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蛮荒生存手册 > 第5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6节

    虽然打消了全族搬迁的念头,但安坚持,跟几个雪人随身服侍还是很有必要的。刚开始安是想自己跟去,无奈麦冬以它太过年老为由坚决反对,咕噜听麦冬的,最后安只能妥协。
    当然,除了四条小尾巴,麦冬也不是空手回去的。
    麦冬早就对雪人身上裹着的那层白布垂涎不已,近距离接触后便发现,这种白布比她想象中还要柔软,触感微凉,有些像丝绸。从安口中得知,这是一种树的树皮制成,雪人将树皮采摘晾干后再捣碎、去渣,最后得到纤细柔软的植物纤维,这种植物纤维黏连性很强,经过一系列工序后,不会像一般的植物纤维一样变成纸张,反而成了麦冬看到的布料的样子。当然,如果想在这种“布”上写字也不是不可以,麦冬用炭条试了下,书写效果虽然不如现代的纸,但也聊胜于无。
    这种布料地获取并不容易,虽然不愁原料,但复杂的工序占用太多时间,雪人们忙着收集食物,只有在冬天时才有空制造布匹,因此才堪堪够用而已。
    当然,现在不用担心不够用了,雪人囤积了几个房间的布料,足够数万只雪人所需,安很大方地送给了麦冬一大片布料——还附赠几根用来捆腰的绳子。
    除了布料,麦冬还带了几件铁器。
    雪人将天赋点全点在了艺术上,虽然掌握了高超的锻造工艺,却把心思全用在怎么把金属和珠宝更好地嵌合上了,实用的金属器具倒是不多,除了杯盘碟盏,便只有一个金属矛比较实用。
    麦冬看着那些造型别致的金属工艺品,只觉得暴殄天物。
    只能观赏,既不能吃又不能用,不是暴殄天物是什么!
    更让她吐血的是,雪人收藏的各种金属矿石中,金银是最多的,铁矿石只有寥寥几块,因为——铁器易生锈,不符合雪人的审美观。
    麦冬收集了所有的铁矿石以及仅有的几件铁制品,征求了安的同意后,全部回炉重造,让雪人帮她打了几件铁器,铁锹、铁铲、铁锅……
    虽然由于时间仓促,成品的卖相算不上标准,但麦冬已经很满意了,这可是她除了穿越带来的小铁铲外拥有的第一批铁器。
    反正以后还会回来,铁锅便被麦冬留在了雪人这里,还顺手教了炖肉炒肉的方法,可惜没其他材料,无论炖肉还是炒肉,除了口感,味道跟没放盐的烤肉也没什么区别。
    铁锹和铁铲被麦冬带走了,要盖足够一千人居住的房子,所需的砖和石灰数量是巨大的。现在距冬季不过一个月左右,赶在冬季前建好是不可能的了,但能建一点是一点,起码先建个畜棚养巨鼠,不然又得等着它们一个个死去,之前她不管,既然现在她在,自然不可能再让雪人吃死肉,不说口感好不好,谁知道死掉的巨鼠有没有传染病啊。
    烧砖的原料好找,岸这边也有适合的土壤,但适合烧石灰的矿石却没有,虽说贝壳之类的好像也可以烧石灰,但效率肯定比不上石灰石,因此要烧只能去对岸的白石山,那里满山的石灰石,烧好了再运输过来,有咕噜还有雪人,倒也不算费事。
    烧砖、烧石灰都不是轻松的活儿,有了这些工具会轻松许多,在大规模开采前,先试下工具是否趁手也很重要。
    除了布料和铁器,自然还有一大堆岩浆果,这几天咕噜的主食都是这个,连烤肉都暂时失宠了。
    从树洞到河岸不过十分钟的路程,这还是以短腿的雪人速度来计算的,如果只有麦冬和咕噜,这点路程最多五分钟。
    再次来到河岸,麦冬找出藏在草丛中的木筏,检查了下便推着木筏下了河。还好木筏做地大,即便一堆杂七杂八地东西都堆上木筏,也不显得拥挤。
    咕噜却没有像上次一样在水中护着木筏,它张开肉翅,低低地盘旋在木筏上空,木筏上投下一片巨大的黑影。
    咕噜的身体长大不少,但变化更大的却是它的翅膀。
    原本看上去与身体比例不符的翅膀长大了一倍有余,单翼展开有三米左右,双翼展开便像一朵小乌云一样笼罩了木筏上空。
    之前由于翅膀太小,咕噜飞起来相当费力,只能勉强保持不掉下去,想玩什么花样那绝对是妄想。但现在,咕噜的翅膀灵活无比,没有一点笨拙的样子,甚至还有余力驱赶不怀好意的鳄鱼和尖嘴鱼,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岩浆果果然神奇,麦冬感叹。
    四个雪人也慢慢张开了自己的透明羽翼,环绕在木筏上空,身姿如蝴蝶一般轻盈。
    回程并没有用太久,渡过河后,麦冬放好木筏,留待再来时运送石灰等物。放好木筏,麦冬便抱着行李爬上了咕噜的背。
    抱紧咕噜的脖子,眼前的景物从树干变成树冠,旋即又全部消失,变成白云朵朵,晴空万里,低头看,地面景物都变得渺小如斯,苍茫大地微如芥子。
    麦冬起初有些怕,双手紧紧地抱着咕噜,生怕一不小心跌下去摔个粉身碎骨,但很快,身在高空的新奇感和刺激感压过了恐惧。
    人类总是幻想飞翔的,她还记得自己曾经梦见自己是一条巨龙,舒展着巨大的羽翼翱翔天际,如今,这个梦也算变相地成真了,她没来得及在人类早已实现这个梦想的二十一世纪坐一次飞机,却在几乎没有文明的蛮荒大陆真切体验了身在云端的感受。
    雪人飞行的速度很慢,为了照顾雪人,咕噜不得不放慢速度,因此即便没什么遮挡物,气流也并不强烈。
    飒飒秋风拂过耳边,麦冬闭了眼感受,只觉得胸中浊气尽吐,心情无比轻快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知道一更新就会掉收我还是勇敢地更新了!
