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恐怖灵异 > 花重锦官城 > 第177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7章

    这回不只是沁瑶大吃一惊, 连蔺效都露出错愕之色。
    “究竟什么人要用这么阴损的法子对付师兄?”沁瑶骇然道。
    话音未落, 忍不住突突打了个寒战, 心底掠过一阵既恶心又惊惧的恶感, 背后之人何其残忍、何其恶毒, 竟连个刚生下的婴孩都不肯放过。
    清虚子眸中煞气涌动, 却因千头万绪, 酝酿许久,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沁瑶紧紧盯着师父,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一连串异事, 思绪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绳索清晰地串联起来,“难道说,当年有人为了对付师兄, 在书院里布下了七煞锁婴阵, 又怕被人发现书院里的冲天怨气,所以才在外面添上一层障灵阵做遮掩?”
    也就是说, 书院里竟藏着所谓的阵中阵。
    清虚子艰涩地叹了口气, “自从当年为师和缘觉发现你师兄被人下了这阵法之后, 这些年我们便一直在苦苦找寻布阵的所在之处, 为的就是破除阵法, 让你师兄不至于灵性消耗,乃至早早夭亡。可惜我们踏遍长安城, 都没能找到可疑之所,要不是那晚书院里突然出现怨灵, 为师进书院察看, 恐怕到现在都不能发现书院就是布阵之处。”
    沁瑶淡淡道:“想来自从书院重开之后,那布阵之人加持障灵阵不能再像往常那样随心所欲,故而延误了半年一次的固阵时机,才会让书院里的怨气不小心逸出,引来了大批怨灵。”
    她静静看着清虚子,重复之前的问题道:“师父,为什么布阵之人要如此处心积虑对付师兄?头先我听打听消息回来的人说,您跟缘觉不仅跟蕙妃是旧识,而且在她走后不久也跟着来了长安,更巧的是——”
    她探究地看着清虚子,小心翼翼道:“您是在十九年前捡到的师兄,时间年份都对得上,您实话告诉我,师兄是不是跟蕙妃有什么关系?”
    蔺效在一旁看着清虚子,阿寒当年不过一个出世不久的婴孩,却能让布阵之人想出这么离奇的法子来对付,可见其根本不可能是清虚子所说在路旁捡来的弃婴,身世背后怕牵扯了一大堆见不得光的阴私,再往下深查下去,一场腥风血雨怕是免不了了。
    想到此处,他面色一凛,忽然唤停车,招了常嵘过来,低声嘱咐几句。
    常嵘领命,拍马而去。
    清虚子怅然地盯着眼前的虚无发了一晌呆,开口对沁瑶道:“为师当年确是认识阿绫,她虽出身官宦之家,却因庶女身份,被家人弃在城外庄子里长大。她跟母亲时常来观里烧香,由此跟为师结识,后来还跟为师结为了师兄妹,说起来——”
    说着,他目光微涩地看一眼沁瑶,“她跟你性子有几分相似,面上也是如你一般的活泼明朗,但因自小遭人冷眼,骨子里比你要倔得多。”
    沁瑶以往只听过蕙妃的名字,却从来没人在她面前说过她的性情,想着她韶华之年却撒手人寰,心里好生唏嘘,当下听得十分入神。
    “后来苏建甫苏公子——也就是如今的缘觉到观中游乐,无意中撞见了阿绫,此后便时常借着听师尊讲道到观中来找阿绫,后来更是主动向阿绫的阿娘求亲。可还没等他回去着手安排下聘之事,阿绫便被家人从庄子里接回城内,宣布假死,强押着去了长安。苏建甫不死心,花了好些功夫,才打探到阿绫竟顶着嫡女身份进了长安的云隐书院读书,知道她可能会被选做皇子侧妃,忧心如焚,而为师也知道阿绫性子倔犟,若给人做了侧妃,怕是一辈子都过不上舒心日子了,便跟苏建甫一道连夜赶往长安,想着若有机会,怎么都要问问阿绫本人的意愿,若她不愿,哪怕将她从书院里掳出来,也不能让她不甘不愿地给人做侧室。”
    他凄苦地一笑,“如今想来,当年咱们还是太年轻,将这世间的事看得太过简单了。到了长安,书院全是贵女,守备极其森严,无论苏建甫怎么想法子,别说将阿绫从书院里约出来见上一面,便是递个消息都不能。就这样蹉跎了几月,阿绫到底被当时的三皇子看中,娶回了府中做侧妃。”
    “苏建甫得知消息后,如遭雷击,病了十来日才下得了地,可他依旧不死心,总说无论如何要跟阿绫见上一面,哪怕只听她说说话才行。如此又过了一月,我们总算等到了阿绫从王府出来,可没等我们找机会跟她说上话,便听一位丫鬟说,怡侧妃有了身子,处处需得谨慎,万不能大意,我们这才知道那位比阿绫先进府的怡侧妃已有了身孕。后来好不容易阿绫上马车时,我们远远瞧了她一眼,见她虽然被丫鬟前呼后拥,脸上连半分笑模样都没有,知道她过得并不顺遂,心里虽替她难过,却因人微言轻,莫可奈何,只好想法设法留意齐王府的动静。”
