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驸马无情 > 第1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节

    明轩不置可否,手中的长枪却也没放下,盯住慕容安歌的目光冷得能让人结冰。
    “手怎么了?”他问。
    我愣怔了好一会,才意识到他这是在问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自己抱着朵儿的左手,手臂上好长一条血迹,想必是马车颠簸时被刮伤的血痕。这一路受的惊吓不小,我竟一直没有察觉。
    “说话。”或许是久久等不到我的回答,他冷冷地扔过来一句。
    我压在心底的怒气被他这两个字激起来。不仅是手臂上,还有腿上、脊背在马车上反复碰撞时留下的伤痕都火辣辣地疼痛起来。不是说要一网打尽么,不是说我应该大义凌然地去赴死以振军心么。
    我张了张嘴准备回敬一句,却突然醒悟自己根本发不出声音。我紧闭上嘴,想扭身走回到马车里,但前后左右全是东阾的军士,而我转身的一刹那慕容安歌手上也使上了力道,一把将我拉回。我踉跄了一步,因为要抱住朵儿,身体便失去了平衡,如果不是慕容安歌又拉了一把,鼻尖险些撞到一名东阾军人的刀尖上。
    仓啷啷一片响,玄铁长枪和最前排的几名东阾军士的腰刀绞住,明轩冷哼了一声,单臂一沉,那几把腰刀便被绞飞。本是留守在马车周围的东阾军个个都抽出家伙对准明轩,呼啦一下冲上来将明轩包围,随时准备一场激战。
    远处庞一鸣冷喝一声“弓箭手”,大周军最前排的弓箭手齐刷刷张弓搭箭,瞄准各自目标,只要庞一鸣一声令下,这场谈判就会到此为止。我脊背发冷,随时准备从慕容安歌掌心抽出手,以便撕开衣领取出那粒归尘珠。
    冲突一触即发,慕容安歌却神色自若地道:“紧张什么,莫要吓坏了长公主。”
    围住明轩的东阾军士们立刻停止前冲,却也没有收刀退却的意思。明轩仿佛没有瞧见似的,盯着我问道:“喉咙怎么了?”
    就算我的喉咙没哑,此刻也已无话可说。这人究竟打得什么主意,一会儿要杀我,一会儿又要谈判,刚才差点将我逼死,现在又问这问那的,想要我死的话不如来个痛快的。
    “哎哟,骆将军心疼了啊,真是少见哪。”慕容安歌笑起来,“不过是给她服了一粒常齐公主所制的锁喉丹,至于这解药么,据说已经失传,但凭骆将军的神通广大,一定可以找到解药的。”
    空气里凝结着死寂。许久,明轩朝远处的庞一鸣缓缓举起空着的左手,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慕容安歌脸上笑意虽然不变,但眼眸里毕竟也现出刀光来。
    远处,庞一鸣也望见了明轩的动作,似乎稍有犹豫,接着弓箭手齐齐放下弓,但弓弦依然在拉满状态,箭依然在弓上。
    慕容安歌拍手:“骆将军好胆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请长公主回去歇息了?”
    明轩接着慕容安歌的话道:“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了。”
    回到马车上,我下意识地捂住心口。心跳有些乱,一阵强一阵弱。是惊吓过度了么,还是因为慕容安歌那句“骆将军心疼了”?
    我望向窗外,他单人独骑只身犯险,看到我手上的伤、发现我被毒哑时,那种突发的怒气和冲动……竟是因为我?
