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清明上河图密码5 > 第7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0节

    过了两个多月,姜勿打问到一事,说那王豪刚刚病故,临死之前,写好契书,将那块龙颈田白送给了杨戬。
    杜骋听了,不由得笑叹一声。看来李彦也并未做成此事,反倒让杨戬白得了一块上田。
    此事过去大半年,他几乎已经忘记。到了今年正月底,李彦又来寻他,并没有拿什么珍物让他相看,面色也极焦忧。
    “你拿那田契来引逗我,如今出了人命官司,更触惹了阴祟。此事若牵扯起来,你万万要在太尉面前替我舒解。另外,我如今不能贸然行走,你得替我寻见相绝陆青,约个隐秘所在,叫他替我相看相看,能否避过这祸祟。”
    杜骋听了大惊,忙问详情。李彦却不肯道明,只让他一定约请到陆青。
    杜骋从未见李彦如此焦慌过,祸事恐怕不小。他也慌了起来,心想:自己再不能牵惹进去,连姜勿也得避开此事。忙叫人唤了丁鹿来,命他去约请陆青,想到潘楼离皇城最近,便将会面之地定在了那里。
    到了第三天,他换了身便装,来到潘楼,上了三楼,李彦已坐在望春阁里等候,神色依旧有些焦慌不安。半晌,陆青才来。李彦叫他在门外等候,关起门,不知和陆青说了些什么。陆青出来后,他陪着下了楼,来到街口,他忍不住向陆青请教。
    陆青略略注视他片刻,而后说:“久安生忧,卦属既济。平地来风,静水微澜。顺中乍逆,欲安难安。往而不归,难测其极……”他越发慌起来,陆青便教了他解祟之法,让他差一个亲信之人,清明近午去东水门外对一顶轿子念句话,他听了那话,顿时一怔:
    “发心之处即归处,一念寒生万里冰。”
    第六章 未济
    其进锐者,其退速。
    始虽勇于济,不能继续而终之,无所往而利也。
    ——程颐《伊川易传》
    李彦一急便会咬牙,上下牙不住狠力叩响抵死,像是在咬一块顽筋。
    他这咬牙习性自幼便有。他家原是冀州乡里五等下户,只有十来亩田,上头已有两个哥哥,再多便无力养活。他娘却接着生下个女儿,女儿更难养活,养大了也是别家人,因而诞下来才哭了两声,便狠心溺死在盆子里。过了两年,又生出他,又得溺死,他爹终于没能狠下心,恨骂着留下了他。
    从两岁多得自家吃饭起,他便得尽力去和两个哥哥抢食,可哪里抢得过?略好些的吃食,才瞅见,还未伸出匙儿,便已进了两个哥哥嘴里。爹娘也忙着自家抢,哪里顾得上他?因而每回吃饭他都不肯坐,抓着匙儿,伸出手,睁大眼睛候在桌边。他娘才将菜碟摆到桌上,他立即去满满舀一大匙,倒进自己粥饭碗里,紧忙又去抢舀,连抢三匙,才肯住手。若再多抢,不但爹娘要骂,两个哥哥也饶不过他。
    其实那时哪里有甚菜肴,常年不过一些酱菜盐豉,再配些自种的菜蔬,逢到年节才见些荤腥,因而肚里一年到头常常饥馋,见着能进嘴的,抓来就咬。连衣角、蚕茧、木棍、门框、桌角都忍不住去咬,从里头咂出些咸辛滋味。实在寻不见可咬的,便叩着牙齿空咬。空咬时,心里念着肉,各般烧煮腌腊的肉,若念得入神,竟真能咬出油荤香气。
