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重回80之大时代 > 第13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1节

    鲁伊斯的研究室在法拉盛小镇,1987年纽约市区还没有合并,皇后区还叫皇后郡,而法拉盛就是位于皇后郡里的一个小镇。
    法拉盛是美国亚裔的聚集地,在李铮上辈子的时候,法拉盛的唐人街规模已经超过了曼哈顿,成为纽约华人第一聚集地,就算是1987年的现在,法拉盛超过百分之五十五的居民都是亚裔。
    当然这里的亚裔不仅仅是华人,还有韩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等。
    一进入法拉盛小镇,耳边不时可以崩入一两个熟悉的发音,李铮面部的表情不由变得柔和了不少。
    “李,我就知道,你会喜欢法拉盛的。”鲁伊斯教授显得有些得意。
    鲁伊斯教授的实验室是完全的私人实验室,因此在实验室开始之初,他的资金是十分紧张的,所以才会选了地价相对便宜且交通便利的法拉盛。
    果然因着地铁七号线、长岛铁路及多条巴士路线的存在,法拉盛小镇逐渐成为了皇后郡的经济重心,居住长岛、威彻斯特和新泽西州的居民,特别是华人,很喜欢到法拉盛购物消费,这也导致了法拉盛地价的飙升。
    将实验室建在法拉盛,是鲁伊斯教授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
    “是的,这里很亲切。”李铮笑道。
    李铮由鲁伊斯带着走到小镇西侧的一幢大楼前,大楼约莫七八层后,外面是一层厚厚的玻璃幕墙,在小镇中显得格外显眼。
    “我的实验室在顶楼。”鲁伊斯引着李铮向里面走去。
    大楼里的男男女女都主动向鲁伊斯问好,鲁伊斯微微点头,并不十分热情。
    “叮”八楼到了。
    踏出电梯,李铮心中显得有些讶异,这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现代化的实验室了。
    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是一件件用玻璃隔开的小实验室,李铮当然知道这些玻璃都是单向可视玻璃,里面可以看到外面,但外面却看不到里面。
    “我底下有十八个项目小组,他们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因为多因替尼,美国抗肿瘤协会给我的实验室安了个国际抗肿瘤中心的头衔,所以经费还是十分充足的。”鲁伊斯一边说,一边观察李铮的反应。
    好吧,他承认他就是嫉妒沃森能被李铮推崇。
    “很了不起,鲁伊斯教授。”李铮感叹道。
    鲁伊斯紧紧盯着李铮的眼睛,他看得出李铮的赞叹是真心的,但也仅仅是赞叹而已,他挫败地叹了口气,同时暗骂自己都几岁了还吃这种醋。
    “教授。”
    “教授。”
    鲁伊斯的手掌放在玻璃门旁边凸起的圆弧上,门慢慢打开,实验室的众人抬起头来,纷纷向鲁伊斯打招呼,同时好奇的目光也落在了李铮的身上。
    “教授,这位是我们的新同事吗?”一个年纪偏大的研究员摘下口罩,笑着开口道。
    实验室里的实验员也打量着李铮,华人还是日本人,他们可还没有亚裔的同事呢,似乎年轻了点,还十分好看。
    几位女研究员的母性本能开始蠢蠢欲动。
    “查理,珍妮,爱德华你们留下,其他人现在开始放假!放假截止日期,我会通知你们。”鲁伊斯沉声说道。
    实验室众人面面相觑,随即一阵巨大的欢呼声响起,研究员们迅速扒掉自己的外套,边脱衣服边向实验室大门走去,生怕鲁伊斯改了主意。
    好几个人路过李铮的时候,还笑眯眯地打招呼,说:
    李铮也不解释,只是笑着点头。
    等到所有人离开,玻璃大门再次被关上后,鲁伊斯看向李铮,“李,我想这次项目合作得持续一段时间,你不需要找两个助手吗?”
    “我记得你在香江有自己的实验室,在华国任教的大学里也有实验室,以哪个实验室名义进行合作呢。”
    李铮闻言,右手不自觉抬起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用哪个实验室进行合作呢?若是一般的实验项目合作,李铮肯定想都不想就选择李铮实验室,毕竟李铮实验室是完全属于他的私人实验室,所有权清晰。
    但这项实验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占了地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华国被排除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外,这是八十年代华国生物学家最为遗憾,甚至引以为耻的事情,他是不是该弥补这个遗憾。
    虽说在入职华清的时候,他与赵德培曾签署过一份补充协议,明确专利权归属,但是一项抗癌药,一项全新的、里程碑式的抗癌药,华国生物学界和华京真的抵挡得了这个诱惑吗?
