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和离不算事儿 > 第17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8节

    苏玉知萧致墨奉太后之命在战时执掌后方军需与辎重的置办,因着身负重任,想要去哪里自然身不由己。而这职责在宁国大军得胜归来那一刻便可以卸下,若是那时萧致墨依然无法离开凌安城,所为的只怕不是他口中那句故作轻松的琐事……
    若是苏逍在苏玉来之前没有与她说那番话,苏玉还猜不出个中的缘由。只是到了此刻,苏玉心中十分通彻,将萧致墨的步伐绊住的不是别的,而是太后意欲赐婚的胡国公主。
    想到这里,苏玉浅笑道:“其实我与大哥也就只比萧将军的大军晚了回来了那么十来日的时间,你若是真的去了,往返的路上便要花上八九日,也太过颠簸劳累了。”
    萧致墨直直凝视着苏玉,摇了摇头道:“这不一样。”
    苏玉张口还想再安慰他几句,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身后传来的窸窣脚步之声。与萧致墨一同顺着声音将视线扫过去,苏玉便见到了苏逍方才口中说的那个名唤叶责的小厮。
    两人的对话止步于此,待到叶责将盛着果盘与白玉瓷壶的托盘放到了两人面前的石桌上,行了别礼离开之后,苏玉这才一手捻了宽博衣袖的袖口,另一只手拎起来茶壶为萧致墨与她各斟了清茶一盏。
    将萧致墨的茶盏推给了他,苏玉口吻波澜不惊道:“因为父将嗜茶如命,是以苏家的酒水虽然不怎么样,茶水倒是可以入口的,萧三你不妨尝一尝。”
    萧致墨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将茶在口中含了含咽下,回味了半晌,这才赞道:“确实是好茶!”
    苏玉笑了笑,为萧致墨将茶盏重新满上之后,执着茶壶的手柄将它重新放回到托盘中:“其实我早就该在刚回到的凌安城的时候便来见你,只是因为心绪烦乱,不想惹得你为我担心,便将此事一拖再拖。现在想来,我心中都觉得十分惭愧。”
    “苏二不必如此。”萧致墨匆忙道,“若是苏二心中有什么烦心事,不妨对着我一吐为快,我虽然不知自己能不能帮上忙,但说出来了,也总好过一直憋闷在心中强。”
    苏玉却微垂了眼帘,沉默不语。
    就在萧致墨以为苏玉不会再开口之时,只见她纤长的睫毛微微一颤,抬起眼来深深看着萧致墨道:“我……在前去黎城送信的那一段日子,与秦砚重新在一起了。”
    萧致墨端着茶盏的手一抖,却迅速地镇定了下来,口中轻声道:“这其实是好事,不是么?为何苏二现在却是如此神思烦乱的模样?”
    苏玉凝视着萧致墨坦然清澈的眼眸,张了张口,声音却仿佛被什么哽住了一般,怎么都发不出来。
    第一卷第一百四十章
    萧致墨将手中的茶盏平稳的放回到白玉石桌上,瓷盏的底部与石桌桌面相触碰,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声响。而就在此时,他的声音朗朗响起,带着浓浓的关切之意:“与苏二相处了这般久,其实我一直都能看出你的心中放不下秦大人。”
    苏玉的喉咙微动,眸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自己与秦砚现在的关系,又怎能是简简单单的“放不下”三个字可以形容。秦砚这人的心思太深,而她却早已疲于应付他一次又一次的隐瞒,不管他每次的动机是什么,她已经不想再徘徊于原地,做一个被他凡事蒙在鼓中,护在身后的人了。
    将心头杂乱的情绪压下,苏玉抬起眸来对着萧致墨苦涩道:“对不起……”
    “苏二此话又从何而来?”萧致墨愕然道,“萧三原意是想为你排解忧愁,怎么反而使得其反了?”
    “萧三你为人心胸开阔,行事光风霁月,自然不懂为何我会向你道歉。”苏玉瞥向身侧那片波光粼粼的湖面。那湖水因着时常有人清理打扫,是以十分明净清透,像极了萧致墨的眼眸。
    兴许因着午后的阳光太过浓烈,透过湖水折射到亭中时便显得有些刺目。苏玉眯了眯眼,缓缓道:“那胡国公主的事情,其实我已经从大哥那里听说了。”
    萧致墨闻言一怔:“难道你是因为太后殿下要我尚公主一事,才向我道歉的?”
