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六零小福女 > 第4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2节

    这么贵的糖,陈元彬哪好意思要,连忙摇头:“不用了,你都没几个,给福香留着吧。”
    陈阳把糖塞给了他:“又不是给你的,豆豆叫我一声叔,我给两颗糖咋啦。”
    陈元彬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三人搭上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镇上,等走回公社,已经五点了。武装部的闫部长亲自见了岑卫东,跟他聊了几句,然后就招呼陈阳和陈元彬:“你们待会儿就要回去吧,顺便将岑卫东同志带过去,他要去房老爷子那儿。”
    陈元彬家就跟房老爷子一个队,近得很。
    三人又马不停蹄往榆树村赶。
    等走到四队的时候,已经是黄昏,陈元彬的小女儿,一岁多,刚学会走路的豆豆立即摇摇摆摆地跑了过来,娇声娇气地喊道:“爸爸,爸爸……”
    “诶,闺女,爸爸回来了,今天乖不乖?”陈元彬一把抱起了女儿,把她举得老高。
    豆豆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很乖。”
    “好,那爸爸有奖励。”陈元彬把女儿放下,拿出陈阳给的两颗水果糖,递给了她,“喜欢吗?”
    豆豆两眼放光,小手紧紧攥住糖,捏着哗哗作响的糖纸,高兴地说:“喜欢。”
    “那谢谢陈阳叔叔,他给你的。”陈元彬指了指陈阳。
    “谢谢叔叔。”豆豆头也没抬,低头扯着糖纸玩得不亦乐乎。
    看到这一幕,岑卫东恍然,原来陈阳的妹子还是个小豆丁啊,难怪他会花钱买那种华而不实的水果糖呢。两块五一斤,都能买大白兔奶糖了。
    陈阳急切地想回去陪妹妹过生日,摸了摸豆豆的头说:“岑卫东同志,房老爷子家就在前面,让元彬领你去就行了,我就先回去了啊。”
    “不放心福香是吧,赶紧回去,这里有我,我带岑卫东同志过去就行了。”陈元彬立即说道。民兵团里谁不知道陈阳是妹控啊。
    岑卫东也笑着说:“陈阳同志有事就先回去吧,陈元彬同志给我带路就行了。”
    “好,那我走了。”陈阳挥了挥手,转身往三队的方向走去,脚步急切。
    岑卫东盯着他迫不及待的背影看了两秒,状似无意地说:“陈阳同志跟他妹妹感情很好。”
    “那是,咱们全公社都找不出一个比陈阳更疼妹子的,不过福香那孩子……”陈元彬本来想说说陈阳兄妹俩以前过的苦日子,可豆豆突然摔倒了,哇哇地哭了起来。
    他赶紧抱起豆豆,拍着她的背,哄着:“豆豆不哭啊,摔到哪儿了?爸爸给你呼呼。”
    哄着孩子,他也忘了先前的事。
    等豆豆停止了哭泣,他们已经到了房老爷子家。
    陈元彬走过去敲了敲门:“老爷子,老爷子,有人来看你……”
    很快,有个憨厚的中年人跑了出来:“元彬,是你啊,这位是?”
