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买房!囤地!发家!致富! > 第9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7节

    刚开始的时候, 他爸妈倒是不说什么,毕竟白家的家教放在那儿, 还知根知底儿,让儿子跟他们凑作堆,也不用怕被带坏。但是等过了国庆节之后,他爸妈也不知道脑子抽什么风,开始对他眼烦心烦了, 总让他干家务活不算, 还开始拘着他看书了!
    白义感同身受, 他哥俩好地拍了拍傻大个的肩膀, “哎, 咱们的命真苦呀!”
    不仅傻大个被管着了,他也一样。爸爸白启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秋菊姐出嫁后,就成日里看他们哪儿哪儿不顺眼,开始规定他每天写多少张的大字,每天看多少页的华国英雄事迹,每天写多少字的心得体会!
    他都快两年没上学了,哪里还受得了这些?被拘在房间里,端坐在书桌前,老老实实地写写抄抄,那简直是要了他的命!
    “得了,你俩,若不是你俩玩得太厉害,成日不着家,我们能被你们给连累吗?”一一两条手臂,使劲地压在白义和傻大个的脖子上。
    白曙和二二不约而同地朝白义他们三人翻了个白眼。若不是他们三个成日里想着出去玩,出去闹,家里人怕他们惹出什么乱子,能这样吗?半大小子,由着性子傻玩儿,家长能放心吗?这还不得给他们都带上“铁笼头”?
    傻大个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大叫了一声:“完了!”
    “怎么了?”白义傻傻地看了他一眼。
    “我忘记了,我得去找许卫!我不跟你们聊了,你们明儿个记得等我!”说完,傻大个就飞也似地跑了。
    他这会儿迟到了,许卫肯定又要横眉瞪眼了!
    “你们几个,玩一会儿就行了,别嚷嚷那么大声,吵到你们奶奶!”
    白启煌从东厢房伸出脑袋,冲白曙他们几个说道。
    他今天难得没有拘着孩子们在屋里学习。他听说了,国家说要复课!他着实是高兴!
    这下可好了,他就不用天天担心这些个孩子误入歧途了!按他说,孩子,还是得上学的,由学校管着,他们放心。
    “哎!”白启煌长叹了一口气,说来,他肩膀上的担子也真是重。
    爸妈两人老了,得他养着;妻子虽然顾家了,但却是个不赚钱的;儿子、侄子、女儿,还都得他管着……
    他这大家长难做呀!
    白启煌摇了摇头,就把窗户给关上了。他得休息休息,夜班得熬,休息不好,撑不过去!
    等白启煌关上窗之后,白义朝他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白曙感到好笑,白义都已经快十八了,还那么皮。
    不过……
    “白义,你还想不想进部队了?”白曙问得突然,但是他一脸严肃,不像是随口问问。
    他的态度令白义瞬间收起了嘻嘻哈哈的神情,非常认真地点头:“想!”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愿望。
    这个答案,在白曙的意料之中。白义是个认死理的,他从小就有着一颗当兵的心。进部队,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了。
    “我也想去!”一一也说道。他和白义一样,都有从军梦,他从小就立志,要像故事中的那些解放军战士一样,为国奉献!
    白曙点点头,“我会帮你们和爷爷说说的。”
    他说完后,白义和一一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了。
    白曙没有理会他们的兴奋劲,他把视线转向了二二。
    二二和白曙非常有默契,白曙还没开口,他就明白了他要说什么。
    他操着沉稳的语调,说道:“不用担心我。”
    白曙知道,二二有自己的计划。他志不在从军,他想从政。
    当大伙的未来都有个方向的时候,白曙的心定了下来。家里有从军的,有从政的,他没什么梦想,只想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去追梦,所以他要做的,就是赚很多很多钱吧。
    白曙他们复课后,已经是高三了,的确也是该考虑未来方向的岁数了。
    “快点!快点!别迟到了!”
