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买房!囤地!发家!致富! > 第4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节

    大伙七嘴八舌地把事情说了出来。吕虎当机立断,“现在可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把孩子找出来,剩下的等把孩子找回来后再说。”
    白金氏看了他一眼,她和这居委会的人接触不深,不过正如大家伙传言的那样,吕虎是个干实事的。
    王奶奶想了想,应下,“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分头找!”其实,她心里也真有些着急,她几一个孙子,一个外孙,现在两个都不见了,能不着急吗?不过,白家也好不到哪儿,她家可是失踪了十二个孩子呢!
    正当大家刚想去寻的时候,胡同里传来了一阵奔跑声,一群孩子朝他们跑了过来,有些孩子嘴里还直叫着:“鬼,有鬼……”
    “小宝!拥军?”白金氏惊喜地看着那跑在最后的孙子和外孙,看那两个家伙的动作,就知道,他们的身体肯定没什么问题。不过,这“有鬼”,是什么意思?
    白曙看着白昌、白仁他们带走了一群孩子哗啦啦地跑了过来,心里有些惊讶,他们脸上的惊魂未定太明显,难不成,真的遇到鬼了?
    第72章
    ·
    大都管逮蛐蛐儿, 不叫逮,也不叫抓,而叫拿。七月, 是拿蛐蛐儿的好季节。
    这拿蛐蛐儿得根据不同的时间段, 在不同地点拿。
    中午的时候, 需要往草垛里、潮湿的烂柴堆里或在池塘沟边上找。如果能听到蛐蛐儿的叫声,就可以循着它的声音, 暂时先圈定了它活动的范围, 再对它实行围追堵截。用脚踩草垛, 用手扒烂柴草,或者可以抠松软的泥土。蛐蛐只要受惊,就会跳出来, 此时只需要扑上去, 双手一拢就能把蛐蛐拿住了。
    而晚上想要拿住蛐蛐儿, 就要到墙根底下、砖石头缝里、厕所根处去寻。这些地方的蛐蛐, 极其机警, 白天任由你怎么驱赶,都是不会出来的,而到了晚上只要循着蛐蛐的叫声,用手电一照, 就能发现它们。在强烈刺眼的手电光的照射下,这些白日里躲在黑暗中的蛐蛐儿, 不知所措, 只能乖乖被拿住。
    通常而言, 夜晚拿到的蛐蛐较白日里拿到的厉害。比如说,那砖石缝里的蛐蛐儿,由于一出生就开始就啃砖石,它的牙齿比草垛里出生的蛐蛐坚硬,斗起来也更为凶狠。厕所里的蛐蛐,由于吃了屎嘴臭,性格非常好斗,把它和旁的蛐蛐放在一处时,无需用草掸子去挑逗,它自己就会主动出击,瞬间和对方斗起来。
    白昌、白仁他们要拿的蛐蛐儿都不是在上面所说的地方,他们要找更厉害的,一种叫“棺材板儿”的蛐蛐儿。这种蛐蛐只生长在乱葬岗里,属于蛐蛐里的上上品,战无不胜。
    这棺材板儿不好拿,不仅只能晚上拿,而且还得去城外的乱葬岗上寻。两人力量弱,白昌白仁只得召集了小伙伴们,深夜行动。故而才有了猫儿胡同的孩子们深夜不着家的事情。
    昨天晚上,在居委会的虎视眈眈之下,孩子们都被自家长辈捂住了嘴巴。现在都提反封建,前段时间居委会频繁找大家伙“聊天”,这会儿可不能闹出个“遇鬼”,否则居委会还得继续找他们聊天。孩子既然回来了,看着似乎也没什么大事,再加上当时夜也很深了,于是大家伙就只能先各找各妈,各回各家,洗洗睡了。但是这事情没完,第二天一大早,白家的大门又响了。而白家此时正在吃早饭,大伙儿纷纷把碗筷放下,疑惑敲门的人是谁。
    白玉氏去应门,不一会儿,她回来了,走在她前面的就是王婆子,还有昨晚那几个人中的一小部分,在他们身后,跟着的则是昨晚刚找回来的孩子。那些孩子垂头丧气,像斗败的公鸡。
    哟,看这脸色,明显的来者不善呀!
