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35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6节

    绝对是走在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一批人。
    怪不得前世王家能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从王大舅开始,家里人全都特别精明能干,精于算计。
    王姥爷已经很老了。
    看上去比叶爷爷白爷爷他们还老。
    但他视力没问题,听力有些微弱,他门牙缺了一颗,正花十五块钱,在县医院补,只是这补牙是个长期过程,尤其对于老人来讲。
    “甜妹儿来啦?小安平来啦?还有疼甜妹儿的未婚夫?真好真好,姥姥给你们炖冰糖雪梨汤喝,喝完记得给红霞带点回去,你们要记得孝敬你们妈妈,她很不容易……”
    王姥爷见到他们就像是打开话匣子,停都停不下来。
    甜妹儿鼻子一酸。
    她赶紧跟小五一右一左挽着姥爷的胳膊,撒娇卖萌的话不要钱地往外蹦,私底下偷偷给他按摩,缓解他老年病的疼痛。
    这次来,除去日常礼物,她主要是补充姥爷的保养品,舅舅舅妈的保养品与护肤品,这些都是她与大海宝一起做的,非常有效。
    “姥爷,你得在评一评我的炖老鸭汤,看看跟上次比,有没有进步?”
    “好好好,喝甜妹儿炖的老鸭汤,一定最好喝。”
    “姥爷,你还没喝呢!”
    “爸一直惦记着你们来的日子呢!天天让胖墩帮忙数数,可惜这是只只会个位数的小胖子。”
    “哈哈哈哈!胖墩害羞啦!”
    ……
    在王家住三天三夜,把所有人都按摩一遍,并且嘱咐他们一定要记得用保养品,甜妹儿山绅叶小五才坐着马车离开水湾县。
    小胖墩见漂亮表姨刚来就走,哭得惊天动地,上气不接下气,眼泪鼻涕糊一脸,都顾着安慰他,倒是把离别的伤感降低。
    这是二十年来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12月份。
    报考者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青、复员军人、应届毕业生等,总共有五百七十多万考生,但招生很少,是真正传说中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嘉州市很冬季很冷,但学子们的心温暖花开,一个个都在紧张激动地备着考试。
    什么考场宝典、考试经验、考试压题……很多东西都不存在的,事隔二十年的第一场考试。
    连一向安安静静、稳稳重重的小五,都有些受到影响而紧张。
    整个高考期间,小都住在嘉州市甜妹儿山绅分配的小区楼房里。
    两套房子被打通重新分布,面积不是一般大,其中有八间卧室,两间厕所,两个阳台,一个厨房,两个客厅。
    地段是河景房,正对嘉州凌云大佛。
    只是装修有些空空荡荡的,除去三张床、一套桌椅、一套厨房用具,什么都没有。
    毕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碧山村,只有当熊猫局有事情时,未婚夫妻档才会来这里居住。
    “等小五考完,咱们装修一下新房?”