    十几步开外,明轩和慕容安歌正在谈交换人质的条件。这种谈判的过程总是紧张而冗长,稍有考虑不周就会落入对手的圈套,落个杀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下场。
    我仔细倾听隐隐约约传来的谈判内容,心里越来越明朗,也正因为这种明朗,方才被慕容安歌那句话点燃的小小火焰迅速熄灭。
    现在的情况对慕容安歌不利,他才是最想短时间内结束谈判的人。不仅仅是因为怕时间长了会有更多的大周追兵赶到,更因为明轩现身时那个极其高调地暗示:大周长公主可以死。
    我暗自哂笑,他始终是个冷静到冷血的人,我怎么会傻到相信他会为了我铤而走险。先前他举枪横扫东阾军士的小小冲动,也许只是一种暗示:长公主可以死,但不能受辱。被毒哑了喉咙,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受辱。这个,他镇国将军不能接受,因为不管他此时心里是不是还向着大周,他的妻子在两军阵前受辱,无论对他个人名誉还是军心都是一种打击。朝东阾军挑衅的那一横枪明确地向慕容安歌说了一句话:如果公主再度受辱,他会采取最极端的手段。
    这样看来,慕容安歌能拿我换到任何东西都是划得来的。
    更远处,马上的庞一鸣并不安静,焦躁地在阵前来回走动。我忽然意识到,明轩此时是单枪匹马深陷敌军,如果慕容安歌突然发难,庞一鸣能够最快速度策应明轩的也只有前排的弓箭手,但乱箭之下会不会有误伤却是很难说了。
    自远处收回的目光落在东阾军的刀尖上,我吸了一口冷气,这样近的距离,如果慕容安歌的人试图斩断马腿呢?明轩这个安排,虽然可以干净利落地和慕容安歌谈判,却也很是冒险。
    不想再想下去。慕容安歌说得对,我生错了地方。这样的尔虞我诈,这样的杀机处处,真的很让我厌倦。虽然明轩的策略很对,但就因为定下这个策略的人是他,已足够令我压抑得想要呕吐。无论是对于我的皇兄来说,还是我的夫君,我只是一粒棋子,是舍弃还是营救,取决于当时的局势。
    作者有话要说:  感冒了,好累……
    ☆、此地断肠处(四)
    谈判的时间果然不长,如果不是慕容安歌的谈判手段异常厉害,就是明轩故意放水。拖的时间越长,局势对大周这方就越有利。明轩虽然不至于在此刻就表明离开大周的意图,却也不会介意为自己埋下一些后路。
    慕容安歌目无表情地回到马车,表面上看不出喜怒。马车转向东南,直奔东阾方向。我料想此刻谈判既成,慕容安歌已不需要从平南绕道,最短的途径自然是最安全的。而我和项善音的交换,基本上会是在大周和东阾边界之间的某个地方。
    接下去的几个时辰内,慕容安歌必须一刻不停地守在我身边,以防有变。我和朵儿的生命在之后的几个时辰内会极为稳妥,直到我和项善因走出敌阵的那一刻。
    “项善音?”我蘸着茶水在桌上写道。
    “我的准侧妃。”慕容安歌答得很快,也很平静,毫无保留毫无掩饰。
    看到我吃惊得样子,他笑了笑补充道:“两家老头子的决定。”
    我立刻明白过来。看来项家里应外合是真,儿女的婚嫁都私下谈妥了。这个项善音也是庶出,做个侧妃亦算是和她的身份匹配。
    可是她又怎么先成了明轩的妻子?
    我犹豫片刻,又在桌上写道:“有夫之妇?”
    有夫之妇又怎能进得了慕容家的大堂。
    “你觉得我会在乎?”慕容安歌笑了笑,笑得倾国倾城,似乎我们谈论的不是他的未婚妻子,而是烟花巷里的香艳事。
    我又羞又脑,别转头不再理会他。我怎么就忘了这人名声狼藉呢。
    “哟,不理我了呢。不想知道你夫君和你皇兄之间的秘密了么?”
    我愕然,明轩和项善音这档子事,又和我皇兄有什么关系?
