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8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87节

    这次见面之后,一回到家,郭庆格就跟文秀说,“你妈最近在你舅舅家闹得厉害,要争房子,不管她跟你说什么,你都别管。你是学生,接下来就是好好读书,拿到毕业证。”
    他再三强调,“至于你那个弟弟,他有父母,他不是你的责任,知道吗?养爸爸是你爸跟那个姓程的事情,除非他们都死了,不然轮不到你管。”
    这些事他一定得跟女儿讲清楚。
    回来的这几个月,杜得敏那边的情况他打听过。杜得敏这几年与娘家关系闹得很僵,跟婆家那边也有些不愉快。
    文秀心思单纯,不能被杜得敏拉到这样的泥潭里。
    文秀点头:“爸,我知道的。”
    这十年来,父女俩相依为命,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彼此都很清楚。只要好好过,日子总会好的。
    瞧,现在不就是吗。
    郭庆格:“你四表姐的事你知道吧。”
    说的是杜思苦。
    文秀迟疑了一下,“她,听说结婚了。”
    “不是这事,”郭庆格说,“你四表姐在机修厂的时候,你舅舅舅妈时常过去找她,后来工作都叫你舅舅搅黄了。”
    他告诫文秀:“你妈,跟你舅舅是一个妈生的。我怕她要是……去你学校找你,闹出什么事,就不好看了。”
    “爸,不会的。”文秀道,“妈不是那样的人。”
    后面那句她说得很小声。
    她隐隐约约的想起了自己随母亲到程家生活的事,似乎,不那么确定了。
    郭庆格看女儿这样,索性说了,“你妈来找过我好几回,借了三回钱,合起来有六十块钱了。”他说,“以后我不准备再借了,我怕她要不着钱,去找你闹。”
    去学校闹他倒不怕。
    他提前跟学校说过了。
    文秀脸色微变,然后郑重点头:“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她不会告诉母亲她学校的地址。
    也不会从学校寄信给母亲。
    之后,郭庆格就送女儿去了农学院读书。
    回来后。
    杜得敏又来学校找过郭庆格一回,还是借钱的事。
    这次郭庆格没有借。
    之后再也没有借了。
    杜家。
    五一的时候,隔壁沈家沈江跟对象摆了酒,办得热热闹闹的。杜母瞧着羡慕得很,又催杜老三娶媳妇了。
    过了大约一个月。
    杜老三还真带姑娘回家了。
    这姑娘姓唐,杜母在沈江的酒席上见过的,新娘子的妹妹,圆脸,不高不矮的个头,长得倒是好生养,就是瞧着不太机灵。
    “你在哪个单位工作啊?”
    “我是知青,现在在大队。”唐姓姑娘正是唐小萌。
    她跟杜老三相熟,也是多年未见了。
    要不是这次姐姐结婚,她还不一定能从大队过来呢。
    她也被家里催婚催得紧啊,杜老三亦是一样,两人又是旧相熟,一说起彼此的辛酸,那真是一把泪。
    这家里都在催,这不巧了吗。
    两人一拍即合。
    不如领证算了,两人都老大不小了,也算是知根知底。唐小萌知道杜老三是好人,杜老三也知道唐小萌性子实在。
    没什么可挑的。
    又是头婚。
    这太难得了。
    之后,两人拿了户口本,五月底,那就是三十号,直接去了民政局,把证给扯了。
    杜母这边,对唐小萌不太满意。
    “这户口不是城里的,这以后孩子怎么办?”
    杜老三:“已经领证了。”
    什么!
    杜母大受刺激:“这长辈没同意,你怎么就领证了!老三,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唐家。
    厉主任(唐母)知道唐小萌领证后,把女儿骂了一顿。
    后来从大女儿唐小棠的嘴里知道,这杜老三人品工作都不错,这才稍稍消气。
    “这杜家,其实几个兄弟妹妹倒是好相处,就是那几个长辈,”唐小棠很清楚杜家的事,“小萌婆婆对儿媳妇有些挑剔,不过也不是坏人。倒是杜家的改嫁的那个姑姑,时常来杜家闹,搅得人不得安宁。”
    杜得敏为了房子的事,来杜家闹了好几年了,这周围邻居谁不知道。
    唐小萌:“我又不跟他们过。”
    还说,“我买了火车票,我还要回大队呢。”这马上就要播种了吧,得回去。
    厉主任:“你都结婚了,不回来?”
    唐小萌,“我先回大队,回头再回来。”
    粮食还在地里呢。
    厉主任跟唐小棠一言难尽的看着唐小萌。
    “那杜家老三,你丈夫就没说什么?”
    说到杜老三,唐小萌就高兴了,“没有,他特别好说话,我说回大队,他还给我买火车票呢。”
    多好。
    她心里悄悄想,杜全可比她妈她姐好多了。
    六月。
    杜思苦收到了国外的海运包裹,光是检查,就花了大半个月。
    等包裹到她手上,已经六月底了。
    德语的学习提上了日程。
    第228章 228
    结局
    下半年。
    杜思苦他们的组装研发还算顺利, 解决了雨刮器、子午线轮胎的问题后,没想到,他们竟然被‘空调’的问题难住了。
    轿车夏天温度到达了52度, 非常热。
    “要不,用蒲扇?”
    这叫什么话。
    杜思苦都无语了, 用电风扇都比蒲扇强吧。
    她举手提出问题:“上面不是提供咱们国内工厂跟国外合作,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吗, 这空调的生产线国内各地方的厂有引进的吗?”
    这个, 正在开会的领导们还真不知道。
    得去调查一下。
    不过,在他们看来, 空调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
    之后。
    又有新的问题,发动机的问题。
    国内的发动机跟国外有不小的差距,如果直接从外国进口发动机, 成本高昂,外汇消耗巨大, 这样国内汽车的利润空间就变小了。
    除了发动机外, 还有更多的问题。
    如果‘高级公务车’组装成功,与之配套的零件供应链问题怎么解决?
    杜思苦看着会上越来越多的问题, 叹了口气。
    国内汽车自主研发汽车,太难了。
    这汽车的零件供应链, 只能从零开始,慢慢建立了。他们现在组装的德国牌汽车, 零件要求极高,不是以前那种国内零件可以糊弄的。
    这个,得让合作的零件厂提高质量。
    这样大大小小的会, 杜思苦就开了不下五次。
    年底。
    第一辆‘高级公务车’组装成功, 进行车辆试行测试。
    能行驶, 但是有小小的瑕疵。
    之后杜思苦等工作人员进行改造修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