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春未暮 > 春未暮 第1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春未暮 第137节

    孟霜晚端着那药碗,站在床榻边上半晌,忽地从宽袖之中拿出一把极小的匕首。
    那匕首不过她掌心那样大,她指尖轻轻将匕首外的刀鞘拿下,接着锐利的刀刃便展现在眼前。
    孟霜晚握着那把匕首,慢慢地俯下身子。
    匕首尖锐的刀刃一点点靠近天子露在外的脖子,寒芒于殿中闪现。
    孟霜晚的手却不见丝毫颤抖。
    “你怎么不会骗我?”她的声音极轻,轻得几乎听不见,“这世上,骗我最多的便是你。”
    说完这句,她手中的匕首便已经离对方的脖子之处只余下寸许的距离。
    眼见着孟霜晚只要再往下一点,锐利的刀刃便会划破对方的脖颈,接着鲜血四溢。
    可到了这时,孟霜晚却忽然收回了匕首。
    刀鞘将寒芒毕露的匕首盖上,纤细的指尖接着将匕首收回自己的宽袖之中。
    孟霜晚再次在床榻边上看了床上的人半晌,接着才沉沉喘息,端着药碗离开了这里。
    出去之后,她跟守在殿外的内侍交代了句。
    “陛下睡了,想来要些时辰才会再醒来,你们进去伺候吧。”
    内侍闻言忙应了声,接着匆匆入殿。
    而她则带着若月,往自己的明义殿去。
    还要去看看三皇子才行。
    .
    孟霜晚回到明义殿后,正看见在殿外张望等着她的三皇子,原本眼底的冷漠忽然便散去了些,直到走到殿外时,她才彻底带上了笑意。
    “阿昭,怎么在这外面等着了?”
    说着牵过对方。
    而三皇子眼见她回来,小小的脸上便充满了开心。
    “我午睡醒来后没看见娘娘,就问他们,结果他们说娘娘你去看父皇了,很快就回来,我就想着在这里等你。”
    “在里面等也是这样的,现在正是春夏交际的时候,天忽冷忽然的,若是你染了风寒怎么好?”
    三皇子由着对方牵着自己的手,一蹦一跳地跟着对方往殿内走去。
    “我想第一时间就看见娘娘你!”
    孟霜晚因着他一句话,心便软了一半。
    “那若是我回来的晚了,你也这样等着吗?”
    阿昭便重重点头。
    “当然!我最喜欢娘娘了!”说完这句,他似乎觉得不合适,又补了句,“除了母亲外……”
    后面那句听上去有些沮丧,显然,他想到了自己已经不在世的母亲秦美人。
    孟霜晚看着对方有些低落的情绪,轻叹口气。
    待回到寝殿后,她才将三皇子抱在怀中。
    “阿昭,娘娘问你个问题。”
    不得不说,三皇子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原本在殿外还有些沮丧,可和孟霜晚在寝殿内待了一段时间后,心情又慢慢变好了,因此听得对方说这话,他便赶紧应了声,接着道:“娘娘,你要问什么?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会告诉你!”
    “你喜欢……你父皇吗?”
    三皇子原本还期待着对方问他些重要的问题,不想竟会问及这个。
    因而听了后,他下意识就要回答,可话到了嘴边,他的小脑袋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便犹豫起来。
    “嗯……”
    孟霜晚见他有些纠结的小脸,便道:“阿昭,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是有一点……”
    显然还是孩子,性子单纯,因此才会直接说这样的问题难以回答。
    但三皇子看着抱着他的人眼中认真的情绪后,便也认真思考了下,接着小小声地回答:“娘娘,我偷偷告诉你,你不要跟别人说好吗?”
    孟霜晚见状一怔,接着点头。
    “好,娘娘不会告诉别人的。”
    说着便抬头,看了眼殿内的人,示意众人退下。
    直到殿内只余下他二人后,三皇子才微微凑近孟霜晚的耳边,接着说了句什么。
    “阿昭,你……”孟霜晚显然也没想到对方竟会是这样的回答,因而也是有些惊讶。
    但三皇子却只是往她怀里缩了缩。
    “娘娘,说好的,你不能告诉别人的!”
