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第4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节

    圆子(胆战心惊):把刀放下!不然我就写男配了!
    徐牧之:……(默默地把刀扔了)
    第62章 不识好歹
    甘氏干笑了两声。
    她到底见识浅了些, 听了位高权重的忠勤侯的名头,便生出了几分畏惧。当下没敢接话, 只道:“那芸娘就别来了……让我瞧瞧墨姐儿衡哥儿和衍哥儿吧。”
    刘氏好整以暇地拿起茶杯, 用茶杯盖刮了刮茶水上面飘着的茶叶梗子,从容不迫地抿了几口茶。
    甘氏自然看出刘氏没把自己当回事儿, 心里恨得牙痒痒。但想到上回来侯府撒泼, 结果被两个宫侍拖走了,便忍着没有发作。
    刘氏喝了半杯茶, 才道:“周嬷嬷,去唤墨姐儿和衡哥儿过来吧。”想了想, 又说:“还有衍哥儿……也叫过来吧。”
    周嬷嬷差遣几个丫头去唤了。甘氏就在一旁翘首等着。
    没过一会儿, 宋如墨和宋衡就一块儿过来了。
    先前宋怀远提出让刘氏教养这双儿女, 刘氏没答应,宋怀远就把他们俩扔给了年岁稍长的岚姨娘。岚姨娘的出身远不如陈姨娘,人虽规矩, 从不兴风作浪,但却是十分胆小如鼠的性子。宋衡便被她教得越发自卑怯懦了。
    甘氏见二人来了, 连忙唤他们近前。宋如墨眉目清冷,脸上也没有笑意,看上去颇为孤傲。宋衡畏畏缩缩的, 一直半垂着头,没有半点他这个年龄的朝气蓬勃。
    甘氏细细看着,觉得这两个孩子都不怎么出彩,不由有些失望。
    她还当忠勤侯府朱门绮户, 养出来的都是人中龙凤呢。
    很快宋衍也由人领着过来了。如今天气渐热,他穿着湖蓝色的锦绸薄衫,头发梳成了总角,扎着同色的绸布带,身量不高,脸颊还带着婴儿肥,看上去就跟玉雪团子一样可爱。
    甘氏总算露出了笑意,冲着宋衍招了招手,道:“衍哥儿,来,到外祖母跟前来。”
    宋衍仰着头看了她一会儿,转身跑到刘氏身边,疑惑道:“娘……那是谁啊……”
    甘氏面色悻悻。
    刘氏笑道:“她是昌宁伯的夫人。你去打声招呼吧。”
    宋衍立马乖乖走到甘氏面前,规规矩矩地作了个揖,道:“给夫人问好。”
    甘氏两手按着他的胳膊,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又欢喜,又无奈地说着:“傻孩子,我是你的外祖母呀。”
    宋衍不明所以,扭头望着刘氏。
    刘氏唤来两个丫头,道:“你们带衍哥儿出去玩吧。”
    甘氏目不转睛地等着宋衍的反应,见宋衍摇了摇头,心头便是一喜,还当宋衍想留下陪她说说话,哪知道宋衍奶声奶气地说了句:“我想和二姐姐一起玩。”
    刘氏点头允了,道:“正好今天还来了个媛姐姐,你也跟去凑个热闹吧。”
    甘氏知道忠勤侯府的二姑娘便是刘氏的次女宋如锦,心内顿时五味杂陈,待宋衍走了,终于露出了不满:“你怎么把衍哥儿教成了这样?”
    她也知道如今宋衍被记作嫡子养在了刘氏膝下。
    刘氏挑眉笑道:“我是当家主母,家里的孩子们如何教养都是我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外人插手了?”
    她拿出了管教下人的气势,眉目间便十分严厉。甘氏终究不是正经的嫡夫人,气势不由矮了一截。再加上她本就是色厉内荏的性子,遇强难免变弱,虽仍有些愤愤不平,声音却低了下来:“你把衍哥儿教得都不认我这个外祖母了……”
    刘氏道:“衍哥儿的外祖母是义安侯府的老夫人。”也就是刘氏的母亲。
    正经算起来,宋衡和宋如墨的外祖母都是义安侯老夫人——陈姨娘只是一个妾,从她嫁进侯府的那一日起,便已同娘家的一切断了牵连。
    但刘氏懒得同甘氏计较这些,更懒得同宋如墨宋衡计较这些。他们乐意认亲,就随他们去吧。
    甘氏转而拉着宋如墨的手细细地问道:“姐儿可定亲了?”
