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女神农 > 第1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节

    刘管事一出现,大家顿时迎上去问好,可见彼此比较熟悉,这些驾车来送货的应该是八仙酒楼的老生意伙伴了。
    秦妙没想到大哥能将刘管事请出来,忙和二哥一起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刘管事朝着秦家的牛车走了过来,秦家牛车旁停着的是捕鱼汉子的牛车。
    “管事大人,您怎么亲自出来了?”捕鱼汉子巴结的笑。
    “我来验一验这家的货。”刘管事这么回答的同时看了眼捕鱼汉子牛车上的水产,笑了一笑,“这次的货不少嘛。”
    捕鱼汉子忙回答说:“这是今年的最后一车货了,天气越来越冷,再往后也捕不到什么了。这次领了银钱之后就准备猫家里过冬。”
    刘管事没再说话,心里却有些惋惜,酒楼里面的鱼虾水产类的菜肴卖得很好,越到冬天,吃热锅子的人就越过,鱼虾类的水产需求就越大,几十文一斤的水产经过后厨一加工,端上餐桌后价钱立刻翻倍,尤其是过年前后,赚头更多。
    这个汉子这次送货之后就不送货了,刘管事怎么想怎么觉得可惜,看来得寻找其他的水产进货渠道。
    心里这么想,刘管事的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他来到秦家的牛车旁,秦少贤立刻解开了扎布袋口的草绳,好让刘管事验货。
    刘管事伸手进布袋里扒拉了几下,检验里面东西的好赖,随后又拿起个布袋破口处漏出来的一颗土豆仔细看了看,个头够大,也挺新鲜,指甲掐了一下,立刻能看到里面白嫩嫩的肉,不错,是上等的货。
    第28章 第一桶金
    “十文钱一斤。”刘管事给出了价钱。
    秦妙顿时就不爽了,集市上面卖相最差了也得十文钱一斤,自己的东西这样好,居然被压到这个价位。
    这个时候秦少贤开口了:“刘管事,集市上面卖相最差的也是十文钱一斤,卖相稍微好些的要十二文,我们村离镇上远,急着卖出去,其他的酒楼饭馆一次收不完这么多东西,才找到这里来的。要不,你再加一点,十一文钱一斤,怎么样?”
    十一文,是大哥事先和自己商量好的底线。秦妙抬头看向刘管事,只见刘管事还是有些犹豫。
    这时又听大哥说:“实不相瞒,挖出来这些吃食之后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巴巴的拉到镇上来,全家人就指着卖了这车东西换钱过年。”
    刘管事闻言打量了一眼牛车旁边站着的兄妹三人,只见这三个孩子全都衣着寒酸,补丁连着补丁,面黄肌瘦,一看就是最最贫寒的缺衣少食的家庭里出来的。心里一阵恻隐,再一想,十一文的价钱其实也挺不错,于是开口说:“十一文就十一文吧。前面的货收完后你们就把东西送进去,验收之后找账房拿银钱。”
    “多谢刘管事。”秦少贤有礼有节的对着刘管事作揖道谢。
    刘管事事情繁多,验完了货之后就走开了。
    秦妙和两个哥哥等前面的货送完后,这才将自家牛车上的东西搬进了后院。前面那个捕鱼汉子一牛车的水产卖了十二两多银子,揣了银钱后喜滋滋的准备赶牛车回家。
    秦家一牛车的番薯土豆按照十一文一斤的价钱,称重后结算了四千四百多文钱,许是刘管事事先有交代,账房先生直接给了四千五百文钱的整数。数目太多,折算成了银两,一共是四两银子又五百文钱。
    秦少廉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的银钱,高兴得不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账房先生数出来的银钱。直到大哥将银钱在怀里揣好了,拍了他的脑袋,让他收拾地上散着的来时装番薯土豆的布袋,他这才回过神来,将破布袋随便一卷,夹在腋下,跟着大哥小妹一起走开。
    八仙酒楼的后门出来,秦少廉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一牛车的番薯土豆居然能卖四两半的银钱,当初三妹被人牙子买走时也才给了十两银子而已!
