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6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2节

    “妹子,以后多来县城逛逛。”
    女人都容易伤感,顾不得人群好奇的目光,两人抱头痛哭。
    王二舅红着双眼,抱紧甜妹儿,把手放到叶安诚的肩膀,一直在认真嘱咐他们听话。
    叶安诚肿着眼睛狠狠点头。
    甜妹儿把眼泪鼻涕,都糊在二舅舅的肩膀上。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最后,眼泪都写出来了。
    现在交通方便,也不是所有亲人都会一年见一次的,总有的距离在渐渐走远,这个距离只得是心理。
    大一大二大三,见到大四学长学姐哭得那么伤心,完全不理解。
    等到自己毕业那一刻,哭的稀里哗啦像个傻子,真的不是交通方便就能改变一些问题,人隔得远了,总会慢慢走远……聊天的同学群几天没有人说话了呢?
    ***
    分享点开心的事吧,小人书。
    我四?叶子蠢,我爸爸的四姐丈夫,书面语言怎么称呼?只会土话……
    他家现在都有漫漫一柜子小人书,很多跟新的一样。
    小时候,去他家,最爱看那些小人书,
    但是他一定要我们在大人面前看,并且不许乱画乱写乱折,否则就会被毫不犹豫罚我们。
    额,平日里很好说话,涉及破坏小人书,他就变脸。生气超级恐怖。
    唔——长大后,我才有一些理解他,真的很抱歉,曾经有点儿不珍惜一本小人书。
    下次道歉去?
    第60章 路过煞龙关
    “妈, 咱们家什么时候去逛县城?”
    目送载着王二舅夫妇的牛车离开之后, 叶安诚抱着眼睛哭红成兔子眼的甜妹儿, 窝在前车檐子左手的车耳朵座上。
    他摇着鞭子, 牵着缰绳, 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时不时偏过头问一句。
    “有机会就去!”
    哪怕是这个时候, 叶妈妈也不习惯对孩子撒谎。这都快九月份了, 今年过年, 大莫是没机会的。
    这年头离别不值钱。
    习以为常的叶妈妈, 收拾干净眼泪,开始简单盘点驴车上的满满货物。
    出来一趟不容易,总要盘点一下是不是缺什么,现在离得近,还有机会再倒回去,补充点儿。
    只是, 红红的眼眶与略显疲惫的神情,透露出她心底的不平静。
    甜妹儿把头埋在叶安诚怀里,闷闷道:“我想奶奶了, 咱们快点儿回去!”
    清点了三次东西,确认无误。
    叶妈妈接过‘肉夹馍’甜妹儿, 拍了拍她屁股,对叶安诚罕见地厉声道:
    “慢点走,男子汉家家的,给我打起点精神来, 你忘记你二舅舅跟你爷爷,怎么说的了?”
    “哎!妈,我知道了!”
    快接近山道,叶安诚立马收回心神,全神贯注起来。
    碧山镇通往碧山村的山道,一路弯弯曲曲,七拐八弯,上坡下梁,杂草丛生,险峻叠生,即使是大山里人,即使有娴熟的技术,也不容得分心。
    况且,道路有一顺就有一背,去时下坡多上坡少,回来时上坡多上坡多,有一慢就有一快,去时快回来时慢。
    因此,瘦驴驮着重物,不能一个劲的跑,一路上走的时候多。
    若是遇到特别陡的山坡,叶妈妈心疼瘦驴,她选择抱着甜妹儿,跳下驴车,爬一阵子山坡,等山道平了些,再上车。
    比起在车上左右摇晃,晕晕乎乎的甜妹儿,更喜欢躲在叶妈妈怀里,脚踏实地、稳稳当当地爬山。
    “驾!”“驾!”“驾!”……
    不幸的是,在半路的一个必经弯道的时候,他们竟然遇到百年难得一遇的堵车。前面牛车驴车,停着的起码有七·八辆。
    “妈,这咋整?”
    从未遇到过此类事情的少年,一脸懵,欲跳下车,往前面瞅去。
    叶妈妈拉着他的胳膊,率先跳下车,再扯扯驴车上遮东西的稻草棉絮,对他道:“你留在车上守着,我去前面探探。”
    说罢,她抱着甜妹儿走到前头去。
    走了大约十多步,就看到弯路最前头,那里正有一头黑色的毛驴停住了,它一直在不安地乱叫,似乎害怕着前面的东西。
    赶驴人心里一着急,不停用鞭子狠狠抽它,老驴宁可任挨打也不跑,只在原地踏步,愣是不肯上前一步。
    不仅仅是那驴不走,它后面挨着一头大黄牛,竟然后退几步,要不是被主人拉着,它能调转头跑。黄牛车上的老汉儿,皱纹脸涨得通红,似乎因大黄牛的胆小,而恼羞成怒。
    不只是这样,前五辆车的马啊驴啊,都有些不正常。
    很多同镇不同村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但多是老汉和年轻小伙子,他们正圈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
    叶妈妈紧凑过去,想打听一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先是跟几个老辈女辈,笑脸点头招呼,然后借着适当的时机,叶妈妈一咬牙,插进几个人对话,问道:“这位大伯,我刚到这里,就发现山道亮然堵了,这前面是咋回事啊?这驴啊,马啊,咱不肯走了呢!”