    一大早,白家就开始热闹起来。
    冯秋兰和刘英早早就做好了早饭,白曙他们几个匆匆吃完,就出门去了。
    为了让孩子们上学方便,白三朝和白启煌特地出去买了两架自行车,给白曙他们上学代步用。
    白曙坐在车后头,由二二载着,一一则由白义载着。
    自行车在胡同里穿梭,不时会碰到跟他们一般大的孩子。
    大家的精神头都非常好,还会相互打招呼。
    “诶,我说你选的哪所学校呀?”
    这时候复学,是可以选择学校的。三所学校中任选一所,这个选择是不用跟家人商量的,是学生们自个儿选的。
    “还是状元高中!”
    “我说你咋就选了状元高中,恁没意思了。跟我一样选师院附中多好呀!”
    说话的人颇得意。
    “师院附中!”
    白曙听到了白义羡慕的惊呼声。
    在可供选择的三所学校中,状元高中里面爱“闹”的人不多,也没有什么“狂人”。但是师院附中就不一样了!那里面的“混世魔王”可不少!馒头就是去了师院附中。
    当初若不是白曙先选了状元高中,白义和傻大个他们几个,肯定就奔着师院附中去了!
    自行车在骑出胡同口的时候,分成了两拨,一拨往东走,一拨往西走。
    在街口,白曙他们和傻大个,还有许卫汇合了。
    学校里的操场上,一茬茬的自行车随意摆放着,不少学生一条腿搭在自行车大梁上,屁\股坐在车架上,另一条腿就支在地上。其中几个嘴里还叼着烟,似乎在聊些什么。
    白曙他们刚走近,就听到了那些个学生在交流着昨天谁和谁干上了,但是最后还是和了;今儿个谁和谁约架了,等会儿要去瞧瞧;还有谁谁的车让人抢了……
    白曙的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
    这些学生,有些曾经是状元胡同的学生,并非是新面孔。
    差不多两年时间没有来过学校,状元高中就变得好似一座坟场。那座三层高的教学楼,玻璃全部都坏了,只有残破的玻璃还零星地挂在上面。操场上满是杂草和垃圾,白曙他们找不到干净的地方停车,只能把新车停放在了垃圾堆和杂草丛旁边。
    白曙按着已经分配好的班级,找到了教室。教室里的课桌,被随意地堆放在角落里。先到的学生已经开始搬桌子了。
    一个地方,长期没有人气,就特别容易败落。但是有了人气之后,就开始有了生机。所以当学生们开始陆陆续续进到学校,当白曙已经慢慢开始规律地上学、放学后,学校已经焕然一新了。
    窗户已经换上了新玻璃,操场也被收拾干净了,单车棚搭建起来了,就连脱皮的墙壁也重新粉刷好了。墙上四处可见“响应国家号召,复课闹革命”的标语。
    就在几天的时间,在社会上游荡的半大小子们一下就少了很多。可是,即使这样,两年自由生活的痕迹,也没法从他们身上完全脱掉。他们根本就不是来上课学习的,而是来找小伙伴玩闹的。上课到半就逃课,快要放学了,才从家里姗姗来迟……
    学校里,大部分上课的老师,每天都是挂着“□□黑干将”的牌子,走过大街,走过胡同,来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才摘下脖子上的牌,进入教室,给他们上课。等下了课,老师又戴上牌子,走出教室。
    白曙好几次都看到,放学后,学生把老师堵住,让他背诵政策。白曙听得多了,都能背出老师的那些话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
    每每看到老师们木着一张脸,背诵这些话的时候,白曙总是瞥过脸去的。
    这跟他两年前学的尊师重教相矛盾,这跟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体会到的温情相悖。
    过了不久,军需部后勤处给首领提交了一个关于搞好农副业生产的报告。这个报告一递上去,国家就下了指示。学生以学为主,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工、学农。
    这指示一下来,白义可就乐开了花。
    状元高中,没有那么多刺头儿。学校里的那些新小伙伴,玩得不欢,没什么乐子,他们最多就是嘴巴上说说,但是却不敢真的出去胡闹。顶多就是旷课、早退,那些打架、斗殴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相较于其他学校,那是少得多了。也正因为如此,白义这段时间觉得有些无趣了。
    学校的学工活动,是去大都城外一个工具厂。这个工具厂是生产拧螺丝的活扳子的,白曙他们的工作就是为铸出来的扳手,用布砂轮进行抛光,打掉上面的毛刺,让它亮起来。
    这工作挺难办的,因为车间里粉尘多,特别是抛光“毛刺”的时候,那粉尘、颗粒乱飞。工厂只发了工作服和工作帽,顶多再加个劳保眼镜,没有口罩,所以学生们每天从车间出来,都是灰头土脸,一直咳嗽的。
    但是工厂的伙食却是极好的。不用太多粮票,不用花太多钱,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白面馒头常见,青椒炒肉也不时出现,学生们都是半大小子,食欲正是好的时候,学工累了,正好吃饭,胃口好,工厂还管饱。这样的好事,去哪找?