    等进到宫里,其他孩童都在哭,他却在笑。虽断了根、挨了痛,可再不必愁吃。那时他想,这世上哪有大过吃的?后来,等顿顿都能饱足,习以为常时,他才发觉,这世间有更大的饥馋,如钱财,如权势。
    他自小抢饭练得的本事,在这宫里竟有了大用场。那些内侍,高阶的如同爹娘,中阶的如同哥哥,个个都不能触惹,而他早已熟习如何避怒讨欢,去争得自家那三匙好菜。唯一不同者,当年在家中,底下只有他一个,而这宫中,与他一般者上百成千,人人在与他争抢,因而,下手不但要快,更得狠。他性分中却缺了这狠字。
    起先他只尽力窥探上司喜好,极力寻机讨好,却忘了身边那些同辈。得了赏,也不知遮掩,反倒四处炫耀,结果招来同辈嫉恨,或使绊,或毁谤,甚而一起寻过围攻他。他挨了几回打、受过几次陷后,才渐渐醒悟。
    有回三个小黄门将他逼在屋角,挥拳动脚殴打他。他被打得站不起身,满头满身都是伤。情急之下,他奋力抓过桌上一只瓷碗,朝墙上狠力一磕,磕出一片半月碎瓷。他尖叫着挥动那瓷片,发了疯一般还击,将那三人连割几道口子,吓得他们全都逃走。连几个假意劝架,实则趁机踢打他的,也一起哄散。从此他得了个“李碗片”的名号,那些小黄门再也不敢欺辱他,他也才领会到狠的好。
    不过李彦轻易不发狠,只尽力求自保,能藏则藏,能绕则绕,实在躲不过,才拼力发狠。有了这狠打底,更难有人与他对敌、争抢。他十一岁进宫,今年整三十年,三年一阶,飞速升进,如今已升到第一阶供奉官之位。
    到了这地位,内外各般银钱水般涌来。李彦仿效梁师成,于宫外置买了一座大宅第,内外绘饰一新,填满名器重宝。去民间物色到一位行貌端美女子,聘娶为妻,又四处搜寻,广畜了一班姬妾。虽行不得男女之事,却不能失了成家立业之富贵气象。一样物件,他若喜爱,便得多加购置。如一双鞋子花样好,便得照着再绣制十双,却只穿那一双,其他的全都存藏起来。连宅第,他也接连在京中置买了十余处。这般,他心里头才安实。
    即便如此,略有空闲,他坐在那里,忍不住便要咬牙叩齿。
    太祖开国以来,惩于前代宦官之祸,极力抑制内臣权限人数,更严禁内臣与外臣交通、参权议政。李彦虽已升到第一阶,与朝官相比,官品却只是从八品。再向上升,便得经由吏部,于宫外差遣。幸而当今这位官家最亲重内官,立功者特赐各类宫使、节度使之职,便能升至五品,如梁师成曾被加封神霄宫使,童贯曾被加封景福殿使,杨戬曾被加封彰化军节度使。三人如今更是位列三公,超于一品。
    李彦瞅望着这三人,心中饥馋一如儿时。
    梁师成、童贯两人根基深固,名望高重,他不敢觊觎,杨戬却似可一图。杨戬先以善营造得官家器重,几年前,又瞅准官家风流之性,首创期门行幸之事,诱动官家微服出行,去与李师师、赵元奴等京中名妓私会,因此才越发得宠。
    杨戬所行这些,李彦全都精通,因此他心中对杨戬既羡又妒。他见杨戬势头隐隐胜过梁师成,梁师成也已露出疑忌之色,心想:若欲再上层楼,须得借助梁师成之力,将杨戬铲倒。只是杨戬一生行事从容周密,李彦窥探许久,都未寻见缝隙,为此,他焦得不住咬牙。
    杜骋无意间说出杨戬旧田契一事,李彦迅即便发觉此乃难逢之机。之前李彦便已耳闻,杨戬命人卜寻一片墓田,似乎始终未有中意的。那旧田契上的田地是杨戬家中故田,杨戬恐怕难免动心。
    李彦立即命人前去襄邑县打探,果然如他所料,杨戬已差人去买此田。李彦手下更打问到一桩旧事,杨戬家当年曾是襄邑富户,却由于买了那块田,迅即败落。
