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25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3节

    有娃娃猜测道。
    “有病就得吃药,别出来瞎混害人。”
    甜妹儿纯良一笑,点头附和道。
    她乖乖牵着二姐三姐的手,蹦蹦跳跳往刘老师家里走去,心情愉快起来。
    **
    两位刘老师家,位于碧山镇西面,面积不及叶家土屋的三分之一。
    正对着一个高大木头牌坊,斜对过有一个高高的用砖头和石头垒成的台子,也是碧山镇放电影的场地。
    幸亏因镇小学重要考试,电影停播七天,否则今天晚上他们还不能好好休息。
    两位刘老师带着娃娃们,在小镇里供销社国营饭店小市集等转一整圈,把红头绳、糖果蜜枣、玩具统统买到手,再回家里静下心来休息调整。
    “明日进入学校里,只要简单大人,一定要恭恭敬敬问候老师好。卷子字迹的必须工整清晰,尤其是名字不可写错……”
    夜晚,甜妹儿跟同学们同床共枕,一个凉席通铺,一个折叠长长的枕头,薄衣服当作辈子,在大刘小刘老师的幸苦人工风扇下,渐渐进入梦乡。
    直到半夜有山娃娃上厕所,才知道两位老师整夜没睡,一直守护着他们,帮忙盖衣服、散风、热温白开。
    “你们明天考试,我们可以睡一个上午。”
    其实哪里能睡得着,脑子里一直闹哄哄,考试老师可能比学生们还紧张。
    次日清晨,考试时间是八点。
    一群山娃娃在居民们的复杂目光里,走进碧山红星小学。
    碧山小学的校园很特别。
    它不是现见的土屋,而是以前的地主房子家改造而成,面积很大,房屋很高。
    学校是数个小院子组成,东边考点即东厢房。
    房屋顶很高,铺满整整齐齐灰瓦,而是考点前面有一排高低白石台阶,便于人们爬上爬下,这在镇里很少能见到。
    甜妹儿三姐妹不在一个教室。
    应该说,整个碧山村娃娃都被分散开来,就算一个教室,座位也离得远远的。这样子挺好,反正他们没想过作弊。
    考试分为语文和算数两门课,各九十分钟,一上午考完。语文基础知识考试占六十分,作文占四十分。
    第一科目考试语文。
    铃声一响,甜妹儿闻着带墨香味儿的卷子,大至看一眼,题目都不难,刷刷刷把名字工工整整写上。
    监考是一位女老师,她拿着手里资料,高声喊着第一题目的送分生词:
    “沙巴,灸射,读脚——”
    甜妹儿小手一抖。
    哇靠,这多有韵味的水湾县普通话。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早上一觉睡到十二点,捂脸-_-#
    **
    哈哈哈,直到叶子高中,有老师都是方言或方言普通话,听着爽歪歪。
    叶子语文基础崩溃的。
    需要方言词典,来判断正确读音。
    **
    第236章 碧山镇传说
    “先吃不管, 后吃洗碗。”
    “老表老表, 下河洗澡, 爬海夹到, 搂起裤儿就开跑。”
    ……
    水湾县方言通俗易懂的两句顺口溜。
    不知从何时起,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本地小镇乡村孩童,各家各户家长都会对他们扯耳朵念叨这两句。
    甜妹儿笑着摇摇头, 提起笔, 坚定在卷子上写下正确单词:“十八, 就是,跺脚……”,这些都是文景深老师特意教导过。
    像陈教授类的同省外地人,不一定能听懂本地方言, 但本地农村人,愣是听得懂、学不会正中本省话。
    提起水湾县,不得不说古音。
    种花国古代汉语有五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但现代汉语已简化成四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水湾县方言保留大量古代“入声韵”。
    比如甜妹儿,跟上京儿化音不一样, “儿”尾不是附着在前一音节上,而是独立的音节,且有阴平和阳平的两种不同读法。
    所以,水湾县普通话即夹着乱七八糟的音调与文言文古词古字。
    本县乡镇小学中学部分学生,从小到大都没咋搞懂四声部的现代读音,经常跳跃到古音五调去, 一辈子拼音四调都学得迷迷糊糊。
    四年级语文基础题还是太简单。
    不到半个小时,放慢速度的甜妹儿,已经全部写完,眷念字迹更是铅笔字的楷书作品,工整清晰流畅自然,橡皮擦都不用一下。
    语文作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课外劳动》,记叙文。
    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乡村娃来讲,天天都在不断参加农村各种各样劳动,备考里此类作文写得不要太多。
    对于碧山村娃娃们来讲,这绝对是送分题。
    在写劳动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歌颂农民群众的勤劳勇敢善良等,结尾在拍两下红星主义美美美滴的马屁,或者给自己一个做对社会有用人才的目标,升华意义。
    甜妹儿直接把曾经写得高评分作文,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刷刷刷,誊抄在卷子上,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完美!’
