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毒后倾城 > 第一百九十七章葵县考察(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九十七章葵县考察(下)

    因为是水患重灾区,李民利他们并没有骑马,全靠步行到了松阳府下属的葵县外的堤坝处。
    葵县与几日前溃堤的槐县是挨着的,在葵县最高的堤坝处就能看见槐县的全貌,但现在也只看得到破开大口的堤坝和几个高点的屋顶、大树了。
    “尚书大人您请看。”知府王大人向槐县方向一指,“这就是溃堤的槐县了。本就地势低洼,洪水一来就整个被淹没了。”
    “那县中百姓呢?”李民利皱着眉头,说道。
    “槐县共有三百七十一户,一千六百七十三口人,常驻一千五百二十六人,所幸溃堤时是白天,县中百姓有所察觉,还剩一千一百余人。”王大人低头回道,毕竟槐县隶属松阳府,这样的大事他也难逃责任。
    “那这幸存的一千一百人如何安置的呢?”李民利有些不耐,眉头一皱。
    他也知道松阳府水灾如此严重,地方官员肯定支支吾吾推卸责任,但也没想到遇上这么个知府,不问不说,一点都不竹筒倒豆子似的。
    “这个,这个幸存下来的流民,下官接纳了三百余人到松阳府城内。”王大人生怕李民利怪罪于他,说得磕磕绊绊。“城内也只能接纳这么多流民,下官也再没别的办法了。”
    李民利见王大人这样,也放缓了语气。毕竟现在是赈灾重要,问责什么的等到之后再说。“王大人不必紧张,你将槐县的部分流民接纳到松阳府内,这也算小功一件。”
    王大人听到李民利这样说就放松多了,也不会把他说的什么功劳放在心上。抬手擦了擦脸上并没有的汗,继续说道:“多谢尚书大人,至于这剩下的八百多人则应该分布在与槐县相邻的葵县、苹县、茉县等。”
    “哦,你当时接纳槐县流民到松阳府城内时可有发现什么异状啊?”李民利见王大人提到其他各县,就掏出松阳府及周边的地图看了起来。
    “其实下官当初接纳槐县流民时,也是有过筛选的。因水灾之后,易有疫病发生,我便只让些健康的妇孺幼子进城来了。”王知府点了点头说道。
    李民利对于知府王大人的做法并没有评价什么,毕竟在天灾人祸面前,能够保全一部分人就已经很难了。只是听他这样说道,一个可怕的猜想在脑中成形了。
    “听你的意思是,当时槐县的部分流民中已有生病的人了?”李民利问道。
    “是,但下官也没让他们乱跑,虽然他们分布在几个县内,但其他县水患也不容乐观,县中百姓并不让他们随意进入,大多数槐县流民只能呆在山林当中,虽有几十人病死,但并未广泛传播。”王知府赶忙回答道。
    见知府这样说,李民利还能有什么不明白。松阳府及其周边已经有人因疫病而亡,看来这瘟疫不是自己带来的太医和药材能解决的。
    “也好,这件事情等我们回去让随性的太医查探一二,再决定要不要上报。”为了以防万一,李民利还是做了保守的打算。
    “是,大人高瞻远瞩。”王知府赶忙笑道。
    李民利和王大人几人又进到了葵县内查访,发放物资。
    这葵县城内可比松阳府内糟糕多了,已经没有几处好房子了,砖瓦散落,还是能隐约看出洪水之前的繁荣样貌。地上全是洪水退去留下的痕迹,到处都是泥巴,又因为天气炎热滋生了许多蝇虫,恶臭难忍。县中百姓只能铺几层稻草在地上,用衣服破布和竹竿搭简陋的棚子坐暂时住着,炊具也多是破罐子瓦片之类的。
    他们走到了预设的米棚地点,便吩咐人搭建棚子,旁边的百姓见这样,知道是要发东西了,都围着,纷纷主动上前帮忙,毕竟早一点搭好棚子,自己就早一点填饱肚子。
    李民利和知府王大人也避到后面商量赈灾之事。
    “王大人,到时候发放米粮,一定要顾忌百姓的多种需求。有些百姓的炊具根本就不能用了。这样的便施粥,不要发放米粟。”李民利一边观察着县内的情况,一边对身边的王大人说道。
    “还有,前来领取的百姓要核对姓名、籍贯、家中人数不要发生冒领重领的现象。”
    “再者,派些人巡视周边米棚周边,不要有哄抢或者抢夺他人米粮的事发生。”
    “是。”王大人回道,“只是大人您带来的米粮也只够几日的。这个……”
    “你不必担心,现在让他们活下来更重要,至于米粮我会再向朝廷上书的。”李民利拍了拍王大人的肩膀说道,“不光是施放粮食。槐县的水也要退下来,不然的话他们四处游走,瘟疫可能会更加严重。”
    “下官也正有此意,只是治洪所需人手太多了,一时之间要到哪里去找这么多人呢?”王大人也耸耸鼻子,苦恼道。
    “王大人,你看这儿......”李民利指着几个帮忙搭棚子的流民。
    “大人您的意思是……”王大人一下就领会到了李民利的意图。
    “没错,既然治洪人手不够,那就雇佣健壮的流民帮忙。还不必支付钱财。只要在规定的每人领取粮食份额之上多给他几升就行了。”李民利已经在心中开始计算还需要的粮食了
    “大人英明,只是这样粮食的供应就更加紧张了。”王大人还是有些担心。
    “无妨,我在来松阳府的路上就已经接到消息,苏家的物资还有几天就要到了,也能抵挡一阵。足够等到朝廷的二次拨款。”
    王大人一听是天落首富苏家捐献的物资,脸上的担忧才慢慢下去了,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毕竟以苏家的丰厚家底,这次捐献的东西也应该不少。而且苏家产业遍布各地,要运送物资运来松阳府,也不必从京城路途迢迢的送来,应该用不了多少时间。
    这几日,李民利跑遍了松阳府几个县城,走访问询,这才掌握了大概的情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