    白曙放下手中的碗筷,看着那群怒气冲冲闯入院子的人。
    “这一大早的,你们是来找茬?”白金氏把碗一放,站在厅堂门口,目光如炬地看着院子中间的人,“怎么?昨晚还没闹够?今天还来?”
    白曙分明就看到了王奶奶和白金氏的眼神交流,他想了想,就继续拿起碗,小口小口地喝粥。这两年,随着外面情况的不对,白家的早餐也已经变成了稀饭配咸菜。刚才跟着白奶奶进来的那些人,一进到院子,就往厅堂这边看,对于白家餐桌上的东西,一目了然。
    “你家白昌和白仁他们竟然带着我们孩子去坟窠子,昨晚我孩子回去的时候,魂……呃,吓坏了!”说话的是猫儿胡同的一个长舌妇,她差点儿把“魂都丢了”说出来。这话在以前说倒是没事,但是自从上次胡同里发生了那对夫妻因为说了个“菩萨”而就被“思想教育”了一天的事情后,整条胡同的居民都谨慎了很多。
    “那你想怎么样?你家孩子可不是咱家白昌白仁强迫带出去的,他们可是自己有手有脚跟去的。”白金氏恶声恶气地站在这群人面前,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你……”那人被白金氏气得说不出话来。
    “所以,你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白金氏把那人指着她的手指握住,轻轻地拂开。拿手指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可不能让孩子们学了去。
    “我们只是想要你们偿还给孩子压惊的医药费!”王奶奶接话。
    她今天是骑虎难下,昨晚她跟这群人来白家讨人,今天这跟群人要来白家讨补偿。她不能拒绝,也根本就没有拒绝的机会,就被赶鸭子上架了。毕竟她和白家这老虎婆多么不合,已经到达猫儿胡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了。虽然大家也很好奇,为什么她的女儿——赵家媳妇,会跟白家二媳妇那么好……
    “哦。”白金氏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随即从刚才还一副好说话的恶女人形象,变成了地狱修罗的恐怖女人样,“你们的孩子难不成是每手没脚了?还是失心疯了?或者是活不成了?竟然敢上门来讨医药费?谁给你们那么大的脸?莫不成你们祖宗十八代就是这样的,所以才会生出你们这种没脸没皮没臊的?……”
    白金氏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白曙听得津津有味,就着奶奶的绝不重样儿的叫骂声,又添了一碗稀饭。
    一旁作为当事人饿白昌和白仁,也从刚开始时的红头胀脸变成了现在的瞠目结舌,甚至是暗自兴奋,奶奶实在是太威武了!原来奶奶那么厉害,她以前对他们做出的凶恶样子,真的只是做做样子,没有动真格呢!
    “我,我跟你拼了!”一个被指着鼻子骂的女人大叫一声,就朝白金氏冲了上去。他们只不过是来讨压惊的医药费的,这女人竟然诅咒他们的孩子!是个人都受不了。
    白金氏可不怕,她虽然老了,但是女人打架靠的不是力气和蛮劲,而是巧力和经验。她没有躲开,直接迎了上去,朝那女人的头发抓去,那女人不备,发髻被揪散,白金氏则趁机生拉硬拽,活活把那女人弄得放声尖叫,“你放开,放开——”
    那声音里的凄厉,令还想上来帮忙的人顿时顿住了,并快速往后退了两步了。白家老太果真就是白家老太,不会因为这几年的修身养性,而变得和气,她以前那凶残的模样,可不仅仅是传说,而是现实。
    王奶奶趁机找了台阶,“算了,算了,你放手,放手。这事就这样算了,算我们孩子倒霉,自个儿跟着去了那么一个地方。幸好老虎婆给力,她能够顺利抛出这句话。
    这群人气势汹汹来,灰溜溜走,只留下瞠目结舌的白家人。
    白金氏重新回到厅堂,面无表情地看着白昌和白仁说道:“你们昨晚是不是遇上了什么?”如果没有什么,那群人怎么可能会集体上门来?