    苏玉抿了抿唇,陷入沉默。
    萧致墨爽朗一笑:“若真是因为这件事,苏二大可不必内疚。且不说太后意欲赐婚一事本就与你没有什么关系。再者我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成亲,便是因为我不想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子。你与秦大人还未和离的时候我即便自知无望,也没有娶妻,到了如今我仍没有打算去尚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敌国公主。这一切的原因在于我自己,而不在于你。”
    在萧致墨说话的时候,苏玉的视线终于抬起,落在萧致墨的身上便再也难以离开。萧致墨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他身上有苏玉所艳羡的洒脱与不羁。那份潇洒,是苏玉一直以来憧憬,却怎么都学不来的。
    苏玉的眸中仿若有潋滟波光流动,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
    萧致墨将话说完,见到苏玉沉默不语,垂下头来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尴尬一笑:“你知我这人向来不说假话,方才的话发自肺腑,并不是说着好听的。”
    “我并未如此认为。”苏玉匆忙摆了摆手道,“我只是在担忧你一直谢绝太后殿下,怕是会招来她的不满。”
    萧致墨摇了摇头:“说来我其实并不惧怕她的不满,即便她对我有怒火,也不会因为这个牵连到我的父兄。而对于我,最严重的后果不过就是太后殿下罢了我如今的官职罢了。我的心思本就不在官场之上,当初会奉太后懿旨掌管军需辎重的置办,无非是因为我的两个兄长与苏兄都去了战场。”
    萧致墨说了一大串,似是有些口渴,端起面前白玉石桌上已然暖气稀薄的茶水又啜了一大口,这才继续道:“太后其实并不在意那胡国公主究竟嫁了谁,她在意的只是与那昔日的胡国国君,如今的永安侯之间那个善待公主的承诺。而我夹在了他们二人之间,只是因为我恰巧是最适合的那个罢了。若是太后真的因为我拒婚一事要惩办于我,那便由着她去罢,毕竟永安侯那里总要有人给一个交代。”
    看着萧致墨面上毫不在意的表情,苏玉心头也释然了不少:“我本以为你会觉得惋惜,毕竟当初你为了辎重的置办可谓劳心劳力,却没有想到你竟然能如此看得开。”
    “志不在此,为何会看不开?”萧致墨悠闲淡然道,“我与太后执拗了这么久,其实不过是想将辎重一事善了再走。待到一切战事平息,我便会主动辞了官去专心经营我名下的那些产业。到了那时,我身为一个无官无职的庶民,自然轮不到我尚公主。而我的官途自此彻底断了,父兄那里倒也不会再阻拦我从商。”
    苏玉开始一直以为萧致墨只是意气用事,却未料到他早就将自己的后路想好,不禁掩唇一笑,口中称赞道:“萧三你小事不拘,大事清明,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萧致墨被苏玉的话说的面色羞赧:“惭愧惭愧,其实归根结底,我只是觉得人活一世,自然应该潇洒快意,顺从自己的心意而活。有时候我们并非被逼迫得穷途末路,只是自己让自己钻了牛角尖罢了。”
    苏玉一直在认真倾听着萧致墨的话,听到了此处却沉吟了片刻,开口轻叹道:“怕就怕已经身处在这牛角尖之中,钻得进去却钻不出来了。”
    “苏二。”萧致墨俊朗的眉目微蹙,担忧看向苏玉,“你与他若是重新在一起了,不该是这副模样。”
    虽然萧致墨没有指名道姓那个他是谁,可在场的二人都心知肚明。
    苏玉自己的茶盏便摆在她的右手旁,如水葱一般纤细的五指却越过了散发着淡淡温热气息的茶盏,平平放在了白玉石的桌面之上。一股清冷寒意顺着掌心流入四肢百骸,却压不住心头因为萧致墨的问题而杂乱起来的思绪。
    苏玉的指尖在白玉石桌上无意识地轻轻滑动,沉默了许久,才开口低声道:“我亦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但是我与他之间的沟堑,只怕是再也填不满了。”
    萧致墨的眸光动了动,蓦地伸手越过了桌面,将苏玉放在桌上的手牢牢攥紧。
    苏玉面露愕然之色,怔怔地凝视着萧致墨的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苏二。”萧致墨的神情亦十分紧张,“若是如此,你便与我在一起,好么?”
    温热的触感从手背源源不断传来,冰冷的指尖燃起一些暖意。苏玉抽了抽自己的手,萧致墨却不再像往日里那般好说话,反而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一些:“若是你同意,我这便派人来上苏府提亲,将你八抬大轿迎娶进门,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
    苏玉与萧致墨相处了这么久,以往的他虽然洒脱快意,在她的面前却十分内敛沉稳。这还是苏玉第一次听他如此直接的告白。心中有些慌乱,亦有些五味陈杂,苏玉的睫毛轻轻颤动着,终是将自己的手一点一点缓缓从萧致墨的手中抽了出来。
    萧致墨原本因为紧张而晶亮的眸光闪了闪,终于黯淡了下去。
    “萧三。”苏玉的阖了阖眼眸,声音苦涩道,“这不可能的。”
    “为何?”萧致墨的面容白了白,口吻却依旧十分坚定道,“若是你还忘不了秦大人,我便等着你终将他放下的那一天,你知道我最有耐性,只要你愿意,我什么都不在乎。”
    “可是我在乎。”苏玉摇头道,“你之所求是一个你欢喜的女子,你所在乎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我却连放下心中的那个人都做不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