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在爸爸带娃节目里当对照组 > 在爸爸带娃节目里当对照组 第14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在爸爸带娃节目里当对照组 第147节

    “这样啊,”杨芳点头,又问:“还是用豆渣做吗?”
    “对。”
    闻言,杨芳笑了,又道:“那正好,我们今天打算多做一些豆浆豆腐,可以多给你们提供一些豆渣。”
    昨天生意好,他们原本准备的豆腐早早便卖完了,所以,夫妻二人一合计,打算多做一些豆腐试试。
    “太好了,我可以帮你们。”林沫沫主动请缨道。
    见林沫沫一脸热忱,杨芳没有拒绝她,点着头道:“好好,你帮我们加豆子,一会儿阿姨请你吃豆花。”
    “好!”
    ……
    胡茂夫妻二人每天清早要做的工作并不轻松,除了要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腐之外,还要包小笼包子。
    有了林程和林沫沫的帮忙,两人的效率倒是高了许多。
    很快,四大盆豆腐,一大桶豆浆,以及三十几笼小笼包便准备好了。
    胡茂拿着包好的小笼包上锅蒸熟,杨芳准备早餐。
    林程和林沫沫则拿了一部分豆渣开始尝试做薄片。
    现有的材料不多,因此,试验阶段,林程并没有取太多豆渣,只是在六个小碗中每碗取了半碗豆渣。
    接着,林程开始将现有的一些材料和调味料加入碗中与豆渣调和,每一碗加入的材料和量都不尽相同。
    这时,杨芳走过来给二人端豆花,看着林程干净利落、胸有成竹的操作,不免有些意外,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你是会做那个什么薄片吗?还是之前就做过?”
    粮食做的薄片她见过很多,却没见过用豆渣做的。
    “没做过。”林程一脸淡定地回答道。
    一旁的杨芳却不淡定了,又问:“那你怎么晓得这些东西哪样加多少的?”
    “我也不知道,不过理论来说不难,可是试着来,”顿了顿,林程继续补充道:“感觉干了就加水,没法成型就再加点面粉,黏性不够加点糯米粉,延展性不够就再加点面粉。”
    杨芳:“……”
    不仅是杨芳,此时直播间里早起的观众们也不太淡定了:
    【好随意……】
    【真的,林程说得好轻松……】
    【我感觉旁边的大姐听傻了,大概是没想到有人做吃的这么草率吧。】
    【哈哈,不过仔细想想,林程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千万别翻车。】
    ……
    这边,林程很快便将6份不同材料比例的豆渣揉成了面团状。
    林沫沫用不同颗粒的芝麻在面团上做了编号,之后,两人便借着胡茂一家烧豆腐的热气将六个豆渣团放在垫了纱布的蒸笼上蒸了一遍。
    经过一番蒸煮,6个豆渣团的性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三团黏性不够,或是无法成型的豆渣团,直接被林沫沫加上了一勺酱料成了父女二人的早餐加餐。
    剩下的3号、5号和6号放凉一些后,才被父女两人拿到了案板上,后用擀面杖压平。
    只是想要将豆渣团压成薄片并不容易。
    “可以这样……”一旁的林沫沫想起跟奶奶住的时候从隔壁大婶那儿学到的擀面方法:将三块豆渣面饼两面分别垫上一层食品保鲜袋之后,再叠到一起,案板上左右两边放上厚薄一直的两根薄木条,中间放豆渣面饼,将擀面杖的两端压在两块木条上再来擀面。
    没找到木条,林程找来了两根筷子,用林沫沫所说的方式操作了一遍,果然一次就成功了。
    “这样擀出来的豆渣面饼是不是又薄又匀称?!”林沫沫在一旁说道。
    “可以。”
    林程将豆渣面皮分成六块,又将它们再擀薄了一些。
    擀好的豆渣面皮被取出晾在炉火旁。
    借住炉火周边的温度,六块豆渣面皮很快便开始失水发硬。
    等到豆渣面皮半干的时候,林程将它们取出,切成了菱形小块,虽然颜色不像昨天看到的小米薄片那么好看,但看上去倒也挺像那么回事的。
    父女二人在一旁等着,直到小块的豆渣薄片接近于全干,两人才分三次将那些薄片块放进了油锅里进行煎炸。
    看到油锅里的豆渣薄片开始轻微发泡、卷曲,并且一点点挂上了黄褐色,林沫沫双眸发亮。
    “我们好像成功了!”林沫沫有些激动地说道。
    “站远一点,小心烫到。”林程提醒道。
    林程分次将油锅内的豆渣片捞出、控油,再放凉一点,这才将它们分开放到了盘子里。
    一旁的林沫沫一张脸上早已经写满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可以了,试试吧。”
    “好。”
    因为豆渣本身不会发泡,因此,炸出来的豆渣片不会像虾片、小米片那样蓬松起来,但因为压得很薄,因此并不觉得坚硬,反而有种脆脆的口感。
    其中的豆渣很粗糙,不同于大多数人平时吃到的其他薄片那样细腻,但恰恰是这种口感别有一番滋味。
    林沫沫又吃了两块,才激动地看向林程说道:“真的成功了!”
