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18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5节

    搬家以后,家里的柯基跟猫会面了……就有种迷之修罗场的感觉。
    吃早饭的时候,柯基习惯性趴我脚底,猫就远远望着,我啃油条啃了一半总感觉有点尴尬……
    昨晚猫粮没送过来,就舀了一小碗狗粮,主子很给面子啃了两口。
    今天快递到了,把猫粮装好,结果柯基遛弯回来闻着味了,风卷残云把一碗全舔干净了=-=
    这小公举平时吃狗粮都纡尊降贵的很……不拌酸奶不哄几句绝对不吃的……
    嘛,很期待看见这两只互啃互挠的场面(?)
    第122章
    大概是知道皇帝贪凉的缘故, 如今冬末未过,殿内还供着银炉, 雪泡梅花酒就已经供了上来——这原是夏季的特供。
    虞璁就好这一口, 在暖和的屋子里喝点冰的, 半眯着眸子翻翻公文,再找两个大臣问问政务, 一天就嗖地过去了。
    陆炳着手安排南巡的路线和相关的事情,另一头发改委还一堆案子没有批, 哪怕是休息日也抱着厚厚的卷宗来了乾清殿,同陛下研究下该如何定夺。
    “嗯……这个可以交给徐阶去看,”虞璁同他坐在软毯上,倚着矮桌翻看了半晌:“这个案子是……咦, 你写的?”
    陆炳点了点头, 没有表露多余的情绪。
    虞璁抬起眸子来,仔细开始看其中的大意。
    “你的想法是,转换终身的奴隶制度, 而改换为新的计年制?”
    他望向陆炳,发现对方眼神里难得有些忐忑。
    “这个主意倒是有意思。”皇帝噗嗤一笑,挑眉道:“你若是有意把那些包身卖身的奴隶都放出来, 可知道有多少人想掀了这皇城?”
    “正因如此,才捆绑出两大改革。”陆炳示意他看向第五页的详细内容, 低头解释道:“农商二业如今都要给予开发和试验区,信局也在投放建设和网络的布置。”
    “微臣的意思是……直接用陛下曾经对待蒙古人的法子,给开发和试验区名额限制, 比如一开始只予以万人名额,而想要得到这名额,就得把家仆的关系,从终身转为包年。”
    虞璁点了点头,露出赞许之色:“做此为何?”
    “劳力。”
    医院,交通网,信网,新的河道,还有种种地方……
    现在想要推动从京城到各省的建设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陆炳虽然不清楚那些现代概念,可毕竟跟着虞璁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该懂的不懂的全都明白了。
    他本身就比虞璁年纪小,这时候也心思格外活络。
    ——每个大的世家都会养不计其数的家奴,而皇宫里更是如此。
    能够把这些尸位素餐吃干饭的弄出来,让他们参与农业和商业的建设,或者干脆来为朝廷修路疏浚河道,都可以减轻每个城市的压力。
    “想法不错,这里和这里都缺乏良好的填补和承接,再拿回去改改。”虞璁熟门熟路的圈画了几处,示意他看明白了:“这是……你第一次递折子给我?”
    单纯只说政务的话,还真是第一次。
    陆炳按下心里的赧然,又点了点头。
    虞璁又低头一笑,伸手掐了掐他的脸:“还这么绷着,过来亲我一口。”
    陆炳略犹豫了下,还是倾身上前,浅浅的吻了下他的唇。
    虞璁蹭了蹭他的脸,笑道:“我家陆大夫越来越厉害了。”
    虞鹤这次又要准备监国的事情,也忙得一个头比两个头大。
    皇帝一抽身,上下官场和文武官员的监视自然要加强,还得留着神挑一批精锐护驾,把那四个贵人给保护好。
    不对,陆炳应该不用谁保护……
    虞鹤写折子写到快要睡着,都没意识到鼻尖上沾了墨汁。
    严世藩坐在他身侧翻着书,自来熟的把他往怀里一揽,后者本来就连轴转了两天,很没出息的就迷糊着睡着了。
    东殿静悄悄的,只有炉火的噼啪之声。
    这时候虞璁和陆炳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过来,刚好就瞥见虞鹤歪倒在严世藩怀里睡的酣沉。
    严世藩看见皇上的时候愣了下,露出无奈的笑容。
    虞璁示意他不必起身行礼,只上下打量了他们两一眼,冷哼了一声就拉着陆炳走了。
    陆斌倒是愣了下,完全没看明白这两人是不是也断了袖。
    按照朱载壡的建议,京城内外都要建立小的诊所,这事已经交给了太医院承办,选址都基本订好了。
    君臣二人商量了一下,又把两个皇子给接了出来。
    老大老三对政治不太敏感,也没有必要非拧着他们往这个方向带,但是老二老四相对而言敏锐又多智,带着孩子们出去转转也可以方便开阔思路。
    虞璁牵了朱载圳,见他不声不响的,只笑着问道:“又没睡够?”