    宋如墨哪里知道这个?只好摇了摇头。
    刘氏心思一动,接口道:“侯爷相中了翰林院学士吴莱……现下还没定呢。”
    翰林院一听就是学问好的文臣去的地方。甘氏自己没读过书,自然对读书人多有偏爱,闻言不禁喜道:“那敢情好!”随后握着宋如墨的手拍了拍,道:“侯爷是在意姐儿的,特意给姐儿挑了门好亲事呢。”
    刘氏心里冷笑——宋怀远就差卖女求荣了,还当是特意挑的好亲事……她静默了一会儿,又道:“那个吴学士已经死了元妻,再娶妻便是续弦……”
    旁人兴许会在意这一点,但甘氏自己就是原配妻子死了才抬成正妻的,不也过得好好的?便也没有当回事。
    刘氏继续道:“我还听说过那个吴学士一些不大好的风评……兴许他算不得什么良配。”她没有说得很明白。若昌宁伯府有心,自然也可以查出来。她心里想着,若宋如墨的外祖家愿意出力,替她阻了这场亲事,也算是好事一桩。
    但甘氏见刘氏一直说吴莱的错处,只觉得她见不得宋如墨嫁得好,便道:“侯爷挑的自然是不差的,用不着你操心,难不成侯爷还会害我们墨姐儿?”
    好心当成驴肝肺。刘氏见甘氏这般不识好歹,便没再多说什么。
    甘氏又像模像样地问了宋衡的功课,聊了好一阵儿才起身告辞。
    临走前还拉着宋如墨的手细细嘱咐道:“遇事万不要胆怯,有我替你撑腰呢。”
    说罢,似有若无地朝刘氏那儿看了一眼。眼中的意味大抵就是“墨姐儿可是有人护着的,你可不能欺负她”。
    刘氏差点笑出来。别说她不想搭理宋如墨,便是她存了心思要管教这个庶女,甘氏她管得着吗?
    不过这日过后,宋如墨倒是开朗了一些。
    往常她总觉得自己身份低微,比不得上头三个嫡姐。现如今,昌宁伯夫人同自己血脉相连,她为人处世的底气便足了许多。平日里丫头们背着她窃窃私语,她也不觉得那些人是在偷偷奚落自己了。
    她自小就喜欢同宋如锦争高低,现在身份稍微贵重了一些,便又想着同宋如锦攀比。不过宋如锦每日进宫读书,都不再上闺学了,刘氏又免了宋如墨每日问安……是以她连宋如锦的面都见不到。
    这感觉就像自己磨刀霍霍准备上阵,结果敌军跑了。宋如墨觉得软绵绵的很没劲儿。
    后来入了夏,她倒见过一次宋如锦——毕竟侯府就这么大,多出去走走,总归能碰上的。
    那时宋如锦正拿竹竿勾着池塘里的荷花,近处的荷花颤颤巍巍地迎风摇摆,宋如锦走近了一些,半边身子探过去,用力伸手够了够,摘了一对并蒂莲。
    她身边没有丫头婆子跟着,四围静谧,连聒噪的蝉鸣也变得悠长起来。宋如锦坐在池塘边,抱着荷花赏玩的模样便显得格外娇俏静好。
    宋如墨心下不忿。凭什么她每天都要煎熬地看旁人眼色过活,宋如锦却能这样恣意无忧、随心所欲?
    她还是比不上宋如锦。
    宋如墨忽然想起几年前姐妹们一起来钓鱼,她推了一下宋如锦,然后宋如锦便跌进了池塘……
    “宿主,你四妹妹来了。”
    宋如锦抬头望了望。宋如墨下意识地躲了起来。
    宋如锦疑惑道:“四妹妹在哪儿呢?”
    系统说:“在那棵石榴树后面……她走了。”
    宋如锦便不再管,回了自己院子,找了个青花矮水缸,把新摘的荷花放了进去——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暗香瞧见了这株荷花,不由戏谑笑道:“姑娘该不是想世子爷了吧?”
