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从棺材里捡了个老婆 > 第149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9章

    船只渐渐离开岸边,一人站在甲板上,一人站在岸边,遥遥相望。
    池也的身影渐渐消失不见,泪水模糊了沈青宛的眼眶,独自在岸边站了良久,方才失魂落魄地回了家。
    离别的忧思还未来得及涌上心头,池也便被接下来的行程折磨得几欲崩溃。
    众人在船上度过一天一夜的时间,走了近半的路程。稍作歇息,在青阳城的驿馆换了马匹,继续日夜兼程的赶路。
    池也不会骑马,便乘坐在马车上,但根本无人在意她的死活。
    马车跟着大部队一路狂奔,池也坐在里面,身子东倒西歪,整个人被颠得几乎散了架。
    途中她还吐了几回,身体虚弱,脸色苍白,胃口全无。
    心中暗自咒骂,狗皇帝为了口吃的,全然不管人的死活。
    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在离开临江城的第三日晚上,池也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
    池也神情疲惫,无心欣赏京城的繁华。到达落脚处后,匆匆与王明远打了个招呼,饭也没吃,便径直回了房。
    三日未曾沐浴,池也只觉自己灰头土脸,浑身黏腻不适,便让人备了热水。
    热水浸润身体那一刻,自灵魂深处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
    不知是不是因为马车坐得久了,池也甚至觉得身子仍在随着马车的节奏晃动,耳边仍回响着车轮滚滚的声音。
    池也摇了摇脑袋,靠坐在浴桶中,缓缓闭上眼睛。
    她始终谨记沈青宛交代她的话,脑海中反复演练着进宫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以及会被询问的问题。
    她必须要提前做好应对,才不会手忙脚乱。
    热气翻涌,池也泡得骨头都软了,连日的疲惫涌上心头,不知不觉间睡意袭来。
    她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从浴桶中出来,擦干身体,换上干净的里衣,疲惫地倒在床上。
    昏睡过去前,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什么皇上,娘娘的,都靠边站站,谁也别想拦着她睡觉……
    第118章 池也一觉睡到天亮,神清气爽,疲惫尽消。阳光透过窗台……
    池也一觉睡到天亮,神清气爽,疲惫尽消。
    阳光透过窗台洒满一室,连日赶路的怨气也一扫而空。
    收拾妥当后,她伸了个懒腰,神情慵懒,拖着懒洋洋的步子,缓缓地下楼去。
    池也站在楼梯上,双目漫不经心地扫过四周,心中不禁感慨:不愧是京城,就连驿站的环境设施都要好上许多。
    天知道她赶了一天路后,住在潮湿发霉的房间里,内心有多绝望。
    一楼摆着十多张桌子,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人,其中便包括与她同行的临江衙役。
    “池姑娘,快下来吃些东西。”
    那人说罢,便扬声唤来杂役,要了份早食。
    闻言,池也勾起唇角,微微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她对桌前那几人还有些印象,正是她扮作“武二”去衙门领赏银时,在人前表演打虎的那几人。
    身处他乡,周围尽是陌生人。即便交情不深,但听着熟悉的口音,心中也不禁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池也下了楼,与那几名衙役同坐而坐。
    接连几日她都没有胃口,今日难得不用急着赶路,闻着食物的香气,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池也这几日吐得昏天黑地,衙役有目共睹,安慰道:“池姑娘,这几日与我们这群粗人日夜奔波,真是辛苦了。快多吃些,好生修养身子。”
    “嗐,大家都是听命行事,谈不上辛苦。”池也不走心地说着场面话,“你们吃你们的,不用管我。”
    池也说这话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旁边几桌客人听罢,纷纷侧目,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
    官家驿站通常是往来官员落脚之地,鲜少见到女子。但京城中卧虎藏龙,不容小觑,众人暗暗猜测起池也的身份。
    耳边传来细微的议论声,池也小口咬着手中的胡饼,不为所动。
    至于那群衙役,则是得了县令大人的吩咐,低调行事。纵使蠢蠢欲动,面上也只得装成毫不在意的模样。
    从昨晚开始,他们便陆续听到京城关于西瓜、草莓、荔枝等水果的风声。
    不知从哪传出的消息,甚是离奇,坊间竟出现吃一口便能长生不老的传闻。
    王公贵族难得一见的东西,他们在临江城却如同家常便饭一般。一想到他们此行的目的,心中便涌起无尽的自豪。
    青也水果铺的水果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池也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吃完胡饼与粟米粥,起身便要往驿馆外走去。
    连坐两日马车,骨头好似生锈一般,池也只想活动活动身体,舒展一下筋骨。闲来无事,正好逛逛京城。
    “池姑娘,莫要走远了。大人吩咐,要你留在驿馆听召。”其中一名衙役压低声音说道。
    池也:“……”
    京城果然不是什么好地方,出门都要受到约束。
    池也虽心有不满,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天子脚下,还是老实些为好,免得惹祸上身。
    “王大人呢?”