    那块田原主姓陆,将那田折价卖给杨戬父亲。杨戬父亲一时筹不出那许多钱,却又舍不得弃了这块上田。那时正是神宗熙宁年间,各州县推行青苗法,向民间贷钱,只还二分利。杨戬父亲便向县衙贷了四千贯,买下那块田后,却发觉,那田已卖过一道,一田二主。杨戬父亲忙去县衙告状,县里追寻原田主,那姓陆的已举家逃走,不见踪影。杨戬父亲因是第二道买主,那田只能断给头道买主。
    李彦听后,不由得大笑起来。这田风水如此之好,杨戬父亲又买而未得、惨遭败家,杨戬自然要夺回来。他若是强夺,便留下个罪柄,正好拿来报给梁师成。有了罪柄在手,梁师成才好秉公依法、大明大道惩治杨戬。
    不过,李彦旋即想到,以杨戬之势位,根本无须用强,如今那田主恐怕便会主动出让,如此一来,便难办了。
    李彦再坐不住,借着外出寻买艮岳营造木料之机,带了数十个随从,驾了十辆宫车,浩荡赶往襄邑县皇阁村。他去时,那田主王豪正巧经商回来,见到宫中车驾,慌忙出来恭迎。李彦知道王豪乃三槐王家正脉子孙,如今又家业宏富,轻易降服不下,便没有下车,只叫侍者掀开车帘,唤王豪到车前听令。王豪急忙走到车辕边,躬身叩拜。
    李彦拿出威势,冷起面孔:“听说你那块龙颈田要卖给他人?”
    “宫中杨太傅前几日曾差人来说,欲买这块田。”
    “你要卖给他?”
    “杨太傅既然相中这块田,小民哪敢不从?”
    “不成!”李彦怒喝一声,“梁太尉特地命我来吩咐你,这块田留着,不许卖。”
    王豪听后,猛地抬眼,眼里尽是惊疑慌惧。李彦知道话语奏效,一句已足,便叫侍从放下车帘,起驾回去。到了襄邑县,留了两个手下在襄邑查探,自己回到宫里,咬着牙焦急等候回音。
    过了十来天,那两个手下赶回京城来禀报,王豪竟将那块田白送给杨戬,而自己也随即病故。
    李彦听了,牙关咬得咯吱吱响,半晌才问:“王豪得了何病?”
    “据说是痢疾。”
    李彦再说不出话,心里却迅即明白:王豪恐怕是自尽。
    梁师成、杨戬,得罪任一个,即便是宰相王黼,都难善终,何况王豪这一介乡户?王豪将田献给杨戬,而后装作生病,服毒自尽,好免去梁师成追逼,以保住那独子王小槐性命。
    李彦气恨至极,却毫无办法,只能丢下此事,再寻他途。
    然而,杨戬似乎有所觉察,行事越发谨慎。李彦窥探了大半年,始终毫无缝隙可钻。他正在焦躁,有天出宫,经过登闻院时,见院前一群人跪地哭嚷,看衣着尽是乡里农人。登闻院正是为士民投书喊冤而设,那院前却有十几个吏人弓手挥杆执棒,喝骂驱逐那些农人。李彦坐在轿子里,侧耳听了两句,那些人似乎是为“括田令”而来,家中田产尽都被括为了公田。
    李彦猛然笑起来:这不是提灯找灯?杨戬正是凭“括田令”而一步登天,那“括田令”所依之法,是查寻历年旧田契,田契若来路有疑,便可括走。杨戬那块田当年卖了两道,不正是大弊误?他创设“括田令”,便用这“括田令”返括回他,叫他自家设钩自家吞,哈哈!
    他忙命轿夫转回宫里,可到了宫里,才下轿,一个手下忽然来报知一事,说拱州知府要荐举王小槐面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