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女神农 > 第18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7节

    秦妙抬眸看他。
    秦少廉接着道:“沈少主说了,你若是要准备谢礼,便再给他做些药丸,做完之后送到县里的沈记布行,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交到他的手上。他说,你以前做得药丸他吃着效果很是不错。”
    秦妙记得空间里面那坛子里面还剩的有不少药丸,直接取出来一些就好,不必再费力去做。便点头应下了。
    那些药丸用的是空间里面种出来的药草做的,且掺了灵泉水在里面,效果不好才怪了。
    说完了沈少主的事情之后,秦妙这才打算跟着二哥一起去染坊宅子里看一看那些织布的工具,如果一切都没问题,明天便可以张贴告示招收女工。
    出门的时候,秦妙特地披了件大大的帷帽,她可不想再被拐子给下了药。不是害怕那些败类,主要是不想被那样的人恶心到。
    怪只怪自己的容颜一天比一天的美丽,前世的时候看新闻夜半被打劫的都是美女,这个时代美女更是被拐卖的第一目标,所以还是少出门的好,迫不得已要出门要记得戴帷帽。
    这是一种女子必备的自我保护意识。
    出了小院,来到染坊宅子,见染布的染缸和晾布的横杆已经都转移到了前院,后院里面几个房间门开着,里面多余的家具已经被清空,崭新的纺车和织布机被安置在里面。
    第300章 神奇农庄
    一排四五个房间,全都被改装成织布的工作间,一个房间弹棉花,两个房间纺线,剩余的一个大大的连着厅堂的房间用来织布。
    秦妙进去房间,检查了织布机和纺车,确实是按照大狗设计的改造后的图纸制作的,比普通的纺车和织布机要便利不少。
    之前已经移了不少棉花到这个宅子的偏房里面。现在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都有了,就等着雇佣来女工之后就能正式开工。于是对秦少廉说:“二哥,要不现在就写张告示贴出去?”
    秦少廉因着爹娘和大哥逼着念书写字的缘故,现在对和写字有关的事情反感的很:“写什么告示啊,哪里需要这么麻烦,直接让三大娘给街上几个舌头长的妇人说一下这事就好了,保管两天之内将咱们招人做工的事情给说出去。”
    秦妙想了一下,觉着二哥的这个提议不错。一张小小的告示,贴的位置不好的话根本就没什么人看到。某种程度上还是长舌妇们的广播速度快。于是这事就交给了冯三娘。
    告示的事情敲定之后,秦妙又计划着让翠翠父女两个等在这里,翠翠是个性子强的,又因为家贫,小小年纪就是做活的好手,只要她觉着合了眼缘的人都可以留下来做工。
    积压了七八天的事情,说解决就解决了。
    秦少廉送秦妙回了小院之后才返回元色布庄,将染坊宅子里面招收女工的事情给冯三娘说了一遍。果然不到两天的时间消息就传了出去,某宅里面招收妇女做工,工钱优厚,想要报名者从速。
    翠翠虽然是个性子强的,可是年纪有些小了,所以她只负责收人,到底用谁不用谁,还是得冯三娘出面定夺。
    秦妙和翠翠以及何花眼下都还是尚未及笄的女孩儿,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秦少贤四月里去了中州考试,最早要到五月放了榜之后才能回来,秦少廉又是个半大小子,打个杂还行要紧的事情还是应付不大来。所以许多的事情都只能冯三娘这个涉世颇深的大人来应对和周旋。
    为此秦妙特地给冯三年封了个红包作为辛苦费。
    冯三娘当然不会嫌钱少,以后冯秋不管是赶考还是娶媳妇过日子都需要银子。她的趁着自己还能干活多存些银子。
    五月初的时候,作坊里面的女工找了十来个,已经开始正式做工了。工钱给得很是优厚,纺纱工纺一锭纱给二十文钱,约摸一斤猪肉的价钱,活儿干得好的另有奖励,织布工每织一匹布得一百文钱,织布机经过改良之后操作起来简便快捷的多,手脚麻利的平均两天一匹布,一个月就能有一两多银子的进项,还不加各种的奖励和年节礼品。
    一则工钱高,二则改良过的工具很好用,很快地女工们就热火朝天的干起活来。
    冯三娘得了新织出来的布后,一个劲的夸赞颜色自然均匀。和普通的布料相比,用染了颜色的棉花织出来的布料,显出隐隐轻柔端庄之气,大方而含有雍容之风,她敢打包票,这些布料已经面世,定能活得那些高门大户当家主母的喜爱,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这个时代的女子,越是身份尊贵,越是讲究德言容功,衣着打扮上面追求的是端庄大方雍容简朴而非艳丽花哨。再加上寻常的布料掉色,自然比不得自家这新织出来的颜色自然且不掉色的布匹质量好,或许能将布料的价钱再往上抬一抬,如此穿着这些料子裁出来的衣裳的人才能更加彰显不凡的身份和地位。
    也许可以让织布的工人在布料上面做个暗纹表示,表明此布出自元色布庄,既打响了招牌又能增加自家布料在贵夫人中间的影响力。
    冯三娘将这一想法告诉给了秦妙之后,秦妙再一次的被冯三娘天生的商业头脑而折服。这种只迎合高端人群,放弃华丽花哨的表象,选择低调朴素的高贵,抬高价格,增强品牌意识,可不就是她前世的奢侈品营销路线么?