    “以我个人名义吧。”沉默良久,李铮开口道。既然选哪边都不好,那就谁都不要选。专利权还是挂在他个人名下比较好,至于基因组计划,第九实验室是必须参与的。
    鲁伊斯惊讶地看着李铮。
    李铮微笑,继续道:“不过,我恐怕需要鲁伊斯教授推荐两位助手。”
    鲁伊斯虽然不知道李铮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但还是点头,“当然,这不是问题。”这几乎是白送人情给他,有的是人愿意参与这次项目,甚至他觉得报告厅里的那些同行,若不是舍不下面子,早就自请成为李铮的助手了。
    “那项目成果分配呢?”李铮笑眼微眯,前辈归前辈,有些事情还是清清楚楚得好。
    鲁伊斯看向李铮,眼里的欣赏之意更浓,学术水平高,手段又不弱,他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厉害。
    就算是沃森那个老小子,他记得那小子年轻的时候,面子也很重,在老前辈面前很难说出替自己争取利益的话,还因此吃过不少亏呢。
    “现在谈专利权分配,你就这么自信?”鲁伊斯挑了挑眉说道。
    李铮轻笑一声,“教授,应该说我们都很有信心,不然我们就不会站在这里,不是吗?”
    鲁伊斯深深地看了眼前的年轻人一点,思忖片刻开口道:“按实际算,你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个实验的百分之四十,接下来的百分之六十,我们共同完成,按照实际贡献率分配专利权,至于学术成果……”
    他顿了顿,“如果我的实验室完成了项目的百分之三十及以上,我们并列一作,我的名字在你后面。至于通讯作者,你来。”鲁伊斯咬了咬牙,说道。
    他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发表过通讯作者不是自己的学术论文了。但是这实验,思路是人家的,人家还独立完成了百分之四十,他饶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抢后辈的通讯作者,当然,他不一定抢得过就是了。
    第172章
    伯格和吉尔伯特在冷泉港主持召开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专家会议的消息, 在一个星期后传到了国内。
    国内生物学圈子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国际性的计划!是全人类的计划!我华国泱泱大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怎么能不参与这项计划!”
    “美国已经公开表态,将这项计划列入明年的国家预算,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也表示将参与到此项计划中来, 我们华国不能落后啊。”
    “是啊, 日本都参与进去了, 这不仅事关民生,而且基因优化,这是一个民族的事业啊!”
    “但是人家没有邀请我们华国参与的意思,我们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
    自从得到冷泉港召开专家会议的消息后, 华国生物学最顶尖的一批人已经不止一次聚集在一起召开会议,甚至许多早早已经退休的华国第一代生物学者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参加会议。
    “田老已经向中央反映过这个问题了, 官方也通过驻美大使向美方表达了我们想参与的愿望, 但是美方一直在推脱。”
    “那民间关系呢!老王啊,你以前不是去过冷泉港参加会议嘛?你能和沃森先生联系上吗?”有人这样问道。
    那位被称为老王的生物学家苦笑着摇头,“我只是去冷泉港参加过一次关于肿瘤的国际会议,虽然会议是沃森先生主持的没错, 但是我哪能跟人家联系上。”
    “那小张你呢, 你不是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吗,听说毕业后还在冷泉港实验室实习过?”因着冷泉港的实习经历, 这位张教授一回国就逃过副教授,直接被授予了教授头衔。
    “我能进冷泉港实习,是因为沃森先生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友, 芝加哥大学每年都有几个冷泉港的实习名额,我在冷泉港实验室实习了一年,但一共也没见过沃森先生几面!”张教授苦笑这说道。
    现场一下子陷入了沉默,这时,突然有人开口道:“陈教授,你们华清的李教授是不是能和美国方联系上?”
