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女神农 > 第25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5节

    正在秦妙想得出神时,唐渊突然叹息了一句:“说起开铺子,我哥嫂今年年初也在计划着开铺子,我大嫂的娘家爹爹是开木匠铺子的,一直都希望我大哥这个女婿能继承他的手艺,我大哥自己也很喜欢木匠活儿,他做出来的家具都很受欢迎……我娘当时将家里大部分的家产都拿了出来,说是给我大哥大嫂开一家像样的家具铺子……”
    之后唐渊便没再说了,因为铺子还没开起来呢,人就没了。这事情怎么想都让人心酸。
    秦妙是个热心肠,见不惯别人难过,想也不想的就许了诺:“放心,到时候我帮你开一家家具铺子,就当是圆了你哥嫂爹娘的心愿。不过你要先好好念书,争取三年后顺顺利利的考上举人,到京城去考进士,然后留在京城做官。因为我要将那家具铺子开在京城。”
    话语中的宽慰与鼓舞很是明显,唐渊如何听不出来,当即就点了头:“好,咱们一言为定。”
    秦妙正愁空间里面那座大山上许多的名贵木材没地方用呢,帮着唐渊开家家具铺子正好用上,唐渊是唐弈的亲弟弟,帮着唐渊圆了家人的心愿,唐弈的心里一定也是开心的吧?
    “一言为定。”秦妙保证。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天气居然放晴了。
    于是玉器铺子开张前的准备事宜排上了日程。唐渊和冯秋短暂的几天假之后正式开了州学里面的读书生涯,秦少贤反倒是闲了下来,守在铺面里面,和工匠们一起忙活着铺子的装潢。
    九月初九,玉器铺子正式开门迎客。
    之所以选在九月初九这天开张,是因为秦妙心里深处想纪念一下去年九月初九这天和唐弈一起逛庙会的浪漫时光。当时感情好,谁都没料到仅仅隔了一年之后两人之间会走到这样的田地。
    没遇到过真爱的人,向来不觉得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有多么特别,遇到过真爱的人,只会觉得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要么有情人难以享受,要么有情人抵不过岁月侵蚀,年华逝去的同时真情也被消磨掉。
    总之情之一字最难琢磨,偏偏世人却最爱谈情。
    秦妙的这个玉器铺子便就叫做“有情人”。
    她家空间里面净化库中一大半的玉器用大木箱装好移了出来,托了中州城的一家镖局送到有情人玉器铺子里,镖师很有职业操守,只负责送东西,至于送的这东西是什么,哪里接的镖,托镖人是谁一个字都没往外说。因此冯三娘几人都以为是秦妙花了本钱从其他的地方进回来的货。
    开箱,铺货,这些小事不足道。重要的还是铺子开张之后如何招揽顾客。
    秦妙对于铺子的生意很是放心,有冯三娘在,营业状况自不用她这个东家费心。
    九月底的时候,算了帐,整个九月居然进账整整八万多两银子。冯三娘以为这里面有秦妙投入的本钱,受到的冲击不算大,秦妙自己知道那些玉器是一个铜板的本钱都没花,八万多两银子全都是净利!
    十月初,秦少贤揣着这八万多两银子的银票重新背着他的书箱,骑着他的马,赶往京城。不过这一次上路不似来中州时的独自一人,这一次中州城的举子们纷纷争着和他一同进京。
    因为这次中州乡试秦少贤仍旧是第一名,这一年中州会试的解元。同年举子们争着和他一同进京,一路上也好向他讨教一二。
    可是秦少贤不喜欢这样的热闹纷杂,为了避开这些追随他的举子,特意选了一条僻静的小路来走。
    当然这都是秦少贤离开中州以后的事情了,彼时秦妙仍留在中州州学附近的宅子里,照看她的玉器铺子。玉器铺子里面的每一样玉器都是价值千两的宝贝,防盗措施必须得做到位,她留在中州没有离开就是为了寻找有身手能防贼的伙计,晚上住在铺子里看守。
    不想会身手的伙计没找到,却是听到同一条街上做生意的一个商人传话说秦少贤在去京城的路上染上风寒病倒了。
    秦妙知道自家大哥是个有担当的,若非病得很,是不会让人给自己传话的。一时间秦妙担忧无比,问清楚了大哥养病的地方之后即刻就动身出发了。好就好在她自己就是大夫,不用在找大夫一事上浪费时间。
    秋天的天气,正经的晴朗日子没多少,一场一场的秋雨伴着凉飕飕的秋风,赶路时不慎淋了雨,再被秋风这么一吹,不染上风寒才怪了!
