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女神农 > 第9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3节

    和灵鼠说完了这些事情之后,这路也赶了大半,往前看去已经依稀能看到唐家庄村口的大槐树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临近黄昏。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快要过完。
    秦妙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吃了晚饭,饭后一家人点着油灯聊了一会儿关于盖新房子的事情,之后就各自洗洗睡了。
    秦妙等着家人都睡熟了之后,悄悄的进去空间,现在进了那片开阔地,将里面能收的蔬菜都收了一些堆在开阔地的旁边。空间里面有着极强的保鲜功能,并且灵鼠离开空间之后空间里再没有了其他生物来破坏这些蔬菜瓜果,堆在地头就好,这样比较方便取用不是。
    收完了蔬菜又进去阁楼里面的书房,找了庭院设计的图册,一张张的图看去,初步选定了几种简单的庭院设计图,等以后有空了就拿笔墨在纸上临摹下来。说起来,秦妙不仅书法好,这国画的本事也不弱,书画书画,书和画多半都是一体的,左右都是拿着毛笔在纸上画,所以在秦妙这里,临摹几张庭院设计图,也不过两三个时辰的事情。
    古代没有那么精准的设计图,所谓的设计图,其实和风景画差不多,只不过是将每一样景物的大小和位置定的比较精确罢了。房子多大,两棵树之间间距多宽,围墙多高,距离围墙多远的地方答花架,等等的,都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到时候工匠们看了自会进行比例缩放。
    第158章 干儿子
    忙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秦妙才出来空间,开始补觉。
    一夜的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
    当黑夜散尽,太阳自东边冉冉升起,春日的光线灿烂无比洒落在人间大地的时候。新的一天就这么到来了。
    唐县,县衙。县令楚元坐在衙门里面内室中的一张简朴的书案后面,面露喜色,提起管毛笔,几次欲落笔,却又收回。
    桌上铺着张空白的笺纸,用来书写公文的笺纸。
    县令这样的官级,还没有资格往御前递奏折,只能写了公文往自己上面一级的官员处汇报,上级若是觉着要紧再往上呈报。
    不过楚县令觉着,这样稀罕的大事,就算是被上级官员给压了,总有一天这口口相传的流言也能传到京城中去。
    今天楚县令来衙门的路上,听闻几个路人议论的正热闹,说是唐县小塘镇下面的一个村子出现了极好的粮种,种下去两三天就能发出不小的芽来,三个月不到就能收获,并且不按节气播种也无妨,庄稼苗照长不误,而且产量极高!
    乖乖,楚县令自从来了唐县做父母官之后,那叫一个憋屈,凭什么当初一块吃酒赋诗的朋友能做高官,而他就只能做一个小小县令?心里满是不甘,无奈和怨怼,做梦都想升官发财啊。奈何孑然一身,朝中没有后台,并且想要在地方上做出政绩实在是艰难。
    所谓政绩,不过就是上头人的一句话而已,上头没人,他就是在这唐县活活累死,也不见得就能出什么政绩。
    不想今天一早居然听到了这样一间天大的好事,怎么不是好事呢?他管辖的地方出现了如此优良的粮种,写一份公文递上去吹嘘一番,那就是他楚元的政绩啊!得到三个月后那神奇的粮种当真能高产出许多的粮食,那这政绩就能轰动整个朝廷。
    到时候莫说升官,就是进京城面圣都是有可能的呀!
    遇上这等好事,楚元心里那叫一个高兴。铺开笺纸,几次落笔,都觉得不妥。思忖再三,终于想好了措辞,这才小心的落笔,仔细的将唐县小塘镇唐家庄里面出现的好粮种吹嘘了一番,言辞之中,自然一通自夸,很有一种他这个县令的诸多扶持之下才有了这样好的粮种,他的功劳,上峰你可千万别看不到。
    写好这封公文,楚元吹干墨迹,小心的装进专门装公文的信封,这才笑出了声。有了这个“政绩”再加上朝中信任宰相容誉容公子上任之前曾在唐县长住,凭着这些关系,到时候从中活动一下,官职上连升三级应该不是问题吧?