    ☆、第八十八章
    很快,包围在山洞前的一道木墙一道石墙出现在视线中。
    咕噜收拢翅膀,稳稳地落在了深可及膝地荒草丛中。
    即便已经是万物凋零的深秋,野草的生命力仍然显得那么蓬勃,不过几天而已,之前踩踏出的小径已经再度被野草埋没。
    雪人身体矮小,站在草丛中几乎只能露出一点头颅,它们乖巧地跟在咕噜身后,不多话,不张望,只是在望着那高大的木墙和石墙时,眼中才多了一丝好奇。
    麦冬在一旁走着,故作镇定,全当没看见它们好奇的目光。
    不然呢?总不能跟它们说:哦,这是为了防备你们才建造的。
    一直防备的所谓“智慧生物”居然是雪人这样温和无害,甚至比她更加弱小的生物,得知这个事实后,她自然是松了一口气的,但同样的,这个事实使得她之前如临大敌的态度显得可笑起来。
    壕沟、木墙、石墙,这些所谓的防御工事显然是做了无用功,还未建成的部分显然也不必继续了。
    但是,麦冬并不后悔曾经的决定。
    在这个到处都是未知的世界,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哪怕做无用功,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因为,在事情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哪些是无用功,而哪些又是足以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因素。
    跨过壕沟,通过两道围墙,再沿着石子小路向山坡上走几步,便来到了山洞门口。
    洞口用木栅栏和石块封死,麦冬将其挪开,终于又见到这个久违的“家”。
    虽然只离开了几天,却好像已经离开很久一样。
    而且,如果要实施那些帮助雪人的计划,搬离这里与雪人住一起是必须的。
    麦冬站在门口,神色有些怔愣。
    她在不舍。
    这里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安稳的落脚点,她曾经以为这一辈子都要在这里度过。她试着对这个临时的处所倾注感情,规划房间布局、慢慢填充物资,将简陋的山洞努力营造出家的气氛。
    而现在,又到了离开“家”的时候了。
    其实,麦冬并不喜欢动荡的生活,骨子里也没有什么冒险的因子,她喜欢安稳,喜欢猫在一个小角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按部就班,波澜不惊,少了些刺激,多了些平淡,管它外面世界风狂雨狂,她只要有一间小小的屋子躲避风雨就行。
    但是她却总是被迫离开,被迫流浪,像被拿走了壳的蜗牛,不得不为了寻找新的壳不断奔赴下一段旅程。
    或许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主动或被动,不断抛弃狭小的旧的壳,再寻找新的壳以容身。
    新旧之间,就是成长。
    囤积了几个储藏室的物资自然不可能全部带走,麦冬只将每样东西挑出一部分打包好,准备走的时候带走,剩下的或许就要等到下次带着大批雪人来开采石灰石的时候了。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没有时间给麦冬挥霍,因此,打包好准备带走的东西后,麦冬立刻带着四个小雪人去了白石山。
    白石山一如往昔,光秃秃的山峰到处散落着灰白色的石灰岩。麦冬将藤筐、铁锹等工具分发给小雪人,一一讲解了使用方法。还好,虽然沟通不是很不便,但雪人的智商却弥补了这一点,它们很快便能领会麦冬的意思,并且总是竭力做到最好。
    但是,先天的体力弱势让它们通常无法完成麦冬的任务。而且工具也不是那么趁手:藤筐太大,铁锹太沉。
    麦冬却不急,因为这次本来就是实验,所以发现问题比不发现好。她仔细记下了出现的问题,在雪人们采集了一堆石灰石和干柴后,在它们眼前演示了烧制石灰的全过程。
    烧出石灰并没有让小雪人们露出意外的神情,但是,当咕噜转述了麦冬的话,告诉它们,那种白白的灰可以帮助它们返回地面时,它们不可抑制地激动了。
    没有生物喜欢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如果在地面能够更好地生存,谁不愿享受阳光、清风和天空呢?