    热吻过后,山绅摸着她细腻白皙的象羊奶凝乳一样的皮肤,微不可闻的喘了一口气,她整个人都散发着勾人的清香,他等不下去。
    甜妹儿亦有些动情,点头同意。
    他越来越有男人味,她也等不下去了。
    **
    临近高考的日子十分恐怖。
    担心失败的报考生不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甚至呕吐、失眠,满脑子都是浆糊,甚至有人因此直接疯掉。
    甜妹儿与山绅自顾玩自的,只是把小五的衣食住行提前备好,其他尽量不给他制造压力,这倒是让他心里平静不少,也能看进去一些知识点。
    期间,叶安诚亲自过来几趟,给小五传授考场宝典经验,并且对他的优势一点点分析。
    一个星期后,高考去约来临。
    跟二十一世纪一样,上面非常重视,整个嘉州市都有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士兵在巡逻,每一个考场门外都有两名荷枪实弹的警察或士兵在站岗。
    叶小五是文科生。
    主考语文英语数学文综。
    语文数学文综都很正常。
    唯有英语。
    他看见教室里百分之九十考生,选择题用抓阄的方法填写,还有学生直接把题目单词抄写到空白处,可以猜测他们英语水平。
    小五安心了。
    其他科目他考的不错,英语比很多学生不知高多少档次,感激家里有经常出国的四姐未来四姐夫,他们经常带一些世界各地的礼品,导致他对很多国家的语言都有一点兴趣。
    英语更是小case。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女人最吃亏,so女人何苦为难女人^o^
    么么哒仙女们,端午节安康^o^
    坐标四川,今年只有吃粽子咸鸭蛋。
    没有赛龙舟,没有泡澡,一切过得挺平淡无奇的,当然,粽子与咸鸭蛋都是自己提前亲手做得,唯有这个值得赞。
    ps:爸妈去参加二姨婆(外婆的姐姐)的生日宴会,出生端午节,好巧,那个时候可不能控制时间。
    第333章 你发财了吗
    最后一科英语考完, 叶安平抛下腻腻歪歪的四姐四姐夫,自己坐马车回碧山村,临走时不忘记把叶老爷子的嘱咐告诉二人。
    “千万别踏错界。”
    山绅:……
    甜妹儿:……
    不行不行, 他们已等不及叶星叶晓晓的婚礼。
    开春一定得去民政局领证,顺便把热热闹闹的婚礼举办, 都则都只能喝肉汤,再下去既伤身又伤神。
    两人准备从嘉州市新房装修布置开始。
    **
    他们成天晃晃悠悠在嘉州各地的旧货市场,或者什么国营商店, 以及新生群体——商业个体户, 类似二舅舅二舅妈俩口子那样的。
    城市里, 商业个体户正是萌芽的阶段, 各环境与之前有很大的变化。
    上山下乡活动结束,大部分知青陆陆续续返回城市。
    除去考试与备考的知青学生, 很多青年人对未来非常迷茫, 不知所措, 不知道要做什么。
    因城市职位有限, 返程知青数量庞大,
    青年男女们面临第一个困难——高学历也暂时找不到工作。
    没有工作, 也令他们找不到结婚对象。
    城市待业人口越来越多,他们之前是被社会卷入的无辜者,如今变成被社会抛弃边缘人。
    有人彻底沦陷,一蹶不振。
    有人开始找寻出路,在社会中走出一条道路。
    比如走向商业个体户。
    资本主义曾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如今社会风气依旧让人不齿。
    但有的知青们在坚持。
    利益是一方面。
    不想做闲人也是一方面。
    对于考上大学的知青们, 坚持下去,他们多是未来各理界的高级人才。
    对于最先一批走向个体户商业的知青或居民们,他们搞到改革开放的第一桶金,只要能坚持下去,他们即是将来的富豪,甚至于商业大腕。
    城市中到处都是机遇与黄金。
    **
    只不过逛个街而已,甜妹儿却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见证这股改*革开放的春风,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先来说个最低级的。
    在某个人群聚集广场空地上,粮食蔬菜日用品零食衣服鞋子,各种小摊小贩冒出来,渐渐形成除去国营供销社以外的菜市场。
    人们学会讲价抬价比价。
    社会在一点点进步,渗透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高级一些,是类似二舅舅二舅妈的二手贩子。
    在计划经济末端的年代。
    他们一个月挣得钱是大舅舅工资的数倍,家里房子食物都有,走向富裕的生活。
    最后,若是他们能再贪心一些,即变成高级二手贩子。
    服装日用品、手表闹钟、计算器、收音机磁带、自行车……高级二手贩子回收旧货,但他们赚得最多的钱,是从广等沿海地区,把那些低价买来的新旧东西,运回嘉州市卖。
    他们成为第一批草根万元户。
    不要怀疑这个黄金时代,甚至有人短短一年,挣得几十万人民币。
    “三声,写封信回家吧!”
    “恩。”
    ……
    这么好的机遇。
    他们会提醒碧山村娃娃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