    他说着还强调了句。
    “尤其是父皇,要是被他知道,那我肯定……”
    “放心。”孟霜晚道,“这事以后就只有你我知道。”
    三皇子闻言这才安心下来。
    接着他便又听得对方跟他说了句。
    “阿昭,你知道娘娘近些日子经常去金銮御院。”
    三皇子便点点头。
    “我知道,娘娘你要去照顾父皇。”
    “那娘娘跟你说,下次我去的时候,你跟着我一起去,好吗?”
    三皇子闻言便下意识有些抵触。
    “可、可是,我不是很想去……”
    他素来便怕自己的父皇,以往但凡是见面,都是能避则避。
    可这回孟霜晚却没有顺着他,反而道:“阿昭,这次听娘娘的,从今往后跟着娘娘一起去金銮御院。”
    她说着,声音坚定。
    “你要信娘娘,娘娘这是为了你好。”
    三皇子并不知对方的为了你好是什么意思,他只是看着对方眼中十分认真的神情后,便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好。”
    那之后,只要孟霜晚去金銮御院,便总是带上三皇子。
    比起先前木昭容只是纯粹带着三皇子去天子跟前露个脸,跟着孟霜晚的三皇子则显得要孝顺得多。
    时常都是孟霜晚再给天子喂药时,三皇子便迈着小短腿,这里跑跑,那里帮帮,替孟霜晚拿碗,那干净的帕子,陪着天子说话,关心对方的病情。
    天子膝下原就皇嗣不多。
    而如今三皇子又是唯一一个能够随着孟霜晚进出金銮御院的人,因此在天子跟前便得了不少好感。
    再加上如今他养在孟霜晚膝下。
    日子一长,三皇子在天子心中的印象便愈发好了起来。
    而朝臣也都知道了,三皇子时常在天子跟前尽孝的事。
    尽管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但有这份心便已经十分难得。
    尤其是他本身还是皇长子。
    如今天子病重,且尚未立太子,朝臣便总会多想一些。
    而事实证明,他们想的没错。
    在夏末之时,即将入秋之际,天子病情恶化,尚药局束手无策,连用几剂猛药后都无法让天子好转,最终于白露这日,天子崩于金銮御院。
    崩逝前立下遗诏,命三皇子秦昭继位,同时钦定先皇后外祖父镇军大将军为三师之一太傅,负责教导天子,直至对方及冠后亲政。
    另设四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天子。
    而三皇子饮食起居上,暂由昭武王妃代为抚养,直至三皇子及冠,抑或三皇子日后自己撤换掉对方。
    此诏一出,朝野四惊。
    其他都不重要,最令朝臣惊愕的,竟是天子遗诏之中,竟会让一个外命妇继续养育三皇子……也就是日后的大恒之主。
    这在大恒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因而大行皇帝丧礼之时便有朝臣提出三皇子由昭武王妃抚养不合规矩,可这话却没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概因先帝遗诏之中言明了由昭武王妃抚养三皇子,这是不可能改的。
    而最重要的是,在大行皇帝丧礼之上,三皇子即位于灵柩前,是昭武王妃带着对方的。
    但凡在现场的朝臣都看出来了,三皇子对对方的依赖之情,显然想指着让三皇子自己更换掉抚育之人是不可能的了。
    朝臣们便只能想着待人日后三皇子再长大些,会意识到此事的不妥。
    因此慢慢地也就无人再提出反对了。
    三皇子便这样顺利继位,而身为外命妇的昭武王妃也没出宫,反而一直留在了宫内,照顾这新帝的饮食起居。
    次年元正,新帝在太傅和昭武王妃的带领下登丹凤门改元换号,定年号为武安。
    大恒便这样,迎来了自己新的君主。
    .
    武定三年。
    如今的天子秦昭七岁继位,至今也有三年。
    这三年内,身为太傅的镇军大将军十分尽心地教导他,而旁的顾命大臣也是尽职尽责,倒让秦昭进步极快。
    只是他终归还是个孩子,即便过去了三年,他也还只有十岁,稚气尚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