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2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节

    前天才吃了鸭子,今儿再带回去,恐怕皇上会腻得慌。
    “不了。”
    可哪天出城时如果不带点什么,又好像两手空空的颇不合适。
    陆大人眼睛一瞟,突然看见了对街卖冰糖葫芦的。
    黄锦在侧殿正打着瞌睡,听到脚步声时猛地醒了过来,见是陆大人带了一串糖葫芦过来,忙不迭陪了个笑。
    陆炳淡淡点头,也不再登记待传唤,便走了进去。
    如今是春假时期,皇上又有意装作抱恙,断然不可能有哪个重臣在里头议事。
    自己这样进去,也不算坏了规矩。
    他还没走几步,便听见了虞璁和鹤奴叽叽喳喳聊天的声音。
    两人正一人抱了个布枕,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陆炳不易察觉的微皱了下眉,还是拿着糖葫芦走了进去。
    虞璁正捏着掌心的决明子,一抬头看见是阿彷带着零嘴儿来了,忙放了东西凑过去:“刚做的?”
    陆炳微微点头,只把糖葫芦递给他,想了想道:“特意嘱咐那老头,把糖风且甩长些。”
    虞璁虽然听不懂糖风是个什么玩意儿,但一看那山楂串子上又长又亮的冰糖片,也明白他在说什么,张口就咬了上去。
    “嘎嘣!”
    清脆的响声之后,又是一阵子嘎吱嘎吱的嚼糖声,虞璁一面被山楂酸的想翻白眼,一面还是深深点头感慨道:“陆爱卿深得朕心啊。”
    鹤奴听见了皇上噶叽噶叽嚼糖风的声音,也凑了过来,趴在肩头撒娇道:“好吃嘛。”
    虞璁一瞥就知道这货也馋了,颇为大方的伸过签子,任由他伸长了脖子叼了一颗走,两人都窝在陆炳旁边,一起呱唧呱唧的嚼山楂球。
    从前大学宿舍的时候,什么吃的都是见者有份,一根玉米几个人轮着啃一口都颇为可能。
    虞璁是习惯了如此行为,可陆炳见鹤奴又凑过来,整个人还半趴在皇上身侧,突然心里又想起来一极其清晰的词儿。
    个小浪蹄子。
    虞璁见陆炳神色不太对,想了想好奇道:“这糖风是如何在马上也不被颠掉的?”
    陆炳没想到他会关心这种细节,沉默了片刻如实相告:“走回来的。”
    虞璁愣了下,忽然把签子给鹤奴拿着,自己两只手都罩在了陆炳的耳朵上。
    这都冻的快掉下来了吧,大笨蛋!
    陆炳没想到皇上会突然扑过来,整个人都懵了。
    “你不会拿个盒子装着嘛,再不成不买了,回头带我出去吃不就完了吗?”虞璁两只手捂着他凉嗖嗖的耳朵,心疼道:“又不差这一口吃的!”
    陆炳没注意皇上在数落他什么,他只知道皇上正踮着脚站在身前,连气息都浅浅的扑到了他的脸上。
    这一刻两个人,很近很近。
    他很想伸出双手抱紧他,又不知道这种冲动是什么意思。
    鹤奴看着皇上上蹿下跳的教训陆大人,悄咪咪的又伸长脖子叼了块山楂球下来,继续偷吃。
    “呱唧呱唧呱唧……”
    “慢着点吃!剩下的都归我了!”虞璁扭头瞪着他道:“不听话就捉你去炖火锅!”
    鹤奴老老实实的拿好签子,低着头把剩下半个山楂球啃完,又舔了舔手背上蹭着的糖渣。
    虞璁本身心大,也没发觉自己最近和陆大人越来越暧昧了,只牵着他的手强行把他按在暖炉旁边,一边啃剩下的糖葫芦,一边用手捏着这一榻散落的软枕。
    “我跟鹤奴都觉得,这玉枕木枕睡着都太硌人了,”虞璁翻出之前鹤奴缝制的决明子软枕,随手递给了陆炳:“这中药枕睡着可以明目清神,脖子垫着也舒服,你拿个回去?”
    陆炳看着他伸过来的手,忽然脸就红了。
    虞璁没想到陆大人的脸说红就红,懵道:“怎……怎么了?”
    鹤奴跟猫儿似的窝在旁边,懒洋洋道:“陛下,这枕头可不能乱送的。”
    虞璁只知道不能送伞送钟,没听说过送枕头还有什么禁忌,一抬头再看陆炳,他的脸上竟有几分窘迫的神情。
    “枕头怎么了?”他还捏着那圆枕,茫然道:“真送不得?”
    鹤奴噗嗤一笑,慢悠悠的起身道:“陛下,微臣先回西暖阁休息,就不多叨扰了。”
    还没等虞璁开口允诺,他便从容下榻,走了几步又道:“坊间有本《国色天香》,陛下若是闲来无事,倒可以央陆炳买来读读。”
    陆炳听清名字的那一刻眸色一变,直接瞪了他一眼。
    鹤奴笑着冲他眨了眨眼睛,款款而去。
    “《国色天香》是什么?”虞璁抱着枕头,感觉自己又要变成好奇宝宝了:“为什么不能送枕头?”