    这年代不留行提前交卷,她把文具用品放好,一边检查卷子的同时,一边观察教室内其他同村小弟们的情况,以及监考老师丰富多彩的神情。
    监考女老师在教室内游走数圈,有时候停在学生考桌前,或笑眯眯或板着面孔观看,吓得某些胆小娃娃手抖腿软。
    她是水湾县其他镇的小学教师,对于这考场里所有学生都不偏不倚,时不时满意点头,有时候皱眉蹙额,恨不得拎着学生耳朵骂两句,有时候有很平静。
    ‘从表情来看,小弟们考得还行,有一两个不错的。’甜教导主任心里很满意,准备回去做一些解放军娃娃或凤凰龙孔雀草编,奖励给小弟们。
    监考女老师来到甜妹儿身边,瞳孔不自觉放大,她很惊讶整张试卷密密麻麻都填写好,最小考生速度却最快,而且准备度很高,真是不得了。
    姓名叶甜甜?
    怪不得,原来是进步小农民同志,上过广播上过报纸,聪明伶俐也是应该的。
    监考女老师脸上都笑开花儿。
    甜妹儿也回她甜甜蜜蜜一笑,悄无声息,然后继续‘检查’试卷。
    上午九点半,铃声一响,按时交卷。
    考生们陆陆续续安静走出教室。
    在走廊里,俩高个字胖男孩,还想扯甜妹儿的麻花辫子,落空不说,反倒无缘无故摔个大马趴,灰溜溜躲进人群里。
    碧山村娃娃们相互挤眉弄眼,咧嘴嘿嘿怪笑,然后手牵手或肩搭肩,跟在甜老大身后,往西边院房走去。
    直到走出考点东院——
    “甜老大,太厉害啦!”
    “甜老大,我们考场听写单词太奇怪,果然文老师提前预料到。”
    “甜老大……”
    其他乡镇考生,莫名其妙瞅着二十多个高高低低学生娃,围着一个长得标志的小姑娘,‘甜老大甜老大’叫唤个不停,一头雾水。
    该不会这个女娃娃,是他们村生产队队长的女儿?!
    准备明年再考初小毕业证的双胞胎:
    ……爸爸妈妈,给我们快生一个小妹妹吧?!
    直到本村娃娃们都集中在一起,甜妹儿与大家进入西边某间教室,纳凉休息调整一番,并且建议,不可随意议论考试题,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正常发挥。
    语文算术考试间,有长达一个小时休息时间。
    考生们有的安安静静看小人书,有的三三两两围着叽叽喳喳讲故事笑话,有的玩简单捡石子的游戏……这一切都在甜教导主任的规划预料之中。
    她坐在教室里的木桌上,透过精致雅趣的镂空雕花窗户,无聊地打量这整个碧山镇小学,真面积挺大。
    窗外原来应该是一个人工小池塘,中间圈着一座假石山,还有小石板桥,桥上是有一间古风亭。
    只是如今水被抽空,假山被毁,古风亭被拆,连池塘边的柳树都被砍成一个个光秃秃圆木桩,只有唯一的老旧石板桥,述说着古时候的风光。
    “你在看什么?”
    山绅忽然走过来,好奇瞅一眼窗外,连花树都没有,只有一些杂草,破败不堪的院落,没啥好看的。
    甜妹儿瞅他一眼,意思很明白,真的只是无聊而已。
    “你知道镇名为何是碧山镇吗?”
    山绅神秘兮兮眨两下漂亮右眼睛,也爬到桌子上挨着她坐下。
    甜妹儿兴致被勾起来,凑到他耳朵边,悄咪咪地问道:“为什么?”
    这种涉及封建□□的历史事情,不可大声议论,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讲故事,除非带批判意义。
    平日里,群众们大声议论,通常只为批评地主家官僚统治。山娃娃们倒是能抱着三国演义或水浒传看得欢儿。
    山绅挪动一下位置,靠近她,讲关于碧山镇传说。
    根据《新唐书·李德裕传》记载:
    “旧制,岁抄运内粟赡黎、嶲州,起嘉、眉,道阳山江,而达大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年末,唐朝政府把军粮从嘉州、眉州通过阳山江道水运到大渡镇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