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节

    “不必抱过来。”虞璁抬手道:“诸位爱妃,随朕去各宫里散散步,晒晒太阳吧。”
    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既没有寒风刺骨,阳光也挺暖和。
    一众宫妃得了皇上的几句夸奖,都露出一派欢喜的神情,极其恭顺的跟在了他的身后。
    如果能随便下令的话,他倒想把五禽戏都在宫里推广开来,让这帮姑娘们多运动运动才好。
    林黛玉那样的大家闺秀,成天活动量少,又心情郁结,若是放在现代读书,跟着初中高中天天做一套雏鹰起飞广播体操,肯定吃嘛嘛儿香,睡的贼踏实。
    虞璁正思索着,旁边的皇后轻咳了一声,慢悠悠道:“长春宫到了。”
    丽妃忙不迭地唤了宫人过来,抱着还在啃手指的大皇子,再度行礼道:“见过皇上。”
    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冒了个鼻涕泡出来。
    虞璁同妃嫔们在正殿里小坐了片刻,看着这帮十几岁的姑娘们逗着小孩,总有种过家家的错觉。
    早婚早育要不得啊。
    他起身转了一刻,忽然开口道:“这宫内进出,都没有名簿的么?”
    “名簿?”丽妃好奇道:“皇上是指……”
    “这后宫之中,婢女太监大几千人,平日都是自由来去,全凭看门儿的决定能否进来?”
    虞璁眉头一皱,远远地望着进来的方向,声音一沉道:“若是有人想谋害皇嗣,如何能找到下落?”
    陈皇后听到这里,愕然道:“这一个长春宫里,单是丽妃所居的主殿,便有二十来人前后伺候着,还不算照应小皇子的奴才……”
    “人多口杂,更应谨慎小心。”虞璁认起真来,示意妃嫔们都聚集过来,在窗边指点方向。
    “这小厨房有单独的进出口,殿外院子前后门也能进出。”
    “侧殿前后两个出口,主殿也有两个出口。”
    “如果有不轨之人想进来,简直易如反掌。”他皱了眉头,对着皇后道:“取纸笔来。”
    一旁的小婢女忙不迭取了纸笺笔墨,递到了皇后手边。
    这不管是衣物的换洗、乳母的食物摄入,还是宫中的器物消毒、人员的进出往来……
    盲区多的一抓一个准。
    这巡逻的侍卫哪里能管得了这么多?
    “第一要做的,便是分区设牌。”虞璁回忆着现代公司集团的分层制度,严肃了口吻道:“这后宫主殿,每个宫人都应配着刻名令牌,各宫只保留正门和后门两处出入,并备簿子签名画押。”
    他说的耐心而又缓慢,确认这一众姑娘们都能跟上思路。
    “第二,便是要严格监控奶娘和嬷嬷们的出入,饮食摄取都交由指定的小厨房,不得随意接受任何饮食层面的馈赠。”
    一定要限制各宫之间下层的交流和会见,避免贿赂和勾结的可能。
    虞璁一道道的顺着公司规章改下去,一炷香的功夫说过就过。
    群妃各自坐在绣墩上听他解释每一则条例的用意,眼睛各自泛起光来。
    皇上可从来没这么耐心的同她们说过话,还处处是为她们考虑。
    陈皇后虽然写的手酸,倒也享受被后妃们注视羡慕的状态,原封不动的把话一句句抄下去,还在旁边用小字批注。
    现代化技术不一定能拿来就用,但管理模式总是没错的。
    “这段时间,等宫则整理清晰之后,还望各位再誊抄一遍,装裱后挂在殿内,以训诫宫人。”虞璁见一群初高中生模样的少女围坐在这,突然有种给她们发书发笔墨的冲动。
    不刷刷题,起码也要充实下生活和脑子,别只顾着悲春伤秋。
    还没等他在后宫里逗留着享用午膳,黄公公又小跑着过来了。
    “陛下,张璁张大人求见,说是要汇报京畿庄田清查的事情。”
    虞璁眉毛一挑,心想自己还没认全这帮媳妇儿的脸,等回头再过来,怕是又得重新来一遍。
    但在后宫里呆了一上午之后,他的脑子里越来越清醒,也越来越有干劲。
    现代人最强大的利器,不是高端科技,而是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思路。
    对后宫里的进出管制、食物保管条例等多项事物能进行现代化管理,对朝廷乃至于国事,都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发展。
    且不说这原主已经在上位的前五年里加强了君主专制,单凭自己这细水长流的耐心,若真的想要如此发展,完全是跟着规划走的事情。
    虞璁脑子里一抽,自动开始脑补新闻联播里的种种口号。
    ——我们需求的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
    用最效率的方式,最开阔的格局来思考问题。
    让大明国多快好省的发展扩张,重回曾经的巅峰,并创造新的辉煌!
