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毒后倾城 > 第五百七十章.偶遇夏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百七十章.偶遇夏家

    虽然遭受了夏金桂的打击,但君年还是在夏家诗会上一战成名,京城文人圈子里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赵辰也算是有点名气了,这请帖邀请什么的也是纷至沓来,见过没见过的人都想一睹这匹黑马的风采。
    毕竟能被夏金桂点评的诗也不多。
    君年第一次易容去诗会纯属是受了心里的蛊惑,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成功。得了个大甜头让君年有些激动,面对着一堆请帖他也是万分纠结,最后还是借用假身份的喜悦占了上风,还没等苏韵雪再去找君年聊聊,君年自己就拿着请帖去长卿殿寻求易容帮助了。
    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君年借着赵辰的身份去了几次倒是还习惯了,因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行为举止倒还真的像个贵公子一样,任谁也不会将赵辰和宫里那个懦弱胆小的皇子君年联系到一起。
    京城某诗会茶楼。
    “赵兄,你这个寒字实在是妙啊。”李赟捧着君年刚写成的诗作一脸兴奋的说道。
    “不过是突发奇想而已,李兄你这一句写的也是很自然大气啊。”君年也指着李赟的纸说道,相互夸赞他还是懂的。
    “哎,这怎么比得上赵兄你呀,前三句平平无奇,我还想着是不是你今日状态不太好,没成想最后一句花亦不知寒直接就拉了起来,实在是厉害。”李赟夸起人来就没完,原本他也就是看君年出身不凡想要结交个朋友,却无意之中挖到了一个宝,有个才子在自己身边还愁不能提高嘛。
    “只是想着贴上今日诗会的题目花而已,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深意。”君年被夸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认真的说道。
    李赟知道君年说的这可是实话,不得不说有些人就是有着天分,让人不得不服啊。李赟笑着凑到君年身边,一把揽住肩膀,“赵兄,我李某可算是抓住了你这个才子,今天你可得帮我好好改改这诗,不能就这样给他们那些人看了过去。”
    “这个……”君年倒不是不想答应,通过这几次的相处,他已经把率直有趣的李赟当做朋友了。只是这作诗作画都是承载着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要是局外人贸然改动可能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君年正在措辞,突然从远处传来了声音,“李赟,你可不许霸着赵公子的诗不放啊,我们也得看看啊。”
    “哎,我这就过来。”李赟看着君年有点为难的样子,刚巧就趁着这个机会开溜,“赵兄,我先拿着这给他们看看了,记得帮我改啊。”
    “李兄……”君年看着快速跑开的李赟,也只能认命。
    君年将李赟的诗放在桌上,另外铺开一张纸,提笔想着能够怎么给点建议,得适当又不冒犯才好。
    君年想的出神,也没发现自己身边站了人,直到那人出声,“音韵和美,基调沉稳又不失活泼,杏花仙境跃然纸上。”
    君年本来是想着给李赟写几点意见,却不知不觉自己按照那诗的意境写了一首新的,这时突然听见有人点评,也就顺势搭了话,“可是还是有所不足,轻雨渐渐又怎么可能有花下蝶舞呢。”
    “这样不是更加显得花朵茂密,更具美感。”又有一道男声插了进来,听起来比刚刚那声要年轻的多。
    君年听见了这话也点点头,突然一顿才反应了过来,手上的笔都没搁下回头一看,却看见大理寺少卿夏远和他的儿子翰林院学士夏逐站在自己身后,想来刚刚搭话的也就是他们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呐,没想到小兄弟年纪不大就有这样的造诣了。”大理寺少卿夏远摸着胡须一脸赞赏的看着君年,他刚进茶楼就发现了这年轻人,背影颇有风骨,合眼缘的很,虽然正脸相貌平平但也是个书生模样,实在就是夏远所赏识的那一类人。
    君年来诗会几次也不过是和一些没有官衔的书生打交道,渐渐也习惯了这种诗会氛围,人也放得开了,却没想到今天会在茶楼里看到两个朝廷官员,甚至夏逐这个翰林院学士和他还有过政事上的交际。虽然不多,但这已经足够让君年心虚害怕了,他的两条腿不自主的朝向茶楼门口。君年甚至觉得自己要不是还存有理智,可能就掩面夺门而出了。
    “多谢,多谢夸奖。”君年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一边还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现在他不是君年了,易容的脸是看不出什么的,只要他稳住一定不会被发现的。
    夏远看着自己面前有点紧张的君年倒是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他活了这么多年不知道见过多少有怪癖的才子,君年的这点举动也就被自动归类了,“小伙子……”
    这个时候李赟却回来了,打断了夏远的话,“夏大人,小夏大人。”
    “是李侄儿啊。”李赟家中也是京城有名的儒商,与夏远也是有些交往的,关系还不错。
    “没成想能在这里见到夏伯父和夏大哥。”李赟听了夏远的话也是自动改了称呼,手上作揖站在了君年身边,还给君年使了个眼色。
    李赟原本拿着君年的诗作和一帮人讨论呢,却发现君年身边站了夏远和夏逐这两父子,他想起君年这不善交际的性子赶紧就来救急了。
    “也是今日沐休,老夫就想来诗会看看。”夏远笑得一脸慈祥,对着有才的年轻人他一向有耐心。
    “伯父雅兴。”李赟稍稍侧身,“还未与您介绍呢,这是同来诗会的赵辰。赵兄,夏伯父是大理寺少卿大人,夏大哥也是年少有为的翰林院学士呢。”
    “原来如此。”君年早就知道了夏家父子的身份,但现在他这个平民赵辰也只能装作不知道了,弯腰见礼,“草民参见两位大人。”
    “哎,今日未着官服,哪里有这样的计较,就与李侄儿一般叫伯父即可。”夏远也听说过一点赵辰的事情,见眼前的年轻人就是那个最近声名鹊起的才子更是一脸的兴趣。
    “是。”君年低下头来答应,原先他对夏家的印象还停留在中书令夏连对他的批评奏章上,突然被夏家人用这样惜才的眼神看着还真的有点别扭的开心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