    陆炳转过头来,一脸的无可奈何。
    陛下明明都已养育四个皇子了,如今还是懵懂坦率,如未经人事一般。
    虞璁本身虽然明白性取向,但从前交男朋友也就牵牵小手啥的,没实际体验过其中滋味,还真不明白枕头能拿来干嘛。
    “陛下,莫听他取笑……”陆炳叹了口气,强行转移话题道:“十五上元节时,处处都热闹的紧,还有花灯之类的。”
    虞璁眼睛又亮了起来,笑着点头道:“到时候带我去啊~”
    陆炳想到了什么,又开口道:“寝殿里的那方玉枕,还是我小时枕熟了,你强抢去用的,还一路带到了京城……若是不再合意,便让我带回去吧。”
    皇帝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些弯弯绕绕,摇头道:“不给!”
    陆大人神情复杂的看着私下里越来越像小孩儿的虞璁,心里却也生了几分温情。
    能如从前般宠着他,也挺好的。
    一月一过,长假结束,所有暂缓的事情又得全部摆上正轨,开始陆续恢复运作。
    王守仁养精蓄锐一个多月,如今精神头儿好了不少,亲自去经部了好几趟,基本上和新同事们都熟悉了一遍。
    杨慎依旧宅在府里,平日基本都不露面。
    皇上这头倒是忙得到处跑,就差骑匹骡子了。
    他早就想好,要开辟至少三个大会议厅,以及诸个小会议厅。
    从前的天子是万宅之宅,基本上也过着大家闺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闭式生活。
    但是想要办事情,就不能光靠仪式性颇重的早朝来解决问题——回头等一切都走上正轨了,这早朝也得迟早取消掉。
    现代的天安门广场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中间供着毛爷爷。
    但古代的广场只有长长的一条宽道,也有广场的几分意味。
    广场两端,便是各路衙门。
    新设的经部占了从前西江米巷以南的王府,皇帝大方的给了笔遣散费,吩咐老亲王换个地方住去。
    他之前看了图纸,决定在中朝的左府胡同附近辟个地方,先把大会议厅整好。
    这会议厅也不用翻修新建,就把从前房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出去,再弄几个长桌长椅拼好就成。
    从今往后,自己也将常来此处,陆炳早已过来加强守卫多次,还勘察了附近每一道关卡的进出,确保不会有任何的意外发生。
    新年的第一个计划,就是修书。
    之前光禄寺裁下来的千余人,已有八百有余识字能写,足够供国子监那边调遣。
    不仅要修农桑之书,还要修工程之书,医药之书。
    这些书在集成之后,都要发动国家力量,大范围的刊印宣讲,开启第一个为期三年的教育改革。
    他要改掉这些华而不实的八股文,建立三科制度,让这大明朝各省的年青血液,都源源不断地涌进京城来。
    等今年农桑有起色之后,就直接把正阳门外东西河沿的散户都花钱遣散走,建立三大学院,全力超英赶美。
    ——哦不对,现在是公历15xx年,美国成立了吗?
    估计五月花号都没被造出来呢吧。
    虞璁在春假里思索了许久,他拟定好了每一个步骤,甚至连全国地图都每晚临睡前看了好几遍。
    万事俱备,只差杀一只吓吓这帮凡事都要反对反对再反对的猴子们了。
    老学究们一旦发现从此风云大变,道德文章无法助他们青云直上,必然要跳出来哔哔个没完没了。
    虽然眼下一切都是寂静的,但寂静才是问题。
    不可能没人不服他——只是怕被陆大人拖出去揍死,都只敢心里嘀咕而已。
    自己身为皇帝,可以强行要大修宫宇,建设水渠,都只是操劳天下,榨干民力。
    想要推行新政新论,就必须让他们发自心底的服气,发自心底的给自己干活儿。
    再者,既然万事开头难,不如把最难先挑出来解决掉。
    是现代人,就应该运用现代人的强大逻辑思维,用现代人的思辨能力,用现代人举一反三,来驯服这帮只读过四书五经的老骨头。
    这,才是大学存在的意义。
    现代教育的精髓在很多时候,是古代几千年智慧的精华凝结。
    也只有用如此清醒而又清晰的思路,才能一步步的走下去。
    虞璁不担心反对他的人有多少,就怕反对的一帮大小官抱团,再来一出文华门死谏。
    你要是搁现在,上头传个八荣八耻下来,连幼儿园的小孩都会被拎去背熟好吗……
    必须要开会,
    ——也必须要杀鸡。
    皇上看着明净宽敞的大会议室,心里的狗头铡咔嚓作响。
    现在就等一个不长脑子的,主动点儿往自己的枪口上撞了。
    第24章
    张璁在侧殿等待的时候, 心里五味杂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