    “摘一枝花也要被你编排!”宋如锦作势打她,暗香连忙跑开了,宋如锦追着她满院子跑,最后两人一起气喘吁吁地停下,扶着墙笑起来。
    半月之后,二夫人终于定下了宋如云的亲事——许给了庆国公府的世孙。
    此事也费了一番周折。庆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听说二夫人在替闺女相看人家,便主动找上门来,先找由头见了一面宋如云,看着很是喜欢,就同二夫人说,她的长子今年十七,才貌都不差,要不让两个孩子定下来吧。
    庆国公府亦是世袭的勋贵。孝贞仁皇后便是出身庆国公府,先帝一直厚待他们家,府上既有文臣亦有武将,时至如今,这一大家子仍然煊赫鼎盛。
    庆国公世孙若想娶妻,完全可以挑家世更好的闺秀,偏挑中了宋如云,还是主动寻上门来的……二夫人觉得奇怪,便让人着意打听了一番。
    果真打听出了原委——那位世孙稍有几分腿疾,走路时肩膀一高一低,就因为这个,同一等的世族都不想把女儿嫁给他。世子夫人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到了次一等的侯府。
    二夫人探听清楚了,心下也觉得自己闺女值得更好的,毕竟她长姐可是当今皇后。
    便没有答应世子夫人。但二夫人又觉得世孙还不错,除了腿疾,别的倒没什么可挑剔的,家世自不必说,相貌才学人品也都不差,因而也没有推拒得很彻底。
    世子夫人见她一直含糊其辞,很是不满。你觉得好便应承一声,觉得不好找借口推了便是,你一直吊着我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心1118和小甜饼呀的地雷~啾啾啾!
    第63章 聪明自误
    世子夫人便开始留意其他人家。
    二夫人也相看了一圈。她挑旁人的家世才学, 旁人也嫌她女儿并非侯府长房嫡女,宫里的皇后亦不是一母同胞的嫡姐。
    一时二夫人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她想来想去, 还是找机会见了一面庆国公世孙, 结果发现此人仪表堂堂,谈吐不凡, 也就走路时稍慢了一些而已。
    便也不再挑剔。
    世子夫人就同二夫人商量好了, 等宋如云孝期一过,就上门纳采问吉。
    二夫人唯恐刘氏知道了这件事催她搬出去, 便一直瞒着刘氏。但到底还是没能瞒住——仲夏月皇后生辰,庆国公府的世子夫人特意走到刘氏座前, 笑吟吟道:“往后就是一家人了。”
    刘氏自然奇道:“这话怎么说?”
    世子夫人就把自己儿子和宋如云姻缘既定的事细细道来。
    刘氏这才明白, 二夫人已经相看好了人家, 甚至十拿九稳地定下来了。
    次日,刘氏就去了二夫人的院子,也不说旁的, 只道:“昨晚宫宴,我遇上庆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了。”
    二夫人立时明白了刘氏的来意——不就是想催她走吗?但刘氏不挑明, 她也不会主动说出来,便笑道:“他们家的世子夫人我也见过几面,很是稳重娴雅的一个人。”
    刘氏跟着夸了几句, 笑着说:“现下云姐儿已经许了人家,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搬出去?人手够不够?要不要找几个管事帮帮忙?”
    二夫人叹了口气:“庆国公府挑中云姐儿,自然是看中了她侯府嫡女的身份,我心里盼着她能在侯府出嫁, 将来到了婆家,也不必被人轻看。”没等刘氏回答,她又自顾自地说道,“我就云姐儿一个女儿,你也就云姐儿一个嫡亲侄女,想来咱们俩的心是一样的,都希望她能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刘氏挑了挑眉峰。毕竟是妯娌,她也不想让二夫人太过没脸,便笑着说了几句场面话,起身走了。
    晚上,宋如锦来陪她用晚膳。
    如今天气炎热,宋如锦贪凉,喝了两碗冰镇的酸梅汤,正想盛第三碗的时候,周嬷嬷劝道:“姑娘是女儿家,可不能尽吃这些寒凉的东西。”
    宋如锦乖乖地放下了碗。
    刘氏对周嬷嬷道:“还真被你说中了。二房果真贪心不足,原本说等亲事定下就搬走,现下又想让云姐儿从侯府出嫁。”
    周嬷嬷道:“夫人自然有的是法子对付他们。”
    刘氏淡淡一笑。一时兴起,问了句:“锦姐儿,你说这事儿应该怎么办?”
    宋如锦正在剥石榴吃,听见刘氏的问话,她还没反应过来,张着嘴扬着声调“啊”了一声,一嘴的石榴粒。
    刘氏便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又道:“现下你四妹妹的亲事已经定了,按理说,你二叔叔二婶婶应当搬出去住,但他们仍想托庇在侯府,一直不肯搬走。你说应该怎么办?”
    宋如锦认真想了一会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