    再加上,这样的学工可比坐在教室里学习自由多了!所以学生们的出勤率,极高。
    白义和一一最喜欢学工了,每天从家里去工具厂,都特别有干劲。
    从白家骑自行车到工具厂需要半个小时,白义和一一在前面骑得飞快,笑声也格外爽朗。
    白曙载着二二,骑在后面,不紧不慢,倒是有几分悠闲。
    “开年后,白义他们就要去部队了吧?”
    二二坐在车后,小声地问道。他知道,前些天,立业叔休假,到家里来了。
    “嗯。”白曙点点头。爷爷已经跟立业叔打过招呼了,凭白义和一一的条件,想要进部队,应该是没有问题。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小姑夫许文志也曾经跟爷爷说过,让许卫一块儿去部队。
    二二沉默了片刻,说:“你什么时候跟他们说?”
    现在已经是一月了,离春节没几天,过完年,也就是二月底了。换句话说,白义他们最多还能在家里待一个半月。
    “等过了这个春节吧。”白曙看着前面笑闹的白义和一一一眼,眼中闪过了暖意。
    这两个家伙,开年后就要离开了。下一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就像是刘清和石正,就像是白昌、白田和白军,一旦进入部队,只有他们寄回来的信,宣告他们还活着,人却是很久不见了。
    此时的白曙根本就没有预料到,开年后离开大都城的人,不仅仅只有白义、一一和许卫。
    第154章
    ·
    元宵节刚过, 白曙十八岁的生日刚结束, 白义、一一和许卫就接到了进部队的通知。他们来不及和家人、朋友细细道别,就背上行囊, 进了部队。
    还没容白家从离别的伤感中缓过神来,大都城就刮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白曙也二二也得离家了!
    前两年的动荡, 使得高考停止, 使得社会能接纳的就业岗位数量急剧下降。在那两年毕业的学生——66届、67届,再加上白曙他们这一届——68届,三届学生, 数以百万人, 他们无学可上,无工可做。国家没法给这些学生都分配工作,大量无所事事的青年,在社会上游荡, 由此滋生了无数暴力冲突事件,为了缓解社会的压力, 国家首领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时间,“上山下乡”成为了社会的主题。所有适龄青年,除了独生子女, 除了当兵、招工的之外, 基本上都属于被征召范围。
    白曙和二二也被征召了。
    “必须要想办法招工留城!”
    白金氏脸色铁青, 她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出现这样的转变。若是早知如此,就该让乖孙跟着白义他们一块进部队去了!上山下乡,她乖孙怎么受得了!与其在农村干农活,还不如进部队搏前程!而且不是说家里已经有子女去兵团的,不用去吗?她家的白梅已经在边疆建设兵团了,为什么乖孙和二二还在下乡的名单里?
    白曙看奶奶气得厉害,忙拉住她的手。奶奶年纪大了,近来身体不好,可不能让她气着了。
    国家这会儿是把名单都报上去,逮住一个是一个,想要不下乡不容易。
    白三朝还算冷静,“就算这时候不下,以后可能还得下。当务之急咱们得想想,要怎么把乖孙和二二分到最近的地方去。”
    白曙点点头,他也比较认同爷爷的这个说法。这时候想要招工留城谈何容易,那么多人都盯着招工的这几个名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