    陈元彬指着岑卫东说:“这是岑卫东同志,他来找老爷子看病的。”
    “这样啊,那进来说。”中年人立即把他们领进了屋。
    ——
    陈阳赶在太阳落山前终于到了家,远远的,他就看到陈福香托腮蹲在门口。
    “怎么蹲在这儿?腿不酸吗?”他大步上前,拉起了陈福香。
    陈福香笑着说:“我等哥哥啊。”
    “走了,回家哥哥给你做好吃的。”陈阳捏了捏她的滑嫩的小脸,心里感叹,福香的皮肤好像更嫩了,软绵绵的,捏着真舒服。
    陈福香不高兴地打开他的手:“哥哥不要捏我的脸啦,人家又不是小孩子。”
    “好,哥哥下次不捏了。”陈阳很好说话。
    陈福香撇了撇嘴:“你每次都这么说。”但下次还是照犯无误。
    陈阳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转移话题:“看,哥哥给你买了什么。”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红头绳:“县城的姑娘很多都扎这种头绳,福香这么白,扎红头绳肯定比她们更好看。”
    陈福香拿着红头绳,也很喜欢,不过嘴上却说:“哥哥你又乱花钱了。”
    陈阳揉了揉她的头:“今天是福香生日,不算乱花钱。哥哥还给你买了水果糖,来,拿着。”
    他献宝一般,把口袋里的十几颗糖果全掏了出来,五颜六色的。
    陈福香果然很喜欢:“哇,好漂亮。”
    “你喜欢就好,你先吃糖吧,哥哥去做饭。”陈阳弯腰洗手。
    陈福香把糖和红头绳收了起来:“不用,饭已经做好了,我去盛饭,哥哥你去桌子边等着。”
    等陈阳洗干净手进屋,发现桌上确实做好了饭,土豆红烧野鸡,满满一大盆。
    “你又上山了?”陈阳问。
    陈福香指了指栗子:“是栗子今天一大早带回来的啦。”
    陈阳惊叹:“哇,咱们栗子也知道要给福香过生日了啊,看来下次要给栗子也准备一份礼物。”
    “吱吱……”栗子啃着烤土豆,叫了两声,似乎在应和陈阳的话。
    兄妹俩拿起筷子,边吃饭边聊天,聊着聊着不可避免地说到岑卫东。
    “哥哥,人你们接回了吗?是去房爷爷家看病的吗?”陈福香好奇地问。
    陈阳点头:“接到了,元彬把他送去房爷爷家了。”
    村子里难得来外人,陈福香偏着头:“他得了什么病啊?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什么样的人?陈阳还真说不清楚。刚见面那会儿,他觉得岑卫东是个俊朗、和气、好相处的青年。可在国营饭店外那惊鸿一瞥,他又觉得这个人似乎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好相处。
    不过,管他是什么样的人,反正人已经送到了,以后也跟他们没关系。
    陈阳不在意地说:“就那样呗,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跟咱们长得一样。至于他生了什么病,我还真没看出来。”
    岑卫东走路说话看起来都很健康,行李一路都是他自己拎的,实在是不像个病号。
    “哎呀,算了,不说他了,跟咱们没什么关系。”陈阳不想聊岑卫东,转移了话题,“我今天不在家,福香你都做了些什么?”
    陈福香掰着指头给他算:“上午去上学,下午他们搞活动,我听哥哥的,没参加,中午就回来了。做完作业,下午把咱们家地里的草给拔了,挖了些土豆,哦,对了,哥哥,挖了土豆的地可以种菜了,咱们是种黄瓜、青椒、苦瓜还是豆角呢?”
    “福香想吃什么咱们就种什么。”陈阳不挑食,什么菜他都吃。
    陈福香对了对手指,嘿嘿直笑:“真的吗?那哥哥,我想种西瓜可以吗?”
    “西瓜?福香想种西瓜?”陈阳诧异。他们这边主要产粮食,肚子都填不饱,谁有闲心种西瓜这种不挡饱又不能放的东西。
    陈福香点头:“对啊,我就想种两株西瓜,咱们自己家吃。等夏天天热的时候,咱们把西瓜放进井里,晚上拿出来切开,又甜又凉爽,特别好吃。”
    听起来好像不错,更何况这是妹妹的愿望,陈阳没有犹豫:“行,回头我看看谁家种了西瓜,有多的就要两株西瓜苗回来。”
    “哥哥最好了,哥哥吃肉。”陈福香赶紧给他夹了一只鸡腿。
    陈阳把另一只鸡腿夹到她碗里:“给你种西瓜就是好哥哥,不给种就是坏哥哥,对吧?”