    秦妙前世的历史上,科举中的会试明明在乡试第二年的春天,称作春闱。可谁知道这个时空是怎么回事,乡试放榜之后紧接着就要去京城赶十月下旬的会试。好像皇帝等不及的要快些从天下学子中选拔英才似得。这么一赶,倒好了,大哥这不就并在路上了吗?
    秦妙离开的匆忙。等唐渊和冯秋从州学里月休回来的时候,秦妙的房间已经人去屋空了。
    冯秋倒没什么,他早就习惯了秦妙来来去去自在随意的作风。唐渊倒是有些不舍似得,在秦妙的屋子外面站了好一会儿。
    州学里面的每个月有固定的月休时间,除开固定的月休之外,像冯秋这种家里离州学近的,可以申请回家住宿,这样每天都能回家。唐渊心里隐约有些后悔,若是知道她走得这样急,这个月他就不该一直留在州学不回来。
    当然这些心思只是唐渊心里淡淡的惋惜,离开秦妙曾经住着的屋门外后,他又能像往常一样帮着冯三娘做杂活了。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唐渊有时候会想起来,那个在记忆里变得很遥远的晚上。
    那时候爹娘都还在,就连二哥也好端端的在家里。那时候自家和秦妙家关系还是很要好的。那时候妙妙七岁,自己六岁,二哥十三岁。那天晚上娘对爹说,将妙妙说给我们家狗蛋,狗蛋就比妙妙小了一岁而已,年龄相近,应该很般配。
    唐渊记得那时候自己正是贪玩的年纪,虽不知道说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想着能和妙妙在一起,心里却是极欢喜的。
    可是二哥拦住了娘,问,娘,为什么就不能将妙妙说给我?
    当时爹娘都愣住,说是妙妙和二哥年纪差的太多,二哥到了说亲的年纪是妙妙才只是半大的姑娘。
    当时二哥是怎么说的?他说,妙妙年纪太小,我可以等。
    唐渊渐大之后,回忆起那遥远的往事,终于明白二哥的苦心,妙妙的确是个值得等待的女子。唐渊知道自己和秦妙是没缘分的,心里祝福着自家二哥能抱得美人归。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总还是存着点念想。也许,他唐渊也是可以等的。像二哥等秦妙长大一样,等待着和秦妙之间那不太可能出现的缘分。
    却说秦妙一路急赶,终于赶到了大哥养病的这个小镇。
    镇子并不在中州到京城的必经之路上,秦少贤在客栈中病得确实很重,据客栈的小二说帮着给他请了不少的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可就是不见好。
    短短了几天里,秦少贤消瘦不少,见着秦妙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没事,别告诉爹娘让他们担心。”
    秦妙一面替他诊病,一面抱怨:“你这是中了毒了,还说没事!再耽搁半个月,就没有命了!”
    “哪里有你说的这么严重,我不过就是淋了场雨……”
    秦妙有心问问大哥这一路上都遇上了什么人和事,怎么就中毒了呢,可是大哥现在病得厉害,她急着给他治病,事情一忙起来旁的事情都顾不上了。
    如此花了七八天的时候,在秦妙精心治疗下秦少贤终于恢复了健康,此时距离京城里面会试也没多远了,秦妙不放心大哥一人赶路,于是重金雇了速度快的马车,陪着他进京考试。
    第386章 京中的亲戚
    因着秦少贤路上染了病,从中州赶到京城足足花了近一月时间。
    秦妙陪着大哥来到京城之后,堪堪赶上十一月的会试。
    秦少贤一入京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考试。相比之下秦妙进了京之后就闲散多了。此番她跟着进京主要是为了照料自家大哥大病初愈的身体,现在大哥身体已经恢复的不错全力以赴准备考试了,她便闲了下来。
    开了几个铺子,赚了些银子的秦妙,在地方上还是很有些优越感的,可是一进了京,顿时就感觉到自己太过平凡,说白了,天子脚下,她不过就是一个平头小老百姓而已。
    秦妙扮了男装,满目新奇的走在京城的大街上,这里虽比不得她前世城市的霓虹璀璨热闹繁华,却是自有着一种这个时空的极致繁荣在其中。可以说最好的房屋建筑在这里,最好的商品物质在这里,最荣华富丽的景致在这里,最富贵有权势的勋贵也集中在这里,甚至于最有风度的倜傥公子,最曼妙有才情的大家闺秀也都集中在这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