    这人口中的李教授自然是李铮。
    陈安帮闻言,面上不由露出无奈的神色,“李教授他在华清奖设立仪式后就请假出国了。”
    “出国?这时候出国?!平日里抱着外国人大腿狐假虎威,这要用到他了,他就出国了,还真巧啊。”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副教授。
    他在这个年纪能被聘为副教授也算年轻有为,但很明显,他的品德并不能匹配他的头衔。
    “陈志斌!”一位老教授喝道,面色十分不好看。
    众人虽然没有开口斥责,但是目光瞥过这位听说是海归的副教授,眼里却隐隐带上了些不屑。
    李铮是高调了点,但人家有高调的资本,这里的许多教授可是去听过李铮的课的,从李铮那本指南中收益良多,因此对于这种无端的指责,众人当然更加偏向李铮。
    “联系不上吗?”
    “一个星期前就联系不上了。”陈安帮摇头。
    赵德培也在找李铮,李铮今年可是已经欠了好几堂课了,赵德培可是答应了李铮一年后正式让他转副教授的,但是这种缺勤率,他在校委会上提都不好意思提这件事,赵校长也着急着呢。
    众人再次沉默。
    整个会议室里只能听到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田老用拐杖用力敲了敲地面,“人类基因组计划,我们华国必须参与进去,基因优化是一个民族的大事!我们绝对不能落后!”老爷子头发花白找不到一丝黑发,他身子佝偻,面上能清晰地看到一颗颗老年斑,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让人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老孙啊,我们一起,再去见见老首长。小陈,你们努力联系冷泉港实验室和沃森教授,向他们表达我们华国的诚意。”
    “好的,田老。”
    “好的,田老。”众人纷纷应和。
    看着最后一个人走出会议室,田老颤颤巍巍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如果,占人口五分之一的华国不能参与到这个全人类的基因组计划中来,那是耻辱啊。”
    田老的声音很轻,但却清楚地传到了刚刚踏出门的陈安帮耳朵里,他浑身一震,脚下的步伐不由再加快了些。
    回去,尽快联系到李铮,他一定能联系到沃森先生。
    而这时,被华国一种生物学家们惦念的李铮,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鲁伊斯帮他找来了两个助手,当李铮看到这两位的时候,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这两个助手都是四十岁左右,一胖一瘦,面上永远都是笑呵呵的。
    他们的名字是埃德尔.皮尔斯、卡因梅诺.丹努森,一位是纽约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一位是美国肿瘤研究协会的荣誉会员,两人虽然比不上冷泉港实验室开会的那四十位,但在国际生物学圈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们给李铮来当助手?李铮不由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鲁伊斯。
    鲁伊斯摆摆手,“别看我,他们自己找上门来的。”鲁伊斯属意的助手人员可是他的学生,同样是纽约大学生物学教授,好吧,是副教授,他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想要让自己的学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实验中来。
    但是还没等挂下电话,这两人就找上门来了。
    两人丝毫没有客气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向鲁伊斯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皮尔斯教授,丹努森教授,你们要知道,项目的合作方只能是我和李教授,没有第三人可以插入,如果你们想要参与到实验中来,必须作为其中一方的助手,仅仅是助手而已。”鲁伊斯强调道。
    皮尔斯和丹努森对视一眼,笑呵呵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是啊,您刚刚不是说李铮教授缺了两名助手吗?我们觉得我们正好适合。”
    皮尔斯和丹努森是国际生物学圈子里有名的人脉王,他们虽然没有资格参与冷泉港的专家碰头会,但是却是时刻关注着会议的动态,从友人口中听到李铮的这项实验,且友人那句“如果我再年轻几岁,我说不定还真会放下面子参与这项实验,便宜了鲁伊斯那个老小子了”一下子钻入了两人的耳朵。
    他放不下面子,他们行啊。
    李铮有资格列席冷泉港会议,说明他的国际学术地位已然在他们之上,那他们去当个助手,有什么丢面子的。皮尔斯和丹努森这样说服自己。
    两人相约着来鲁伊斯实验室堵人,这不,刚到了鲁伊斯办公室门口,就听到这老小子假公济私想要把他的弟子塞到这次实验中来。
    于是两人就立刻推门走了进来,自荐!
    没错,自荐!有他们两个珠玉在前,鲁伊斯好意思提他那个副教授的弟子才怪!
    李铮的嘴角再次抽了抽,“皮尔斯教授、丹努森教授,实验中我如果有什么不礼貌的地方,请两位不要见怪。”他还能怎么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毕竟是人家的实验室。
    皮尔斯和丹努森的嘴巴咧得老大,“李教授客气了,我们是您的助手,这个定位我们很清楚。”两人笑眯眯的,看李铮的眼神,好似在看一个金元宝。
    没错,金元宝,李铮就是这么觉得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