    它们小心翼翼地看着麦冬的动作,眼里满是跃跃欲试的祈求。
    麦冬鼓励着它们,让它们按照自己的做法重新做了一次。
    雪人是最优秀的珠宝设计师和雕刻师,而雕刻珠宝时,精细的手法和谨慎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雪人一族就是这样精细谨慎到极致,凡事精益求精的性格。
    因此,小雪人们严格地按照记忆中麦冬的做法,按部就班,没有丝毫差错,第一次实验就宣告成功。
    作为指挥者的麦冬自然很高兴,虽然雪人力气小,在干重活方面稍显逊色,但它们听话、聪明,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属下。力量不足可以靠数量来弥补,但人心不齐却怎么都无法补救。
    将采集的石灰石全部烧光,最终得到了两藤筐的石灰,这时天色已经晚了,除了活力宝宝咕噜还是那么精力充沛外,不论是麦冬还是小雪人们,都已经疲累不堪。
    实验的目的达到,麦冬也不辛苦自己,干脆地宣布返程。
    回到山洞,天色已经彻底黑透,夜路不能赶,麦冬便决定先睡一觉,明天起来再回对岸。
    睡觉之前自然要先填饱肚子,麦冬从来没有虐待自己的习惯,再说今天还有四个小客人呢。
    山洞里囤积的各种干货食材非常丰富,麦冬又让咕噜打了只长毛兔和嫩嫩的小野猪,做了顿几乎可称为大餐的晚饭。
    蘑菇炖兔肉、麻辣胖头鱼、烤小野猪、干货海鲜烩、清煮咸海龟蛋、虾皮紫菜汤、野果干……虽然限于厨具,做法不是炖煮就是烧烤,但也算色香味俱全了。刚好前些时候酿的果酒到了时间,麦冬拍开石坛的泥封,浓郁的酒香便飘了出来,显然,这坛果酒酿成了。
    石碗盛汤,贝壳做盘,树枝为箸,再找出几个石杯斟上果酒,在贝壳里摆上为咕噜准备的岩浆果,一人一龙四雪人开始享受晚餐。
    麦冬觉得,雪人吃了那么久的无味食物,口味肯定不会太重,因此,除了煮咸蛋外,所有的菜都是一式两份,一份符合她和咕噜的较重口味,一份味道十分清淡。
    小雪人哪里见过这样丰盛的食物?
    它们吃的最多的食物就是各种各样的野果,或酸或甜,或苦或涩,偶尔在冬天吃上几次巨鼠肉,也无不是没滋没味的烤肉。因此,从麦冬做第一道菜开始,它们惊奇的目光就没有从厨房挪开过。
    新奇的做法、丰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便是无法抗拒的美食诱惑。
    等到所有菜肴端上餐桌时,小雪人们的心神已经完全被美食吸引了。
    但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它们的举止仍然显得那么克制而文雅,完全不负它们那美貌的长相。它们用不惯筷子,便用勺子一点点地吃着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小口小口地吞咽着,没有洒下一滴汤汁。
    “#¥%%#%……”
    一只小雪人在吃下一口小野猪肉后,突然呢喃了这么一句,随即,琥珀般的眼睛里忽然涌出了泪水。
    麦冬吓了一跳,赶紧看向咕噜。
    “它说……”咕噜一边大嚼烤肉一边口齿不清地充当翻译,“……从没……唔……吃过这么好次的……烤哦肉……”
    麦冬大囧。
    真是一群可怜的娃……这样材料不全、烹饪方法简单的食物都能让你们感动到哭。
    不过,倒是极大地满足了作为厨师的她呢。厨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食客喜欢自己做的美食,虽然她只是个临时的,但也很享受这种快乐。
    所以当看到小雪人们对另一份重口味的食物感兴趣时,她笑眯眯地给它们各分了一点点。让她意外的是,小雪人对口味重些的食物也接受能力良好,包括那道麻辣胖头鱼,辣椒和花椒都是它们不曾接触过的调料,虽然甫一入口时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但很快,当舌尖记住那独特的味道和触感后,它们便像吃其他菜一样大快朵颐起来,丝毫没有不良反应。
    看来,要多带点调料呢。
    填饱肚子,麦冬举起石杯,教咕噜和雪人干杯。它们疑惑地举起自己的杯子,聚在一起碰撞了一下,然后听着麦冬的话喝了下去。
    难道这样做之后,杯子里的液体会变得更加好喝?
    麦冬一口喝尽杯中的果酒,没有解释它们的疑惑。
    在这个世界,干杯自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它所代表的,是另一个世界的风俗,只有那个世界的人才知道它的意义。虽然竭力想要融入新的世界,但旧世界的烙印却深深地铭刻在她的骨子里。
    干杯过后,这顿晚餐终于落了幕。
    麦冬高估了雪人的酒量,即便只给它们浅浅地倒了小半杯,即便果酒度数很低,第一次喝酒的小雪人们还是醉了。它们雪白的脸蛋上飘起一丝红晕,水汪汪的眼睛泛着醉意,一个个笑嘻嘻地推搡着,叽里咕噜说着麦冬听不懂的话,比正常情况下活泼了许多。
    还好没有发酒疯,它们兴奋地闹了一会儿后便沉沉睡去。将睡着的雪人安置到原本为咕噜准备的卧室,麦冬和咕噜仍旧回到自己的卧室去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