    “哪有,哥哥肯定会给我种的啦。”陈福香昂起小脸,信心满满地说。
    陈阳笑了:“你还真是吃定了我。”
    他还真拒绝不了妹妹的这点小要求。
    ——
    对比陈家的欢乐,房老爷子这里的气氛就有些沉闷了。
    房老爷子详细地给岑卫东检查了一遍身体,缓缓坐下,脸上的褶子压得更深了,两道白眉往眉心紧蹙。
    看他这神情,岑卫东就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大乐观。
    这样的结果在他的预料中,毕竟军医院最好的医生都拿他的伤没有折。他之所以千里迢迢来榆树村,也不过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试试罢了。这样的结果也谈不上有多失望。
    “老爷子,我的身体到底什么情况,你但说无妨,我都能接受。”岑卫东平静地说。
    房老爷子抽回了按在岑卫东手腕上的手,掀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这个年轻人嘴上说着无所谓,但眼底的不甘太浓太明显了,这种眼神,过去二三十年,他见过太多太多了。
    长叹了口气,房老爷子实话实说:“你被炸弹波及,身上多处弹片,虽然绝大部分都取了出来,但对身体的软组织和神经组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些伤害很多是不可逆的。只要你不进行剧烈的运动,好好保养,伤势会慢慢恢复,以后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对日常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这个结果,岑卫东一点都不意外。以前给他检查治疗的医生也这么说。
    可他不甘心,他十几岁就入伍,现在才二十几岁,就要脱下身上的绿军装,告别部队,告别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志,他舍不得。
    所以才会在听说大丘县有个处理弹伤很厉害的老医生,立即赶了过来。但现在看来,这一趟恐怕又是白跑了。
    “谢谢老爷子,今天很晚了,我恐怕要叨扰一晚上。”岑卫东平静地说。
    房老爷子瞥了他一记:“急什么,很难,又不是完全没希望。”
    岑卫东脸上的平静被打破,急切地看着房老爷子:“您,您说我的伤能治?”
    房老爷子看着他:“希望不大,不过如果你不嫌浪费时间,我可以试试。但我不保证能把你的伤治好,你好好想想吧,能接受就留下,不能就回去。”
    说出这番话,房老爷子也是很犹豫。因为他心里也没多少把握,这样给病人希望,最后又让病人失望,太让人遭罪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别给人希望。
    岑卫东却笑了,不是面对陈元彬和陈阳时那种应付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不用想,老爷子,但凡有一线希望我都想试试。哪怕最后不行,我也不会怨你的。”
    “那你做好治不好的心理准备。”房老爷子不客气地说,“今晚就在我家挤一挤吧,我家人多,明天你自己找个地方住。”
    他们家确实人多,一家老小加起来有11口人,住不开。
    不过这不是主要原因。房老爷子之所以赶岑卫东去别人家住,是想让他跟村子里的人多接触,看看农民有多苦,尤其是那些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孤儿寡母,一年忙到头,分的粮食都不够填肚子。现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日子,顿顿都是野菜,甚至还掺着米糠吃。
    见多了别人的苦痛,他就不会沉湎于自己的伤势里了。如果治不好,他也许也能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不至于走极端。
    人这一辈子嘛,幸还是不幸,都是比较出来的。
    岑卫东很痛快地答应了:“好的,今晚就叨扰了。”
    岑卫东在房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去找四队的队长,问他能不能帮忙安排个住处。
    四队队长犯难了。
    四队有三十多户,两百来个人,大家的住房都很紧张,有三户家里倒是有空房子,但这三户人家都不合适。因为一户是个年轻寡妇带着两个孩子,岑卫东一个大小伙子住过去瓜田李下的,不合适,还有一户家里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一门心思想嫁知青,要是看到岑卫东这个帅气的小伙子,保不准闹出什么事来,也不妥。最后一户是个二流子,家里乱得像狗窝,都不知道几年没打扫了,地上堆了巴掌厚的一层垃圾,连块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房子也破破烂烂的,自打他爹妈过世后就没修过,一到夏天天上下大雨,他家里就下小雨,这怎么住人?
    四队队长正头痛,忽然看到陈向上背着竹篓拿着镰刀过来。
    他眼睛一亮,给陈向上招手:“向上,割猪草呢?”
    陈向上年纪下,四奶奶舍不得他下地干重活,队里就给他安排了割猪草的活儿,一天割够队里六头猪吃的猪草,给六个工分。
    “明江叔,你叫我啥事?”陈向上背着背篓过去问道,眼睛还悄悄瞅了岑卫东几眼。
    四队队长笑着说:“你奶奶在家吧?我们过去找你奶奶说点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