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恐怖灵异 > 嫌疑人有47条染色体 > 遗书

底色 字色 字号

遗书

    一口气说完, 徐秘书不禁松了口气, 他扭头看了一眼陈权, 陈权没说话,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案情分析会开完之后, 村庄四处马上响起了急促的警笛声。专案组附近的一个帐篷突然被拉开了一个小口,颜以冬从里面钻了出来。
    她在帐篷口站直了身体,发现停在道路两侧的警车竟然大部分都被开走了, 这时江昭阳正好从指挥中心出来, 后面还跟着徐秘书和几个神色紧张的刑警。
    “江队……”她远远地喊道,然后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问:“发生什么事了?”
    江昭阳朝徐秘书招了招手,示意他先走, 然后他回过头,把颜以冬落到胸口的外套拉链往上拉了拉,表情轻松地一笑, “没什么,发现了一个新线索,可能对武队的案子有帮助。”
    “那你们这么着急干嘛去?”她用手指了指徐秘书的背影,总觉得这群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身上那股凝固的紧张不同寻常。
    江昭阳把手放下, 也不瞒她,“我们是准备去地下溶洞。”
    “溶洞?”颜以冬的肩膀猛地抽·搐了一下, “去那干吗?”
    “刚才接到考古队的报告, 说是在地下溶洞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个日记本, 还有一些绳索之类的东西, 觉得很奇怪,想让我们过去看看。”
    “哦。”颜以冬轻轻地吁了口气,“我以为又死人了……”
    江昭阳把手放在她的头顶,轻轻揉了揉她额前的发丝,“别胡思乱想了,好好休息吧,案情等我回来再跟你说。”
    那只放在头顶温热的手掌,让颜以冬随着气温凉下去的心猛地一热,她轻轻地“嗯”了一声,乖巧地站在原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越跑越远。
    ·
    在古寺的墓道入口前,为了以防万一,一行人全部换上了气密性防化服。
    沿着墓道下行后,江昭阳看到同样穿着白色防化服的考古队员们正在大佛旁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在走进一处被白石灰之类的驱蚁物品画成的圆圈后,江昭阳看了看一旁的“安全”标示,不禁打开了防护服的头罩,问:
    “这里的蚂蚁还没处理掉?”
    “不是,优先处理的就是这里。也是为了以防万一,队长要求进来的人都要这么穿戴。”带他们下来的一个考古队员回头解释道。
    徐秘书也打开了头罩,指了指头顶大佛安放在膝盖上的那只巨手,出声道:
    “江队,毛桃藏身的地方前不久我们找到了,就在那。”
    江昭阳面色一僵,“它倒真把自己当佛了。”
    “要不……咱们上去看看?”
    江昭阳没有马上回答,他目测了一下地面到菩萨手掌的距离,怎么也有几十米高,不禁皱了皱眉,“那上面有什么发现没有?”
    考古队员低头想了想,“也没什么,就是一些树枝树叶什么的。”
    “一个猩猩睡觉的地方,也就那样了。”徐秘书附和道。
    江昭阳看了看从巨佛上垂下来的各种颜色的安全绳,最后摇了摇头,“算了,还是先去看日记吧。”
    刚走了两步,他突然停下问:“等一下,那上面有发现闹钟吗?”
    “闹钟?”考古队员回过头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随后果断地摇了摇头。
    “尺八呢?”
    毕竟是搞考古的,看他表情,江昭阳觉得他一定知道尺八是什么东西,不过很快那个考古队员再次果断地摇了摇头,“也没发现尺八。”
    江昭阳表情遗憾地一笑,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带路。
    “江队,你刚才问起闹钟,难道觉得佛手坪的系列案件也跟那四起案件有关系?”
    江昭阳停下看了徐秘书一眼,“武队长都被杀了,你难道觉得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徐秘书尴尬地一笑,“也不是。原来大家肯定都没想到一个闹钟竟然会跟佛手坪系列案有关系,不过现在所有线索都绞在了一起,一切就不好说了。”
    江昭阳脚步一停,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又什么也没说,只是继续低头赶起路来。
    “江队,大家尤其好奇的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连环杀手,他的犯罪动机到底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徐秘书突然挑明了问。
    “你真想知道我的看法?”江昭阳头也不回地问。
    “江队是案件的第一参与人,对案件林林总总的线索最是了解,我觉得您的看法比任何人都可信。”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这马屁拍得华美不俗,不仅环保无味,而且颇有些实事求是的情调。
    江昭阳不禁放慢了脚步,一边远远跟随在考古队员身后,一边同徐秘书交流了自己对刚刚并案的四起案件的看法:
    “第一起孕妇案和第四起公园案的犯罪手法相同,都是先尾随,然后找寻时机下手,但在第二起武队长的案子上,他却是教唆、控制他人开枪杀人,而在第三起案子里,他又变了,陈海鑫是被他推下去的,还是失足跌落的目前我们还不能定论,不过很明显这案子跟他也有关,但这次他既不是尾随,也不是教唆,很明显他是属于临时起意。
