    范老相信白曙的能力,这孩子,是一块宝,越挖就越神秘。他若想插手一个人的人生,那还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敢肯定白曙在苦村那五个晚上的高考复习讲解,定是让不少人受益匪浅。
    “吃饭了。”刘清捧着饭菜走了进来。他刚才在屋外听到了白曙和范老所说的话。事实上,被白曙改变人生轨迹的,何止是刚子一个人?
    刘清从部队回来后,在白金氏的教导下,厨艺不错,做出的饭菜,色香味俱全。
    “医生说范老的脚伤还没彻底好,现在进行长时间的旅程,得做好准备。”刘清边吃边吃边说。他做了红烧肉,容县市场的高价肉比大都城的便宜了两块钱。因为白曙喜欢,所以他买了不少。
    “范老!”刘清阻止了范老把筷子再次伸向红烧肉的动作。
    范老老脸一红,但依旧做出了一脸无辜表情地看着刘清。
    刘清面无表情,清清泠泠地说道:“医生说,您要少食荤腥,这样筋骨才能恢复得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