    他精神了许多,示意陈皇后和两位妃子把刚才谈的其他条令也都商讨着拟定好,回头送到乾清宫去,低头亲了下又在啃手的小皇子,与群妃告别,再度回了中宫。
    白发染鬓的张璁正等候在侧殿,一见听见玉辇驶来的声音,忙不迭候在了乾清宫门口。
    君臣寒暄了两句,一同行至议事论政的东暖阁。
    作为皇帝,虞璁认不清文臣的脸,但记着历史里一个个响亮的名字。
    在陆炳离开之际,他还探问过张居正的名字,可惜陆炳摇了摇头,表示从未听说过。
    夏言和严嵩两个老狐狸此刻都在朝廷里,张璁是早他们一代的名臣,虽然也是投机上位,但一辈子尽忠职守,兢兢业业。
    趁着回忆的功夫,虞璁又打量了一眼步履有些蹒跚的老人,颇有种书中人走出来了的不真实感。
    赐座赐茶之后,他关切地开口问道:“张大人身体如何?平日里可有哪儿不舒服的?”
    “谢皇上关爱,”张璁恭敬道:“臣一切都好。”
    “这京畿庄田清查,进行的如何?”皇帝回忆着老太监之前的通报,再次开口道。
    张璁沉吟了一刻,还是把许多实情都坦诚相告。
    听着听着,皇帝就懵了。
    合着这天下的粮田,接近一半都给王子皇孙们给占了。
    “不仅如此,”张璁叹息道:“天下的流民,约计有六百余万人,所以才诸地叛乱频发,不得安宁啊。”
    “京城的皇庄,大概有多少顷?”虞璁艰难地开口问道。
    “虽然接连清剿了五年,如今的皇庄仍有三万顷,过半是豪绅抢掠了赠奉给皇亲们的。”
    虞璁差点一口茶喷出来,脑子里一串零愣是分不清楚单位。
    三万顷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时代的北京才多大?
    资本主义是吸血鬼就算了……这帝国主义简直比吸血鬼还姨妈巾啊。
    第4章
    朱元璋当年生了一堆儿子,儿子们又生了一堆儿子。
    一层层分封下去,王孙勋戚靠着那么一丁点的血缘关系,占了天下接近一半的庄田。
    由于这帮权贵们肆无忌惮,地方的豪强恶棍更是为所欲为,直接将百姓的私田指认为官田,将这些土地再进献给诸多王府,用来谋求私利。
    直到正德九年,仅京畿内的皇庄就占地接近四万顷,全国流民约计六百余万人,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也导致了农民暴动在诸处频发,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皇帝大人用指节敲了敲椅背,心想这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如果按照古装剧的那一套来,这穿越之后,怎么着也该谈谈恋爱,然后发挥下英武才智,最好建功立业,好衬托的咱现代人要多流弊有多流弊才对。
    但是按照老张同志这么一解释,虞璁大概听懂了现在的状况。
    首先国家有一半的土地,在这帮蛀虫般的远方亲戚手里。
    其次还有六百多万流民,不务正业到处讨饭搞事情,可能随时都落草为寇,来一出水浒传给他看。
    ……这当皇帝还真是不好当啊。
    假如把这场穿越看成一场rpg,别人的第一个任务,大概是跟未来恋人来个偶遇,或者跟着新手引导简单熟悉下环境。
    到了他手里,怎么就成了‘种田吧少年!’?
    虞璁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又意识到自己没有眼镜了,只干咳一声道:“张大人,目前这件事情,大概有多少人在管呢?”
    “回禀陛下,如今还有四百万顷有余的良田被侵占。”张璁重重叹了口气,又强打起精神道:“目前由臣、夏言、樊继祖等人主持,各省镇守内臣也在遥相响应,虽多有波折,但每年清算的数量,也着实可喜。”
    虞璁下意识的一拍椅靠,突然明白过来哪儿觉得不对。
    现在这个国家,没有农业部!
    他意识到老头儿被自己吓一跳,摆摆手示意张大人放松些,借着抿茶的动作,又开始琢磨事情。
    三省六部虽然从唐代发展到了明代,但六部只能承载一个国家基本的发展需求,不足以完整的把某个项目给撑起来。
    现在农田方面的事情,看起来好像就是算账分地这么简单,但在古代来说,行政强度不亚于现代的人口普查,又或者是土地改革什么的。
    “此事由礼部和工部的几位大臣担责,实在不妥。”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张大人道:“朕以为,当召集这几位主事的大臣,商谈七部之事。”
    “七部?”张璁愣了下,皱眉道:“陛下,如今只有六部十二司,何来七部?”
    很多细碎的思绪在脑中汇集,让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是的,户礼工刑兵吏,唯独缺了一个经。
    古代人商业意识浅薄,也没有大型项目投资的概念,但凡要修长城挖河道,就疯狂搜刮民生血脂,造成一帮老百姓哭着造反。
    “要再立一个。”虞璁下意识的喃喃道:“就缺这一个。”
    想要一口气把大明朝建设成新中国这样,肯定难上加难。
    这个时候甚至没可能管什么素质教育、女权平权、卫生医疗,能让万千的流民有一口饭吃,都属于做了好事一桩。
    他下意识的追溯现代的各种完善之处,心想这些好东西都得写进书里,哪怕这辈子自己没机会了,也要把宏图大业交给那帮小崽子们。
    “新立一部?”张璁也跟着思索了很久,却没有开口质疑。
    “主农商,新政既然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大可以把这些人员都整合进来,”虞璁调整着说话的角度,以免让他看出破绽出来:“朕以为,可立农、商、财、贸四司,兴民生大业,赐天下福祉。”
    “具体的细节,可交给你与夏言仔细商讨,几日后拟封折子递过来,可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