    “谁知没过几天,阿绫竟也传出有了身孕的消息,我听了之后,放心不下,便给她卜了一卦,算出她命中那一劫正应在当年,必会有血光之灾,为师怕她生产时会有波折,索性在长安找了一家道观在长安住下,想等她平安生下孩子再回越州。苏建甫听得我说阿绫恐会有难,也不肯离去,买了一处宅子,在长安暂且安顿下来。
    “在那之后,我们时常有意无意打探阿绫的消息,得知三皇子对她宠爱有加,为了她,不但驳了先皇让他娶正妃的旨意,甚至对那位早进府的怡侧妃也颇为冷淡,全副心思都放在阿绫身上,后来更早早便向先皇请旨,要立阿绫肚子里的小郎君为世子。苏建甫知道此事,连声恨骂,说阿绫既非出身贵胄,又无真心疼爱她的娘家人,三皇子这等偏宠,不但不能给她带来半分益处,只会给她招祸。我听了此话,更加忧心,几次用障眼法潜进齐王府,先前几次都能顺利摸到内院,可后来府里不知被什么人在内院外墙设下了阵法,这阵法暗含机关,若要强闯,势必会打草惊蛇,我怕给阿绫带来麻烦,只好作罢。”
    “我疑心此事,回去后给三皇子算了一卦,不曾想他竟命蕴真龙,日后必登大宝,而当时风头正健的允王反倒是个功败垂成之象。也不知当时是不是有别的高人堪破了此点,甘愿到齐王府效命,所以府中才处处是道家的机关。我算得了此事,便跟苏建甫说,倘若阿绫能熬过此劫,她肚子里的孩子便是日后的太子。苏建甫听了这话,坐立不安,说即便有异士算得此卦,那人却不一定肯帮扶阿绫母子,若为旁人所用,说不得还会视她们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惜我们在长安城人微言轻,齐王府又暂未事发,我们虽然焦急,总不能贸贸然将阿绫从府中掳出。
    “越离她生产日近,为师越觉不安,几乎夜夜在齐王府外徘徊,原本打算在阿绫生产那月给她打平安醮,再用旁门左道的法子引些小鬼到她身边护着她,不料她竟提前足足一月发动,我使了障眼法藏在墙头,听得府内下人议论说怡侧妃和蕙侧妃同时临盆,蕙侧妃更是有难产之虞,我心急如焚,可惜当晚齐王府早已能人异士布下了天罗地网,我根本无从闯入,于是又连忙赶回观里作法。直守到后半夜,功力几乎耗尽,阿绫的命息却已然淡若轻烟,我情知不好,奔到齐王府,可到底晚了一步,刚一近前,便听到府内传出震天哭声,阿绫已然难产死了。
    清虚子说到此处,说不出的痛悔,嗓音沙哑哽咽,几乎说不下去。
    沁瑶默默看着师父,即便过去了二十年,这段往事依然听得人心酸难奈,也不知师父当年怀着怎样一份牵挂,才会心甘情愿留在长安城为蕙妃做下这许多事。
    “我听到消息后,失魂落魄地准备回去,谁知从府内潜出来两人,身形阵法一看便是道家中人,其中一人手中拎着布包,两人一出府,便往巷尾走去,当时天色未亮,我又躲在暗处,没让那两人发现行迹。我见那人手中的布包里不知藏着什么活物,虽被裹得严严实实,却不时动弹一二,起了疑心,跟在那二人身后,跟了一路之后,那两人到得一处无人窄巷,见里头有个大潲桶,便将布包打开,从里头掏出个婴儿,将那婴儿大头朝下丢进了潲桶。他们办完此事,便又走出那巷子,边走边道,师父真是疑神疑鬼,不过一个乡下来的小娘子,就算被封了侧妃,生出来的也不过一个贱种,又能成什么气候,倒叫咱们费这许多功夫。
    “我听得手脚冰凉,果然如之前苏建甫所猜测的那般,有人为了谋夺日后,不但害死了阿绫,连她的孩子也不肯放过。我等那两人走了,奔到潲桶前,将那孩子捞出,匆匆拭净他脸面上的脏东西,又将身上衣裳脱下来给他裹上,原以为孩子被潲水所溺,定活不得了,没想到这孩子命格奇硬,憋了一会,竟又哇哇大哭起来。
    “我暗道不好,忙胡乱扯下中衣一角,将面目遮掉大半,免得被人认出相貌,又抱着孩子跃到墙上,准备逃出窄巷,可没等到刚才那两人去而复返,巷口便追上来一名年轻男子,此人功夫不差,轻功又甚是出众,险些叫他追上了我,我手中抱着孩子,在巷中施展不开,只好顺着原路奔出巷子,谁知刚一出去,便见地上躺着刚才那两人的尸首,显见得都是被这年轻男人给灭了口。
    “我左奔右逃,街上人渐渐多了起来,光天化日之下,那人不敢明目张胆刺杀我,只敢一路紧紧跟随。我瞅准机会,奔到了人最多的西市,借着人潮做掩蔽,才好不容易将那人甩掉。“
    沁瑶了然道:“这孩子便是师兄?”
    清虚子长长叹口气,算是默认。
    虽然早已有了猜测,但亲眼得到师父证实,沁瑶仍错愕了好一阵,原来师兄竟是皇子,那宫里那位太子是怎么回事?
    蔺效却道:“道长,当时那年轻男人长什么模样,你可还记得?”
    清虚子摇摇头,“只知道他年纪约二十多岁,个子不高,从头到尾,脸上的五官都僵硬不动,一看便知做了易容,绝不会是他的真面目。”
    沁瑶听到这,忽然不合时宜地想起了那位李天师哑巴徒弟的画像,从画像上看,哑巴徒弟的五官也颇有违和之感,不知跟这个追杀师父的年轻男人有没有关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