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女神农 > 第16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9节

    可是来县里也有些日子了,随着元色布庄的开业秦妙对于之前的事情都看淡了不少。镇上的太丰粮店都送了人,还纠结着那磨坊做什么,自己早就不做粮食生意了。
    所以今日大狗客气不已的又是帮忙挑家具又是帮着送货帮着挑水的,秦妙就是再和柳氏记仇也不好对大狗说什么。送大狗出来的时候便将话都说清了:“之前磨坊的事,就揭过不提了。只是还想请你再帮我一个忙,这一次万不能再从中生出龌蹉来。”
    秦妙的话说的直接,大狗不仅没恼,还一个劲的赔不是:“先前都是我娘起了私心,后来小兰还说了我的,狗蛋也是极不赞成我娘的话,这次需要帮什么忙妙妙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一定给你做的妥妥的。”
    大狗说着这话的时候,心里不由想起了自家小弟狗蛋的话,秦家一家人是个什么为人大哥你还不知道?妙妙是那种让你帮忙了会亏待你的人吗?娘因为二哥的死脑子不清楚了大哥你也跟着娘一起糊涂?你占了人家秦家的磨坊,以后让秦家怎么看咱们家的人……
    大狗当时被自家小弟狗蛋说得惭愧不已,感觉自己这个做大哥是白做了,竟不如八岁的小弟脑子灵光。有心想找秦妙赔不是,可是那时候秦妙已经去了县里。今天大狗这样殷勤的帮秦妙做事,其实也有想赔礼道歉的意思在里面。
    这会儿秦妙既然先把话挑明了,大狗更是一个劲的赔礼说好话。
    想起来当初找大狗设计新磨坊的事情,对于现在的秦妙来说早已经时过境迁了。她都不做粮食生意了,守着那磨坊也没用。县里的元色布庄生意好的话再加上之前太丰粮店的进项,足够自家人在唐家庄富甲一方生活得有滋有味。
    于是对大狗说:“之前的事情不提了,那新磨坊就送给你家好了。只是这次我让你帮忙设计的东西你可一定要保密。”
    大狗立即指天发了个毒誓。
    秦妙见大狗是诚心诚意来帮自己这个忙,自己若是防来防去的倒显得小人之心了。便直接说了:“我想要你帮我设计一种可以提高效率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随便你怎么设计都好,总之一定要比普通的纺线和织布的速度快。”
    大狗想了一下,这个忙他可以帮。不过要等亲事办完之后才行,开口对秦妙说:“我下月初八成亲,等新的纺线机和织布机设计出来,大约要到年底了。”
    秦妙这边也不急着用这些机器,回答说:“这个不急,你根据你的时间安排。对了,你只需要设计草图就好。实物我自己想办法。”不是不相信大狗,而是不得不防着柳氏,万一柳氏见着了纺线机和织布机的实物又想占为己有怎么办?
    大狗答应了下来。他知道秦妙对于磨坊的事情心里多少还有些疙瘩,只能这次尽量的将事情帮她做好,以弥补上次的不愉快。
    大狗离开之后,秦妙关了宅子的大门,开始专心染布。
    按照清单上面列出来的预订的布匹的颜色和数量,先交货的先染。其实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大红大紫的鲜艳颜色少穿,常用的颜色就那么几种。秦妙用染料在染缸里面调好了颜色。从临时库房里面搬了白色棉布出来。
    染布的工序简单到三岁小孩都会,染缸里面的染液调好了之后将白布放进去,浸透了之后扯起一端晾到横杆上,调升横杆的高度,当横杆离地十多米后一匹布就晾了起来。布匹干透,这就算是染成了。
    秦妙从上午一直忙到下午,一口气染了三十多匹布。染布不费事,把布晾起来却很费事。直到整个院子里面的横杆上都晾满了,时间已经是下午太阳下山时分。仔细算了一下,这个院子的最大效率是同时染三十匹布,后面的几匹是秦妙偷了个懒,白布扔进染缸,上了色之后直接收进空间的烘干库烘干。
    院子里面晾着的布匹自然风干一天的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要有一天多不能染布了。这效率,难怪了店里的成品货那么少了。
    虽然新买了家具,可是没有置办棉被帐帘之类的日用品,所以今晚还是要去布店后面的小院居住。
    出来宅子,锁好门,一路回到布店。还没进店远远的就看到昨天来过的那个小厮在店门外等着。
    见着秦妙走了过来,那小厮立刻客气的笑:“小神医,您回来了。”
    秦妙知道他是来取药的,让他稍等一会儿,然后进了后院里面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将昨夜做得药丸拿了一些出来,随手找了块布给包了。出门去交给那小厮。小厮得了药丸,千恩万谢的走了。
    店子里面,冯三娘瞅着那小厮走远了之后忙扯了秦妙过近前来低声说:“今天听人说起了那沈家少主,可是威风的紧呢!”