    白金氏这话一说完,白曙就看到了家里所有孩子脸色大变,有些惊恐,有些狐疑,有些害怕。
    原来,昨晚上白昌白仁带大家伙去的那个乱葬岗在南城外,那片墓地是白昌、白仁他们第一回去。他们打听到耗子胡同那个养了棺材板儿的男孩,就是在这里找到他的常胜将军的。单白昌、白仁俩,他们是不敢去的,所以就尽可能地多张罗些人,同时他们也怕出了事,家里骂,于是干脆动员家里所有孩子都去。
    去的那天,果真出事了。白仁和白昌各拿了一根蜡烛,一前一后走在南城外的这个乱葬岗里。他们手里有电筒,但他们可不敢乱用,这是从家里偷偷拿出来的,得省着点电。突然一阵风把两人的蜡烛都吹灭了,大伙儿瞬间发出尖叫声。幸好白昌白仁早有准备,拿出火柴,把蜡烛重新点燃。有了光亮,队伍恢复了安静,大家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往前走。毕竟,谁都不想被小伙伴认为胆子小。
    “啊——”也不知道是谁,先叫了一声,白昌手里的蜡烛再次灭了,他心一横,干脆拿出手电朝叫的人照了过去。
    那是胡同里一个平时玩得还算可以的男孩,他此时脸上带着泪痕,喃喃地说道:“我,我被鬼给抓住了。”却原来,他的脚不知道怎么回事陷入了一坟窟窿里,怎么拔都拔不出来。坟窟窿深不见底,还往外冒着寒气。白昌白仁几个抓着男孩的脚,往外拽,可怎么都拽不住。白昌和白仁这会儿自己也怕了,“不是真的有鬼吧?”
    这挑头的先怕了,这后面的自然也害怕,这会儿,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一声咳嗽,白昌和白仁撒腿就跑。只留下那脚陷在坟窟窿里的男孩,好在石正和刘清胆儿够大,两人跑了几步,就返回去拽那男孩。那男孩,眼泪还挂在腮帮子上,鼻涕溜进嘴里,哈喇子沾满了前襟,甚至裤裆处还隐隐有些骚味和臭味……
    石正和刘清又是拉又是拽,好不容易才把男孩从“鬼的手里”救了回来。
    白金氏听完之后明白了,“刚才那个跟我打在一块儿的女人,就是那男孩的妈妈吧?”
    白昌和白仁看了彼此一眼,点点头。
    白金氏鄙夷地看了两眼脸都要垂到胸口的白昌和白仁,“你们给我去面壁二十四小时。胆子恁小,还敢组人去坟窠子,也不知道羞人!”真是蠢货!
    第73章
    ·
    白昌和白仁组队带人去坟窠子的事情,惹怒了白金氏, 他们俩被白金氏关在家中整整一个暑假。本来白昌和白仁都已经和小伙伴们计划好了, 要怎么样过好这个假期 , 可是他们没想到, 他们竟然被罚了一个暑假的面壁思过!这下真是任由两人如何看着窗外自由的天空挠心抓肝,悔不当初,都是没有用的。
    白金氏在白家说话管用, 她只要没开口说把他们放出来, 就没人敢放他们出来。他们就是那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 翻不了身。而白金氏呢, 有闲情会不时往后罩房那边溜达,一旦看到他们没老老实实面壁思过,那他们晚上就会遭遇全家人轮流上场上思想课, 直到把他们说得想要一头撞到墙上了, 都还没罢休。
    这个暑假过得极其漫长,漫长到白昌和白仁以为过了一个世纪,他们俩都要从小孩儿变成白头老翁了……白昌和白仁每一天都期盼着能发生什么事情,能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了, 让他们俩的这点“小错误”就这样自然而然降了热度。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事情还没揭过去, 即使这个暑假结束了, 他们也还是依旧要活在水深火热中。
    可巧, 在这个暑假还有三天就要结束的时候, 白昌和白仁期盼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白昌和白仁拍拍胸口, 看了彼此一眼,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这一刻他俩衷心地感激提出这个政策的首领。
    “公社成立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在居委会大院举行,您家到时候得派一个代表出席。”
    老杨打从进入居委会之后,整个人无形之中有了一种气场,他现在就坐在白家的厅堂里,喝着白金氏给他倒的白开水,眼睛扫视着白家。