    慕容安歌拿起我蘸过指尖的那杯茶,竟然就这么喝了一口:“听闻大周京中盛行以美人鞋做酒樽,实在是恶心。但公主这杯指尖茶却是清香扑鼻,沁人心扉,强过那美人樽不知几许。”
    你才恶心。我用厌恶的眼神传递着这句话。
    也不知他是不是看懂了这个意思,笑着咳了几声,放下茶盏道:“不得不承认,你那位夫君确实有点能耐,不知从何探知项家秘密与我联姻的事,为了确认此事真假,竟然向项家提亲,姓项的老头子胆小如鼠,竟然也应允了。我虽也是庶出,但这样没有气节的女子却也看不上。”
    我一时间愣住,原来明轩娶项善音是缘于这个原因,那么明轩叛变并不是因为皇兄杀了项家,并且那个时候的明轩还是一心为了大周的。而皇兄皇嫂嫁我、让我监视明轩,也并不是因为表面上那个“赐死项善音”的后顾之忧,所以,明轩和轩辕氏之间的仇恨另有隐情。
    但这还不是最让我吃惊的,让我大脑空白无法思索的是慕容安歌接下来的话。
    “你那个皇兄也真是有趣,明知项善音是死囚,你皇兄竟会见se起意。这样也好,我对那女人并无半点兴趣,如今正好有个理由不必娶她,甚合我意。”
    这……这都是什么和什么!我错愕、羞愧、难堪,这就是四面楚歌、内忧外患期间大周皇帝做的事?怎一个“荒唐”可言。
    我怔愣了许久,终于回过神,又写道:“既无兴趣,为何冒险救她?”
    项善音身上一定有对大周及东阾极为重要的东西,否则皇兄不会留下她的命,慕容安歌更不会冒奇险将她救出。
    慕容安歌竖起大拇指:“临危不乱,此时此地还想套本王的话,本王若有妃如此,定然如虎添翼,真是可惜呀。”
    这番言语轻佻之极,我不动声色,只冷冷地看着他,等他答复。
    他静静地对着我一阵,轻轻叹一口气:“项善音身上确有东阾急于想要的大周军事机密。但你的夫君不傻,我料想他早已将这份东西掉包。但另有一样东西却是关系到别处的,骆明轩乐得将这份资料送往东阾,以便坐山观虎斗。”
    他所说的军机,无外是布防图一类在军事上极为机密重要的东西,所谓“关系到别处”有可能指的是平南史家或者其他大周以外的势力。
    这样的机密他轻轻松松就对我说了,让我不由得心头直跳。难道他另有计划,料定我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才敢什么事都对我说么?
    我略一沉吟,在桌上写下“平南史家?”四个字。既然我是被人拿去交换的,那么我至少应该知道我被拿去换了什么。
    慕容安歌一拍手道:“哎呀!公主竟聪慧至此!我就说嘛,若能娶公主为妃,本王定然如虎添翼。”
    我微微一笑,就在他愣住时,慢条斯理地写道:“你不配。”
    我已出嫁成婚,他三番两次这样调侃已是大不敬,哪怕就算是在我出阁前、定远侯谋反前,凭他庶出的身份,连向皇兄提亲都不配。而他,因为少时被家族里的兄弟姐妹欺侮嘲笑多了,最恨的就是被人轻贱。
    这三个字直接刺入他心里,从未有过的可怖阴沉出现在他脸上,他一字一句地道:“你会知道本王究竟配还是不配。”
    我对他的威胁置之不理,干脆靠在枕垫上轻轻哄拍朵儿。这小东西眼眉长得细腻,身子骨却是粗生粗长,经过这一番折腾,不但没生病,胃口还好得很。只是经常哭,但不哭的时候不是吃就是睡,好带得很。
    边境不算很远,天没黑时便已看到池州城门。
    池州,在定远侯叛乱前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而后在战乱中三失三得,城门已经被改造得异常高大坚固。最后一次失守是在明轩兄长战死后,之后明轩挂帅,又将池州夺了回来。
    皇兄自然是信不过明轩的。本应该是明轩接替兄长驻守池州,以池州为据点,逐步将定远侯的势力吃掉,但明轩太善战,军心完全倒向骆家,皇兄唯恐骆家势力扩张,遂急招明轩回京,而将原为副将的宁无庸升为守将。
    这个宁无庸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如果不是皇嫂的近亲,他是绝不可能坐上守将之位的。前一世我不懂,现在只看皇兄在池州这样的安排,便知大周气数已尽了。
    近亲也有近亲的好处,这个宁无庸恰巧是见过我的,这便省了许多类似验明公主真身的麻烦。明轩一早便派人送信给宁无庸,信中详述了各种情况,希望宁无庸届时给予配合。
    通常遇到王子公主被劫持的情况,如无其他重大威胁,一般都是先保住王子公主的命,然后再给予敌人反击。这个策略是毋庸置疑的,试问若连王子公主的性命都保不住,那皇族还养这些将领军兵做什么?能救下被劫持的王子公主本就是大功一件,宁无庸从未有过上得了台面的战功,介于他的能力,将来也未必会有,因此在营救长公主事宜上他的积极配合是在意料之中的。
    但,事实往往出乎意料。我们抵达池州城门下时,城门紧闭,弓箭手、长矛、守城士兵各就各位处在高度战备状态,宁无庸披挂整齐站在城墙上,手中赫然是信使的人头!