    “这个好像薯片。”林沫沫嘀咕道,又道:“不过又和薯片不太一样。”
    “这是‘沫沫牌’特别版脆片。”
    听到林沫沫的话,林程笑了笑,又问:“你感觉哪一个最好吃?”
    “最好吃么……”听到林程的问题,林沫沫盯着面前的几盘豆渣脆片认真比较了一番,最后才指着其中一种说道:“这个,这个最好吃,有一点酥,不算硬,但是又很脆,还很香。”
    接着林沫沫又说出了其他几种‘落选’的原因:“这个有一点点焦了,这个不太脆,这个有点硬,这个看起来有点黑不好看……”
    “可以,那就这种。”
    林程拿过纸笔,将林沫沫选中的这一盘豆渣脆片在做的时候的材料和用料比例写了下来,另外还写上了‘油炸到八成熟捞出’。
    林程的这波操作在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的意料之外:
    【卧槽,我以为刚才林程就是瞎搞搞的,没想到他把每一种面团的用料比例都记着呢!】
    【被林程这波给秀到了。】
    【林程这脑子也太好使了吧。】
    【终于知道我的乖女鹅这么聪明是遗传谁了。】
    【终于知道我和能够在一周时间内挣3亿的男人之间的差距了。】
    【终于知道大佬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了。】
    ……
    这边,确定了材料和比例之后,林程便带着林沫沫出门去采购需要的材料了。
    因为需要的材料不少,两人直接来到了之前来过一次的粮油批发市场。
    只是,不同于上次,这一次在购买面粉粮油时,林程特意向店家索要了生产厂家的资料、合格证明、小票等材料。
    【林程要这些做什么?】
    林程的举动引得观众们一阵不解。
    【要这些材料来感觉安全一点吧。】有人猜测道。
    【难道是为了方便有关部门检查?】又有人提出了猜想,但这个猜测很快遭到了其他人的反驳。
    【谁会来检查这样的流动食品摊?】
    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像是胡茂一家推着小车去卖早点、卖豆腐,或是一些卖烤红薯、炸土豆的小摊很常见。这样的摊子想要全面的检查他们的证照、资质、各类检测合格报告几乎不可能。
    【好像也是……】
    【我们学校门口就挺多这样的,我还每天都去吃呢,一般就是挑看着干净的买,有几个老板还挺良心的。】
    【我家楼下也是,推着小推车的、骑着小三轮的,也有一些邻居的老人家自家煮了茶叶蛋拿去卖的。】
    【这种的确实不好管,大部分也只是对他们的经营活动进行管束。】
    【就小摊贩的标准来说,沫沫他们家做的东西是真的非常良心了!】
    【那是,毕竟是洁癖父女俩做出来的东西。】
    【而且还有咱们几十万人在线‘监管’他们制作全过程呢。】
    【可惜他们不在我的城市,不然我一定去买,哈哈。】
    ……
    买好食材的父女二人回到了他们的住处。
    此时的胡茂一家已经外出去卖早餐,不过却给林程他们留了一大锅豆渣,并且将他们家的大锅、炉火和包包子的案板也借给了林程他们使用。
    有了之前一次的经验,这一次,无论是拌料、擀豆渣薄皮,还是晾皮、切块,林程和林沫沫两人的动作都麻利了许多。
    半个上午的时间,林程和林沫沫已经将大半锅豆渣做成了薄块。
    在继续晾晒薄块的时候,两人又将剩下的豆渣按照昨天的做法做成了豆渣饼和豆渣素丸子。
    豆渣饼、素丸子以及晾干的薄块依次油炸。
    豆渣饼和素丸子本身就有一定的味道,因此不需要再加工,炸好放凉之后,再装入纸袋中即可。
    豆渣脆片虽然口感不错,但本身并没有放什么调味料,因此,在捞出控油过后,两人又分别在薄片上面撒上了辣椒粉、五香粉、椒盐粉等等。
    之后,林程负责装袋,林沫沫则在一旁制作标签。
    卡通形象的小标签,林沫沫在空白的区域用彩笔写上了名称和不同的口味。
    “这些是梅子口味的、这些是番茄口味、这是椒盐的,这是辣的……”
    “名字就叫‘豆渣脆片’吗?”林沫沫看向林程问道。
    “可以,”林程颔首,又提议道:“你也可以把‘沫沫牌’加上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