    楚县令怀着美好的希望将这封公文送出去的时候,小塘镇里面,秦妙已经自唐家庄一路赶来了镇上。
    爹和大哥都留在家里忙活着寻工匠,盖房子。是二哥赶了牛车,送秦妙来镇上。
    秦少廉这牛车赶得,有些冒失,不过依旧将秦妙送到了目的地。秦妙下了牛车,一面揉着坐牛车坐麻了的腿,一面感慨,赶牛车虽然事件小事,可是却能窥见一个人的真实性格。二哥性子单纯冒失就罢了,这牛车也赶得风风火火好不惊险啊。
    来到粮店,冯三娘和李柏正在忙活着招待顾客。于是秦妙便穿过铺面进了后院。
    后院里面,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拿着个和他个头差不多高的笤帚打扫院子。秦妙一眼就认了出来,那小孩儿是冯秋。
    秦少廉见了冯秋,便想起来上次帮他给他爷爷办后事的事情。忙上前去问:“秋儿,最近在这里住得可还习惯?”
    冯秋回答说:“习惯。”说罢想起来什么,放下笤帚,朝厨房走去,“少东家,我去给你倒水喝。”
    秦妙忙拦住他:“秋儿,不必如此。我二哥若是想要喝水,可以自己去倒。你在这里放心住下,没人把你当仆役使唤。”
    冯秋小心的应了一声,然后不敢再朝厨房走了,站在原地,低着脑袋,小手略显局促的揉捏着身上的衣服。
    这身衣服是新缝制的,一个补丁和破洞都没有,是他从出生到现在穿过的最齐整的一套衣衫。
    看着冯秋那略显局促的样子,秦妙的心里酸酸的。苦难太折磨人,五六岁,原本应该调皮好动四处惹祸的年纪,这个孩子却早早的学会了隐忍,看人脸色,干活劳动。
    这个时候冯三娘忙完了前面铺子的事情,也来到了后院。看到秦妙和冯秋在一处说话,便笑着对冯秋说:“秋儿,你妙妙姐可不是一般人,多巴结巴结,好处多多的。”
    这句话本是冯三娘随口调侃的一句玩笑,不想冯秋听了居然正经八百的答应了下来:“是,三大娘,我记住了。”
    秦妙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这个秋儿,太实在了,哈哈!
    秦妙一笑,后院里面的几个人跟着笑了起来。直笑得冯秋更加的局促不安了,脑袋重新又低了下来,小脸开始泛红。
    这下子秦妙不敢再和他说笑了,便让自家二哥从铺子里面的柜上支些碎银子带冯秋出去玩。
    秦少廉是个闷不住,粮店里面到处都摆着东西,空闲的地方很少,阁楼上不是住的卧房就是仓库也不是玩耍的好地方。想要找乐子,还是得上街。听了秦妙的安排后,秦少廉哪有不答应的,当下就牵了冯秋的小手从柜上支了把碎银,然后就上街去了。
    冯秋跟着秦少廉离开之后。秦妙才和冯三娘说:“三大娘,上回走的急了,有的事情也没来得及和你商量。我问你,你觉得秋儿这孩子如何?”
    冯三娘立即回答说:“是个很好的孩子,听话懂事知进退,勤劳谦虚,还很有眼力劲儿。”
    秦妙点头,三大娘给出的评语很中肯,秦妙看来,冯秋确实如冯三娘所评价的那样,勤劳,懂事,有眼力劲儿。既然冯三娘对冯秋评价这么好,秦妙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对冯三娘说:“三大娘,你看秋儿这孩子住在店里,身份不清不楚的不太好,要不……让他做你的干儿子?”
    第159章 沈康耀
    冯三娘听罢高兴的一拍大腿:“哎呦!当真是和我想到一处去了。我最近一直都想收了秋儿做干儿子,可是又怕他刚没了爷爷一时接受不了,正想让你来了之后和他提一提,不想你倒是先说出来了。”
    秦妙点头:“既然三大娘你的心里也这么想的,这就好办了,待会儿秋儿回来了我去和他说。”
    冯秋这样的没了亲人的孤儿,住在粮店里面,不干活吧,他自己过意不去,让他干活吧,他年纪太小不说而且大家谁都没有把他当仆人看。若是他能做三大娘的干儿子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三大娘晚年有了依靠,秋儿现在也有了亲人。
    和冯三娘商量定了这件事情之后,冯三娘又去前面铺子里忙了。
    秦妙留在后院,推开仓库的门,进去看了一眼,看到今天的仓库放得满满的,库存十分充足,显然李柏过去那座三进的院子里面补充过库存。
    检查了库存之后,秦妙很是满意,在她看来,李柏和冯三娘都是绝对可以相信的人,只要库存充足,粮店的生意就没有影响。
    出了仓库,秦妙准备到街上走走,帮着何花家里采买一些生活用品。恰在这个时候李柏从前面铺子走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