    白家现在真是不行了,别看表面风光,三个儿子,一个是教授,其他两个是工人,就连两个儿媳也是工人身份,这在猫儿胡同也算独一份儿了,但是白家的孩子多,五个人养这么一大家子,还有都村大伯那一家,也是够吃力的。瞧那院子,以前还能见到花花草草,现在都种上了蔬菜,就连这待客的茶水,都换成了白开水。他前阵子还听说,白家早上吃的都是稀饭配咸菜……
    “街道办的人民公社?这是什么呀?”白三朝摸摸头,装糊涂。他其实早几天就从女婿许文志那里听说了,前几日,首领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中,公开表扬了一个县,说它是新华国的发展典型,说县里创办的人民公社是个好的。这话一出,全国哗然,各地纷纷派人前往那个典型县进行学习。这些人回来之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全国各地冒出了一个又一个个公社。猫儿胡同迟早也是要加入到人民公社化运动里去的,只是他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来得那么快罢了。
    老杨看到白三朝懵懂的表情,叹了一口气,“你也该关心关心国家大事。首领说了,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能加快建设国家,让人民尽快步入小康社会。我们居委会商量了一下,就咱们猫儿胡同、金鱼胡同和耗子胡同组一个小公社,反正你今儿个记得到居委会开会就好了,记得了,晚上六点半,可别迟到了。”
    老杨说完就走了。他现在可忙碌了,公社刚建立,大小事情都不少,他得赶紧把大伙通知完了,回去开会。
    “哎,您慢走。”白三朝站起来,送了送老杨。
    老杨朝他挥挥手,风风火火地走了。
    “哎,这情况越来越看不懂了。”在老杨走了之后,白金氏嘀咕了一句。她有些整不明白,这几年,不是全民大炼钢铁,把每家每户的铁锅都搬走了,就是出现了万头猪场、万鸡山,甚至亩产万斤的田地,现在还来了一个人民公社?免费医疗和大食堂?听着是件好事,可是为什么她心里就那么瘆得慌呢?
    “哎,别想,跟着潮流走,只要有乖孙在,我们就还有后手。”白三朝抓住老妻的手,看着院子里的白曙,说道。
    此时,白曙正站在树下,昂着头,看石正身手敏捷地在树上行走跳跃,他摘下核桃往下扔,白曙他们则在下面捡。阳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照了下来,白曙那张瓷白的脸微微有些虚幻了。
    “是呀,幸好有孙子。”白金氏非常赞同白三朝的话。这人民公社是把公社里所有成员家里的粮食集中到一处,集中分配。白三朝这段时间像仓鼠一样,每天从外面搬运一些粮食到白家,让乖孙把它们藏起来。积少成多,乖孙空间里的粮食应该够白家人吃上一段时间了。现在有公社,先吃公社的,就算公社倒了,乖孙那儿还有存粮,犯不着担心。
    猫儿胡同、金鱼胡同、耗子胡同组成了大都城向日公社。白三朝作为白家的代表人,带着白启智和白启煌去参加了第一次公社大会。
    当天晚上,白三朝和白启智、白启煌回到家里的时候,表情有些奇怪。
    “怎么样?大会说了什么?”这三个男人一进家门,就被着急的白金氏拉住了。
    白三朝他们出去的时候,她就开始在家里清点东西,看看得上交些什么?不打算上交的,则让乖孙收起来。
    白三朝刚回到家中,话都没说,就倒了一杯水,咕嘟咕嘟的灌了进去。
    这可急死了白金氏,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老头就自顾自地喝起水来了!
    白启煌忙说道:“妈,明儿个公社里的人,来把家里的灶台给拆了了,顺带把家里的余粮拿到公社大食堂去,以后我们都在食堂里吃饭,不用在家里开火了。”
    “嗯,就这事,没关系,反正在食堂里吃,也饿不着。交就交吧。”虽然食堂里的东西,没有自己做的那么丰富,那么好吃,但是跟大家一样,没什么不好。再说了,这一点她都能料到。全国的公社都是这样干的,他们这儿的,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为什么老头的表情那么不好呢?难不成还有什么事情?