    气氛很是紧张,庞一鸣横刀上前,和城墙上的宁无庸交谈数句后,宁无庸破口大骂:“休要花言巧语,你等分明是假借营救长公主之名,护送慕容叛逆出境,谋反之意昭然。弓箭手准备,将这些反贼一个不留格杀勿论!”
    庞一鸣是打过硬仗的人,几曾怕过这种阵仗,当下大怒,与宁无庸对骂起来,叫嚣着要攻城将宁无庸拉出来鞭尸。骂归骂,五百来人对付城里几千守军怎么打?唯一的办法是退到弓箭手射程之外,同时派人火速去皇城再拿一道让宁无庸开城门放行的手谕。
    这一来一回就要好几天,慕容安歌可等不了。
    “大周的守将竟如此庸才么,那本王又何必费事潜入大周,直接攻破池州就是了。”
    慕容安歌冷哼了一声,将我提至马车外,抽出佩剑横至我颈间,划了一道血痕,对着城墙上的宁无庸道:“格杀勿论?也包括大周长公主?甚好。”
    宁无庸似乎真没想到我被劫持的事是真的,也没想到慕容安歌会这样嚣张地将我掠到两军阵前,顿时脸色苍白没了主意。城上的弓箭手见他这幅模样,任谁都知道我这个长公主确是真身了,齐齐望向他等待号令,而原本拉满的铁弓也纷纷低垂,毕竟,射杀长公主的罪名他们担当不起。
    宁无庸又是不甘又是无奈,嘴唇抖了又抖,终于没敢象明轩那样说出“长公主大义赴死以报大周百姓、以振军心”之类的话。不知是不是被吓呆了,他的右手仍举在半空,竟似要挥下。
    池州守军大多是明轩兄长带出来的,一旦军令发出,哪怕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也是执行无误,此刻见守将这样的手势,一排排拉成满月的铁弓又整整齐齐地举起,只等宁无庸右手挥下便乱箭齐发。
    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太出乎常规,太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慕容安歌握在我手臂上的五指明显加大了力度,随时准备将我拖进马车躲避乱箭。庞一鸣已急声大喝让军士们退避,他临战经验丰富,知道如果不当机立断速速退出弓箭手射程范围,顷刻间就会尸横遍野。
    就在这时,一人一马冲出,玄盔玄甲玄铁长枪,汗血宝马举蹄长嘶。前冲,挂枪,张弓,箭射,只是一瞬间,城墙上的宁无庸已中箭倒地。
    我以为自己眼花,还揉了揉眼睛。前方城门下,明轩已收弓提枪,抖开皇兄的手谕,对城墙上乱作一团的守城军兵高声道:“吾乃镇国将军骆明轩,此为大周皇帝陛下手谕,吾奉命营救吾妻平阳长公主殿下,沿路将领均须听吾号令。池州守将宁无庸罔顾长公主安危滥用兵权,现已被吾诛杀。副将可是李涛?吾此刻命你为池州代守将,速速打开城门,如有违令,下场同宁无庸一般!”