    并且,这个凶手跟一般的连环杀手有所不同。
    一般的连环杀手的作案动机大多跟性有关,死者也多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女性,而在这四起案件里,却只有第一起案件的受害者是女性,并且是异常脆弱的孕妇,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第一起案件的案发现场在受害者家里。
    虽然第一受害者属于低风险人群,但是他选择的作案地点却是高风险的地点,所以这四起案不是犯罪升级。从一开始,他的犯罪等级,他的反侦查意识和他的心理素质,都是非常高的,这个人,我们很难对付!”
    随着江昭阳的分析,徐秘书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在江昭阳说完之后,他肯定地点了点头,“罪犯的心理画像应该很快就出来了,这次部里的意见也异常统一,没有把他简单定义为变·态连环杀手,而更倾向于他是一个具有狂欢性质的高智商连环杀手。”
    “具有狂欢性质的……”江昭阳不禁回想起以前学过的狂欢型连环杀手的几点特征来,随即向徐秘书确认道:“也就是说部里的专家倾向于认为这是无差别杀人,凶手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没错,他们在进行最后的画像整合,希望能讨论出一些别的有用的东西来。”
    ·
    沿着溶洞的一条小路往前走了没多久,负责引路的考古队员就停了下来,用手指了指侧面一处不太高的石崖,“日记就是在那上面发现的,为了不破坏现场,我们什么都没动,直接给你们打了电话。”
    徐秘书向他道谢后,马上招了招手,后面跟着的刑警瞬间架起了梯子,技侦先上去进行了初步勘察,拍照提取了部分证物。
    几分钟后,他朝下面招了招手,江昭阳和徐秘书才跟着爬了上去。
    那是一处孤立的石台,像是钟乳石坠落形成的,面积不大,但站五六个人应该不成问题,上面遗留的物品也很少,一个破破烂烂的日记本,一个空的塑料桶,还有一堆被撕成条状的没有燃尽的衣服。
    虽然东西不多,不过也足够让考古队感到奇怪了。
    因为他们在工作中经常面对的是各种盗洞,各式洛阳铲,以及各种没来及打包的方便食品,像这种遗留塑料桶和日记本的现场,还真是少之又少。
    江昭阳也不废话,蹲在地上对那堆被撕得一缕一缕的衣服沉思了一会,随后接过技侦递过来的手套戴在了手上,轻轻翻开了那本日记的扉页。
    日记很薄,里面纸张的印刷也粗糙得很,就算是放在多年以前,也是属于最便宜的那类日记本。
    不光日记本差劲,就连里面用油笔记录的字体也潦草得很,简直就像得了张旭真传的狂草一样。
    不过江昭阳却在明亮的勘察灯下看得极其认真,遇到有些潦草得过分,实在看不太懂的关键字,他还会停下来,用手在虚空中认真地写上两遍,直到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之后才会继续读下去。
    等他完整地读过了日记,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他最后表情轻松地一笑,突然合上了日记本。
    徐秘书虽然在旁边也跟着读了个大概,不过终究没他读得仔细。
    “江队,怎么样?”他问。
    江昭阳把日记本交给了技侦,看他小心封存在物证袋之后,才转过身回答道:
    “还记得我原来想让你们公安部帮忙找一个关键证人吗,他的名字叫秦朗,现在看来……已经不用找了。”
    徐秘书的肩膀微微一颤,马上明白了过来,“你是说……这是秦朗写的日记?”
    “嗯。”江昭阳点了点头,“其实也不能叫日记吧,正确说来,应该叫遗书。”
    “遗书?”旁边的几位刑警被吓了一跳。
    “是啊,是遗书没错。”江昭阳微微叹了口气,语气间暗含·着一丝惋惜,“因为这本日记是在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写的,可不是遗书嘛!”
    又说:
    “事实也证明,在他写下这些字后没过多久,他就真的死了,甚至连骨头都没留下。”
    周围的刑警和考古队员又被吓了一跳,这种人死之后连骨头也留不下的现场并不是随处可见。
    “难道是被蚂蚁吃了?”徐秘书还算冷静,很快分析出了秦朗的死因。
    在看到江昭阳点头后,他又紧跟着说:“那现在要找他的遗骨,看来只能让法·医去掘蚂蚁洞了。”
    “我觉得没必要收集全,找几根能测出来dna的就好了。”江昭阳淡淡地说道。
    “另外,这封遗书也并没有解开很多疑惑,不过却证实了我原来的许多猜想。我前段时间在伊春执行公务时差点被人用狙击枪弄死,这事蔺局应该跟你们通过气了吧?”
    “听蔺局提过这事,怎么,跟这遗书有关系?”
    “不,没什么关系。不过这遗书跟东北关系密切,秦朗在里面记录了他在东北的一些经历,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他附近林区的护林员突然死亡开始的。
    这个秦朗,也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听人说起附近的护林员临死之前,像发了疯一样用头撞树,觉得很不寻常,再加上护林人的生活枯燥乏味,所以他偷偷去了那个护林员的死亡现场。
    在那里,他恰好看到了他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一幕——几头在不远处寻找食物的野猪突然间发狂了,它们在林子里横冲直撞,几个小时之后,又被一群蚂蚁吃得精光。”
    “有这事?”所有的刑警,包括徐秘书都听得两眼发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