    白启煌有些欲言又止,但是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白三朝看到白启煌的眼神,转念一想,就明白他在想些什么了。这儿子倒是个有情义的。
    白三朝看得出来,白金氏自然也知道,“你担心秋兰?”冯秋兰因为还没有和白启煌离婚,她的户籍还在白家,她的粮油关系也还在白家,她每个月的定量粮食下来之后,由白启煌把她的那一份拿到冯家给她。
    白启煌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么多年过来,他有妻子,相当于没妻子。“不过,秋兰最近过得真不好,她的口狼都被她那些家人霸占了,她根本就是吃不饱,穿不暖。”他虽然知道这是秋兰咎由自取的,但是依旧还是放不下,毕竟夫妻一场。
    白金氏语气凶狠,态度粗暴,“人民公社,对她而言再好不过,至少在那里,她能吃饱,不需要你每个月再补贴她了。”感情是相处出来的,冯秋兰这女人,虽然是她把她赶走的,但是在这之后的那么多年时间里,她没有再为回到白家做过什么努力。她只一心一意把她这个婆婆的话当挡箭盘,对儿子,对丈夫漠不关心,竟真的一心只想在冯家住下,照料她父亲。呵,如果那女人真的那么听她的话,当初也不至于向着娘家,把她膈应到三次把她赶回去了。
    白启煌露出笑容,“妈,我知道的。”哎,许是他真的年纪大了,想要有个人陪着,能像爸妈那样,两人有商有量的。
    白金氏看了他一眼,“你看你什么时候去跟她把这个婚给离了吧。”不然以她那样的性格,迟早是个□□。
    这时候离婚,可比白芳那会儿简单些了,夫妻俩离婚,多半是因为对方思想觉悟不高,成分不好,不屑与之为伍,故而与之划分界限。在外人眼中,冯秋兰依旧是白家大媳妇,若她做出什么对白家不好的事情来,到时候可真是有理说不清了。
    白启煌点点头,“我明儿个就去找她。”虽然有个妻子比没妻子好,但是妈妈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有其他考虑,他明天就去探探秋兰的口风吧。
    白启智的嘴巴张了张,如果他是起煌的话,一定不会马上答应离婚,而是再试试,看能否改变她,也改变他,给彼此一个最后的机会。不过,他毕竟是他,启煌毕竟是启煌,不一样的性格决定不一样的选择。
    夜晚,白曙没打算睡,他知道今晚爷爷肯定要和奶奶说上一会儿的悄悄话。
    “看你脸色,似乎今天的公会大会上讲的内容不是太妙吧?”灯一熄,白金氏就开口问道。
    黑暗中,白三朝的声音有些沉重,“公社要把家务劳动变成集体劳动,把一切闲置的劳动力组织起来。那情况,是想建几个厂子了。我们家只有我们两个老的和白芳没工作,都属于闲置的劳动力……”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就是劳动吗?它要是真的能发展起来,参加劳动也没什么不好。”白金氏无所谓地说道:“反正也不在乎那几个工分,做个样子就好了。”
    第74章
    ·
    公社的效率非常快, 第二天中午老杨就带了不少人到白家, 收缴了厨房里的用具和所能找到的所有粮食, 并把灶台都给拆了。到下午的时候,向日公社食堂就已经开放了。
    公社食堂所在的地方在猫儿胡同的一处公家的大院里。这大院, 真的非常的大,能同时容纳五六百号人在里面吃饭。白曙被白金氏牵着走进食堂的时候, 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热浪直冲脸上来,幸好现在最炎热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天气有些凉爽, 他才不至于被热晕。院子里人声鼎沸, 排队打饭的人闹闹攘攘,大家脸上都挂着兴奋的笑容, 这热闹的样子, 可与过年时有得一比了。院子里已经摆满了桌子, 不少人已经围坐在桌子前敞开肚子吃了。白田和白军他们的粮食关系, 还不在大都城, 而在都村, 按理来说他们暂时是没办法进入公社食堂吃饭, 享受社员待遇的。但这毕竟是食堂开张的第一天, 两个孩子吃得又不多,额外通融通融,还是没问题的。
    白家一家人不少, 一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的, 但还是不尽够的, 不过幸好孩子多,孩子只需要站着吃就行。
    负责拿着碗去打菜的是几个大人,白曙则跟哥哥、姐姐们,还有弟弟他们一块儿去排队打饭。打菜的队伍可比打饭的队伍长得多了,得有力气的承认才能挤得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