    那位精瘦精瘦的老汉,皮肤黝黑,头发乱糟糟,他摇了摇头,叹息道:
    “我家牛车也在后面呢!听人说,半小时前,童山沟队里的驴车,就停在这儿,不肯挪步。也不知道今个儿怎么了,从镇上县城回来的人这么多。”
    “我可听人说过,这几天道可是煞龙关,说不定前面有什么妖魔鬼怪,在作祟哩!”一大盘脸盘、高鼻子中年妇女,小声嘀咕道。
    碧山镇被山环绕,村人们以山田为界,大大小小的分出了许多小聚居。每座山里养着一样的人,一样靠山为生。
    而旧时后的村人,喜欢根据习俗、姓氏、地形、传说、迷信等,给山沟丘陵,或者必要之道路,命上极具特色的名字。
    这煞龙关,看似普通,可勉勉强强供两辆车通行,但它既然以龙命名,就定跟龙有关。
    据传说,老一辈的人,路过这里时,看到过巨龙腾飞得模样。至于‘煞’字,代表着这里出过人命,这龙不是什么好龙。
    甚至,据传说,煞龙出现,必有灾难。
    这也是,过了半个小时,大家伙还不敢上前探查的主要原因。
    在信仰风浓之地,不论大人小孩,都受一种信则有之的影响。
    旁边一个朝气勃勃的年轻小伙,瞪她一眼,不满道:
    “这位大婶,现在讲就的是红星主义,打倒封建迷信的旧旗帜。我只提醒你一句,你要是这么说,被人告到公社,可是要坐进去吃牢饭的!”
    听到吃牢饭,那位大盘脸妇女,立即把脖子往后一缩,嘴里模糊不清咒骂一句,瞥了他一眼,反击道:
    “小伙子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不信,干嘛不去前面探探,看看是啥东西,吓得驴马全都夹起屁股。”
    “去就去!谁怕谁!哪家壮汉英雄愿意跟我一起冲前锋。”
    那小伙子被一激,当下应了下来。
    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要找几个身体健壮的‘大英雄’,一块儿去才行。
    在众人唧唧呱呱商量的时候,叶妈妈心里惦记着儿子,抱着竖起耳朵认真听的甜妹儿,返回自家驴车。
    这一回来,当下看到一牛车的同村人,正巧碧山村里牛二家,跟在他们后一步到了。
    甜妹儿眨了下眼睛。
    用左耳朵贴着叶妈妈胸口听心跳,果然不是错觉,慢了好多。
    发现秘密了,原来妈妈也怕煞龙啊!
    叶妈妈怕不怕煞龙先不说。
    从来没有买过这么多东西的她,脑子里一路都在胡思乱想。
    自己一女人,带着满满一车东西,跟两个孩子,万一遇到歹人,该如何拼命,似乎驴车里有几把菜刀?
    尤其是在到这煞门关,听说煞龙,她面上平静,其实心都快跳出来了。
    见到村人,她这扑通扑通跳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
    “红霞妹子,前面出啥事了?”见到叶妈妈,其他人忙闹哄哄问道。
    叶妈妈把甜妹儿塞到叶安诚怀里,真心笑道:“牛二哥,半个小时前,童山沟里的驴子……”
    这解释还没说完,忽然前面有人大声叫喊,“前面有煞龙衣!煞龙现,灾难出,咱们是不是要完了!”
    大多数人惊惶失色。
    一时间,在煞龙关弯道这里,包括碧山村的村人们,各个村人们闹哄哄成一片。
    煞龙衣是什么?
    龙衣顾名思义,只得是龙蜕的皮。煞龙衣指的是煞龙的蜕皮。
    这世界上有没有龙不知道。
    但是在碧山镇这地儿,很多村里的老人,说起传说故事,都是绘声绘色,仿佛真的见过一样。
    甜妹儿瞪大眼睛,悄悄跟哥哥咬耳朵:“大哥,龙是啥样啊?”
    叶安诚煞有其事回答:
    “四海龙王有玉白色的爪子、银亮的鳞片、根根分明的龙须、很高大的角、凸出来的额头、圆形的眼睛……”
    甜妹儿回瞪一眼:……要不是我也看了小人书,我就相信了!
    这时候,先前那位年轻小伙,拎着长长的‘煞龙衣’,招摇过市。
    他昂首挺胸,特别神气道:
    “乡亲们,这是一天大蟒蛇的蜕皮,不是什么煞龙衣。这条蟒蛇很大,你们路过这的时候得小心……”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到这传说中的煞龙衣。
    甜妹儿掀开叶安诚的大手,用自己的小手捂住眼睛,小心翼翼在手指头缝里,望年轻小伙那边看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