    第273章 厉害角色
    “怎么威风了?”秦妙染了一天的布,确切的说是挂了一天的布,两条手臂累得又酸又痛,没什么心思在冯三娘这里听买布女顾客间的八卦,只想快些回房去躺一会儿。
    冯三娘却是一脸的精神,对秦妙说:“听说那沈家少主手里的几笔生意里面出了叛徒,沈少主今天拿着个算盘,噼里啪啦的拨了几下算盘珠子算了几笔账目就把那几个叛徒给吓得跪地直求饶……啧啧,没看出来呢,那体弱多病的沈少主居然还是个厉害角色。”
    听了这话,秦妙最先想到的便是太子买通了沈耀康手下的一个大管事,得了他沈少主搭理生意的印鉴,想要在除掉沈耀康之后侵吞他手下的诸多生意。顺便再将沈耀康的死推到楚县令的身上,通过楚县令往四皇子的身上泼脏水,如此一石二鸟,稳赚不赔。
    想到这里,秦妙便觉得事情有些意思了。太子的这一石二鸟之计得建立在沈耀康死了的基础上,可是沈耀康没死,好端端的回来了,并且还以雷霆之势查处了叛徒。这下有好戏看了。
    于是问冯三娘:“后面如何,那几个叛徒如何处置的?”
    冯三娘答:“还能如何,送了官呗。这县令老爷楚大人以前没看出来多能耐,这次的事情却处理的很快,将那几个叛徒一贪墨银钱罪各打一百大板,投进了大牢。板子打得结实,打完板子之后当场就有一个暴毙了,我估摸着剩下的几个进了大牢也没有几天好活。”
    秦妙笑了一声,猜测太子定是已经拿沈耀康的事找过楚县令的碴,不然楚县令也不会这么大的火气将沈家生意里面的叛徒活活打死。沈耀康送人到官府的时候只需要暗中知会一下那几个叛徒是太子的人,楚县令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一百大板啊,年轻体壮的汉子能扛下五十大板就不错了,一百大板摆明了是要人命的。
    太子这次可真是做了笔亏本买卖,没能抢占沈耀康手下的生意就算了,弄不好还要被四皇子反过来到皇上勉强告上一状,私自杀害沈家少主,断了父皇的财路,是为对不起父亲,杀了沈家少主借着楚县令往四地身上泼脏水,是为对不起兄弟。
    如此对不起父兄之辈,能对得起天下百姓?这太子的人选,皇上你是不是选的也太差劲了些?
    天家两位皇子之间的倾轧,因着沈耀康的死而复生,出现了戏剧化的转变。
    秦妙和冯三娘聊了一阵县里的妇人圈子里的闲话八卦之后进了后院,回房休息。管他太子和四皇子之间怎样的掐架,都碍不着她的生活,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平民百姓有着平民百姓的好。
    而此时此刻,那负责来秦妙这里拿药的小厮已经成功完成了任务,捧着装药的布包,进了这处大宅的角门,拦了个丫鬟问明了少主在哪之后,便又捧着装药的布包朝着前院的会客厅走去。
    会客厅里,沈耀康一袭清贵的天青色织锦长袍,捧着一盏可以与皇室贡品媲美的清茶,坐在张小檀木椅子上,温润雅致的同前来拜访的客人说话:“楚大人为民做主,是唐县百姓青天大老爷,在下代全县百姓多谢楚大人了。”
    楚元连连摆手:“沈少主过誉了,一切都是楚某的分内之事,应该的应该的。”
    场面上的话说的客套有加,实际想要表达的,两人心知肚明即可。太子曾借着沈耀康的死问罪楚元,事情正胶着的时候,沈耀康活着回来了,于是楚元很是惊险的摆脱了太子的迫害。今天沈耀康揪出手下投靠了太子的管事,楚元早就因为太子的迫害心生恨意,惩治起太子收买的人自然不会手软。
    原本楚元和沈耀康是不搭界的两个人,甚至楚元先前因着想要巴结太子还出兵围杀过沈耀康,可是现在么,两人却成了可以详谈甚欢的朋友,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太子。
    沈耀康修长好看却略显清瘦的手指拨了拨手中茶盏中的茶叶,呷了一口,品味了一番,这才漫不经心的开口:“听闻楚大人前些日子遇到些麻烦,现在可处理清楚了?”
    楚元听罢笑着摆了摆手:“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一个小丫头半夜坐马车出城,那马车不知怎地追了崖,却被有心人捉住不放,诬陷本官……”
    是的,当夜沈耀康和秦妙一起坠崖,第二天太子就拿着楚元一路追杀害得沈少主坠崖而亡一事到皇上面前告了一状,告楚县令是幌子,朝四皇子身上泼脏水才是真。
    可是楚县令不是傻子,说他一路追杀害得沈少主跳崖,可是当天晚上出城的那辆所谓的沈少主乘坐的马车中坐着的只有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而且楚县令有人证,便是那个幸免一死的守门兵。并且这事被楚元暗中派了人,很快在整个县城传开。
    这也是为什么秦少贤会听闻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儿乘坐的马车在中秋前夜坠崖的事,从而担忧不已,****想办法去找秦妙。若非秦妙让灵鼠送过信,秦少贤甚至整个秦家都要到崖底找人了。
    太子说那辆马车里面坐着沈耀康,可是楚元有人证,证明那辆马车里面只坐着一个女孩儿。两方说辞对不上,一直争执不下,这也是沈耀康坠崖后隔了那么些天重新出现时楚元仍好端端的原因。
    沈耀康没怎么在意楚元的这些话,想着当时过城门的时候秦妙找地方将他藏起来了也是有可能的。
    正陪着楚县令说话呢,忽听到门外传来那小厮的声音:“少主,您要的东西取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