    “睡好了,”朱载圳抬头道:“父皇,孩子在想,这宫中……有多少个嬷嬷和公公啊。”
    虞璁脚步一定,淡淡道:“怎么突然问这个?”
    朱载壡侧眸看了眼弟弟,没有接茬。
    “之前在京城逛的时候,有听说招工署那边几乎有钱无人,”朱载圳想了想道:“听说是大学、公园、医院什么的都在建,城墙也要重建,现在哪儿都人不够。”
    虽然因为政策的关系,大量的商人涌入京城,但京畿一带的百姓都回去种田了,能够参与工程的人其实很有限。
    招工署被锦衣卫监管着最低工资,待遇也相对而言比较人道,可目前京城要修建的东西实在太多,虽然能够把军队调遣去修筑新城的城墙,也还有一部分的空缺。
    “所以……你想到了宫里的人?”虞璁哭笑不得道:“就不怕以后没人伺候你更衣用膳了?”
    朱载圳抬起头来,摇了摇头道:“够的。”
    他掰着手指,声音软糯道:“之前听苏公公说,这宫里有接近两万人呢。”
    这话一出,虞璁也愣了。
    两万人?
    光太监宫女加起来就两万人?
    不至于吧?
    “朕知道了,”他看了眼陆炳道:“如果确实有很多闲置的,可以都放出宫的。”
    “父皇,”朱载壡任由陆炳牵着自己,走的慢悠悠的:“如果他们不愿意出去呢?”
    “以后这宫里上下的名额,都要定一下了,”虞璁揉了揉额角道:“不是愿意和不愿意的事情……而是说,不能随随便便的就放这么多人进来。”
    男人想入宫混混,只能阉了当太监。
    但是一万人的男性进来当太监,就等于京城少了净一万余的劳动力。
    更不用谈滋生的生育问题。
    他们四人坐了马车,在修建中的中央公园旁停了下来。
    小孩子都喜欢大自然,哪怕这园子里连小路都没有铺上石子,也已经可以让他们露出欢喜的神情。
    整个中央公园是徐渭联合工部的人一起设计的。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在这方面颇有天赋,甚至可以说一点就通。
    无论景观的分布,还是未来鸟瞰的模样,都自带帝都的恢弘与大气。
    “徐哥哥!”
    远处徐渭正抱着图纸,在跟工部右侍郎交接园中海子的引水问题。
    他转过身来见到两个皇子,愣了一下,条件反射地找皇帝在哪里。
    “不必多礼。”虞璁笑道:“今日过来看看而已——进展如何?”
    “这公园估计夏末就可以完工,等运营顺畅了,就可以让百姓们进来看秋海棠,赏赏桂子了。”徐渭笑道:“听胡兄说,陛下也看了微臣的画?”
    “有空给佩奇画个像,就挂在正殿里。”虞璁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哟呵了一声:“长高了呀。”
    “这中央公园山水花鸟具有,微臣思索了下,可以建曲水流觞之所四处,官宦们可以聚在某个特定的花圃里雅谈,免得去旁人的府中招惹些非议,”徐渭展开了画卷,给他看自己的设计:“而这里,可以建高台水榭一处……用作月旦评。”
    “月旦评?”虞璁自然能接梗,只思索道:“不是已经有寻仙考了么?”
    月旦评是东汉末年的特色文艺活动,类似于《中国好诗词》、《中国好字画》之类的公共活动。
    “寻仙考是为了功名,”徐渭笑道:“微臣是觉得,这里风月甚好,若是能引些雅士前来做对赋诗,又或者画些丹青,也是很好的。”
    “此事交给你来办,”虞璁点头道:“朕放心。”
    四月出巡南下,年前折返回京,无论守军还是守臣,都有值得信赖的人。
    皇帝抬起头来,在风中回身望向陆炳,却瞥见他正在逗弄一只狸花小猫。
    那猫儿估计是跟母亲走散了,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陆将军平日里面冷声平,此刻竟露出温柔的神色,像是想要把它抱回去。
    朱载圳蹲在旁边,也小心的摸了摸那毛绒绒的小脑袋。
    “很喜欢吗?”虞璁好奇道:“抱回去养着呗?”
    “公务操劳,”陆炳恋恋不舍的抽回手:“不便再养只狸奴了。”
    “没事啊,”小皇帝笑道:“也算是给圳儿他们再添个玩伴了。”
    “真的可以么?”他抬起头来,露出几分孩子般的神情。
    “嗯。”虞璁若有所思的眯眼道:“就叫它饼饼好了。”
    第123章
    饼饼还是一只小奶猫。
    以至于还要给它喂一勺勺温热的牛乳, 才能让它颤巍巍的活下去。
    小家伙们自从发现西殿里多了这么个小毛团了之后,做功课都积极了许多, 一个个压低声音说话, 如同在一起照顾一个小婴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