    秦少贤虽然不似秦少廉那样的惊喜得傻掉,可是他赶着牛车的姿势明显的要比上午来的时候喜悦充满朝气。
    相比之下,秦妙要安静的多。才四两多银子而已,离她赚钱的目标还差很远很远。她坐在摇摇晃晃的牛车上,回过头来看了眼不远处的八仙酒楼那阔气又不失雅致的招牌,下一步的赚钱计划在心里逐渐清晰起来。
    多年后,秦妙回忆起来这一天,才发现,自己带着家人脱贫致富,似乎就是从这家八仙酒楼开始的。
    牛车沿着石板小路缓缓往前,穿过这条狭窄巷道之后,拐了个弯,视野立即变得开阔。道路宽阔起来,往来的行人也多了起来,道路两旁是各色的店铺,这边是来时走过一遍的镇上的西大街。
    第29章 一百斤粗粮
    秦少贤赶着牛车,找到一家粮店,停好了牛车。带着弟妹进了粮店。
    秦妙穿来这个世界之后面对的便是一屋子的贫苦,又听村里的妇人们说新朝皇帝刚坐上江山,之前的战乱时期消耗巨大,大家伙日子都不好过,就以为大家都和秦家一样的贫苦。来了镇上一趟却发现,并非如此。
    有钱人家照样有钱,有根基的人照样活得潇洒自在,各个店铺里都摆着满当当的货物,一应物资并没有因为一场改朝换代的战祸而损耗多少。是啊,任何时代,受政治斗争影响最大的,都只是最底层的老百姓而已。
    眼前的这家粮店里面就摆出了一袋一袋的品种不一,价格各异的五谷杂粮,哪里有半点饥荒年代的物资缺乏的景象?看来不是大家伙都贫苦,而是秦家已经落魄到这个社会的最底层而已。
    其实唐家庄里不少的人家都比秦家好不了多少,那些妇人们没出过远门,就坐井观天的以为天底下其他人的生活都不好过。秦妙感觉自己的认知被那些无知妇人给带偏了。心里暗道,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出门走走的。
    秦少贤询问了一遍各种粮食的价格,其中粗面和小米都是七文钱一斤,玉米面五文钱一斤。而秦家之前吃得粗糠,则是最最便宜的,一文钱就可以买两斤。
    秦家一穷二白,卖女儿得了十两银子,到唐家庄安顿下来之后所剩不多,几亩薄田的收成又不好,只能消费最最便宜的粗糠。不过眼下刚刚得了四两半银钱,手里有钱了。
    秦少贤略略犹豫了一下,最后让粮店的伙计给装三十斤的玉米面和三十斤的小米。
    秦妙听了,插嘴说:“大哥,三十斤太少了,咱家五口人呢,要我说至少也得一样买一百斤。”
    秦少廉先前听大哥要将小米和玉米面各买三十斤,已经喜出望外了,他可是做梦都想吃细粮做出来的饭呢,后来又听小妹说三十斤太少,一样要买一百斤,顿时就感觉自己有些飘忽了,这……这当真不是做梦?
    秦少贤犹豫了,一百斤也太多了,他怀里揣着的银钱是要回家交给爹娘的,这么自作主张的买那么多细粮真的好吗?虽然意外赚了不少钱,可找这样的速度花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粮店的伙计见秦少贤有些迟疑,便开口说:“小哥,你们的情况我看得出来,价钱给的已经很公道了,实话告诉你,过段日子冬天来了,这粮食的价格要往上涨,明年开春之后,家家户户的存粮吃完,价格得接着涨,现在买,是最划算的。”
    不得不说这伙计很会做生意,大哥听了这些话后,心思有些松动,最后一咬牙,玉米面和小米一样买了一百斤。
    两个大大的装满细粮的布袋被粮店伙计扛上了牛车,秦妙心里踏实不少。终于不用再吃那难以下咽的粗糠了。
    秦少廉高兴坏了,爬上牛车,看宝贝似的盯着那两大布袋的细粮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好吃食,居然还吞了几口口水。
    第30章 家里出事了
    秦少贤微微一笑,摸了摸秦少廉的脑袋:“好了,快些坐好,我要赶牛车了。”若之前还担心自作主张花了那么多钱卖粮食,这会儿看了二弟的表情后,只感觉这钱花的很值!
    兄妹三人坐着牛车离开镇上的时候,是后晌时分。午饭没舍得在镇上买,几人拿出早上出门时娘给的粗面饼,坐在牛车上一面开心的聊天一面吃饼充饥。
    回到唐家庄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不得不说今天镇上这一趟去得很是顺利,卖掉了一牛车的东西不说,还赚了不少银钱,当然了,还带回了两大布袋的细粮。并且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到家里。
    刚一进庄子,秦少廉就忍不住了,跳下马车,撒丫子跑开了。他心里太开心了,他想要快点回到家里将今天的这些好消息告诉给爹和娘。
    相比之下秦少贤要沉稳的多,他不紧不慢的赶着牛车,朝着自己家那简陋的院门靠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