    “大人一早便进宫去了。”
    池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片刻后,心中豁然开朗。
    皇帝是要提前问清她的底细,才会召她进宫。
    “我就在周围走走。”
    说罢,池也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因着方才一事,饱餐一顿的好心情不复存在,心头沉甸甸的,闲逛的心思淡了几分。
    池也如她所说的那般,只在驿馆周围转了转。清晨的京城,路上行人寥寥,看起来好似与临江城也没什么区别。
    她漫无目的地走了两圈,心觉无趣,便回了驿馆,默默等候召见。
    这一等,便是三日。
    若不是知晓自己是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池也甚至以为皇帝是在给她下马威。
    自临江城离去,已有七八日光景,池也心中愈发思念沈青宛,归心似箭。
    且如今通讯不便,她亦怕沈青宛因担心自己的安危,忧思过重。
    池也跪着听完皇上口谕,起身后,便见王明远热络地走过去,悄悄向传旨的太监塞了些什么。
    “有劳李公公走一趟。”
    池也低头看了眼身上的衣服,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恭敬道:“劳烦李公公稍待片刻。”
    “还请姑娘动作快些,莫要误了时辰。”
    “是。”
    得到应允,池也快步回到房间,小心换上沈青宛为她准备的衣裳。只是没有沈青宛在身旁,发髻便只能扎成她一贯的高马尾。
    刚要走出房门,她忽然想起沈青宛的叮嘱,连忙回身,将所有的银票揣在身上。
    马车一路疾驰,直至皇城门前,方才停下。
    皇宫森严,周遭一片寂静,令人窒息。
    池也跟在李公公身后,一颗心悬在半空,七上八下,“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走入宫门,池也悄悄打量起周围,见四下无人,取出一张百两银票,快步走到李公公身旁。
    犹豫片刻,池也不着痕迹地将银票塞给他,委婉地问道:“皇上今日心情如何?”
    来时王明远曾叮嘱她,李公公是皇上身旁的大太监,让她务必小心说话。
    池也怕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被这人抖落给皇上,故而问得极为委婉。
    幸而,李公公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李公公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银票,眉头一挑,将其塞入袖间。
    他赞赏地看向池也,语气温和道:“池也姑娘莫要害怕,一会儿皇上问话,如实回答便是,皇上不会为难你的。”
    “多谢公公提点。”池也恭敬道。
    前几日王远明进宫时,他就在皇上跟前伺候。念及此人出身乡野,便多说了两句,耐心教导些礼仪规矩,以免冲撞圣上。
    池也临时抱佛脚,一字一句认真听着。待李公公话落,又取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
    李公公眸色渐深,感慨似的冒出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若王远明那日所言不虚,这水果铺子在池也手中,每月可得几千两银子。可若落到旁人手中,只怕每月十几万两银子,也是有的。
    冷不丁听到这话,池也眉头紧皱,心中不禁一沉。
    什么意思?
    莫非皇上真要把自己的田地占为己有?
    见池也陷入沉思,李公公遂将话说得明白了些:“池也姑娘,可莫要站错了队。”
    池也心中一凛,想起一些历史事件,顿时明白过来,这是怕自己沦为他人手中的工具。
    只是不知这话是李公公好心提点自己,还是皇上借他之口敲打自己。
    池也心乱如麻,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宫殿。
    “池也姑娘,且稍候片刻,容奴才进去通禀。”
    “有劳公公。”
    殿宇之内,皇上和一众妃子端坐于上位,面前皆摆着一盘新鲜瓜果——皆是从临江城运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