    那一刻,城上一片死寂,城下热血沸腾。不仅庞一鸣心有余悸地骂了一句粗话,连慕容安歌都是连连吸气莫名震惊。只凭一人面对满城弓箭手蓄势待发的乱箭,那是何等的胆量;只一箭便射杀守将,那是何等的气魄。
    那一刻,我脑中反反复复地回响着他那句话,“营救吾妻平阳长公主殿下”。那一刻,我一遍遍地想,如果他真是为了救我,那该多好。一人一骑一无所惧,只为救我,那该多好……
    作者有话要说:
    ☆、此地断肠处(五)
    “幻想”这件事情也就是自己想想罢了,当不得真。当池州的城门缓缓打开,当沸腾的血液逐渐冷却,我理智地意识到,明轩这一箭应该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他不是个冲动的人,射死宁无庸绝对不会是一时兴起。
    虽然他拿着皇兄的手谕,虽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我都可以为他作证,宁无庸当时的举动的确太过愚蠢,但仅仅只是愚蠢而已。
    以他见到我被劫持后的反应来看,他是一个胆小的人,未必有哪怕牺牲长公主也不放慕容安歌出境的魄力。实际上,庞一鸣、慕容安歌都已经看出这一点,已准备暂时退避,等待宁无庸的退让。这是一种可行的策略,但明轩却选择了极偏激的方法。
    那样想来,明轩那一箭速射就值得推敲了。无论是为了营救我还是为了给慕容安歌放水,都没有必要用这样偏激的手段,除非……这是一个预谋,谋的就是宁无庸的命!只不过我在慕容安歌手上命牵一线,而明轩有意无意地冲动表现,令在场的将领们自然而然地觉得,明轩是为了救我而做出一个果断大胆的决定。
    当然,最关键的,他须骗过我和皇兄,因此这一路上他的表现似乎一直都有些冲动。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我亦可以肯定,在得知我被劫持后,他在皇兄皇嫂面前的表现也定然是冲动的,否则虽然有许遣之同行,还有家宝在京城做人质,皇兄也不会任明轩点了庞一鸣,而后双双率骆家家丁追击劫持者。
    处心积虑的铺垫,加之城门前惊人的速度和技艺,瞬间点燃了将领士兵们的热血,所有的情绪和目光都集中在明轩的惊鸿一箭上,还有谁会去细想宁无庸曾是什么人。
    宁无庸曾是明轩兄长的副将,守将和先锋部队全部阵亡,副将却活着,得意洋洋地接替了守将的职位,这暗示着什么?至少,那场惨烈的战役中,宁无庸没有尽力营救。
    我偷偷向走在前面的明轩瞧去,此时的他面色冷峻令人心生寒意。池州,为他留下太多回忆,激烈的,荣耀的,但更多的是沉重和悲伤。他最后一个兄长战死在这里,他的将领他的兵,他的朋友,他的生死之交,有多少战死在这里找不回尸骨……就这样被皇兄一纸圣旨一笔勾销,镇国将军被释了兵权召回京城襄城,大周、东阾进入短暂的停战期,被重创的东阾得以休养生息。
    我的心渐渐抽紧。他在复仇!诛杀宁无庸,是他在看出慕容安歌的路线和计划后,早在那时就已经安排好的预谋。
    这一刻,我开始了解皇兄的惊恐。朝堂上,那个微微诺诺彬彬有礼的骆明轩不是真正的明轩,刚才一箭射杀宁无庸时的那个强横、跋扈、势无可挡的明轩才是真正的骆明轩。任谁,如果拥有这样一员悍将,如果无法驾驭,那么就应该坚决诛杀。
    我打了一个寒战,慌忙抱起沉睡中的朵儿,企图用她的体温来温暖冰凉的心口。我该怎样安排这个小东西,她不该属于这里,不该属于鲜血淋漓的战场,不该属于冰冷无情的皇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