    既然冯三娘的商业头脑如此敏锐,秦妙自然乐得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冯三娘定夺。
    谁说媒婆是个不光彩的职业?媒婆出身的人可真是个全才啊,不论是卖粮食还是卖布,都是一套一套的。
    第一批布料送到元色布庄出售的时候,最初秦妙移出来的那些棉花便消耗的差不多了。从空间里面再移一些出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凭空多出来那么多的棉花不好和人解释。
    于是秦妙打算在县城郊外置办一座农庄,农庄里面种植棉花蔬菜水果,以此做幌子,正好方便她将空间里面的棉花水果等的东西往外拿。
    置办农庄,太小的不成,因为种不了多少东西,太大的比较昂贵。秦妙想着一个九岁的女孩儿出面买价格昂贵的农庄怕是又要被人盯上,于是给了冯三娘银票,让她以元色布庄的掌柜身份出面在城郊置办一片大农庄。
    待农庄挑选好,签了地契付了银子之后,时间已经是五月底了。
    秦妙正式搬进了城郊的农庄里面。让秦少廉帮着将农庄里面的地都整出来,之后的所有事情便都不用别人插手了,秦妙一个人就能搞掂,空间里面培育出来的种子都是极好的,不生虫,不倒伏,生长周期短,产量极高。基本上是种子播下去之后就不用管它了,只管等着时候到了作物成熟去收获就好。
    之前的新麦种生长周期是三个月左右,这次空间升级了,所有的土地都被灵雨水给浇灌过,因此培育出来的棉种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一个半月就能收获棉朵。
    此外农庄里面还种了彩色果树。生长周期同样不长,树苗长起来需要月余,之后便是每过二十多天便能收获一次成熟的果子。并且这种果树不受季节影响,冬天里也可以结果。只要树根不死,树干不遭雷击等的损毁,果树便可以一直这样生长下去,一直结果。
    第301章 小三元秀才
    之前的新粮种因为推广了的缘故,引来朝廷的注意,险些害自家卷进了朝廷的党争。这次秦妙学聪明了,才不要推广什么棉种果树种,统统都关起门来自己种,别人休想再觊觎她的好种子。
    所以自从秦妙住进这座农庄之后农庄便成了全封闭的状态,除非是每月织布作坊来拉棉花,不然农庄的门是不会开的。
    元色布庄的第一批布摆上柜台的时候,秦妙便雇了人朝作坊里面送了一大批棉花。事先将棉花装袋,移出来。然后再雇了搬运工将棉花给运到织布作坊去。这个做法之前在镇上处理空间里面的蔬菜时用过。用一次还行,不能经常用。
    好在这一批棉花足够作坊正常运作,并撑到农庄里面的棉花收获。
    六月初,秦妙住在农庄里面白天种地加补觉,晚上进空间练功整理空间里面的作物的时候,中州传来了好消息,大哥秦少贤榜上有名,再一次的中了个案首!
    一连三个案首,俗称科举中的“小三元”。
    秦少贤考上了秀才!一时间所有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消息传回了唐家庄,秦家作为外来户,因着家里出了位秀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士农工商,士子就是这样的高大上,家里做生意赚了两万多两银子都没能让秦峰和李氏扬眉吐气,家里面出了个秀才,整个秦家顿时就扬眉吐气了!
    秦少贤是个沉稳的少年,即便是得了个小三元,有了秀才功名,也丝毫没有骄傲自大。从中州回了,写了封信给村里的爹娘报喜之后便又住进了朱老先生的家里,刻苦读书,为着三年后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做准备。
    原本朝廷在各州设立了州学,是为官学。考上了童生和秀才的学子都可以进州学念书,因着是朝廷拨款建立的官学,学子们并不需要出太多的银子。可是秦少贤是个例外,他有了朱老先生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自然是不需要和旁人一起挤州学。
    唐家庄里秦峰夫妻两个正为着家里出了位连中小三元的秀才而大摆筵席的时候,县里面秦少贤的生活又恢复到正常,白天背书做文章,晚上习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